依托沼气项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07713549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托沼气项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依托沼气项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依托沼气项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依托沼气项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依托沼气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XX省XX县岘塬镇刘家村典型材料 XX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属国扶贫困县,岘塬镇刘家村距XX县城10公里,属中部干旱半山塬区。2005年全村总人口2397人,522户,耕地2847.5亩,人均1.17亩,人均纯收入为1923元,村集体收入10万元。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能源生态农业,积极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猪-沼-果(花椒)-水窖”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建设为核心,以农户家庭为依托,综合利用生态农业技术,配套进行了改水、改路、改厨、改圈、改厕,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确定发展方向,作好典型示范。2002年以来,村委一班人将发展以农村沼气为主的能源生态农业作为村级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点内容来抓。在全村广泛宣传发展生态农业,重点对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进行实验示范,在全村选择了5户种养殖条件比较好、对沼气生产及综合利用有一定认识,并且积极性较高的农户进行沼气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在此基础上,请县农林、畜牧、能源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制定了XX县岘塬镇刘家村能源生态农业实施方案,提出了“依托户用沼气,带动种植、促进养殖、规模经营、提高效益”的发展新思路和走“果园+水窖+沼气+养猪”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先期建成33家示范户,修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33座,发展高品质果园143亩,优质花椒130亩,养殖猪、牛、羊分别为680头、66头和350只,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 二、抓好项目实施,落实规划目标。2004年被列为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村后,村两委班子认真总结三年来的实验示范经验,对入选的项目户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即:不养不种的不选,不愿自筹的不选。村委会积极配合县能源办包村技术干部落实项目户,逐户进行“一池三改”的规划和设计,帮助部分群众解决材料不足的问题。村委会多方筹集资金,给每个项目户补助1000块红砖和部分水泥等建设材料,截至2005年8月,按照技术规范高标准完成了150户的项目建设任务。目前全村已建成“猪-沼-果(花椒)-水窖”能源生态农业模式户183户,发展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927亩,年生产无公害果品38万公斤;种植优质花椒2.1万株,年产花椒2.2万公斤以上;发展规模养殖户30家,年出栏生猪1400头以上,肉羊2600只,沼气项目建设已成为该村发展生态文明示范村的主攻方向。 三、搞好配套工程,提升整体水平。该村在沼气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作为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提出了以“一池五改”户用沼气建设为切入点,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努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积极筹措资金,对八条主要巷道进行了彻底改造,拆除了900余间猪羊牛栏和旱厕,新建标准暖棚、卫生厕所800余间,硬化道路5公里,安装路灯15盏,并在道路两旁搭建葡萄架1.2公里,种植红提葡萄2000余株,建成花带2400米,并利用荒山造林4000多亩。该村已初步走上了村容村貌卫生整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质量逐年提高的生态文明小康之路。2003、2004连续两年被评为临夏州小康建设先进村、全州双拥模范村和生态治理先进村。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