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曲折生动的话本小说 第8课 施润泽滩阙遇友学案(含解析)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6439526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曲折生动的话本小说 第8课 施润泽滩阙遇友学案(含解析)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曲折生动的话本小说 第8课 施润泽滩阙遇友学案(含解析)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曲折生动的话本小说 第8课 施润泽滩阙遇友学案(含解析)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施润泽滩阙遇友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赏析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前二句讲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幅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是因为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是因为趋归意同。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诗的一、三、四句,写的是静景,二句写的是动景。动、静互相衬托,互相映辉。古寺、斜阳、青山等静物一经渲染,令读者对钟声这一动景印象犹深,仿佛耳旁久久地萦绕着那悠扬的响声;反之钟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出郊野的宁静肃穆,而此时,诗中人物的离情别绪更强烈了。思考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这首诗动静结合的特点。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一、字音嘉靖(jn)辏集(cu)喧阗(tin)趱步(zn)两锭(dn)牯牛()鬻身(y)恁样(nn)缫丝(so)绵纩(kun)停桡(ro)蒿恼(ho)齑粉(j)二、字形辨认(1)(2)(3) (4)(5) (6)三、词语辨析(1)妨碍妨害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妨害:有害于。例:大声说话妨碍别人学习。雨水过多,会妨害大豆生长。(2)逐步逐渐逐步:一步一步地。逐渐:渐渐。例: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任务明确以后,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了。四、词语释义(1)见利忘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2)神差鬼使:好像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3)不管三七廿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五、文学常识走近作者内容见第7课文学常识部分。写作背景施润泽滩阙遇友是“三言”中最具明代中叶时代特征的作品。明代嘉靖到万历年间,我国江南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一带,出现了封建经济相当繁荣的景象:许多新兴城镇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以丝织业为主的手工业生产飞速发展。本文相当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城镇的繁荣状况以及手工业者的思想、感情、愿望,也从小说情节结局透露出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本文是“三言”中唯一从经济领域描写手工业者的作品。六、整体预知 文脉探究如何看待文中施复的经历?【点拨】施复的一生由多个巧合构成,自己的一次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后做出的善举,为他带来一连串的好运,这些事情看似巧合,却又合情合理,不留编造的痕迹。施复所经历的几件事情,因果关系联系紧密,组织这一系列事情的主线就是积德善报。如何看待施复和朱恩的友谊?【点拨】作为一个小手工业者的施复毕竟不同于那些贪得无厌的剥削者,当他想到可能给失主带来的严重后果时,毅然决定把银子归还失主。失主朱恩也是个“以蚕桑为业”的小手工业者,对施复这种行为不能不感激万分。后来施复养蚕缺桑叶,到洞庭山去买,路遇朱恩。朱恩为报答他,盛情款待他,还使他免于覆舟的危险。小说歌颂了两个小手工业者之间的友谊。