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六) 第2单元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整体训练 新人教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5074207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六) 第2单元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整体训练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新课标)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六) 第2单元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整体训练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新课标)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六) 第2单元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整体训练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集训(十六)第2单元文言文整体训练对应学生用书p435模块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汉五年正月,汉王徙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项王亡将钟离眛素与信善,项王死后,亡归信。汉王怨眛,闻其在楚,诏楚捕眛。后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游云梦。”实欲袭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眛计事,眛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乃骂信曰:“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洛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陈豨拜为钜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叹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B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C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D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答案B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巡狩,古时天子数年巡狩一次,视察邦国州郡,同时,各国诸侯也须到指定地点朝见天子。B云梦,即云梦泽,指古时湖北南部、湖南北部长江两岸的大片湖泽之地,江北称云泽,江南称梦泽。孟浩然诗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C徒奴,此处指各衙署所领有的苦役和官奴,有罪而没入官者曰徒,有罪而做佣工者曰奴。D上变,指上言变事,又作上变事、变告,即向朝廷揭发、报告谋反、叛乱等非常事件。解析有罪而做佣工者曰徒,有罪而没入官者曰奴。答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信王楚,一饭千金,弗忘漂母,见其知恩图报;不念旧恶,召辱己之少年以为楚中尉,见其胸襟气度。B韩信发兵谋反,且轻信人言,持钟离眛首级见高祖于陈,终被械系,此举有不义的可鄙亦有委曲求全的可怜。C韩信与上言诸将能不,说高祖将不过十万,自己多多益善,至高祖问“何为为我禽”,方猛然警悟失言,改称陛下善将将,以平服高祖忌心。D韩信拔魏赵、定燕齐,佐汉破楚,功高盖世,最后却被斩钟室,夷三族,有其矜才自负的原因,更突出了“狡兔死,走狗烹”这一封建社会常见的历史规律。解析韩信并未发兵谋反,是有人诬告,高祖将至楚,韩信感到危机而心内筹谋,并未实施。答案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译文:_(2)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译文:_答案(1)汉王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您这里。你想逮捕我去取悦汉王,我今天死,你也会紧跟着死亡的。(关键点:“所以”:的原因;后两个“以”,前为介词,表原因,后为连词;“自媚”:讨好,取悦。)(2)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在晚上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关键点:“谋与家臣”介词结构后置;“夜”名词作状语;“诈”形容词作动词,“假传”;“以”为连词。)【参考译文】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汉五年正月,汉高祖改封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韩信到了下邳,召见曾经分给他饭吃的那位漂母,赐给她金千斤。轮到下乡南昌亭亭长,赐给百钱,说:“您是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召见曾经侮辱过自己、让自己从他胯下爬过去的年轻人,任命他做了中尉。并告诉将相们说:“这是位壮士。