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城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研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7372481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3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县城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研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理县城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研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理县城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研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坝州理县城镇生活收运系统建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元国际投资咨询中心分公司二0一二年三月. z.-目录第一章总论61.1 工程名称与承办单位61.2 研究依据61.3 研究原则71.4 研究范围71.5 工程效劳对象81.6 研究结果概要81.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81.8 结论9第二章工程区概况102.1 理县概况102.2乡镇概况10第三章垃圾处理现状及建立必要性143.1 垃圾处理现状143.2 工程建立必要性14第四章工程总体设计164.1 工程规模164.2 垃圾转运方案的选择184.3 垃圾转运站场址选择224.4 垃圾转运站路线建议24第五章垃圾转运系统工艺设计255.1 设计依据255.2 垃圾转运站设计255.3 收运车辆配置285.4 道路建立28第六章公用工程设计306.1 建筑设计306.2 构造设计316.3 供水工程316.4 排水工程326.5 强电设计33第七章工程管理、实施与定员357.1 工程管理357.2 工程建立工期安排和施工进度357.3 劳动定员36第八章工程招标方案388.1 工程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388.2 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388.3 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39第九章环境保护409.1 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409.2 污染物排放源41第十章节能4610.1 概述4610.2 节能原则4610.3 节能措施46第十一章劳动平安与职业卫生4711.1 概述4711.2 设计依据4711.3 平安卫生防范措施4811.4 劳动保护措施48第十二章工程投资估算5012.1 工程概况5012.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5012.3 编制方法5012.4 其它费用说明5112.5 总投资5112.6 资金筹措53第十三章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5413.1 社会效益分析55 13.2第一章总论11.1 工程名称与承办单位11.2 研究依据11.3 研究原则21.4 研究围31.5 工程效劳对象31.6 研究结果概要31.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1.8 结论4第二章工程区概况62.1 理县概况62.2乡镇概况72.1 自然条件9第三章垃圾处理现状及建立必要性113.1 垃圾处理现状113.2 工程建立必要性11第四章工程总体设计144.1 工程规模144.2 垃圾转运方案的选择164.3 垃圾转运站场址选择204.4 垃圾转运站路线建议22第五章垃圾转运系统工艺设计235.1 设计依据235.2 垃圾转运站设计235.3 收运车辆配置265.4 道路建立26第六章公用工程设计286.1 建筑设计286.2 构造设计286.3 供水工程296.4 排水工程306.5 强电设计31第七章工程管理、实施与定员337.1 工程管理337.2 工程建立工期安排和施工进度337.3劳动定员347.4 人员培训34第八章工程招标方案368.1 工程招标围及招标组织形式368.2 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368.3 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37第九章环境保护389.1 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389.2 污染物排放源及治理措施39第十章节能4410.1 概述4410.2 节能原则4410.3 节能措施44第十一章劳动平安与职业卫生4511.1 概述4511.2 设计依据4511.3 平安卫生防措施4611.4 劳动保护措施46第十二章工程投资估算4812.1 工程概况4812.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4812.3 编制方法4812.4 其它费用说明4912.5 总投资4912.6 资金筹措50第十三章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5213.1 社会效益分析5213.2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53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5414.1 结论5414.2 建议54. z.-第一章 总 论1.1 工程名称与承办单位 工程名称阿坝州理县城镇生活收运系统建立工程 工程承办单位理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中元国际投资咨询中心分公司1.2研究依据根底资料1?理县县城总规用地布局局部调整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2?薛城镇规划简介? 3?理县甘堡乡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4?理县古尓沟镇总体规划说明书?5?理县米亚罗镇规划?6?理县朴头乡灾后重建总体规划?7?理县乡灾后重建总体规划?8?省阿坝工业园区下孟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标准与规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GB503372003 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3?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CJJ4720064?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2006 5?