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个性化作文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5040204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个性化作文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个性化作文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个性化作文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子课题小学个性化习作研究开 题 报 告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小学个性化习作研究课题组2007年3月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子课题小学个性习作研究开 题 报 告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小学个性习作研究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教育改革的要求 “教育个性化”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一股强劲的教育潮,是各国教育改革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指导思想。重视“人”的地位和研究,强调教育教学个性化是现代教育思想区别于传统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贯穿于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它的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可以说,个性习作是教育个性化的重要体现。2、习作本质的体现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有条件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是一种最具个性的创造性活动。习作的生命力在于具有独特的个性。刘锡庆教授认为,“习作的本质是习作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个性是文章的灵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关习作教学的内容,贯穿了关于习作教学的新的理念和新的精神,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指明了习作教学改革的方向。而其中的一个主要精神,就是倡导学生习作的个性化。可以说,个性化习作是习作本质的体现。3、 学生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受大环境,大班额的影响,我校的习作教学也存在如下问题: “应试化”、 “文学化”、“成人化”、 “命题化” 、“三话化”严重。学生的习作中“三话”(即假话、空话、套话)盛行,几乎看不到“绿色作文”其结果是,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和思维发展。这种扼杀学生个性的习作教学,最终使学生讨厌习作、害怕习作、远离习作;教师害怕教习作,对习作教学束手无策,这对学生发展必然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的习作教学的着眼点就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上。唯有如此,才能将学生引向美好的习作自由王国。让习作成为学生个性一泓清泉的自然流泻,让学生的习作尽可能体现个性的光芒,快乐地放飞学生的童真、童心、童趣,同时尽可能地发挥其习作创造潜能。可以说,个性化习作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结合学校实际,提出 “小学个性化习作研究”这一课题。二、概念界定1、个性化:子课题中的“个性化”,是要将学生从人云亦云的陈词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自我感受自然、社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觉地、主动地、真实地、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2、习作个性化: 子课题中的“习作个性化”,就是学生能自主地习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习作个性化的基本内涵。3、个性化习作: 子课题中的“个性化习作”,指小学生根据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与体验的形式。三、理论依据创新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创造力形成创新教育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因此,我们的子课题“小学个性化习作研究”主要以陶行知的创新理论、新课程理念和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总课题理论为依据。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明确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把学生培养成勤于动脑,勇于质疑的“小问号”;勤于探索,独具慧眼的“小发现”;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小能手”。