当他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死他吗?但杀掉他没有意义,所以我忍受了一时之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项王部下逃亡的将领钟离昧一向与韩信交好,项王死后,他逃出来归附韩信。高祖怨恨钟离昧,听说他在楚国,诏令楚国逮捕钟离昧。后来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高祖采纳陈平的计谋,假托天子外出巡视会见诸侯,南方有个云梦泽,派使臣通告各诸侯到陈县聚会,说:“我要巡视云梦泽。”其实是要袭击韩信,韩信却不知道。高祖将要到楚国时,韩信曾想发兵反叛,又认为自己没有罪,想朝见高祖,又怕被擒。有人对韩信说:“杀了钟离昧去朝见皇上,皇上一定高兴,就没有祸患了。”韩信去见钟离昧商量这事,钟离昧说:“汉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您这里。你想逮捕我取悦汉王,我今天死,你也会紧跟着死亡的。”于是骂韩信说:“你不是个忠厚的人!”最后刎颈身死。韩信拿着他的人头,到陈县朝拜高祖。皇上命令武士捆绑了韩信,押在随行的车上。韩信说:“果真像人们说的狡兔死了,出色的猎狗就遭到烹杀;高翔的飞禽光了,优良的弓箭收藏起来;敌国破灭,谋臣死亡。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我本来应当遭烹杀!”皇上说:“有人告发你谋反。”就给韩信带上了刑具。到了洛阳,又赦免了韩信的罪过,改封他为淮阴侯。皇上随口和韩信谈论各位将军才能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你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捉拿?”韩信说:“陛下不善于统领士卒而善于统帅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捉拿的原因。况且陛下之力是上天赐予,不是人力能做到的。”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向淮阴侯辞行。淮阴侯拉着他的手叹息说:“您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宠信的大臣。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第二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第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您就可以取得天下了。”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教!”汉十年,陈豨果然反叛。皇上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行。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只等陈豨的消息。韩信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家臣的弟弟上书告变,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萧相国谋划,令人假装是从皇上那儿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萧相国欺骗韩信说:“即使有病,也要强打精神进宫祝贺吧。”韩信进宫,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把他杀掉了。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至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高祖诛杀了韩信三族。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令诸骑曰:“前!”前来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武帝立,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减)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B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C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D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解析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答案D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良家子:汉时指从军不在七科谪内者或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B骑郎将:也称郎中骑将,西汉置,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C典属国:典,仪式;“典属国”即负责与附属国外交事务的官员,秩二千石。D转:迁官转任。与“迁”“调”“徙”一样都有“调动官职”的意思。解析典:掌管。答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广擅长骑射,屡立战功。因家传射技非凡,他既能在萧关与匈奴的对战中杀敌众多,也能在追敌时精准射杀。B李广恃才自负,不顾安危。因相信自己才气无双,骁勇能战,他多次与匈奴作战,引发他人对其生命安全的担忧。C李广智勇双全,处乱不惊。面对匈奴数千骑兵,他大胆冷静地命令士卒下马解鞍,制造诱敌假象,成功吓退敌兵。D李广随机应变,巧妙脱身。虽被胡骑捉拿,却以假死迷惑敌人,使其放松警惕,而他伺机而动,抢得胡马迅速逃脱。