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CJ/T181999 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CB1455493 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1?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1.3 研究原则1、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作为城区环境卫生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应在理县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使工程建立与城市的开展相协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转运站的站址和处理工艺,逐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以发挥本工程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遵循我国城市城区垃圾收集技术政策和环保政策,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规,确保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卫生处置,防治二次污染产生。 3、从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近期为主,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确定工程建立规模及工程实施方案。 4、结合各乡镇经济开展水平和今后的开展,在设计中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上成熟的设备,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平安可靠,使站区环境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5、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力求场区布置合理,环境优美,建筑美观,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做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 6、妥善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沥液,填埋气体、恶臭和蚊蝇等,防止产生二次污染,确保环境质量不受破坏。 7、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投资,确保施工及运行平安。1.4 研究围根据国家对建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工程的建立条件进展了实地查勘,对工程建立的必要性、垃圾转运站站址、收集运输方案确定、工艺设计、环境保护、公用工程配套设施、投资估算及实施方案、财务及经济分析等方面进展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工程建立的必要性、容及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为工程的决策和建立提供了可靠和准确的论证。 1.5 工程效劳对象本工程效劳的对象包括理县县城和理县管辖的十二12个乡镇。分别为:理县县城、米亚罗镇、古尔沟镇、薛城镇、夹壁乡、朴头乡、甘堡乡、蒲溪乡、上孟乡、下孟乡、木卡乡、乡、桃坪乡。1.6研究结果概要设计容与规模本工程工程为理县县城和12十二个乡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工程以收集和转运各乡镇生活垃圾、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处理的对象为:各乡镇生活垃圾,不包括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并严禁混入任何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固体废弃物。 根据本工程的效劳对象,采用各乡镇人口预测及垃圾产生量预测数据,并考虑乡镇建成区周边的村落,确定建立8个垃圾转运站。 环境保护本工程在建立运行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因素均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人员编制工作天数为365 天/年,一班工作制,人员编制18人。 建立进度工程建立期为12个月,为加快建立进度,缩短建立工期,各阶段工作应尽量提前进展,允许有一定程度穿插。 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1771万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补助。 1.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备注I技术数据1处理垃圾851.1县城吨/日151.2乡镇吨/日10II经济数据1总投资万元1771其中:建立期利息万元02资金筹措万元1771其中:自有资金万元.1.8 结论本工程采用小型压缩式转运站对理县县城和理县管辖的十二个乡镇城市生活垃圾进展收集运输,总投资1771万元。工程的实施符合国家和省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通过改善乡镇的环境卫生,可有效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也减轻垃圾对河流水系的污染,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建议:1、尽快完善转运站的工程地质的详勘工作,以便开展下一步工作; 2、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乡镇的生活垃圾成份进展详细调查分析包括不同季节,不同地带的调查分析,为设计阶段最终确定垃圾综合利用方案提供依据; 3、城市垃圾清运系统尽快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装运输,以便于运送至填埋场填埋处置时可为填埋场提供覆盖土源; 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社会公益事业,其运行初期管理需要政府部门的权利支持;同时,依据国家有关政策,适时制定垃圾收费制度,是垃圾转运填埋的运作逐步走上自我维持、良性开展的循环。 5、着手制定垃圾分类收集的产业政策,为垃圾的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打下创造条件。第二章 工程区概况2.1 理县概况理县位于省西部,青藏高原东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缘。国道317线沿杂谷脑河贯穿全境,东北与茂县、黑水接壤,西南与小金相连,东南与汶川相通,西北与马尔康、红原毗邻。