个性化习作的过程, 是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采取个性化习作是习作训练的有效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与创新的必由之路。习作个性化研究是我们在习作教学领域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习作与生活,以及习作的个性化都有很明确的规定,如“有独立完成习作的意识,注重习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修改加工等环节。”“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 “写自己想写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这对我们开展课题研究都是极重要的指南。 同时我们也十分注意作文教学论的理论的指导作用,即通过习作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参与到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看书、收集资料、积累资料等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通过学生的自由读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并能在自由读写中依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各方面知识;通过习作能力的提高,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四、课题研究目标(一)总目标1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探索有利于学生摆脱“应考”作文奴役,形成个性化、生活化、需求化、自主化的诚实活泼的“文风”的作习作教学策略及方法。开发并建构个性化、自主化的习作教学系统。为小学习作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可供借鉴推广的经验。2关注学生现实表现出来的知识、智慧、才能、兴趣、情感、追求,并促使其不断发展。发现和发掘学生积极向上的潜在能力,提供多种实践与体验的途径和方法,使其潜能得到发挥,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创造都能健康地发展。3全面改进习作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力。4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人文素养。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二)具体目标1. 培养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勤于思考各种现象的良好习惯。2.丰富学生生活阅历、情感体验、语言语汇、方法技能。逐步提高学生个性化习作的质量。3.改进习作课堂教学,探索适合各年级段个性化习作教学的途径及方法。4.改革习作评价体系,增强习作评改效益,五、课题研究内容个性化渠道:多渠道获取写作资源,让学生有真话可写(从大自然获取、从社会生活获取、从校园生活中获取)。个性化选题:从学生生活实际、心理特征出发,捕捉个性化的命题。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个性化形式:多形式表达,让学生能尽情抒写、作文内容生活化、作文体裁自主化。个性化言语:人云亦云我巧用,实话实用,词语活用,名句引用,修辞妙用,童真趣用,首创专用。个性化感悟: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真正落实“我手写我心”的指导思想,呈现其个性风格。个性化评价:多层次、多形式的“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有信心习作。六、课题研究对象实验班1: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2001级5 班1实验班教师:李秀红 高良娟2学生情况:(全年段5个班,随机选择实验班级。)学生人数:66人 男生:33人 女生:33人实验班2: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2002级3 班1实验班教师:辜锡莉 曾 慧2学生情况:(全年段4个班,随机选择实验班级。)学生人数:78人 男生:43人 女生:35人实验班3: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2003级3 班1实验班教师:钱艳萍2学生情况:(全年段4个班,随机选择实验班级。)学生人数:73人 男生:40人 女生:33人实验班4: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2004级4 班1实验班教师:李艳 余锐红2学生情况:(全年段4个班,随机选择实验班级。)学生人数:72人 男生:38人 女生:34人实验班5: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2005级1 班1实验班教师:涂芳梅2学生情况:(全年段4个班,随机选择实验班级。)学生人数:80人 男生:45人 女生:35人实验班6: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2006级3 班1实验班教师:田景莉2学生情况:(全年段4个班,随机选择实验班级。)学生人数:83人 男生:50人 女生:33人七、课题研究原则1.