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1周+1测)第6周 高考模拟检测(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5064450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1周+1测)第6周 高考模拟检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1周+1测)第6周 高考模拟检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1周+1测)第6周 高考模拟检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周 高考模拟检测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一切都是多年来慢慢经营起来的,而这一切却都在刹(sh)那间给毁了,只留下我一个人。B前文梗(n)概:小说开始时,作者以第一人称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以及讲述者的情况。C这儿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孩子的心,不要让他看到,在你的脸颊(ji)上怎样滚动着悋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D我一醒来,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一个草长莺飞的晚春,我终于踏进细雨霏霏、烟染翠柳的江南。甲车子停在一个浓绿掩映、氤氲笼罩的村头。乙倏地,车内沸腾了:“这就是西递!”这就是“桃花流水,渔郎泛舟”的世外桃源的西递。跃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的青石牌坊。牌坊的主人胡文光,是西递文化的践行人,他使世人为西递传颂着佳话,经久不息。过了牌坊,就是西递村了。清一色的徽派建筑,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一幅幅花鸟山水都赋予了这一门一扇、一窗一棂各自的灵魂。一踏进气势恢宏、陈设典雅的“玉瑞堂”“桃李园”“敬爱堂”,迎面而来的都是一幅幅启示后人的楹联书画。百转千回,我就这样穿厅进堂,徘徊在西递先人温馨儒雅的氛围里。虽然堵堵马头墙已披上苔藓,根根雕梁画栋于岁月里褪色,但依旧可以想象当年工匠们云集西递的场面。丙男孩十一、二岁就要外出学习经商,走出了一条“儒”、“商”、再“儒”、再“商”的人生之道。一个“奋”字,何止体现在“儒”“商”里,分明是贯穿了整个人生。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草长莺飞B徘徊C雕梁画栋D何止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民法总则中“见义勇为免责”这一条款消除了见义勇为人员的后顾之忧,只要是见义勇为行为,就可享受依法免责的特殊待遇。B虽然机器人经济将无可避免地引发一些工作岗位的消失,但是这一自动化经济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济。C生死场话剧是有针对性地向批判国民麻木精神这一“鲁迅文学传统”的有力回归。它的出发点正是源于对“鲁迅精神”的继承,因此,我们今天排演生死场就是以继承“鲁迅传统”来纪念鲁迅精神。D年前,浙江遭遇了一场寒潮将气温带到冰点,您如果在海南有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就能马上飞到那边,天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随时可以外出散步,看海看日出,是不是特别惬意呢?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很多人认为,在加湿器里添加消毒杀菌剂,_,其实,_,因为消毒杀菌剂通过雾化进入空气,被人体吸入后,其中的化学试剂对肺部和支气管的上皮细胞会产生刺激,长期使用,_。同样,口服类鱼腥草注射液或抗病毒口服液,香水和精油等都不适宜添加在加湿器中。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监局根据线索组织检查组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春长生”)生产现场进行飞行检查,发现该企业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行为。可怕的是,这家企业的狂犬疫苗的销量居全国销量的第二位!仅2017年,该企业生产的狂犬疫苗就达到355万人份!也就是说,仅2017年就可能有355万人注射了这种狂犬疫苗!狂犬病一旦发作,几乎是无药可医的。而且,一旦患者在可能感染狂犬病毒之后一段时间内,没有注射有效疫苗,重新注射疫苗也将失去作用。长春长生这种可怕的行为引起了国人的恐慌。很多人质疑国产疫苗,认为国产疫苗质量不可靠,从而开始“迷信”进口疫苗。(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2分)答:_(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少于100个字。