全县总幅员面积为4313.42平方公里,距离省会202公里,距州府马尔康193公里。全县总幅员面积为4318平方公里,距离省会200公里,距州府马尔康190公里,2021年年末人口总数4576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48。县居民构造以藏、羌、汉为主,其中:藏族23895人,占总人口的52.2%;羌族15152人,占总人口的33.1%;汉族6451人,占总人口的14.1%;其它民族263人,占总人口的0.6%。农业人口3.50万人,耕地面积3.7万亩,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截止2021年年底,全县累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9.4亿元,年均增长18%。2021年,全县预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2.64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8.25亿元,同比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3.01亿元,同比增长25.3%。三次产业构造由2006年的11.959.628.5调整到2021年的10.965.323.8,产业构造调整初见成效,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城乡群众收入大幅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5%,累计增加2153元,到达42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8.8%,累计增加9845元,到达17100元。先后荣获省县域经济开展先进县和“三农工作先进县等多项殊荣。2.2乡镇概况1、甘堡乡甘堡乡位于成阿公路193公里处,距县城8公里,国道317线纵贯全境,是地进入嘉绒藏区的第一站。全乡幅员面积101.1平方公里,耕地3958亩,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1.8,降雨量513.4毫米。全乡辖6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26个自然寨,聚居住着藏、羌、汉民族3509人。2、米亚罗镇米亚罗镇位于阿坝州,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谷地带,鹧鸪山南部,距理县县城西北61公里,幅员面积67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735米,年均气温6.2摄湿度,全镇辖7个行政村,14个村民小组,一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1868人,米亚罗镇地处高丰山,属丰农丰牧区,主要种植大白菜,莲花白,莴笋等经济作物,自然资源丰富。3、古尓沟镇古尓沟镇位于理县县城西部杂谷脑河上游,镇域东与杂谷脑镇相邻,西界夹壁乡,南连朴头乡,北靠上孟乡。全镇幅员面积512.8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6910.8公顷,草场11100公顷,可用草场8400公顷,下辖1个镇,6个行政村,13个村民小组,无街道居委会。2007年底全镇人口2362人,其中户籍人口2073人非农人口145人,寄住人口近400人半年;流动人口约900人;常年外出经商人员88人。耕地面积2242亩,人平耕地面积1.03亩。4、朴头乡朴头乡位于理县西南部,东临县城驻地杂谷脑镇,西接小金县达维乡,南毗邻汶川县映秀镇,北靠古尔沟镇,全乡总人口4035人,其中农业人口3561人,849户,非农业人口474人。5、乡乡位于理县县城东北38公里处,东连桃坪乡,南与汶川县绵池镇交界,西与和薛城两乡相连,北与茂县毗邻,成阿公路顺杂谷脑河纵穿全境,距省会167KM。2007年末,乡有7个行政村,20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为3209人。其中农村人口为2985人,集镇人口182户,约546人包含通勤人口。6、下孟乡下孟乡位于川西高原,阿坝州理县东部的孟屯河边,由回龙桥河坝以下简称东区和三家河坝以下简称西区组成,东、西区在东西方向由一条长约2.6公里的碎石公路连接,全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0.3公里,沿孟屯河呈带状分布。该工业集中距317国道15公里,距理县县城40公里,距188公里,09年全乡人口规划达10000人。7、薛城镇薛城镇是县域东部的中心城镇。2005年底城镇聚集人口1257人,其中城镇居民392人。城镇建成区面积11.45公顷,人均城镇建立用地91.09平方米。城镇行政效劳单位配置齐全,缺乏完善的城镇根底设施。镇饮用水是未经处理的自来水;雨污混流并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附近水体;使用电力和柴草取暖、做饭;无垃圾处理设施。城镇旅游接待设施不完善,旅游工程缺乏统一开发。8、桃坪乡桃坪乡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县治东部约40km处,东南邻县,西北接本县乡。乡治地处东经10326,北纬3133,海拔1500m,年均气温13oC,无霜期225天,年降雨量386.7mm左右。全乡面积95.8k,以乡驻地桃坪得名。全乡辖5个村,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54户,总人口2,860人,其中羌族占总人口的99%,是羌族聚居乡。9、木卡乡木卡乡位于县沼东北25公里处,东连乡,西南接蒲溪乡,西北靠薛城镇。乡沿地处东径10320,北纬3134,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2.17,降雨量460.5mm,无霜期221天,全乡幅员面积43.1平方公里,是羌民族聚居乡,2004年全乡辖4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13户,总人口1720人,现有耕地面积1595亩,全年农村总收入404万元,人平纯收入1296元。10、蒲溪乡蒲溪乡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东部,沿成阿公路下行15km,向南进沟4.5km为乡政府所在地,海拨1,900 m,位于北纬31o29,全乡幅员面积118.5km2,乡辖5个村,13个村民小组,有388户1,882人,是纯羌族聚居区。11、夹壁乡夹壁乡,位于川西高原东南缘,地处理县县城西北部,杂谷脑河上游,国道317线两侧,距县城56公里,东南与古尔沟镇相邻,北与米亚罗相连,西以红桥山脊与小金县两河乡为界。在幅员面积为318km2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有12个自然村。12、上孟乡上孟乡,地处中国阿坝州理县,是孟屯河谷发源地,属嘉绒藏族聚居地,该区年平均日照1672小时,平均气温10摄氏度,面积715平方公里,人口6000余人。2.1 自然条件2.1.1气象理县位于省西部,青藏高原东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缘,地处北纬305443311212,东经10232461033030。候属山地型立体气候,春夏承降水量多,冬季无霜期短,五、六、九、十月为雨季,七、八月为伏旱季节。