自主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的原则。 在研究中既注重全体学生的自主发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训练,再结合教师的分层指导,学生就能向着自己不同的学习目标发展,人人有追求成功的动机,个个有品尝成功的喜悦。 2.动态发展的原则实验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本课题采取滚动式推进不间断实验的研究策略,以求推旧出新,不断丰富,不断完善。3创造性原则:贯彻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思想,创设各种有创意情景,开展各种有创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思维习惯,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高表达能力与水平。八、课题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开展课题研究。辅之以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九课题研究实施策略(一)务实、有序地实施课题管理 依靠课题研究攻关小组队伍。即全力依靠课题研究攻关小组这支队伍。我们严格以“务实、精干、敬业、敢闯、敢创”为基准选拔课题攻关小组成员。入选时,课题组成员平均年龄27岁,教龄在2至15年之间,其中大专学历和中专学历各3人,高级教师2人,福州市骨干教师2人。全体成员均为师德纯、师风正、勤学习、善反思、肯钻研、有闯劲、观念相对较新、能力相对较强、业务相对较精、能吃苦耐劳且甘于寂寞的研究型教师。因而,课题研究中,与时俱进与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与开拓进取在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平台上实现了和谐的统一。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开拓进取,在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平台上实现了和谐的统一。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想方设法让课题实验研究坚定不移地继续下去。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多实际困难,如实验班教师更替、实验班学生变动等。基于对教育科研的执着,这些困难,我们均及时、理性、务实地予以解决,最大限度地保持实验宏观策略及微观策略的延续性及有效性,有力地保障了课题研究的持续、顺利进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想方设法让课题实验研究坚定不移地继续下去。即努力优化隔周一次的课题组集中活动。课题组集中活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深度和效率。为增强课题研究的计划性、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优化研究过程,课题组认真制定了较为缜密的总体“研究方案”,并务实地将课题实验总体目标细化为层次分明、切实可行的阶段目标,还据此设计了重点课题实验隔周活动安排表(每学期一份)。实验班教师也均结合实验班级实际,围绕课题组的“研究方案”,分别制定了实验班工作计划及本班级的周实验活动安排表(每学期一份)。此外,我们还经常性地、认真深入反思各阶段课题研究的得失,不断务实地调整课题研究重心和策略,精心规划并努力优化每一次的课题组集中活动,积极为实验班教师开展一线实验工作提供理性决策和智力支持。课题组集中活动由各成员轮流主持。两年来,课题组共召开(组织)课题组成员会议4次,集体备课8次,听评课22节(其中14节为常规性课题实验研讨课,8节为全区性课题实验展示交流汇报课),理论学习18次,专题策略商讨9次,问卷调查4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会议4次,学生习作交流、编辑会议1次,阶段小结会议3次,论文、案例交流2次,课题研究总结会议1次,外出参加区际教研活动4次。其中理论学习与专题策略商讨等穿插在历次活动中进行。历次课题组集中活动均较为扎实有效。努力优化间周一次的课题组集中活动。即最大限度地关注课题实验研究的全过程。课题组其他成员除了确保高质量地参与每次集中活动,在集中活动时为实验班教师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及强有力地智力支持外,还密切关注具体实验策略的实施情况和实验攻关的进展情况,尽可能地多积累第一手价值型材料,认真验证反思实验宏、微观策略的有效性,在与实验研究各要素的实时互动中生成关于实验研究的理性决策,使“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贯穿于课题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中,真正成为课题实验的灵魂。最大限度地关注课题实验研究的全过程。倍加珍视信息反馈渠道。即倍加珍视并谨慎使用“问卷调查”这一信息反馈渠道。为较客观全面地了解课题实验研究的进展情况,检验实验策略的有效性,及时发现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以便科学合理地调整实验策略,使下阶段的课题实验研究更具方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坚持每学期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5道题目,调查内容涉及:(1)习作兴趣:包括是否对习作感兴趣,感兴趣的内容、体裁,感兴趣的程度,兴趣是否持久以及影响习作兴趣的因素等。