这在当时城市工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政治黑暗,社会风气恶劣的情况下,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真诚友谊的追求。分析小说对施润泽这一形象是怎样塑造的。【点拨】直接描写他的心理、语言和行动,塑造人物形象。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商人,当他拾到六两多银子时,“心中欢喜”,暗自打算道:“有了这银子,再添上一张机,一月出得多少绸,有许多利息。”甚至盘算十年后能翻出多少。但他又回过头来,替那失银的人想,他也许是个跟“我”一样的小经纪人,这锭银两,就是他的养命之根,失去就会家破身亡。善良的本性战胜了贪欲,于是守着这银子,苦苦等待失主来认领。这样通过心理描写真实地写出了施润泽作为一个商人的善于计算的特点,但是又以此反衬他品质的高尚、心地的仁厚。他做着追求功名财富的梦,又恪守侠义、善良的道德准则。耐着饥饿苦等失主的行为,还银后拒绝朱恩回报的对话足见其真诚。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表现烘托施润泽的形象。店主人的肯定,朱恩的感谢,众人的评议足见其行为的忠厚难得。小说在情节构思方面有何特点?【点拨】情节构思上传奇化的特点。施复拾银不昧,还与失主朱恩,后来施复与村人乘舟过湖买桑叶,不意次日风雨大作,同舟人皆遇难丧生,施复却偶遇朱恩留住而得救;不杀鸡伤生免了车轴压顶之灾;掘地得金,后来家业日旺。真是不亏行止,轮回报应,印证善报。这表现了市民阶层朴素良善的道德观念。本篇小说是我国小说史上触及到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新题材的第一篇作品,它反映了社会经济方面的哪些问题?【点拨】小说中盛泽这个小乡镇很有自己的特色:“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特殊的出产形成了有特色的市场,“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产销结合得很紧,独特的出产是这个特色市场形成的基础,同时,这个特色市场规模大,又集中,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对产和销两方面都有吸引力:“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这镇上都是温饱之家,织下绸匹,必积至十来匹,最少也有五六匹,方才上市。那大户人家积得多的便不上市,都是牙行引客商上门来买。”由此可见当时以经商为生的人已经是相当多、相当普遍了,表明在明代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商品生产与流通已经相当繁荣。小说充分表现和肯定商人那种渴望发家致富的心理和锐意进取的精神。施润泽一天在卖丝途中拾得一包银子,“今日好造化!拾得这些银子,正好将去凑做本钱。”他想:“如今家中见开这张机,尽够日用了。有了这银子,再添上一张机,一月出得多少绸,有许多利息。这项银子,譬如没得,再不要动他。积上一年,共该若干,到来年再添上一张,一年又有多少利息。算到十年之外,便有千金之富。”商人的心理欲求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施润泽有拾金不昧的朴素本质,又有想靠意外之财而暴富的贪婪心理,小说刻画出了施润泽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的两面性。他们重视个人利益,看重金钱的作用,表现出对轻利的中国文化传统的背叛。当时的社会也为商人愿望的实现提供了条件,施润泽“夫妻两口,别无男女。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还银以后,“夫妻依旧省吃俭用,昼夜营运。不上十年,就长有数千金家事。又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居住,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施润泽致富的速度是相当快的,由此可见当时社会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繁荣程度以及这种繁荣给人们带来的发家致富的机会。原先施夫妇二人只有一张织机,自己养蚕,自纺自织,本是镇上的一个小户,因为产品“光彩润泽,都增价竞买”。几年间,就增上三四张机,家中颇为饶裕,不上十年,就开张了三四十张绸机了,成为大户。如果说一张机子是由他们亲自生产,那么,发展到三十、四十张机时,则势必雇人才行。施润泽由小手工业者变为工场主,由夫妻两人分工发展为社会劳动分工,由通宵彻夜的个体劳动者变成昼夜劳作的资本经营者,而这时在竞争中失败破产的小生产者,就会变为他们的雇工,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就这样产生了。可以说,本篇小说是我国小说史上触及到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新题材的第一篇作品。