气候属山地型立体气候,春夏季降水量多,冬季无霜期短,年降雨量在650毫米1000毫米之间,河谷地带年均气温6.911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属龙门山断裂带中断,地形呈蜿蜒起伏的立体单元,地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类型为低-高山-极高山,是典型的中高山峡谷区。境群山连绵,峰峦重叠,海拔1,4225,922m,平均海拔2700米,高差悬殊,沟谷纵横。水文条件理县沟壑纵横,水资源丰富,河流落差大,水电可开发量达104万余千瓦。杂谷脑河史称沱水由西北流向东南,横贯全境,至汶川县注入岷江,水流湍急,切割强烈,县境流长146km。抗震烈度根据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理县根本地震烈度为VII度,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 地形地貌理县地形呈蜿蜒起伏的立体单元,地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类型为低-高山-极高山,是典型的中高山峡谷区。境群山连绵,峰峦重叠,海拔1,4225,922m,高差悬殊,沟谷纵横。第三章 垃圾处理现状及建立必要性3.1 垃圾处理现状理县西区垃圾处理场于2003年开工建立,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垃圾处理方式为无害化填埋。由于乡镇的人口较少,每个乡镇自建垃圾卫生镇埋场在经济上不可行,所以目前大多数地区并没有乡镇垃圾卫生镇埋场。同时乡镇相对于县城较为分散,垃圾收运设备并不完善,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垃圾收运设备,大多数靠农用三轮车清运,收运设备简单,运输距离也很短,采取就近填埋方式。所以目前对于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置方式仍处于简单掩埋阶段,没有到达国家规要求的卫生镇埋。 3.2 工程建立必要性3.2.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农村根底设施方面,指出必须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立,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物质条件。加快乡镇根底设施建立。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根底设施条件。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从国情上,要求乡镇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加强自身的环境卫生的建立。未来几年,将是我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关键时期。根据?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规划纲要?,提出省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围绕村容整洁,完善农村根底设施,优化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形成农村新面貌。从省情上讲,也要求乡镇要加强农村自身的根底设施建立。同时,理县新建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将投入运营,对理县各临近乡镇来说提供了一个治理本镇环境卫生的契机。通过改善本镇的垃圾转运系统,将理县的垃圾转运至卫生填埋场进展卫生填埋,这种方式也变得可行。加快理县经济开展、推进城市化建立的需要理县未来的经济开展战略是以旅游经济为主导地位,特色农业为辅的可持续开展战略。以区域资源优势为依托,以产业构造的非农业化推动地域构造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城镇体系的现状出发,优化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和等级、规模、职能构造,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快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大根底设施建立力度,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县城经济的全面开展。随着经济的开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增长,垃圾的产出量也是增长的态势。然而理县目前垃圾的收集方式十分欠妥,由与缺乏垃圾转运站,使得垃圾处理场利用率低,垃圾并未进展分类收集,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混合后直接进入垃圾处理场倾倒,而很多乡镇更选择就近掩埋垃圾。随着城市垃圾量的与日俱增,垃圾不能够有效处理,对城市环境和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与城市建立的步伐不协调,严重阻碍了经济建立的持续稳定开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要改善根底设施的现状,强化和提高城市的效劳功能,消除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理县经济开展,加快推进城市化建立进程,才能把理县建成一个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外向型城市。建立工艺先进、技术成熟、可靠的垃圾转运站是十分必要的。3.2.3治理城市环境、保护人民安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持续开展,理县环境治理却未得到同步开展,特别是城市垃圾量的与日俱增,未经处理的垃圾乱堆、乱放,卫生条件较差,不但对城区大气环境、地表水、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而且由于目前垃圾处理场只有一个,距离一些乡镇较远,因此这些乡镇选择就近掩埋垃圾,这种简易的处理方式,没有到达环境卫生标准,可能导致水、土地、土壤等污染,而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及安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实施本工程,是治理城市环境、保护人民安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实施理县城镇生活收运系统建立工程,建立垃圾转运站,使县城和各乡镇的垃圾都能集中运往填埋场处理,使城市垃圾实现一次性无害化处理,杜绝城市垃圾无序堆放造成城市周边生态环境恶化。综合上述,本工程的建立是符合国家和省对乡镇政策要求,同时本工程的建立很好的依托了城市已经建成的卫生填埋场,工程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第四章 工程总体设计4.1 工程规模转运站的设计规模确实定应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效劳区域,以转运站设计承受垃圾量为根底,并综合城市区域特征和社会经济开展中的各种变化因素来定。