解析“恃才自负,才气无双”是公孙昆邪对他的评价。答案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译文:_(2)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译文:_答案(1)那些敌人原以为(或“认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可以(或“来”)使他们心中的想法(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更坚定。(关键点:“彼虏”:那些敌人;“走”:逃跑;“坚”:使动用法,使坚信;“意”:心中想法。)(2)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的人太多,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应该斩首,李广用钱物赎了死罪,削职为民。(关键点:“当”:判决;“所失亡”:“所”字结构;“为所”:被动句式;“赎”:用财物脱罪或抵免过失。)【参考译文】将军李广,陇西郡成纪县人。他的家原来在槐里县,后来迁到成纪县。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举侵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命为汉朝廷的中郎。到景帝即位后,李广任陇西都尉,又改任骑郎将。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了敌人的军旗,立功扬名。调他任上谷太守,匈奴每天都来交战。典属国公孙昆(hn)邪(y)对皇上哭着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己仗恃有本领,屡次和敌人正面作战,恐怕会失去这员良将。”于是又调他任上郡太守。以后李广转任边境各郡太守,又调任上郡太守。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可以使他们心中的想法(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更坚定。”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射死了那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里,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这时正值日暮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兵又认为汉朝在附近有伏兵,想趁夜偷袭他们,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大军不知道李广的去向,所以无法随后接应。武帝即位,在这时李广从上郡太守调任为未央卫尉。后来,李广由卫尉被任为将军,出雁门关进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军队,并生擒了李广。单于平时就听说李广很有才能,下令说:“俘获李广一定要活着送来。”匈奴骑兵俘虏了李广,当时李广受伤生病,就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装在绳编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斜眼看到他旁边的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纵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把少年推下去,夺了他的弓,打马向南飞驰数十里,重又遇到他的残部,于是带领他们进入关塞。匈奴出动几百名追捕的骑兵来追赶他,李广一边逃一边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得以逃脱。于是回到汉朝京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的人太多,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应该斩首,李广用钱物赎了死罪,削职为民。模块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端少敏悟好学,以荫补千牛备身。历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弘文馆,换著作佐郎、直史馆。为政清简,远人便之。太宗征河东,廷美将有居留之命,端白廷美曰:“主上栉风沐雨,以申吊伐,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今主留务,非所宜也。”廷美由是恳请从行。使高丽,暴风折樯,舟人怖恐,端读书若在斋阁时。迁户部郎中、判太常寺兼礼院,选为大理少卿,俄拜右谏议大夫。许王元僖尹开封,又为判官。王薨,有发其阴事者,坐裨赞无状,遣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就鞫于府。端方决事,徐起候之,二使曰:“有诏推君。”端神色自若,顾从者曰:“取帽来。”二使曰:“何遽至此?”端曰:“天子有制问,即罪人矣,安可在堂上对制使?”即下堂,随问而答。左迁卫尉少卿。会置考课院,群官有负谴置散秩者,引对,皆泣涕,以饥寒为请。至端,即奏曰:“臣前佐秦邸,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陛下复擢官籍辱用今许王暴薨臣辅佐无状陛下又不重谴俾亚少列臣罪大而幸深矣今有司进退善否,苟得颍州副使,臣之愿也。”太宗曰:“朕自知卿。”无何,复旧官,为枢密直学士,逾月,拜参知政事。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虑与寇准同列,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从之。