写法归纳环境描写这篇小说的“正话”一开始,作者就以相当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盛泽镇丝织业和商业高度发展的繁荣景象:镇上居民稠广,俱以蚕桑为业;市上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我国古代小说一般不对社会环境作单独的描绘,而是通过人物及人物关系的描写予以间接的显示。这篇小说在主人公出场之前,就对人物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作了细致的渲染,从而使人物活动、情节发展有了鲜明的背景、底色,这在艺术上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就是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小说主人公施复上场了。技法指导巧妙利用环境描写的作用,无疑能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一篇文章的独特功效,使文章显得具体可感,耐人回味。那么如何进行环境描写?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1)连串描写环境,展开故事情节。作文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2)情景描写环境,提示人物情感。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渗透到外物之中,这就是“情积于内而发之于景”。(3)白描勾勒环境,突出深刻主题。环境描写的白描是以质朴的文字,简洁的笔墨,抓住景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4)穿插描写环境,烘托人物形象。即根据构思和表达的需要,将具有特征的环境描写分散在文中穿插进行。(5)对比描写环境,视构思的考虑和表达的需要,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随堂练笔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做诗不过情景二端”。试分析本诗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答:【参考示例】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一、基础知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粗犷(un)肖像(xio)缫丝(jio) 咯血(k)B颉颃(xi) 关卡(qi)瞠目结舌(chn) 悭吝(qin)C作揖(y) 衣冠(un)桡骨(ro) 包袱(fu)D泥淖(no) 救济(j)说服(shu) 模具(m)解析:选B。A.“缫”应读“so”;C.“冠”应读“un”;D.“济”应读“j”,“模”应读“m”。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焦躁蜂攒蚁集妨碍酒肆B肄业翻来复去机杼惊骇C蕃衍山崩地裂狭隘伫足D忌讳引吭高歌勤谨耽搁解析:选B。“复”应为“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次采访梁万俊是在饭店他的房间里,房间里一尘不染,床单也仿佛从没人使用过一般,没有一丝褶皱,这就是一个军人的作用。B2011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此刻无人入眠,每一颗心随着女排一次次扣击,一次次拦网,一次次救起而跌宕起伏。C在众多行业的快速发展中,一个个极具人气的职业脱颖而出,它们带旺了人才市场,也带来了更多机会。D以每人分发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付民工集中追索欠款的问题,这种做法只能是扬汤止沸,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解析:选C。A.一尘不染:指环境非常清洁;B.跌宕起伏:原指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B句中比喻观众的心情激动不已;C.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C句中用来形容职业不妥;D.扬汤止沸:指把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想使它不再沸腾,比喻治标不治本,不解决根本问题。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浑家道:“这件事也做得好。自古道:横财不富命穷人。倘然命里没时,得了他反生灾作难,倒未可知。”B施复笑道:“你这人是个呆子!六两、三两都不要,要你一两银子何用!”C施复说道:“可惜这一坛米,如何却埋在地下?”D朱恩道:“不妨碍!譬如今日到洞庭山去了,住在这里话一日儿。”解析:选B。此处表示约数,不加顿号。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苏州府吴江县离城七十里,有个乡镇,地名盛泽,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江南养蚕所在甚多,惟此镇处最盛。