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计算方法: Q nq/1000 式中:Q转运站的日转运量,t/d; n效劳区域的人籹; q效劳区域居民垃圾人均日产量kg/cap.d; 垃圾产量变化系数,可采用1.31.5,本工程取1.3。本工程的效劳对象为理县及12个乡镇。人口预测采用县城及各乡镇城镇开展规划的人口预测的数值。 垃圾产生量预测按照理县城镇开展规划,到2021年理县县城人口到达1.2万人,到2021年各乡镇人口都不到4000人。目前人均日产生活垃圾量1公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产生活垃圾量将会增多,到2021年预计人均日产生活垃圾量到达1.3公斤。到2021年预计理县县城日产生活垃圾量不到15吨。各乡镇日产生活垃圾量不超过5吨。建立规模根据城镇开展的需要和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垃圾中转站的规模为小型的V类转运站。考虑到有的中转站需满足2个乡镇的垃圾收集,因此建立的乡镇垃圾中站为10吨/日。该工程在理县县城建立1个15吨/日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在米亚罗、古尔沟、薛城、下孟乡、桃坪乡、朴头乡、甘堡乡建立7个10吨/日的生活垃圾中转站。结合目前的环卫工人工作强度大的实际情况,为提高环卫工人的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环境,以及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本工程考虑取消人力收集垃圾的方式进展垃圾收集;本工程拟购置垃圾收集车以代替人力三轮车,同时增加垃圾运输车来加强收集转运能力,满足乡镇周边村落的垃圾收集。 建立容本工程建立容包括新征地1.8亩,每转运站各征地150平方米。建立八8座垃圾中转站,新购置小型垃圾转运车载重2t14台,压缩式运输车4台,ZLJ5162ZLJE3垃圾转运车载重8吨2台,建立主干道到中转站的道路6.5公里,中转站到填埋场的道路43.5公里,以及配套设施建立。由于填埋场之前没有配备压路机、挖掘机、装载机,因此在这次建立中将给予购置。表.主要设备一览表垃圾站设备数量备注垂直式垃圾压缩机压缩系统8套压实力100t垃圾箱总成8套污水收集排放系统8套喷雾冲洗除臭系统8套防箱体堕落装置8套液压锁紧、翻开液压系统8套22KW,21MPa电气控制和操纵系统8套地坑冲洗系统8套空气除臭系统8套SLJ130上料机8套一台压缩机配一台上料机一台压缩机配一台上料机SLJ130上料机ZLJ5162ZLJE3垃圾转运车8吨2台小型垃圾转运车14台压缩式垃圾车4台压路机1台填埋场装载机1台填埋场挖掘机1台填埋场4.2垃圾转运方案的选择4.2.1 垃圾转运站工艺方式概述1、集装箱压缩式垃圾转运方式即各种不同类型的垃圾收集车辆到达转运站,将垃圾卸倒垃圾地坑里,地坑装的推板均匀的将垃圾推到垃圾压缩机,通过压缩机边压边进入垃圾处理场去,本身集装箱半挂车带有液村推板装置;由牵引车提供动力源,将垃圾自行卸于处理场。 2、预压块装箱式转运方式即各种不同类型垃圾收集车辆到达转运站,将垃圾卸到垃圾地抗里,地坑装有推板或钢板带式输送机,将垃圾均匀地推到或输送到垃圾压缩机,被压成一大整块后,再被整块推进集装箱,最后由牵引车将集装箱拉到垃圾处理场去。 3、预压打包式转运方式垃圾在转运站被压实打包,以铁丝捆扎码垛,最后由转运车运往处理场。这种形式转运站要求垃圾含水量低,只能处理袋装垃圾。4、传送带式转运方式即各种不同类型的垃圾车进站后,在抗道型地坑边将垃圾卸于坑底传送带上,垃圾被传送带送至垃圾转运车集装箱,最后运至处理场,这种形式的最大缺乏是运行费用高,故障率高,而且垃圾露天存放,环境污染和蚊蝇,臭气问题较严重。 5、开顶直接装载式转运方式该种形式是直接在集装箱上开顶,垃圾收集车直接在顶上卸料,在一些中,小型转运站有时应用;其主要缺点是垃圾几乎没有压实,运输效益低,不能容许数辆收集车同时卸料,而且装载过程不密封,环境污染和蚊蝇,臭气问题较为严重。 6、抓斗直接式转运方式收集车从三层向二层倾倒下垃圾,由推土机推至转向抓斗附近,再由转向抓斗抓起装入转运车集装箱。该种形式的最大缺乏在于二层空间环境极为恶劣,效率也较低。7、机碎式垃圾转运方式垃圾送到转运站,经过机械将垃圾搅碎,后运去处理场,这样的转运站投资昂贵,处理垃圾较慢,除特殊的要求外,目前较少地方采用。 从上面介绍的七种垃圾转运方式来看,前两种为压缩转运,采用高效、迅捷的垃圾处理设备是必然的选择,为提高垃圾转运的净载率,现代化的垃圾中转站均采用将垃圾压缩后转运的方式。同时也节省了垃圾转运的运行费用,以及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压缩垃圾封闭式大容量转运的运行费用,以及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压缩垃圾封闭式大容量转运方式也是国外应用较多的一种形式,代表着垃圾转运的方向。采用大容量集装箱转运是最为适宜的。目前,国也正越来越多地采用这种形式。例如:后坑,五路居,大屯,路,*楼,老虎冲,等地的转运站均采用压缩转运的形式。通过考察分析,并结合本工程对象属于乡镇这一的特点,本工程推荐理县县城及各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也采用垃圾压缩后转运方式。 4.2.2 垃圾转运站压缩工艺方式目前,国新建的垃圾转运站的垃圾压缩工艺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垂直填压式和水平压装式。 1、垂直填压式垂直镇压式垃圾压缩工艺采用垃圾镇压装置与垃圾集装箱垂直竖立布置形式,在进展垃圾镇压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垃圾收运车辆到达转运站后,将垃圾直接倒入垂直放置的垃圾集装箱顶部,待集装箱垃圾到了一定高度后,由放置在集装箱上的液压填压装置对垃圾进展压襱,直至垃圾装满垃圾集装箱后,再由链式专用转运车将垃圾集装箱放倒在车辆底盘上,运至垃圾处理场卸空后送回详见图一。 图 4.2-1 垂直填压式2、水平压装式水平压装式垃圾压缩工艺采用垃圾压缩装置与垃圾压缩集装箱水平卧式布置形式,在进展垃圾压缩过程中,由液压系统将两者严密地结合在一起。不同类型的垃圾收运车辆到达转运站后,将垃圾卸入垃圾料斗里,料斗装有液压倾翻装置将垃圾翻人垃圾压缩机的压缩仓,然后由压缩装置将垃圾直接压入垃圾压缩集装箱。装满后,垃圾压缩装置与垃圾压缩集装箱别离,由专用拉臂车将满载的垃圾压缩集装箱专用拉臂车本身有液压动力源,可单独完成集装箱的卸载和垃圾的卸空作业(详见图二)。根据上述两种方案比选,本工程转运系统均采用水平压装式垃圾压缩装置。 4.2.3垃圾转运方案的选择确定1、垃圾转运选择原则生活垃圾的收集与运输是连接发生源和处理处置设置设施的重要环节,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垃圾从产生的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中,收集和运输的费用往往占总费用的一半以上。因此如何改良生活垃圾的收运系统对于减少垃圾在收运过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降低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本钱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垃圾转运方案应以近期为主,兼顾中远期。 