(2)对习作的自信心:包含对自己的作文是否满意及对自己作文的前景是否持乐观态度等。(3)作文质量:包括作文篇幅长短,作文材料来源(是否存在“编、抄、套、假、大、空”及存在的程度),经常得到的等级等。(4)语言积累运用情况:包括优美词句摘抄量、背记量,对摘抄、背记的目的性认识,积累意识,运用意识,运用能力,阅读面等。(5)习惯:包括阅读习惯,观察习惯,积累习惯,运用习惯,自能作文习惯,修改习惯等。(6)对作文的认识:是否认识到作文是表达自我和认识世界的需要等。实验班全体学生在完全民主(匿名答卷),不受任何因素干扰(由非本班教师入班调查,要求学生按要求如实作答,教师不予任何暗示,学生互相不进行交流)的情形下接受调查。问卷调查结束后,课题组成员对调查数据中的重点指标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比较研究,对前阶段实验策略的可行性、实效性进行了务实客观地评估,由实验班教师执笔撰写了问卷调查报告,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摆正课题实验总体方案这一“基本规划”和“与时俱进”间的关系。即摆正课题实验总体方案这一“基本规划”和“与时俱进”间的关系。为最大限度地拓展课题研究视野,尽量缩短课题研究行为与课改精神及其它前沿教育理念间的差距,我们长期坚持“业务充电”,做到“虚心学习理性反思批判吸收及时调整与时俱进”,努力使课题研究永葆活力。即践行边探索、边总结、边提炼、边推广策略。为使课题研究的受益面达到最大化,我们边探索、边总结、边提炼、边推广。每学期,均向全区上下如实展示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除定期展示课内、编外习作指导课、评改课及学生的习作本、读书卡、手抄报、“我的发现”记录本、“班级流动日记”、问卷调查结果等外,还汇编发行了“关注需要,快乐作文关于作文生活化研究”教学论文暨案例汇编(第一、二集)、习作题库小学生练笔新例和实验班学生习作集足迹等材料。我们坚持在第一时间内,将课题实验研究的阶段成果与广大一线教师分享,使之及早转化为“生产力”;也在第一时间内听取他们的建议,凭借彼此间的坦诚互动,使彼此的教育智慧及业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边践行边探索、边总结、边提炼、边推广。 (二)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1加强激励研究,着力消除“畏”。消除学生的畏文心理,是推进此课题研究的前提基础。我们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认真分析学生畏文心理产生的根源,慎之又慎地对“症”下“药”,努力给予每位学生实质性的激励、引导和帮助,切实消除其习作畏惧心理。消除学生的畏文心理,是推进课题研究的前提基础。我们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认真分析了学生畏文心理产生的根源,慎之又慎地对“症”下“药”,努力给予每位学生实质性的激励、引导和帮助,切实消除其习作畏惧心理。采取的消畏、激趣、维趣措施主要有:(1)重建师生关系,拉近彼此距离。实验班教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接触沟通,不断强化在学生心目中的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及知心好友的形象,提升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继而使学生逐步喜欢上作文课。(2)降低过高要求,开发表达潜能。认真贯彻课标中关于作文教学的表述精神,取消条条框框,淡化表达技巧,切实把过高的、不切合学生实际的要求降下来。与此同时,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自由表达(含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机会,开发其潜能,使之在通畅表达、自由表达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有个性地表达。(3)凭借活动激趣,优化习作情境。习作前的情境创设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习作质量。我们十分注重借助即时、简易、活泼、有趣的活动或游戏来优化习作情境。实践证明,诸如“天才测试”、“猜猜他(她)是谁”等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能够有效消除学生的畏作心理,活跃学生的思维,诱发其表达欲望和兴趣。(4)强化过程指导,教师下水示范。在写作技巧传授方面,我们始终坚持课标提出的“精要有用”的原则,全力摒弃凭空说教,教师适时、适度地下水示范,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技法帮助和心理支持。(5)坚持激励为主,增强习作自信。成功体验不足,也是学生畏作心理产生的一大根源。我们一贯坚持激励性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充分的成功体验。做法有:A、口头肯定。即教师用语以激励为主,对于学生观察、积累、表达等环节的点滴进步给予即时、充分肯定。B、评语肯定。即习作批语以激励为主,在确立学生习作自信的基础上,委婉地提出修改建议。C、庄重肯定。对于进步较大或写作水平突出的学生,充分利用颁发奖状、奖品,在校、班、队刊及红领巾广播站上刊登、播发其习作等方式给予公开肯定。2加强活动支持研究,着力解决“贫”。生活阅历、情感体验、语言语汇、方法技能、人文思想等的匮乏,是学生习作中出现“编”、“抄”、“套”、“假”、“大”、“空”现象的最主要根源。唯有“厚积”,方能“薄发”。丰厚的积累是通畅表达、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的基础。