(4分)答:_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材料一:传统文化进校园,近些年来一直没有停。戏曲进校园,武术进校园,书法进校园,楹联进校园,等等,总体而言,大多属于艺术类范畴。从学理上而言,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两者同属文化的一部分,而“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关乎世道人心。抽去“道”,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戏曲、武术等进校园,很有必要,但不必进入所有学校,需要进入所有学校的是“道”,重心是德性教育,其支撑点则是礼仪教育、人格教育、担当教育和经典教育。在这些问题上着力,庶几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素质。传统文化浩瀚博大,涵盖万有,但各部分的重要性并不等同。在学风浮躁的当下,某些表演性强、热闹、花哨、容易显示成就的活动,可能成为首选,但它注定是光开花、不结果的造势运动。而德性教育,不仅社会能见度低,而且需要做艰苦细致的努力,短期内不容易见成果,却是我们民族的百年大计,任何一位希冀成为教育家的教师、校长都应该在这一关键点上有所作为。(摘编自彭林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心与支点)材料二:某杂志社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教师眼里导致活动开展困难的因素材料三:本报讯(记者施剑松)传统文化教育赢得小学生的欢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来自北京多所小学的反馈表明,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及普遍存在的师资缺口,是阻碍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原因。日前,在阅读推广中心举办的“优秀传统,阅读领航”校长沙龙上,北京东城区一位校长指出,现在的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兴趣,要帮助学生真正爱上传统文化,学校迫切需要更多的专业支撑。北京海淀区一位校长呼吁,应加大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培训力度。阅读推广中心主任认为,阅读是让小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的极佳切入口。他向参会嘉宾系统介绍了阅读推广中心近年来推进的少儿阅读分级分类设计和国学主题体验式阅读项目后指出,成体系的阅读设计和良好的阅读体验将有效提升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的主动性。(摘编自传统文化进校园须突破师资瓶颈)材料四:传统文化进校园,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行动起来。有形的笔墨书香可以承载传统文化,无形的互联网大数据亦可容纳它。在具体做法上:一是应当提供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即适合各类学生阅读的读本;二是将中华文明礼仪列入学校必修课,用必修的方式,促进中华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进入年轻一代的心灵。传统文化进校园,走进了课本,依然还不够,让学生们真正将传统文化吸收,使其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是关键。面对皎洁的月光,能感受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面对离别,会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面对爱情,会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情调。当这些诗词代表的传统文化真正内化进每个学生的人格当中,我们便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完美的继承和诠释。(摘编自王学勇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入脑入心”是根本)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3分)()A一些人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就可能选择表演性强、热闹、花哨的传统文化形式进入校园。B德性教育虽然没有“术”的教育那么容易见成效,然而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关键点。C大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透彻,师资不足已成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困难之一。D在通过阅读让小学生亲近传统文化方面,阅读推广中心率先进行了尝试且成效显著。