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一日,内出手札戒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端姿仪瑰秀,有器量,宽厚多恕,善谈谑,意豁如也。虽屡经摈退,未尝以得丧介怀。李惟清自知枢密改御史中丞,意端抑己。及端免朝谒,乃弹奏常参官疾告逾年受奉者,又构人讼堂吏过失,欲以中端。端曰:“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陛下复擢官籍辱用/今许王暴薨/臣辅佐无状/陛下又不重谴/俾亚少列臣/罪大而幸深矣/B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陛下复擢官籍辱用/今许王暴薨/臣辅佐无状/陛下又不重谴/俾亚少列/臣罪大而幸深矣/C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陛下复擢官籍辱用/今许王暴薨/臣辅佐无状/陛下又不重谴/俾亚少列/臣罪大而幸深矣/D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陛下复擢官籍辱用/今许王暴薨/臣辅佐无状/陛下又不重谴/俾亚少列臣/罪大而幸深矣/解析根据文意,“以不检府吏”,翻译为“因为在府中任事行为失检”,句意完整。而“谪掾商州”意为:“受贬谪去商州帮助工作”。据此,排除A、C项。最后“罪大而幸深矣”的主语应为“臣”而非“陛下”,故排除D项。答案B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荫补是一种变相的世卿世禄制度,荫补官员与其他途径出身的官员共同构成了封建官僚队伍。B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财政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C薨,礼记“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后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文中的许王为诸侯,故用“薨”。D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常见庙号,庙号始于秦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解析庙号始于殷代。答案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吕端忠心为主,目光长远。太宗征讨河东之时,命令廷美居守京师,吕端力劝赵廷美不要留守京城,而要上表替太宗出征,廷美听从了他的建议。B吕端敏悟好学,遇事沉稳。他年少时敏捷聪悟爱好学习,后来出使高丽,暴风吹折了船的桅杆,船员们惊惧害怕,吕端读书还像在房间中一样。C吕端低调谦和,谨慎稳重。和寇准轮流执掌宰相事务时,同朝的大臣在上奏及回答皇帝的问题时大多发表独特的意见,只有吕端很少有所倡议。D吕端心胸豁达,为人正直。李惟清从掌管枢密改任御史中丞,怀疑是吕端打压自己,就交结一些人来中伤吕端,但吕端对此襟怀坦荡,毫不在意。解析“替太宗出征”错误,原文为“廷美由是恳请从行”,应为“跟随太宗出征”。答案A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发其阴事者,坐裨赞无状,遣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就鞫于府。译文:_(2)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译文:_答案(1)有告发他的隐私的人,(吕端)因辅助不力,皇上派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去府中审讯。(关键点:“发其阴事者”“坐”“裨赞无状”“鞫”,状语后置。)(2)我按道理做事,没有什么愧疚和害怕的,风言风语不值得忧虑。(关键点:“直道”“愧畏”“风波”“虑”。)【参考译文】吕端,字易直,是幽州安次人,吕端少年时聪敏好学,因为先辈的功劳补任千牛备身。曾经担任过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也曾在弘文馆当值,后来转任著作佐郎,任职于史馆。治理政务清正简约,远方的人得以安宁。太宗出兵攻打河东,有意命令廷美居守京师,吕端对廷美说:“皇上不顾风雨,以征伐不义表明天意,而大王您处于皇上的亲人和贤臣的地位,应当首先跟随护从。现在您主持留守事务,是不合适的。”廷美于是向太宗恳请随行。吕端出使高丽,暴风吹折了船的桅杆,舵手惊惧害怕,而吕端仍旧读书像在房间里一样。后来升为户部郎中、判太常寺兼礼院,又被选为大理寺少卿,很快就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许王元僖主管开封,吕端又任判官。许王去世,有告发他的隐私的人,吕端因辅助不力,皇上派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去府中审讯。吕端正在办案,就慢慢站起来等着,二使说:“有诏令审察您。”吕端神色自若,看着跟班的人说:“拿帽子来。”二使说:“何必惶恐如此?”吕端说:“天子有诏责问我,就是有罪过的人,怎么能在堂上与奉诏讯问的使者对质?”随即下堂,随问而答。降职任卫尉少卿。每逢设置考课院,群官中有获皇帝谴责而置于无固定职位和俸禄的官员,召来对答,都哭泣伤心,因为饥寒上奏请求解决。问到吕端,马上奏说:“臣下以前佐助秦王,因为在府中任事行为失检,受贬谪去商州帮助工作,承蒙陛下重新提拔任用我。今许王暴病去世,臣做辅助工作不力,陛下没有重责我,只是使我附列官职,臣已经是罪过大而幸蒙深恩了!现在有关部门考虑妥当处理,如果有机会得到颖州副使的职位,是臣的愿望。”太宗说:“我自然了解你。”不久,官复旧职,任枢密直学士,过了一个月,诏任参知政事。当时吕蒙正担任宰相,太宗想任命吕端为宰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上糊涂,大事上不糊涂。”决意任他为相。