因而,我们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自主体验、自主积累的意识、兴趣、能力及习惯。在帮助学生“脱贫”方面,三位实验班老师均采取多种措施来强化积累:(1)抓观察,丰富生活积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每天主动将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在“我的发现”(人手一册)和班级“流动日记”(班级公用)中。每周五写字课前在班上进行“我的发现”、“流动日记”交流。通过观察、记录、交流,学生们不但占有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写作素材,而且切实感受到了时时处处有生活,自主观察、体验、思考、感悟、表达生活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得到了有效培养。(2)抓体验,丰富情感积累。我们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亲历体验、角色体验、换位体验等机会,引导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大自然,去观察万物的兴替,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去欣赏鸟儿的歌喉,去调查环境的现状,去体验劳动的艰辛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丰富,对周遭事物的感受能力也自然有所提升。(3)抓读背,丰富语言积累。开展以“读背为手段、运用为目的”的读书教育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举行“好书推介会”、“美文赏析课”、“故事演讲竞赛”、“好词佳句背记竞赛”、“读书心得交流”等),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背记、多积累,多交流、多借鉴,多运用、多创新,努力规范学生的语言,夯实通畅、自由、个性化表达的基础。(4)抓致用,丰富方法积累。坚持学以致用,结合阅读教学、日常观察、社会实践、习作教学等教给学生一些精要有用的方法技巧(如观察方法、调查方法、积累方法、写作方法及习作修改方法等),提高学生观察、积累、笔述、修改的能力和质量。(5)抓熏陶,丰富人文积累。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将教作文和教做人结合起来。凭借教师言行和教学内容,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努力做到“三维七方”一体兼顾,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设计、制定不同内容、不同年段学生个性化习作教学的初步模式并加强教学研究。让学生通畅表达、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培养学生自主体验、自主积累的意识、兴趣、能力及习惯。 3加强情境设置研究,着力激发“需”。适时激发和捕捉学生的习作需求,引导学生为“需要”作文,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意识。校园、班级文化氛围越浓厚,各类活动形式越多样,学生的精神世界就越丰富,自我表达的需求就越强烈。写作一旦成为内在的需求,学生从中体会到的必定是酣畅淋漓的快乐。我们高度重视适时激发和捕捉学生的习作需求,引导学生为“需要”作文,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意识。这方面,我们的思路和做法有:(1)结合心健教育,引导需求。学生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就有了倾吐的需要。特别是当学生心情郁闷、情绪低落时,我们十分重视给予合理引导和疏导:如暗示其通过学校、班级“悄悄话信箱”或书信、日记等向他人倾诉、咨询。这样,既避免了学生产生极端的想法,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练笔。(2)凭借各类活动,揭示需求。A、文娱活动。如参加文娱活动后,写活动过程。B、班队活动。如召开主题班队会时,面向全班征集主持稿。C、征文活动。D、实践活动。如进行社会调查后,写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E、公益活动。如为发起某项公益活动写倡议书。F、演讲活动。如竞选班委前写演讲稿。G、读书活动。如写读后感。(3)针对即时事件,捕捉需求。即时事件中往往蕴含着极佳的练笔契机。我们十分珍视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要求实验班教师自己真正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随地留意季节时令变化、密切关注时事及偶发事件,敏锐地捕捉、开发、利用这些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将练笔需求显性化。如连续几天浓雾重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雾写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组织学生畅想太空旅游,抒写满腔自豪这些,均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时时处处有生活,只要善于捕捉素材,就不愁没有东西可写。(4)利用文化阵地,激发需求。渴望自己及自己的习作被发现、被肯定,是学生固有的心理需求。而这一需求,恰恰是习作的最佳动力。