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戏曲、武术、书法等属于“术”的传统文化进入校园,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素质。对这些做法,材料一的作者持反对态度。B虽然“道”和属于形式、方法的“术”同属文化的一部分,但“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和世道人心相关,比“术”更为重要。C礼仪教育、人格教育、担当教育和经典教育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支撑点,任何偏离了这些支撑点的传统文化教育都是徒劳无效的。D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困难,材料二和材料三的看法有同有异;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内容,材料一和材料四都认为礼仪教育是最重要的。9如何提高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成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插曲美威廉福克纳每天中午他们都从这里路过。他穿着一套刷净的西装,戴一顶灰色的帽子,从不扣上衣领,也不扎领带。她穿一件雅致的棉织花布上衣,戴一顶阔边太阳帽。我坐在密西西比州我自己的在小山中那所粗糙简陋的小别墅前,或在木头门廊上摇摇晃晃时,见过他们好多次。他们都至少有60岁了。他是位盲人,步履蹒跚无力。她每天带他到那座大教堂去乞讨,像平稳的水流一样说着话,用她那多节的手做着手势。日落时她又带他回来,把他带回家。直到斯普拉特林从阳台上对她打招呼,我才看到了她的脸。她左顾右盼,然后又向后面看看,没有发现我们。听到斯普拉特林第二次叫她时,她才仰起头向上看。她的脸是褐色的,永远美丽得像个妖魔。她没有牙齿:鼻子和下巴之间可以相互一览无余。“你很忙吗?”他问道。“你有事?”她欢快地答道。“我想给你写生。”她没听懂,热切地看着他的脸。“我想给你画一幅像。”他解释道。“跟我来。”她立刻笑着对和她在一起的那个男人说道。他顺从而艰难地想在院子围栏那狭窄的混凝土地基上坐下,却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一位过路人帮她扶他站了起来。我找了一支铅笔,就兴奋地离开了斯普拉特林,去为他找一把椅子。我看到她实际上正在哆嗦不是因为年老,而是因为愉快的虚荣。“艾绥斯乔。”她命令道,他坐下了,他那无视力的脸上充满了只有盲人才了解的那种冷淡的上帝般的平静。斯普拉特林带着他写生的本子来了。她坐在已就座的那个男人旁边,把手放在他肩上。人们立刻明白他们要拍在结婚纪念日上拍的那种照片。她又是一位新娘子了,倚仗着只有死神才能剥夺我们的优秀神话的魔力,她又一次穿上了丝织衣服(或者类似的东西),戴上了首饰、花冠和面罩,或许还有一束鲜花。她又是一位新娘子了,年轻而且美丽,她那颤抖的手放在年轻的乔的肩上。她身旁的乔又一次成为震撼她那充满恐怖、崇拜和虚荣的心灵的某种东西有点令人害怕的东西了。一位偶然路过的人觉察到了这一点,停下来看着他们。就是看不见的乔,通过在他肩上的她的手也感到了这一点。她的梦想使他变得年轻而且骄傲了。他也设想着在1880年那时候的男子和他的新娘拍照时的固定可行的姿势。“不,不,”斯普拉特林告诉她,“不要那样。”她的脸色阴沉了下来。“转向他,看着他。”他赶紧补充道。她服从了,但仍然面对着我们。“把头也转过去,看着他。”“但那样你就不能看到我的脸了。”她抗议了。“不,我能。还有,我将马上画你的脸。”她微笑着妥协了,脸上皱起数万条皱纹,像一幅蚀刻画,她占了他想要的位置。她立刻变得像个母亲似的。她再也不是新娘了。她结婚的时间足够长了,完全明白乔既不是很可爱也不是很可敬畏的什么东西。而且正相反,他是可轻视的东西。他毕竟只是一个容易犯错误的大孩子。(你知道她到现在为止已经生过孩子可能丢失了。)但他是她的,另外的世界或许是那么坏,所以她要使它变得最好,记住那些日子。乔又一次通过放在他肩上的她的手领会到了她的心境,他再也不是那超众的男子了。他也记得他来到她跟前寻求安慰,带给她新的梦想的那些日子。他的高傲从他身上消失了。在她的抚摸下静静地坐在那儿,孤立无援,也不需要帮助,处在黑暗中,而且平静得像个已看到了生与死,发现了他们两者之间没有什么重要区别的上帝。斯普拉特林画完了。“现在该画脸了。”她很快地提醒他。眼下在她的脸上出现了某种东西,那东西不是她的脸。那上面恰好带有一种模棱两可的、不可思议的姿态。她正在摆好姿势吗?我疑惑地看着她。她正面对着斯普拉特林,但我相信她的眼睛既没看他,也没看他后面的墙。她的眼睛在沉思,而且是她自己的沉思。斯普拉特林画完了。她的脸变成了一位60岁妇女的脸,就像一个妖魔一样没有牙齿,兴高采烈的。她过来看那幅画,把它拿在手里。“带钱了吗?”斯普拉特林问我。我有15美分。她没加评论地把画还了回来,拿走了那些硬币。“谢谢你。”她说。她拍了拍她丈夫,他站了起来。“谢谢你搬来了椅子。”她朝我点点头,并且笑了笑。我看着他们慢慢地沿着小巷走了,真想知道我在她的脸上看到了什么或者说我看到的一切。我转向斯普拉特林。“我们看看这幅画吧。”他正紧盯着那幅画。“喂。”他说道。我看着画,接着我清楚了在她脸上我所看到的东西。整个脸蛋画得确实同蒙娜丽莎的表情一样。啊!女人仅仅拥有一个永恒的年龄!而且那不是年龄。(选自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有删改)10小说第一段为什么要描写两人的衣着?