且说嘉靖年间,这盛泽镇上有一人,姓施名复,浑家喻氏,夫妻两口,别无男女。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这镇上都是温饱之家,织下绸匹,必积至十来匹,最少也有五六匹,方才上市。那大户人家积得多的便不上市,都是牙行引客商上门来买。施复是个小户儿,本钱少,织得三四匹,便去上市出脱。一日,已积了四匹,逐匹把来方方折好,将个布袱儿包裹,一径来到市中。只见人烟辏集,语话喧阗,甚是热闹。施复到个相熟行家来卖,见门首拥着许多卖绸的,屋里坐下三四个客商。主人家站在柜身里,展看绸匹,估喝价钱。施复分开众人,把绸递与主人家。主人家接来,解开包袱,逐匹翻看一过,将秤准了一准,喝定价钱,递与一个客人道:“这施一官是忠厚人,不耐烦的,把些好银子与他。”那客人真个只拣细丝称准,付与施复。施复自己也摸出等子来准一准,还觉轻些,又争添上一二分,也就罢了。讨张纸包好银子,放在兜肚里,收了等子包袱,向主人家拱一拱手,叫声有劳,转身就走。行不上半箭之地,一眼觑见一家街沿之下,一个小小青布包儿。施复趱步向前,拾起袖过,走到一个空处,打开看时,却是两锭银子,又有三四件小块,兼着一文太平钱儿。把手掂一掂,约有六两多重。心中欢喜道:“今日好造化!拾得这些银子,正好将去凑做本钱。”连忙包好,也揣在兜肚里,望家中而回。一头走,一头想:“如今家中见开这张机,尽够日用了。有了这银子,再添上一张机。一月出得多少绸,有许多利息。这项银子,譬如没得,再不要动他。积上一年,共该若干,到来年再添上一张,一年又有多少利息。算到十年之外,便有千金之富。那时造什么房子,买多少田产。”正算得熟滑,看看将近家中,忽地转过念头,想道:“这银两若是富人掉的。譬如牯牛身上拔根毫毛,打什么紧,落得将来受用;若是客商的,他抛妻弃子,宿水餐风,辛勤挣来之物,今失落了,好不烦恼!如若有本钱的,他拼这账生意扯直,也还不在心上;倘然是个小经纪,只有这些本钱,或是与我一般样苦挣过日,或卖了绸,或脱了丝,这两锭银乃是养命之根,不争失了,就如绝了咽喉之气,一家良善,没甚过活,互相埋怨,必致鬻身卖子。倘是个执性的,气恼不过,肮脏送了性命,也未可知。我虽是拾得的,不十分罪过,但日常动念,使得也不安稳。就是有了这银子。未必真个营运发积起来。一向没这东西,依原将就过了日子。不如原往那所在,等失主来寻,还了他去,到得安乐。”随复转身而去,正是:多少恶念转善,多少善念转恶。劝君诸善奉行,但是诸恶莫作。选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答:答案:交代了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独特的地域特点:居民稠广,土俗淳朴,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盛产锦绣绫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交易频繁。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典型的人文、社会背景。选文第二段是怎样介绍主人公情况的?这一介绍有何作用?答:答案:小说第二段在介绍了二人的姓名之后,主要介绍了三方面的情况:家庭成员构成:夫妻两口,别无男女。家庭经济状况: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小户人家,小本经营。性格特征:忠厚善良人缘极佳(通过上市出脱布匹时主、客二人“准一准”蚕丝的细节和言行表现出来)。这一介绍为后文的“因果善报”埋下了伏笔。文章写“施复自己也摸出等子来准一准,还觉轻些,又争添上一二分”这个细节,有什么作用?答:答案:表明施复挣钱很不容易,在出售产品时斤斤计较,这样一个人拾到银子自然十分高兴,与他后来把拾到的银子归还主人形成鲜明对照,更突出了他拾金不昧的美好品德。选文第三段是怎样叙写主人公施复卖绸回家途中捡银锭后的表现的?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该段末尾的诗句起到什么作用?答:答案:回家途中捡到“青布包儿”之后,作者通过“趱步向前”“拾起袖过”“打开”“把手掂一掂”等动作细节的描写,刻画了主人公捡钱后喜出望外的神态。然后通过细致的心理刻画,表现了主人公作为小私有生产者的自私心理与精于算计的性格特点。回到家之前的“转念”,又通过生动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主人公心底的那份纯真、义气与善良。段落末尾的诗句体现了说话人对所叙人事的评价和见解,是话本小说常用的一种手段。(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绪,贞观中尚书左丞。父知逊,夔州长史。仁杰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辩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与吏语耶?”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后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仁杰孝友绝人,在并州,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充使绝域。