吕端任宰相,谨慎稳重,识大体,以治政清明简要为目标。他考虑与寇准同在朝班,而自己先居宰相之位,担心他内心不平,就奏请参知政事和宰相分日押班管印,同在政事堂办公,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同僚奏报对答,多有不同意见,只有吕端少有建议。一天,宫内传出皇帝的手谕:“从今以后中书报奏的事务必由吕端先行详审酌定,才能上奏皇帝。”吕端更加谦让而不自以为是。吕端姿容仪态瑰美俊秀,有才能气度,宽厚仁爱,善谈笑,心胸豁达。虽然多次被排斥降职,从未以失败为意。李惟清从掌管枢密改任御史中丞,怀疑是吕端打压自己。等到吕端因病免于列班朝拜,于是弹劾奏报有常参官因病请假但好几年还享受官俸的,又联合人指责朝堂官吏的过失,想以此来中伤吕端。吕端说:“我按道理做事,没有什么愧疚和害怕的,风言风语不值得忧虑。”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魏中书令翻之子也。出后叔父跃,七岁遭丧,居处礼度,有若成人。九岁,州辟主簿。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知赏。年十八,领本州岛中正。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天保初,除太子庶子。数年,大有声绩,远近称之。八年,兼太府少卿,寻转大司农少卿,又除太常少卿。司徒录事参军卢思道私贷库钱四十万,娉太原王女为妻,而王氏已先纳陆孔文礼娉为定,聿修坐为首僚,又是国之司宪,知而不劾,被责免中丞。天统中,诏与赵郡王叡等议定五礼。出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举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既盛暑,恐其劳弊,往往为之驻马,随举一酌,示领其意,辞谢令还。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疋,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犹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亦由其接引。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饟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邵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邵为兖州刺史,别后,遣送白为信。聿修退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尔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选自北齐书卷四二)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B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C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D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答案B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和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B中国古代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C先秦时期,御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D水部属于六部之一,掌航政及水利。长官为尚书,副职称侍郎。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解析水部不属于六部。答案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袁聿修出身名门,后过继给叔父。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年少得志。后因为别人犯错受到牵连而被贬。B袁聿修在故乡为官之时,深得百姓爱戴,御史都不用来他所治理之地。回京后,百姓还托人给他立碑纪德,得到皇上批准。C袁聿修为官最有规矩法度。故交邢邵曾经赠送白为礼物,聿修退回不受。邢邵表示理解,并称其为清卿以表敬意。D袁聿修为人平和温润,德才兼备。他历任要职,与赵彦深的举荐有关系。后来官至吏部尚书,当然也靠自己的才干和声望。解析“托人给他立碑”错,应为托人纪功德。答案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译文:_(2)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犹以故情,存问来往。译文:_答案(1)凭名门之后的身份历任清高显要的官职,当时名士大多很器重他,称许他的风采与见识。(关键点:清华:清高显要的官职。望:有名望之人。相:他。)(2)赵彦深后来遭淘汰被停俸禄(遣送回家),门口长出野草,袁聿修仍然因为心存旧情,慰问并保持往来。(关键点:秩:俸禄。藜藿:杂草。存问:慰问。)【参考译文】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他是北魏中书令袁翻的儿子。过继给叔父袁跃为子。七岁时父亲去世,他守丧时的起居礼度,与成人相仿。九岁时,州里征辟他为主簿。性格深沉而有见识,清净寡欲,与世无争,深受尚书崔休的赏识。十八岁时,担任本州岛中正。不久,兼任尚书度支郎,还历任五兵郎中、左民郎中。天保初年,任太子庶子。他任职数年,声誉很好,远近百姓都称赞他。天保八年,兼任太府少卿,不久,转任大司农少卿,又任太常少卿。司徒录事参军卢思道私自借贷库钱四十万,用来聘太原人王的女儿为妻,而王氏已先收下陆孔文的聘礼作为定婚礼物,袁聿修由于是司徒府的首要僚佐,又是国家负责司法的官员,知道此事而不加弹劾,受到处罚,免去御史中丞的官职。