(4分)答:_1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答:_12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答:_13联系全文,谈谈你怎么看“她”这一人物形象。(6分)答:_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叶生蒲松龄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见其文,奇之。召与语,大悦。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公期望綦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无何,寝疾。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函致生,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请先发。”公不忍去,徐待之。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公喜,逆而问之。生曰:“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今幸可从杖履。”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然绝慧,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益之公力,遂入邑庠,旋中亚魁。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惨然不乐。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公子又捷南宫,授部中主政。携生赴监,与共晨夕。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曰:“此去离贵乡不远。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生亦喜。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所以淹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今阿大亦已成立,勿作怪异吓生人。”生闻之,怃然惆怅。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公子闻之,涕堕垂膺。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嗟乎!遇合难期,遭逢不偶。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尔;颠倒逸群之物,伯乐伊谁?天下之昂藏注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噫!”(选自聊斋志异叶生,有删改)注昂藏:仪表堂堂,气度不凡。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所如不偶不偶:不对等B疾革难遽瘥瘥:病愈C公喜,逆而问之逆:迎接D所以淹君柩者淹:长久停留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叶生终其一生于科考,甚至死后也没有断绝念头;他知恩图报,因感念丁公的知遇之恩,不离不弃,死后化作灵魂去报恩,终让丁公实现科考梦想。B作者并非仅仅叙述了一个凄恻动人的故事,比照叶生,结合作者自己科考的辛酸往事,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者是借科考之事,抒孤愤之情。C本文文笔简练,描写细腻,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力避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做到了奇幻多姿,浪漫主义手法高超。D通过“异史氏曰”,本文卒章显志,既高度概括了故事情节,又谈了自己的看法,更抒发了对科考取士以及难得遇到如丁公那样的知己的慨叹。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4分)译文:_(2)天下之昂藏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4分)译文:_(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旅怀江为迢迢江汉路,秋色又堪惊。半夜闻鸿雁,多年别弟兄。高风云影断,微雨菊花明。欲寄东归信,裴回无限情。注江为:公元950年前后在世,字以善,五代时建州人,其先宋州考城人,曾避乱外地。裴回:徘徊,彷徨。19本诗中所写的秋色包括_和_两个场景。(2分)20本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羁旅愁怀的?请加以分析。(6分)答:_(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材料一: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材料二:“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21请简要概括孔子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们学习氛围的特点。