2、垃圾转运方案确实定结合理县及各乡镇的实际情况,本工程在理县及各乡镇设置小型压缩式转运站来收集处理各乡镇的生活垃圾。小型压缩式转运站根本特点如下:1转运站采用小型压缩式转运站,日转运量为50吨,其标准配置为2辆运输车,配置3个压缩转运箱。能有效提高转运效率,保证垃圾填装的连续性。2转运站设备集机、电、液一体化,用液压举升机构升降箱体,用专用底盘导向定位装置快捷定位底盘,用锁销锁紧系统,使箱体与底盘能迅速分与结合。同时还设有动力快速转换装置,如有停电,就可利用底盘发动机提供系统动力源,保证垃圾不被滞留于转运站。 3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相比于非压缩转动方式,具有转运效率高,转运量大,无亏载。经济效益显著。4理县县城及各乡镇转运站的数量确定根据54.1章节分析与结论,本工程新增垃圾转运站的数量如下表:序号建立地点转运站规模转运站数量1县城15t/d)12桃坪乡10t/d)13米亚罗镇10t/d)14古尔沟镇10t/d)15薛城镇10t/d)16下孟乡10t/d)17甘堡乡10t/d)18朴头乡10t/d)14.3垃圾转运站场址选择4.3.1场址选择原则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CJJ27-2006、?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GB50337-2003等相关标准,城市生活垃圾转动站场地选择需满足以下条件: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要求; 2.综合考虑效劳区域、转运能力、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3.选址应满足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的要求。 转运站不应设在以下地区: 1.立交桥或平交路口帝 2.大型商场、影剧院出入口等繁华地段。假设必须选址于此类地段时,应对转运站出通道的构造与形式进展优化或完善。 3.邻近学校、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焦场所。 根据选址原则和各工程乡镇总体规划及其相关标准,结合城市环卫设施现状,转运站选址分别如下:4.3.2县城及乡镇垃圾转运站选址1、县城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并结合垃圾收集方式选在县城的污水处理厂附近,邻近317国道,交通方便。2、米亚罗镇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在场镇下方,污水处理厂的附近,交通方便。3、甘堡乡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在场镇附近3里路处,邻近卫生填埋场,且交通方便。4、下孟乡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在工业园区,5、薛城镇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在317国道边上,薛城的垃圾通过桥运输到中转站6、朴头乡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选择在317国道边上,邻近场镇。7、桃坪乡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在乡与桃坪乡交界处,原老加油站附近。8、古尔沟镇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在场镇下方污水处理厂旁。4.4垃圾转运站路线建议由于已建成的理县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理县城东部。运输路线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收运系统的运输本钱,且由于运输车车底不密闭,运输过程中难免有垃圾渗沥液沿途滴洒,从而污染地面,散发臭味,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运输线的合理安排将很大程序的减少本钱和对环境的污染。 本工程建议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错开车辆进入理县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进场时间,减少填埋道路及周围区域的交通流量。其次,交通拥挤地区、垃圾产量大的地区也应尽可能的安排在一天的清晨收集运输,避开拥堵。 同时,建议对运输路线进一步论证,遇到集中居民点,尽量绕道而行。 第五章垃圾转运系统工艺设计5.1 设计依据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GB503372003 2.?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GJJ272005 3.?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CJJ472006 4.?工业建筑防腐馈设计规?GB5004695 5.?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2006 6.?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GJJ272005 5.2 垃圾转运站设计5.2.1 转运站配置及规模本工程每座转运站日垃圾产生量不超过15吨,因此,推荐转运站的规模为15吨/天,推荐八座转运站配备运输车2车,每个转运站集装配置箱1箱。据调查,各镇生活垃圾主要由厨余、果皮、渣石、废塑料、废玻璃、废纸、废金属、竹木等成分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生活垃圾中天然有纲成分将减少,废塑料、废玻璃、废纸、废金属等包装材料的含量将有所增加,使其规程密度降低,本工程取垃圾堆积密度为0.3t/m3,要求压缩机到达的垃圾压实密度不小于0.64 t/m3,则压缩系数不小于2.1,据此,在选用集装箱装载垃圾量为8t时,集装箱箱体体积应为12.5m3。转运站转运量与转运次数相关,能免满足各乡镇垃圾转运的要求。转运站根本配置如下表5-1:表5-1 压缩垃圾转运站根本配置表垃圾站设备数量备注垃圾压缩机8套垃圾箱8套12.5m3液压系统8套电气控制和操作系统8套地坑冲洗系统8套15t空气除臭系统8套防箱体堕落装置8套喷雾冲洗除臭系统8套污水收集排放系统8套SLJ130上料机8套5.2.2转运站工作流程本工程推荐的转上为地上式后置水平压缩转运设备,压缩装置与转运箱体可分开。首先通过垃圾收集车将垃圾收集至转运站后,人工倾倒在垃圾压缩装置的垃圾斗,垃圾斗自动将垃圾扒送至压缩装置,由压缩装置将垃圾缩进放置的压缩箱。压缩箱装满后自动关闭,同压缩装置和压缩箱体运送至卫生填埋场后,通过运输车自身的吊臂和液压装置,自动将垃圾箱的垃圾倾倒在填埋场。 5.2.3转运站用地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CJJ-2006?中相关规定,小型V类垃圾转运站50吨/日面积1000 m2,与建筑物的距离8米,绿化隔离带宽度3m。 本工程单座转运站建筑面积80m2,转运站周边考虑3米宽的绿化隔离带,则单座转运站总征地150 m2。