齐后主天统年间,朝廷下诏命令袁聿修与赵郡王高叡等商议制定五礼。后出任信州刺史,就是他的本乡,当时人都认为是荣耀。他为政清静,不言而治,自长吏以下,直到鳏寡孤幼,袁聿修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后主武平初年,御史都出来巡视诸州,梁、郑、兖、豫等州与信州疆域相接,在信州的周围,御史都检举揭发出官员的不法行为,而御史竟然不到信州来,足见袁聿修所受到的信任。到他任满解职还京时,包括僧、道在内的全州百姓,赶来送别的人填满道路,有人带来美酒与肉脯,哭泣着留连不舍,都想要远送他一程。当时正是盛暑,袁聿修担心百姓们过于劳累,往往为送行的人停下马,随手喝一杯酒,表示已领受他们的好意,(其他的)推辞谢绝并让他们回家。袁聿修回京后,信州百姓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求为他立碑,凑集缣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撰写碑文以记述他的功德。有关部门为此上奏,皇上下诏同意。袁聿修自小平和温润,在士族高门子弟中,最有规矩法度。他凭名门之后的身份历任清高显要的官职,当时名士大多很器重他,称许他的风采与见识。他在郎署任职的时候,正好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个院子,就结为朋友。赵彦深后来遭淘汰被停俸禄(遣送回家),门口长出野草,袁聿修仍然因为心存旧情,慰问并保持往来。赵彦深得到重用后,仍感念甚深,因此,袁聿修历任要职,虽然是由于自己的才干声望,但也与赵彦深的援引有关。袁聿修任吏部尚书后,自然由于自己的声望而得任此职。他在官廉洁谨慎,当时少有人比得上。东魏、北齐时期,尚书台郎多不免于相互送礼,袁聿修在尚书十年,从来没有接受过别人一升酒的馈赠。尚书邢邵与袁聿修有旧交,每次在尚书省开玩笑时,常称袁聿修为清郎。武成帝大宁初年,袁聿修以太常少卿身份出使巡察,并受命考核官员的得失。他经过兖州时,邢邵正担任兖州刺史,两人分别后,邢邵派人送去白为礼物。袁聿修退还白不接受,给邢邵写信说:“今日经过您管辖之处,与平日出行不同,瓜田李下,必须避嫌,古人对此是十分慎重的。人言可畏,应像防御水患一样,不忽视细微末节,愿您体会此心,不至于重责。”邢邵也欣然领会,回信说:“先前的赠送,过于轻率,未加考虑,我匆忙之间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敬承来信之意,我并无不快。你昔日是清郎,今日又可以称作清卿了。”模块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见侯嬴,侯生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公子遂将晋鄙军,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公子亦自知也。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秦王患之,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B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C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D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解析A项,“公子患之数”有误。从文意看,公子的“忧患、焦急”理当是持续的,“公子患之数”则表明魏公子的“忧患、焦急”有间隔、不连续,公子似乎并未重视救赵之事,所以后文的窃符救赵一事也就失去了理据;从上下文逻辑关联看,下文“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公子更应多次请求魏王救赵才对;从语法位置、语用频率讲,“数”作补语用的情况少见;从语言节奏看,本文句式整散结合,“公子患之,数请魏王”这样的断句更符合选文语言节奏特点。B项,“/数请魏王及宾客/”有误。从逻辑看,魏公子想救赵用不着去请求“宾客”。D项,“/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有误。“魏王说”,魏王对谁劝说?为何劝说?再者,“万端”义为“各种方法”,“/王万端/”语意不通。答案C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子,先秦指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通称贵族子弟,也用来尊称别人儿子。B薨,意义不固定,周代指称天子之死,唐以后二品以上官员之死也称作“薨”。C虎符背有铭文,铜质虎形,左右两半,朝廷存右,统帅持左,用于调动军队。D河外,与河内相对,以秦、晋、赵、魏等国家地理位置不同,故意义也不同。解析在周代“薨”指称诸侯之死,“昭王薨”,昭王即为诸侯,非天子。天子之死称作“崩”。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公子急公好义,欲救赵难。秦侵犯赵,平原君夫人向魏求救,魏王害怕秦国,名义上派兵救赵,实则观望。魏公子多次请求,魏王不从。B魏公子问计门客,窃符救赵。得侯嬴献计,魏公子求助于魏王爱妃如姬,如姬感念公子报父仇之恩,从魏王卧室偷出兵符,送给魏公子。C魏公子心忧故国,却秦存魏。秦常出兵攻击魏,魏王焦虑,于是请公子回国,魏公子得到诸侯支援,领五国军队在河外击秦,败走秦军。D魏公子威震天下,被秦陷害。秦王害怕魏强大,假装恭贺公子做了魏王,魏王中计,忌惮公子的才能和威望,免去公子兵权,代之以他人。解析“秦王害怕魏强大”不对,魏公子才是秦王的心腹之患。另外,“假装恭贺公子做了魏王”与原文有出入,“得立为魏王未也”,意为是否已经立为魏王。答案D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译文:_(2)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译文:_答案(1)我攻打赵国,短时间内就要打下,如果有诸侯敢救赵国的,拿下赵国后,一定调兵先攻打它。