(2分)答:_22孔子在谈他的志向时,实际上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的社会与材料二中曾点所描绘的“沂水春风图”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答:_(四)古诗文默写。(6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1)客喜而笑,_。肴核既尽,_。(苏轼赤壁赋)(2)浔阳江头夜送客,_。_,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3)悲夫!有如此之势,_,日削月割,_。(苏洵六国论)(4)关山难越,_;萍水相逢,_。(王勃滕王阁序并诗)(5)_。独上高楼,_。(晏殊蝶恋花)四、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答案精析1BA项“刹”读ch。C项悋吝。D项“胳”读。2B应改为“徜徉”。3C表示约数,应去掉顿号。4AB项搭配不当,“扩大”与“经济”不搭配,可在“中国的经济”后加“优势”。C项句式杂糅,应将“它的出发点正是源于”改为“它的出发点正是”或“它正是源于”。D项结构混乱,可将“遭遇了”改为“遭遇的”。5(示例)能更好地杀菌预防疾病这种做法可能会引起疾病细胞会受到破坏6(1)长春长生疫苗造假,国人质疑国产疫苗。(2)疫苗质量关乎国人健康,作为药品生产企业,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以营利为根本目的,而是要尊重生命,秉持高尚的企业道德,生产对人们的健康有利的产品;作为国家监管部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对相关企业加强监督指导;作为民众,不应盲目“迷信”进口疫苗,要有分辨能力,相信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是值得信赖的。7D“率先”“成效显著”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关信息。8BA项“持反对态度”错,原文是说“戏曲、武术等进校园,很有必要,但不必进入所有学校”。C项“任何都是徒劳无效的”过于绝对。D项“最重要”错,材料一提及“礼仪教育、人格教育、担当教育和经典教育”是支撑点,但并没有说哪一个最重要。9重“道”轻“术”,找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心和支撑点。提供合理的课程设置、足够的活动资金及专业师资。找到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采取具体的做法,加以落实,做到“入脑入心”。10衣着整洁、雅致,打扮得像精力充沛、来旅游休闲的富人,和下文“他们”至少有60岁,是乞丐且“他”眼盲、身体虚弱的实际情况形成强烈反差,引发读者的兴趣。11一方面陶醉于年轻时的美丽和幸福,拥有一个有金钱有地位的英俊男人;另一方面为追求金钱、地位的虚荣而因此穷困潦倒,心灵为之震撼,感到害怕。简练的语句写出了人物瞬间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真切,极具表现力,令人回味和思索。12贯穿情节线索。开头“我”的视线引出故事主人公,中间“我”为乔搬来椅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尾“我”发表感慨引起读者深思,使故事余音袅袅。深化主题。“我”对“她”的看法有了转变,从认为她爱慕虚荣到认识她的坚强、乐观、善良,有着蒙娜丽莎一样的迷人的美。13“她”是一个靠乞讨为生的老妇,出身卑微,不懂什么叫“写生”,老来生活极端贫穷;“她”是一个在逆境中保持着尊严和修养的妇人,衣着雅致,没有强讨饭,“像平稳的水流一样说着话”,感谢“我”搬来了椅子;“她”坚强乐观,总是微笑,甚至“兴高采烈”,“她”爱美,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她”善良淳朴,对盲人丈夫有着妻子和母亲般的深挚情怀。14A不偶:犹言数奇,指命运不好,遇合不佳。15CC项均为因为。A项介词,在/介词,被。B项表承接/表递进。D项句末语气助词,不译/兼词,相当于“于之”。16A不是丁公,是帮助丁公子实现了科考梦想。17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18(1)没料想时运限人,文章虽好命不佳,发榜后,叶生仍旧名落孙山。(2)天下才华不凡却如叶生那样沦落的才子,也是不少,回首四顾,天下哪里会再有一个丁令威出现,让人生死跟随他呢?参考译文河南淮阳有个姓叶的秀才,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文章词赋,在当时首屈一指;但是命运不济,始终未能考中举人。恰巧关东的丁乘鹤,来担任淮阳县令。他见到叶生的文章,认为不同寻常。便召叶生来谈话,结果非常高兴。到了开科考试的时候,丁公在学使面前称赞叶生,使他得了科试第一名。丁公对叶生的前途寄予极大的希望。乡试考完,丁公要来叶生的文稿阅读,拍案叫好。没料想时运限人,文章虽好命不佳,发榜后,叶生仍旧名落孙山。叶生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感到辜负了丁公的期望,很惭愧,身形消瘦,呆如木偶。丁公很同情他,约好等自己三年任满进京,带着他一起北上。