5.2.4辅助设施除臭气体,不但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安康。为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安康,保护周围环境,在转运站设置除尘、除臭系统。该系统按照技术先进、操作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可靠的原则设置。能有效地解决转运站粉尘及恶臭污染,改善垃圾转运站的工作环境。保证站排放的废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垃圾收集车在向转运站的料槽倾倒垃圾时,产生大量粉尘。垃圾随季节变化及滞留时间长短,会不同程度的散发出恶臭气体。造成恶臭的主要成分是:氨、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等。这些有害物质会通过每个得倾倒口向外逸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粉尘和恶臭对环境的污染,为此设置除尘、除臭系统,对料槽散发的含尘臭气进展净化处理。在受料仓上方废黜天然植物药液喷雾系统,根据进入卸料收集的信号,自动启动相应喷雾系统,进展天然植物药液雾除尘除臭。含尘臭气在与药液的充分接触过程中,气体中的有害成分被吸附、催化氧化,较彻底的净化了受污染的气体。本工艺中采用的纯天然植物药液对垃圾转运站废气中含有的氨、硫化氢和甲硫醇等均有较去除效果。纯天然植物药剂吉的有效分子在与气体的充分接触过程中,药液的有效分子具有很大的比外表积和外表能,有效吸附气体中异味分子,并与异味分子如硫化氢、硫氨等防渗聚合、取代、置换和分解等化学反响,改变异味分子的原有分子构造,并使之降解,生成对人体无害、无味的产物,使之推动臭味而且无二次污染。 该工艺不但效果好、操作方便、且本钱低,纯天然植物药液经加水稀释到85的浓度药水比为1:20就能到达很好的除尘、除息效果。 污水处理工程:本站区污水主要分为两局部,一局部为转运站的生活污水,一局部为冲洗污水和垃圾渗沥液废水。设计单根管径DN150排水管道,坡度i=5。统一收集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后排入转运站设置的化粪池经初步处理后由吸污车转运至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进展处置。考虑垃圾渗沥液污染物尝试很高,在化粪池的设计中应保持适度的通风和注意除息,防止处理过程中产生沼气爆炸及恶臭污染。 5.2.5防腐处理垃圾渗沥液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对垃圾转运站应根据?工业建筑防腐馈设计规?GB50046-95的有关规定进展防腐处理。 5.3收运车辆配置根据章节收运系统现状可知,理县各乡镇现有垃圾收运车辆主要是以农用三轮车为主,各乡镇的转运设备是远远不能满足乡镇的垃圾收运工作。 为提高环卫工人的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环境,以及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本工程拟增加垃圾收集车以代替人力三轮车。同时增加垃圾运输车来加强收集转运能力,同时满足乡镇周边村落的垃圾收集。 根据5.1章节的规模预测章节,为保证转运站的顺利运行,本工程各镇配套了垃圾收集车2t14辆和密闭式垃圾运输车8t2辆。12个乡镇分别配备一辆垃圾收集车,县城配备两辆。2辆密闭式垃圾运输车负责将8个转运站的压缩垃圾运往填埋场。5.4 道路建立5.4.1中转站作业道路中转站工程下沟道路主要连接主道路,道路按三级公路进展设计,路基宽7.5m,路面宽5.0m,长度为6.5公里,碎石路面厚25cm,两侧各设0.75m土路肩,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5.4.2连接填埋场道路连接填埋场道路起点接甘堡乡洱浦村,终点于垃圾填埋场上部,全长4公里,平均坡度40%,其中新建0.5公里,改建3.5公里。道路等级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进展设计。设计车速为:20km/h,最小水平曲线半径为30m,路面构造为混凝土路面,路幅宽度4m,其中车行道3m,两侧各设0.5m混凝土路肩。第六章 公用工程设计6.1建筑设计设计原则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平面布局紧凑,改良单元模式,提高效劳效率。交通组织设计简洁流畅,做到人车分流,洁污分流,减少相互穿插干扰,同时满足消防疏散要求。建筑平面设计本工程每个中转站平面布置呈一字形,一层平房,包括垃圾中转压缩房、车库、工具用房,建筑面积80平方米。垃圾中转压缩间平面尺寸12米4.7米,车库平面尺寸4.2米3.6米,工具间平面尺寸2米5米。8个垃圾中转站,总建筑面积640平方米。6.1.3建筑物一览表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CJJ47-2006?,小型垃圾转运站V类绿化隔离带宽度3m。场建筑按二级耐火等级设计。建筑物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详见下表: 垃圾收集中转站主要建筑物序号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数量构造形式层 数1中转压缩房558砖混单层2车库158砖混单层3工具用房108砖混单层合计6406.2构造设计1.本工程抗震设计采用根本烈度七度。2.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柱下独立根底,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3.材料:砼:建筑物砼强度不低于C25;钢筋:采用HPB235及HRB335级钢筋;砖砌体:地面以下采用有低于Mu10机制砖,M5.0水泥砂浆砌筑;地面以上,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6.3供水工程6.3.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Jl5-88(1997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GBJl6-87);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GBJl40-90)4、建立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6.3.2设计原则根据工程规划设计,合理预测需水量,按各用水点用水要求,合理分布于全站,在满足用水点用水量、水压的要求及考虑施工及维修便捷的原则下,尽可能缩短室供水管线的总长度。6.3.3水源本工程八个垃圾中转站用房均位于其所在镇政府所在地,供水设施完善,生活饮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B5749-85。施工、消防用水满足工程需要。6.3.4供水系统中转站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引入。生活给水的供水干管的管径为DN40,给水管管材均选用铝塑复合管。6.3.5消防给水系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的有关规定,室应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室消防给水系统由室消防管网、室消火栓组成。