(关键点:旦暮:早晚,短时间;而:如果,表假设;拔:夺取,打下。)(2)公子自己知道二次因诽谤被废黜,于是推托有病不上朝了,(在家里)与宾客们通宵达旦地宴饮,痛饮烈性酒,经常亲近女人。(关键点:再:二次;毁:诽谤;谢:推托。)【参考译文】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昭王去世后,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当时,诸侯各国因公子贤德,宾客众多,十几年不敢动兵谋犯魏国。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年),秦昭王已经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接着进兵围攻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给魏王和公子送信来,向魏国请求救兵。魏王派将军晋鄙带领十万之众去救赵国。秦昭王派使臣告诫魏王说:“我攻打赵国,短时间内就要打下,如果有诸侯敢救赵国的,拿下赵国后,一定调兵先攻打它。”魏王很害怕,就派人阻止晋鄙,把军队留在邺城扎营驻守,名义上是救赵国,实际上是采取两面倒的策略来观望形势的发展。公子为这件事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王,又让宾客辩士们千方百计地劝说魏王。魏王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公子的意见。公子见侯嬴,侯先生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经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如姬最受宠爱,她出入魏王的卧室(很随便),只要尽力是能偷出兵符来的。我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如姬为这件事(替父报仇)悬赏三年,从魏王以下的群臣左右都想为如姬报仇,但没能如愿。为此,如姬曾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了那个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想要为公子效命而死,在所不辞,只是没有行动的机会罢了。公子果真开口请求如姬帮忙,如姬必定答应,那么就能得到虎符而夺了晋鄙的军权,北边可救赵国,西边能抵御秦国,这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啊。”公子听从了侯嬴的计策,请求如姬帮忙。如姬果然盗出晋鄙的兵符交给了公子。公子于是统帅了晋鄙的军队,开拔前线攻击秦军。秦军解围撤离而去,于是邯郸得救,保住了赵国。魏王恼怒公子盗出了他的兵符,这一点公子也是明知的。公子留在赵国十年不回魏国。秦国日夜不停地发兵向东进攻魏国。魏王为此事焦虑万分,就派使臣去请公子回国。公子脸色立即变了,嘱咐车夫赶快套车回去救魏国。诸侯们得知公子担任了上将军,都各自调兵遣将救援魏国。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得大败,使秦将蒙骜败逃。当时,公子的声威震动天下。秦王担忧(公子将进一步威胁秦国),多次实行反间计,(利用在秦国的魏国间谍)假装不知情地请他们向公子祝贺问是否已经立为魏王了。魏王后来果然派人代替公子担任上将军。公子自己知道二次因诽谤被废黜,于是推托有病不上朝了,(在家里)与宾客们通宵达旦地宴饮,痛饮烈性酒,经常亲近女人。这样日日夜夜寻欢作乐度过了四年,终于因饮酒无度患病死亡。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时凌虐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过其地者,咸心惮之。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思忠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节选自明史卷一六一)【注】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指宦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B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C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D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答案B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似的还有“察臣孝廉”“举臣秀才”中的“察”“举”等词。B吏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C丁忧:一种传统道德礼仪,父母去世,官员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也叫“丁艰”。D秩满:指官吏任期届满。秩,指古代官吏的俸禄,也可以指古代官职级别。解析“察”“举”与“擢”的含义不同。察:考察后予以推荐。举:推选、推荐。答案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况钟欲擒故纵,吏治大整。他一到苏州上任,先佯装无能,听任群吏胡为;继而痛斥其枉法和昏庸,使得上下震动,奉法行事。B况钟查漏补缺,威慑豪强。他设立多种簿籍,堵塞各种行业漏洞。也让贪婪暴虐的太监、将卒有所忌惮,不敢胡作非为。C况钟知人乐荐,知恩图报。邹亮献诗,得况钟赏荐,被授为司务。平思忠有恩于况钟,况钟对其恭敬有加,并且安排自己两个儿子做平思忠的属下。D况钟勤政爱民,广受爱戴。况钟一遭母丧,二届任满,都本当卸任或离任,皆因老百姓极力请求而获朝廷批准,继续留任。