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二 河流练习 中图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284561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二 河流练习 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二 河流练习 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二 河流练习 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二 河流练习 中图版一、选择题(xx江西联考)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12题。1.甲河河源的补给主要是()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C.湖泊水 D.地下水2.甲区域几乎天天下雨,下雨的时间一般在()A.当地21点前后 B.当地9点前后C.当地3点前后 D.当地15点前后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判断本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并且湖面比河流入口低,所以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故选A。第2题,该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一般在15点左右下雨。故选D。答案1.A2.D(xx上海地理,911)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完成35题。3.该河流可能分布在()A.恒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C.长江流域 D.亚马孙河流域4.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积雪融水补给 B.雨水补给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5.该地河流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A.1月 B.2月 C.11月 D.12月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水文站最高气温接近30C,最低气温大于0C,应为亚热带气候,而降水量夏季较大,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C。第4题,从径流分配看,降水量大时,径流分配也大,故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选B。第5题,由图可以看出,河流径流分配量1月份最少,故河流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1月,选A。答案3.C4.B5.A(xx晋中期中联考)我国某湖泊面积2.8平方千米,海拔高度483米,湖泊水位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68题。6.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 B.华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7.该地区河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A.高山冰雪融水 B.湖泊水 C.大气降水 D.地下水 8.引起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季风环流 B.气温 C.海陆位置 D.降水解析第6题,根据湖泊的面积、海拔高度和水位变化判断,该河流最有可能位于西北地区。第7题,西北地区的河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第8题,引起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温。答案6.C7.A8.B(xx保定调研)下图示意某一河流的某一测站在2008年7月18日至20日测得的降水量和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完成910题。 9.测站附近出现泛滥洪峰的时间约是降雨停止后的()A.9小时 B.18小时 C.27小时 D.36小时10.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该地河流径流过程线的“洪峰”点却呈现向左移动的情形,这最可能是由于()A.测站下游开始修筑堤防 B.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C.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 D.测站上游兴建大型水库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该地降雨止于18日12时,而开始出现泛滥洪峰的时间为19日6时左右,故降雨停止后的18小时左右开始出现泛滥洪峰。第10题,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洪峰点却向左移动,这说明出现洪峰的时间提前了,这显然与测站上游径流汇集的速度加快有关,这最可能是由测站上游的植被遭受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导致的。答案9.B10.C(xx重庆文综,3)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完成第11题。11.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积雪融水形成的春汛和夏季降水形成的夏汛明显。答案C(xx河北衡水三模)下图为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回答1213题。12.图示区域年降水量()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13.马更些河()A.以雨水补给为主 B.有明显的凌汛C.结冰期短 D.含沙量大解析第12题,依据图中经纬线可确定方位,图示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其垂直方向就是年降水量分布递变方向。根据年等降水量线上数值可判断,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第13题,图中河流上游有多座3 000米以上的高山,且流域纬度高,年降水量基本在400 mm以下,应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因纬度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故结冰期长;流域内以亚寒带针叶林带为主,植被覆盖率高,故含沙量小;河流总体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同时结冰期长,故有明显的凌汛。答案12.C13.B降水形成的水流,从水流产生的地点向流域出口断面的汇集过程,称为汇流过程。据此完成1415题。14.若上图示意某一流域不同暴雨中心位置对流域汇流的影响,图中曲线表示暴雨中心发生在上、中、下游区域和暴雨均匀分布时的汇流过程,则暴雨中心发生在下游区域时,对应的曲线应是()A.曲线 B.曲线 C.曲线 D.曲线15.不同的流域形状与水系特征对汇流过程的影响不同。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流域形状与水系特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甲、乙、丙分别对应的汇流过程应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解析第14题,若暴雨发生在下游区域,汇流过程所需时间最短,读图可知,曲线所用时间最短。第15题,读图可知,乙所示流域河流的流程长、支流错开,流域形状狭长,支流对河流径流的天然调节作用强,在汇流过程中,河流流量的变化较小,对应图;丙所示流域河流的流程最短,中下游地区河流交汇,汇水集中,因而汇流过程所需时间最短,对应图。答案14.A15.D二、综合题16.xx山东文综,26(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所以干流东侧降水多,导致了“东水”。读取图中信息可知,流域西部地区落差大,所以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强,且河流流经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沙地,西部地区降水虽少,但降水更为集中且多暴雨,进而导致河流含沙量大。第(2)题,本题考查河流补给的知识。结合材料可知,辽河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资源并不丰富,由于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用水量大,过量开采地下水影响了补给。同时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也影响了地下水补给河水。答案(1)“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西沙”:干流西侧支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2)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17.xx浙江文综,36(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下表为下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题。月份甲乙气温()降水(mm)气温()降水(mm)16.745.612.490.046.064.03.375.5720.576.619.1118.5108.963.06.596.0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比较、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解析河流径流量受河流补给形式与流域内的湖泊、植被覆盖率、水利工程等因素影响。圣劳伦斯河流域离海洋较近,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季节变化较小,且上游有五大湖调节。所以水位稳定。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流速、水位、结冰期、含沙量等要素,河段在河段上游,结合上述水文特征要素便能得出结论。答案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明显。河段较河段流速快;封冻期短;流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