仁杰谓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万七千人,无冤诉者。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昔汉文帝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于地下。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居数日,授仁杰侍御史。时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用事,朝廷慑惧。仁杰奏之,请付法司,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曰:“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肃然。高宗将幸汾阳宫,以仁杰为知顿使。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妒女祠,俗云盛服过者必致风雷之灾,乃发数万人别开御道。仁杰曰:“天子之行,千乘万骑,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之害耶?”遽令罢之。(旧唐书狄仁杰传)9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B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C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D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解析:选C。根据名词代词“陛下”“法”“象魏”“等(等级)”“极刑”“法”“万姓”“手足”,虚词“之”“既”“则”“所”“其”,“陛下”是主语,“作”意思是“制定”,是谓语动词,“法”意思是“法律”,是宾语,“陛下作法”意思是“陛下制定法律”结构完整,其后断开,排除A、D两项。“即令赐死”意思是“就让立即判处死刑的”,意思、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B项。再结合本句意思:陛下制定法律,悬挂在象魏之上,无论徒刑、流放、处死等刑罚,都得按照罪行的大小轻重来判处等级,哪有所犯并非死罪,就让立即判处死刑的?法律既然没有准则,那老百姓该怎么办呢?句子可以断开为: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故答案为C。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卷,指道书或佛经。古人用辛味、苦味之物染纸以防蠹虫,纸色黄,故称“黄卷”。本文中的“黄卷”即是道书。B明经,唐代科举中的一种主要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C象魏,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亦叫“阙”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D高宗,庙号,即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被追尊的名号。高宗是守成令主的美号。文中的高宗是指唐高宗李治。解析:选A。A项,“本文中的黄卷即是道书”说法错误,文中“黄卷”泛指书籍。故选A。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狄仁杰注重孝道,对友仁爱。父母在河阳别业,他登上太行山,思念父母,感慨不已;并州同府的法曹郑崇质母亲年迈,狄仁杰请求代他出使。B狄仁杰直言劝谏,公正执法。大将军权善才误伐了昭陵柏树,高宗要杀他,狄仁杰认为他罪不至死,上奏直谏,终使高宗免其死罪。C狄仁杰刚正不阿,疾恶如仇。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专横,朝廷慑惧,狄仁杰上奏弹劾他,且在皇上面前据理力争,因此得罪了王本立。D狄仁杰体恤百姓,节用爱民。皇帝要去汾阳宫,并州长史李冲玄担心皇上途径妒女祠会招致灾祸,就征用百姓另外修路,狄仁杰下令立即停止。解析:选C。C项,“因此得罪了王本立”说法错误,这是对文中“得罪”理解错误,文中“得罪”应解释为获罪,指王本立终于受到惩处,即获罪。故选C。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译文:(2)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译文:解析:(1)中的“所以”,的原因;“奉制”,指听从陛下的命令;“不道”,不讲道义;“意”,指怒气;“稍解”,稍稍缓解;“免死”,指免去死罪。(2)中的“惜”,怜惜;“亏”,使受到损害;“亏王法”,让法律受到损害;“必”,如果;“弃”,弃置,这里指放逐;“无人之境”,指边远无人之地;“为”,作为;“忠贞”,名词,忠贞之臣;“诫”,警告。答案:(1)“这就是我不敢听从陛下的命令杀权善才,陷陛下于不讲道义的境地的原因啊!”