解析原文是让平思忠的两个儿子到况钟属下做事。答案C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译文:_(2)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译文:_答案(1)况钟为政,细致详尽而且周密。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乡民的善恶,用来进行劝善惩恶。(关键点:“纤悉”,细致详尽;“识”,记录;“劝惩”,劝善惩恶。)(2)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被他帮助(受到他的帮助)。(关键点:“起”,出身;“见”,被;“振赡”,救济、帮助。)【参考译文】况钟,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起初为尚书吕震属吏,吕震对他才能感到惊异,推荐授予他仪制司主事之官。后又升为郎中。宣德五年,明宣宗因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称职,又正逢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于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荐属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补各府之缺。况钟得到尚书蹇义、胡濙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敕而派遣他前往。苏州地区赋役繁重,豪强猾吏(玩弄法律)行诈作弊,以奸求利,是号称最难治理之地。况钟乘驿站车马来到苏州府(传zhun: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他开始处理事务时,群吏围立在四周请他写下判牒。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群吏大喜,认为知府昏暗好欺骗。过了三天,况钟召集群吏责问他们道:“前某件事应该办,你们阻止我;某件事不该办,你们强让我去做;你们这群人,(玩弄法律)行诈作弊已久,罪该处死。”当即下令打死几个人,将属僚中贪婪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痛斥一番。全府上下大为震动,全都奉法行事。况钟于是免除烦扰苛细的赋税,定立教民条文,事情有不便利于老百姓的,立即上书朝廷讲明。当时,(皇帝)多次下诏减轻苏州、松江的重赋。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所积累的济农仓存粟每年有几十万石,用来振济灾荒之外,还用来代交民间杂办赋役(或:代为支出平常的办事费用)和拖欠的租赋。况钟为政,细致详尽而且周密。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乡民的善恶,用来进行劝善惩恶。又设立通关勘合簿,防止出关入关时行奸作伪。设立纲运簿(纲:唐、宋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纲运:成批运送大宗货物。每批以若干车或船为一组,分若干组,一组称一纲),防止运夫偷盗侵没。设立馆夫簿,防止无理的需求。他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铲锄豪强,扶植良善,民间将他奉若神明。以前,太监奉使织造采办和购求花木禽鸟的接踵而至。府中僚佐以下官吏,动不动便遭他们绑打。又有卫所将士军卒,时常欺凌百姓。况钟到任后,都收敛行迹不敢再放肆。即使是上级官员和其他省的官吏经过苏州的,也都从心里对况钟有所畏惧。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刀笔:即刀笔吏。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在古代,人们又往往特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受到他的帮助。有个名叫邹亮的人,献诗给况钟。况钟想要推荐他,有人写了匿名书信诋毁邹亮,况钟说道:“这是想让我更快地帮邹亮成名。”当即奏明朝廷。朝廷召授邹亮吏、刑二部司务。当初况钟为吏员时,吴江人平思忠也由吏员起家,任吏部司务,对况钟有恩。到这时候况钟多次请见,对待他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平思忠的两个儿子到自己属下做事,说:“并非我没有仆役,这是想借此报答您。”平思忠家素来贫寒,从来不靠旧交情而有所请托。人们称赞他们两人都是贤德之人。况钟曾遭母丧,府中百姓前往朝廷请求他留任。朝廷为此下诏命他戴孝起复留任。正统六年,况钟任期已满应当升迁,府中百姓二万余人,前往巡按御史张文昌处诉求,请求让况钟继续任职。英宗下诏进况钟食正三品俸禄,仍然留任知府。次年十二月,况钟死于任上。苏州府官民相聚哭悼,为他立祠致祭。况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在他前后任苏州知府的都比不上他。模块四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张嘉贞,字嘉贞,本范阳旧姓。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长安中,御史张循宪使河东,事有未决,病之,问吏曰:“若颇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贞对。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后引拜监察御史。累迁兵部员外郎。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嘉贞为详处,不阅旬,廷无稽牒。进中书舍人。历梁秦二州都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