我们高度重视发挥校刊、班刊、队刊、红领巾广播站、学习园地等校班文化阵地的作用,使其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服务,为全面育人服务:a)发动学生投稿,大量采纳学生来稿,为其创造成功体验;b)将这些文化阵地作为表彰学生的优秀习作、进步习作的宣传基地,奠定学生的习作自信。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着力落实“导”。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之一。我们在作文生活化理念的指引下,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于课堂教学中适度的、必要的、艺术性地施“导”:导说、导写、导评、导改、导做人。目前,已建构了以下几种习作课堂教学基本思路:(1)读写迁移课A、将典型文本作为仿写“蓝本”。即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感知、积累、生成、掌握一些精要有用的、最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方法技巧。这种课型的基本框架是:a)精择“蓝本”。精选在写法等方面具有借鉴价值的典型范例。b)品读揣摩。精研典型文本,认真揣摩其观察、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特色。c)归纳特色。师生共同讨论、发现、归纳材料的特色,确定仿写点。d)仿说发散。学生抓住重点,尝试仿说。教师适时点拨,下水示范。e)互动完善。师生、生生针对仿说情况进行评议、补充,完善仿写思路。f)个性仿写。学生进行独立仿写实践,强调做到有仿有创。B、将典型文本作为习作资源。即努力拓展典型文本的可开发、可利用、可创造空间,通过续写、改写、扩写、缩写、写读后感等练笔形式,让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融为一体。这一课型的基本步骤是:a)精研文本。读懂读透文本,确定练笔方向。b)设境置疑。创设情境,设置疑问,催生练笔心向。c)个性抒写。根据续写、改写、扩写、缩写、写读后感等不同练笔要求进行个性化笔述。(2)习作指导课A、记实文指导a)激需激趣,体验生活。精心设计导语、故事、活动、游戏等,拨动学生心弦,丰富生活体验,激发习作兴趣。b)个体思忆,再现生活。采用多种手段,打开学生记忆窗口,再现生活细节。c)互动完善,思考生活。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拓宽材路和思路。d)导写释惑,构思立意。坚持典型引路,教师视情况适时下水示范,帮助学生排除习作障碍。e)笔述成文,记录生活。B、想象文指导a)设境激趣,引发想象。b)点拨拓思,自主想象。c)小组合作,完善想象。d)汇报交流,评选奇想。互动交流,相互启发,以“评选奇想”为激励手段,点燃学生个性化想象的火花。e)个性表达,抒写想象。C、应用文指导a)明确用途,初识文体。b)研究比较,归纳特点。将新文体与其它文体加以比较,研究、归纳出格式、行文、用语诸方面的特点。c)设置情境,呈现需求。设置模拟的或真实的生活化应用情境,为学生提供应用文练笔机会。d)点拨互动,拓宽思路。重点:规范格式,拓展内容。e)草拟提纲,笔述成文。(3)习作评改课A、评改课的基本任务a)赏析、借鉴佳作;b)修改习作;c)积累相应的写作知识和习作修改方法;d)培养良好的习作修改习惯与能力;e)解决其它育人问题。B、评改课的操作原则a)主体性原则。学生是习作评改的主体,教师不得包办代替、越俎代庖。b)激励性原则。要评出发展的动力,改出习作的自信。c)针对性原则。针对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或突出的个性问题进行。d)灵活性原则。评改方式方法应尽可能多样化,忌单一的说教。C、评改课的操作方法a)例析法。有针对性地择取典型范例进行剖析探究。b)幽默法。以幽默小品为载体,寓评于乐。c)故事法。凭借短小精悍的故事,向学生传递特定的评改信息。d)对比法。通过对比领悟写法,从而增强自改方向性及习作自信心。e)谈话法。即借助交谈、问答的方式,弄清习作中语焉不详的重要细节。f)范改法。由教师或师生共同针对某一典型范例进行示范性修改。g)二度观察法。通过第二度甚至更多的实境观察来弥补初次观察时的不足。h)互改法。通过交换修改习作,取长补短。i)合作法。多人合作,充分互动,拟定最佳修改方案。j)自改法。独立个性自己的习作。D、评改课的基本步骤a)题意回顾。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和评判标准。b)佳作推介。由教师或学生自由推介、展示佳作或自己最满意的习作片断,供全班赏析。c)范改引路。择取典型习作或片断,师生合作进行示范性修改,并归纳出习作修改方法。d)自改互改。e)对照赏析。将原作与修改后的习作对照,感受进步,增强习作自信。f)总结延伸。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之一。我们在课题理念的指引下,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于课堂教学中适度的、必要的、艺术性地施“导”:导说、导写、导评、导改、导做人。 5加强习作评改研究,着力减轻“负”。变全为彻底摆脱“教师累得要命,学生无动于衷”、“见文不见人”的习作批改窘境,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增强习作批改效益,我们提倡:(1)变全批全改为典型批改。学生完成初作后,教师分别择取若干优、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进行抽样批改,以掌握本次习作概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评改教学。(2)变精批细改为多批少改。批改时,多加肯定,对存在问题,只提有针对性的建议,少帮或不帮学生作具体的修改,给留下学生充分的自改互改空间。(3)变一次批完为分散批改。采取书面批改、面批等多种批改方式,分评改前、评改时、评改后三次批改。(4)变教师独揽为师生合作。