室消防给水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设置2根DNl00热镀锌钢管作为消防立管,由室外环状管网引入。消火栓用水量室为10LS,室外为20LS,火灾持续时间按1小时计,折合为最大小时消防用水量为108m3h。室消火栓选用65mm口径消火栓、19mm喷嘴水枪、直径65mm、长度25m的麻质水龙带,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围的任何部位。消防立管及上下环状管均采用100mm管径,每根消防立管每层按一定距离设置室消火栓1个,消火栓口距地面1.10m。 室外消防采用低压消防制,控制半径按80m计。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由环状管网、室外消火栓组成。室外消火栓灭火系统由工程建立单位统一考虑。消防给水系统管材均采用热镀锌钢管。另外,中转站应根据需要设置足够数量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6.4排水工程6.4.1设计依据l、?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Jl588(1997年版);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7981996); 3、建立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6.4.2设计原则结合工程规划设计情况,合理预测污水量,建立合理完善的排水系统,有效地收集输送中转站污水,同时尽可能考虑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维护费用。6.4.3排水管各排水立管管径为DNl00,排水出口管管径为DNl60,均采用排水PVC管。6.4.4排水方式污水主要包括垃圾渗沥液、冲洗废水及生活污水。污水经集中收集后运送至项城市垃圾厂渗滤液处理中心处理。6.4.5雨水排放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自然排水。6.5强电设计6.5.1设计依据l、?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96); 2、?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l3390);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T16-92);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94); 5、建立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6.5.2设计原则配电设备、电线和电缆的敷设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要求、用电设备的分布及环境特征等因素确定。应防止因外部热源、灰尘聚集及腐蚀或污染物存在对设备及布线系统带来的影响。并应防止在敷设及使用过程中因受冲击、震动和建筑物伸缩、沉降等各种外界应力作用而带来的损害。6.5.3负荷计算照明安装容量按单位面积容量计算,设备用电容量按实际使用估算,中转站用电负荷为6KW。6.5.4供电电源供电电源由项城市政电网引入,供电电压380220V。6.5.5照明照明控制,设置电压为220V的照明配电箱,采用分散控制和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方式,以节约能源。照明灯具均选用不同型式的节能型灯具,按相应的照度标准设计。室根据需要配置插座,电源插座和开关离地面的高度不小于1.5m。6.5.6配电及线路敷设电源电压为220V/380V,室设配电箱和插座箱。 室分支线路则采用BV500型铜芯塑料绝缘线、穿钢管或塑料PVC管沿墙、现浇楼板或地坪暗敷设。第七章工程管理、实施与定员7.1工程管理本工程是处理固体废物的专业机构,转运站的组织支作除了要遵照一般均应遵循的各类要求外,更应突出遵循?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并依据此法制订站的有关规章制度,依据此法履行管理、生产、申报、承受监视等的职能。各转运站管理机构大致可分为管理部门、作业部门两大块。各转站归当地市政所管理,统筹管理转运站的环境问题,并向县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汇报。作业部门配置2名工人,其中1名操作工人,1名运输司机。 7.2工程建立工期安排和施工进度根据本工程的建立容、规模和建立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总工期安排为12个月。从2021年3月2021年2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后附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工程建立分三个阶段完成:1、2021年32021年5月,完成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勘察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建立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工作,同时办理有关审批手续。2、2021年6月2021年12月,完成建立场三通一平、土建施工、安装工程等各项工程建立。3、2021年12月2021年2月,完成装备调试并组织竣工验收。图10-1工程实施进度横道图序号日期容2021年3月2021年5月2021年6月2021年12月2021年12月2021年2月1完成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勘察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建立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工作,同时办理有关审批手续。2完成建立场三通一平、土建施工、安装工程等各项工程建立。3完成装备调试并组织竣工验收。7.3劳动定员7.3.1工作制度转动站和收集站均实行一班制,生产天数为365天,职工工作时间为8小时,实行国家法定休息日。 7.3.2劳动定员本工程设计的单座转运站定员均为2人,八个中转站共配备16人。全年工作日365天,每班8小时,实行国家法定节日。7.4人员培训7.4.1人员培训在转运站和收集站设备安装调试及试运行阶段在国聘请技术专定咨询指导,并对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进展技术培训。组织参观考察国城市垃圾转动设施,结合所选择垃圾转运工艺,熟悉掌握工艺设务的性能及操作规程。 7.4.2人员培训方案垃圾转运站技术人员在转运设备试运行前到其他垃圾转运较好的城市的垃圾转运站参观、考察和学习。技术考察4人,考察时间12周,生产工人进展技术培训,学习培训时间为1个月。 第八章 工程招标方案为了确保工程建立的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建立期,防和化解工程建立中的违规行为,保护国家利益,制定工程的招标方案。8.1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