叶生非常感激,辞别丁公回家,从此闭门不出。没过多久,叶生病倒在床上。丁公经常送东西慰问他;可是叶生服用了一百多副药,根本不见效。丁公正巧因冒犯上司被免了官职,将要离任回乡。他给叶生写了封信,大致意思说:“我东归的日期已经定了;所以迟迟不走的原因,是为了等待您。您若早晨来到,我晚上就可以上路了。”叶生看着信哭得非常伤心,他让送信人捎话给丁公说:“我的病很重,很难立即痊愈,请先动身吧。”丁公不忍心离开,仍慢慢等着他。过了几天,看门的人忽然通报说叶生来了。丁公大喜,迎上前来慰问他。叶生说:“因为小人的病,有劳先生您久等,心里怎么也不安宁。今天有幸可以跟随在您身边了。”丁公于是整理行装赶早上路。丁公回到家,让儿子拜叶生为师,并让好好伺候,早晚都和他住在一起。丁公子名叫再昌,当时十六岁,还不能写文章。但是特别聪慧,过了一年,公子便能落笔成文。加上丁公的力量,于是他进了县学成为秀才,不久公子考了个第二名。丁公认为叶生长期客居外省,怕耽误了他参加岁试,便劝他回家。叶生听说后脸上现出了凄惨不乐的神色。丁公不忍心强让他走,就叮嘱公子到京城参加会试时,一定要为叶生稍纳个监生。丁公子考中了进士,被授部中主政。丁公子上任时带着叶生,并送他进太学国子监读书,与他早晚在一起。过了一年,叶生参加顺天府乡试,终于考中了举人。正遇上丁公子奉派主管南河公务,他就对叶生说:“此去离您的家乡不远。先生已经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该何等令人高兴。”叶生也很喜悦。叶生到家下车,看见自己的门户很萧条,心里非常难过。他慢慢地走到院子里,妻子正好拿着簸箕从屋里出来,猛然看到叶生,吓得扔了簸箕就走。妻子站在远处对他说:“您死了已经很久了,怎么又说显贵了呢?之所以一直停放着您的棺木没有埋葬,是因为家里贫穷和儿子太小的缘故。如今儿子阿大已经成人,请不要作怪来惊吓活人。”叶生听完这些话,显得非常伤感和懊恼。他慢慢进了屋,见自己的棺材还停放在那里,便一下扑到地上没了踪影。妻子惊恐地看了看,她悲痛极了,抱起地上的衣服伤心地大哭起来。丁公子听说,泪水浸湿了胸前的衣服。他立即乘着马车哭奔到叶生的灵堂祭拜;出钱修墓办理丧事,用举人的葬礼安葬了叶生。又送了很多钱财给叶生的儿子,并为他请了老师教读。后来丁公子向学使推荐,使叶生的儿子第二年入县学成了秀才。异史氏说:“魂魄跟从知己,竟然会忘记自己已经死了吗?听说的人都表示怀疑,我却深信不疑。唉!命运不蹇,时运不济;经历之处,总难遇合。古今痛哭的人,只有献和氏璧的卞和和你;举世贤愚倒置,能慧眼识人的伯乐如今又在哪里?天下才华不凡却如叶生那样沦落的才子,也是不少,回首四顾,天下哪里会再有一个丁令威出现,让人生死跟随他呢?唉!”19高风云影断微雨菊花明20(1)融情于景:诗人精心选取了迢迢江汉路、夜半鸿雁鸣等凄清冷落的秋景,抒发了游子的羁旅情思。(2)直抒胸臆:诗人用“堪惊”“多年别弟兄”“无限情”直接抒发了逢秋的悲凉、惊惧之情和思念亲人的煎熬之苦。21谈话式教学法和谐融洽22材料一中,孔子描绘的实际上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大同社会;而曾点描绘的“沂水春风图”,实际上也是一个达到高度“礼治”、人人和睦相处的大同社会。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参考译文材料一:颜渊、季路侍立于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愿把自己的车马衣裘与朋友共享,即使用坏了也不悔恨。”颜渊说:“愿不自夸长处,也不自夸功劳。”子路说:“希望听一听先生的志向。”孔子说:“对老者,使他们安逸;对朋友,信任他们;对年轻人,关心他们。”材料二:“曾点!你怎么样?”曾皙弹瑟(已近尾声,)瑟声渐渐稀疏下来,(听到老师叫他,)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的志向跟前面三位讲的不同。”孔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志向。”曾皙说:“暮春时节,换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约上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坛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深深地感叹说:“我赞同曾点的志向!”23(1)洗盏更酌杯盘狼籍(2)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以趋于亡(4)谁悲失路之人尽是他乡之客(5)昨夜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24.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在下笔之前需要对材料认真地进行分析,抓住材料的核心。材料中“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的说法比较抽象,需要对“痛”的含义作具体的解释才能更好地立意。其实,人生中的“痛”可以理解为困难、挫折、不幸等。面对人生中的“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人直言,有人隐忍,有人抗争,不同的反应都是合理的。在面对挫折时,你认为该怎么做呢?可以以自己的态度为出发点立意进行写作。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