高宗的怒气稍稍缓解了些,权善才因此得以免去死罪。(2)陛下为什么怜惜有罪之人,而让法律受到损害呢?陛下如果一定要赦免王本立,就请把我放逐到边远无人之地吧,以此作为对忠贞之臣今后的警告。参考译文: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祖父狄孝绪,担任贞观年间的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担任夔州长史。狄仁杰小时候,家里有个门客被人杀害,官吏前来询问情况,众人争着争辩对答,狄仁杰读书不止,官吏责备他,他回答说:“我正在和书中的圣贤对话,哪有时间同官吏说话呢?”考取明经科,担任汴州判佐。后来又被推荐担任并州都督府法曹。狄仁杰的父母在河阳别业,狄仁杰前往并州时,登上太行山,向南望见一片白云孤飞,对身边的人说:“我父母居住的地方,就在这片云下面。”远望伫立了很长时间,云彩飘走了,他才离开。仁杰孝顺父母,友爱亲朋超出常人。在并州时,同府的法曹郑崇质母亲年岁大而且有病,按规定他应该出使边远的地方。狄仁杰对他说:“您的母亲有重病,您却要出使远方,怎么能让您的母亲为远在万里之外的您担忧呢?”狄仁杰就到了长史蔺仁基那里,请求代替郑崇质前往。仪凤年间,狄仁杰担任大理丞,一整年里审判了长期积压不决的案件涉及的人多达一万七千人,没有一个喊冤申诉的。当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误伐昭陵柏树获罪,狄仁杰上奏认为他应该被免职。高宗下诏立即杀了他,狄仁杰又上奏说罪不应死。皇帝恼怒得变了脸色,说:“权善才砍了昭陵柏树,这是让我做不孝顺的人,一定要杀了他。”左右群臣都示意仁杰退出宫廷,狄仁杰说:“我听说违背圣意,违抗君王,自古以来都认为是很难的事,我认为并非如此。如果处在桀纣时代就很难办,但如果处在尧舜时代,就容易做到了。我今天有幸遇到了尧舜一样的贤君,所以不怕像比干那样被杀掉。过去汉文帝时,有人盗窃了高祖庙里的玉环,张释之在朝廷上向汉文帝诤谏,只按律判了弃市当街处斩(,没有诛其九族)。况且,贤明的君主能够用道理来使他改变,忠诚的大臣却不能被威权所恐吓。如今陛下不采纳我的谏言,我死后,没脸面去见地下的张释之。陛下制定法律,悬挂在象魏之上,无论徒刑、流放、处死等刑罚,都得按照罪行的大小轻重来判处等级,哪有所犯并非死罪,就让立即判处死刑的?法律既然没有准则,那老百姓该怎么办呢?陛下如果一定要改变法律,请从今天开始吧。古人说:假如取了长陵一捧土,陛下要用什么法来处罚呢?如今陛下为了昭陵的一株柏树杀死一位将军,那千年以后,人们会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王?这就是我不敢听从陛下的命令杀权善才,陷陛下于不讲道义的境地的原因啊!”高宗的怒气稍稍缓解了些,权善才因此得以免去死罪。几天后,官授狄仁杰侍御史。当时左司郎中王本立仗着受宠而专权,朝廷里很多人都怕他。狄仁杰弹劾上奏他的罪过,请求把他交给司法部门处理,皇帝特别下诏宽宥他。狄仁杰上奏说:“朝廷即使缺少有才的人,但哪里缺少像王本立这样的人呢,陛下为什么怜惜有罪之人,而让法律受到损害呢?陛下如果一定要赦免王本立,就请把我放逐到边远无人之地吧,以此作为对忠贞之臣今后的警告。”王本立终于受到惩处,从此朝廷上下安定平静,秩序良好。高宗将要到汾阳宫去,任命狄仁杰担任知顿使。并州长史李冲玄因为皇帝的仪仗要经过妒女祠,而民间传说盛装经过此处的人一定会招来风雷之灾,就征发了数万民夫另外开辟道路。狄仁杰说:“天子出行,千万辆车马,风神雨神刮风下雨为天子清扫道路,妒女敢有什么妨害?”于是立即命令停止开辟新路。三、语言表达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句子连贯。盼着云来,以云絮的温柔擦拭青春的泪滴;_,_。青春,是诗是酒是音乐是花蕊是激情。走进青春,_;走进青春,你就走进了世间最迷人的驿站。走进青春,冰雪便在我们的肌肤上融化,不再结冰;走进青春,_,_。答案:盼着雨来以雨点的淅沥洗涤青春的烦忧你就走进了人生最美好的花季情感便在我们的企盼中驻扎不再漂泊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儒家幸福观主要体现在关于人生理想的论述当中,其特点一是_,二是社会幸福重于个人幸福。孔子是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两相兼顾的人,但更重视后者。他的学生颜回,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对这种幸福观极为赞许。但是,这种幸福观错在_,发展到极端,就是禁欲主义。道家幸福观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等都持淡泊态度,注重人之本性的内心的幸福,对于儒家幸福观_。解析:空,要与特点二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形成对应;空,是结合颜回清苦的生活与快乐的提炼;空,是道家幸福观与儒家幸福观的关联理解。答案:精神快乐重于物质享受 把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对立起来是一种补充-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