(5)变统一标准为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程度,采取多重批改标准批改。(6)变武断定论为商榷互动。打破教师“一批定乾坤”的独断局面,既重视教师的评价引导,也尊重学生的潜在意愿。(7)变“蛋里挑刺”为“云中觅月”。摒弃传统的基于缺陷思维的习作批语撰写方式,变“挑刺找碴”为“赏识帮助”,为学生找回习作自信。(8)变“以文为本”为“以人为本”。既重视解决文章本身的问题,更关注文中折射出的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缺陷,切实予以引正。批全改为典型批改。变精批细改为多批少改。变一次批完为分散批改。变教师独揽为师生合作。变统一标准为因人而异。变武断定论为商榷互动。十、课题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3年半,(2006年11月2010年7月),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2006年11月2008年6月)学生学情调查。确定研究课题,拟定开题报告、实施方案。实验教师理论学习,形成个性化教学理论。第二阶段:(2008年9月2009年6月)边计划、边论证、边学习、边实验、边研究、边小结。 第三阶段:(2009年9月2010年7月)收集资料、撰写研究经验报告,论文。编辑成果专辑,学生成果汇编成册。召开课题鉴定会,接受总课题组鉴定。 十一、课题实施保障措施制度保障:学校有系列的科学管理制度,如政治学习、教研活动、奖励制度。制定实施方案,研究工作实验班目标考核,纳入“校本教研”的管理。组织保障:六盘水市教育局成立了“贵州省六盘水市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与发展课题实验工作协作小组”(市教通20077号)。负责指导学校的实验工作,并指导学校建立健全课题管理制度。此课题组的每位成员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工作有满腔的热情,教学专业能力较强。课题领导组:姓 名学 历职 称职 务成 绩杨成林西南师大研修班毕业小教高级校长、市课题协作组成员、课题组组长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奖励,全国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个人多次获省、市级奖励。廖哲金西南师大研修班毕业小教高级副校长、课题组副组长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奖励,全国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个人多次获省、市级奖励。任光荣西南师大研修班毕业小教高级副校长、课题组副组长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奖励,个人多次获省、市级奖励。杨 婷大专小教高级教务主任、课题负责人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奖励。优质课获各级奖励,主编市实验二小童心作文集。曾 慧本科小教高级办公室主任、课题组副组长教学论文获省、市奖励,指导学生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奖励。课题指导组:姓 名职 务龚浩康专家指导组组长朱大权副局长、专家指导组副组长王 华教研室主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肖开富教研室副主任、专家指导组成员王永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专家指导组成员课题实验组:姓名学历职称职务成绩辜锡莉本科小教高级、省级骨干教师教师获市级小学思品优质课三等奖。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奖励,指导学生作品获各级奖励。钱燕萍大专小教高级、市级骨干教师教师获小学语文优质课三等奖。教学论文获省、市奖励,指导学生作品获各级奖励。李艳大专小教高级教师、教研组长教学论文获省、市级奖励。田景莉大专小教高级教师教学论文获省、市奖励,指导学生作品获各级奖励。涂芳梅大专小教高级教师教学论文获省、市奖励,指导作文获省、市级奖励。李秀红本科小教高级教师教学论文获省、市奖励,指导学生作品获各级奖励。高良娟大专小教高级教师教学论文获省、市奖励,指导学生作品获各级奖励。余锐红本科小教高级教师教学论文获省、市奖励,指导学生作品获各级奖励。录相课获省级奖励。王辉本科小教高级教师支兰大专小教高级教师教学论文获省市级奖励,优质课课获省级奖励。资金保障:学校能提供开展课题研究所需经费及其他后勤保障。所需经费预算见下表:项目内容预算金额使用说明购买资料、10000.00元提供课题研究理论资料购置实验材料、15000.00元提供课题研究材料车 旅 费15000.00元组织外出培训、学习活动经费20000.00元开展相关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其 他20000.00元总 计80000.00元投入课题研究以上经费,学校行政负责全力保障。课题启动以来,全体教师积极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一定的成绩,举行首届“童心”杯作文大赛,组织编写了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童心作文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得到社会好评。我们相信,在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小学个性化习作研究这一课题一定会在我校取得圆满成功!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