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总复习资料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4566464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总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学总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学总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探索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1、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2、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发展的阶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第4页)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代表。代表性著作:论语、孟子、礼记、四书集注等。礼记中的学记、大学、中庸是我国古代经典教育著述。儒家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重视教育在国家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为政以德”、“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以儒学伦理为核心,重视道德教育。-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教育方法: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学思结合。(2)西方古代教育思想(第6页)源于古希腊、古罗马-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产婆术”。(首创对话式教学方法)2)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3)教育任务:培养美德、探求知识以及增进健康。-柏拉图的教育思想1)理想国与法国卢梭的爱弥儿、美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个里程碑。2)主张国家主办和控制教育。3)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重视早期教育。4)男女受同样教育。5)考试选拔人才。6)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是理想国的四种美德。-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1)提出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视教育在人的天性、习惯和理性发展中的作用。(理性压制欲望)3)倡导自由教育,反对教育的功利性,主要以提高一般文化素养为目的。古罗马教育思想:(第七页)西赛罗的论雄辩家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了大教学论,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全以教育为论述对象的专著。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教学原则:直观性、巩固性、量力性、系统性、循序渐进性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2、卢梭的教育思想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于1762年出版了爱弥儿。在教育上,他提出了“自然教育”的主张。“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育。代表作爱弥儿。反对传统教育、主张顺乎天性,培养自然人的思想是称为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3、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思想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他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1806年版),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三)教育学的发展阶段1、现代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针对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提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做中学的教育主张。其教育理论为称为现代教育思想。杜威:现代教育理论代表“新三中心”:儿童、经验、活动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理论代表“旧三中心”:教师、教科书和教室3、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学说为它奠定了基础,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发起的一个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是它形成的标志。代表著作是布鲁纳1960年出版的教育过程。主要特点是:1.十分强调认知能力的发展;2.重视知识结构的学习;3.提倡“从发现中学习”。4.强调儿童早期教育;5.教师不是传授功课,而是组织情境,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动机。4、终身教育思想法国成人教育理论家和活动家保尔朗格朗的代表作是终身教育引论,强调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注重教育机会均等。第二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4页)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的活动。二、教育的起源(14页)1、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教育活动存在于人类,也存在于动物界;教育起源于把本能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下一代;抹杀教育的社会性。2、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教育起源于无意识的模仿;抹杀教育的社会性。3、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恩格斯。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的需要;是人类特有活动;教育职能是传递劳动过程中的生产和社会经验。三、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1、教育活动与生产活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2、教育手段和方式简单(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示范模仿);3、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平等。(二)古代社会的教育(16页)1、包括奴隶社会教育与封建社会教育2、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三)现代社会的教育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普及义务教育;4、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与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四)当代社会的教育(第18页)1、教育全民化 2、教育民主化3、教育信息化 4、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5、教育的个性化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6页)1、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2、教育为经济发展准备新生的劳动力;3、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职业培训;4、教育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二、政治体制对教育的影响。(28页)1、政治体制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体制制约着不同社会阶层的受教育权。3、政治体制决定国家的教育目的。4、政治权力影响和决定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解释。三、教育的文化功能(33页)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物+人)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材)3、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多元文化)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培养人实现)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40页)(一)遗传因素(基础作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为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二)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制约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三)教育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可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四)个体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决定性因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都是学生发展的外因,它们只有通过学生的身心活动才起作用。在人的发展因素中,个体因素主要指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动力。第三节 教育活动的相对独立性(47页)一、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教育自身的发展具有继承性。任何一种教育都不可能凭空产生。对于以往的教育总是依据自己时代社会经济关系的要求进行“扬弃”,而不是彻底隔断。通过扬弃,把适合于该时代经济关系的内容加以保存,将其优秀的因素和成分加以继承。2、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育相对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政治和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不能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作为考察教育的全部依据。如社会主义教育中的封建主义教育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二、认识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49页)1、尊重教育的独特性;(按教育规律办事,教育家办学)2、强调教育的优先性;(重视教育投入)3、理解教育的超越性。(引导社会发展)第三章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定义(55页)指人们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关于受教育者总体发展规格和素质要求的预期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的最基本内涵,就是把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素质。二、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60页)1、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2、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新科技人才)3、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目标定位适度)4、教育目的要符合民族文化与世界教育发展进程。(民族认同感、终身学习能力)西方传统的教育目的观(一)宗教本位论(62页)代表人物:夸美纽斯、乌申斯基、小原国芳等。基本观点:通过教育使人宗教化,教育不是为世俗生活做准备,而是为未来世界的永生做准备。(二)个体本位论(63页)代表人物:卢梭、费斯塔洛齐、福禄培尔等。基本观点: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三)社会本位论(64页)代表人物:迪尔凯姆、凯兴斯泰纳等。基本观点: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来确定。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教育必须以社会的目的为优先。(四)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杜威基本观点:并不是主张教育不要目的,而是反对把教育视为一种预先设定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提倡教育目的就在教育过程中。四、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目的要求:熟悉(第65-67页)五、记住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教育目的的精神(第74-75页)1、我国教育的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方向性;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4、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质量标准;5、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一贯坚持原则;6、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时代取向。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不考)第五章 课程一、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1、课程即教学科目(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方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2、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3、课程即学习经验或体验。二、课程的类型(记住)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分)。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分)。分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和方法。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从课程实施的要求区分)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发展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发展方向,允许个人有所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开发的课程。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区分)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从课程性质及其表现形式上来区分)。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有意图实施“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它是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规范性,所以其主导价值在于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校学习环境中无意识获得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非正式课程”或“非官方课程”。学校的隐性课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物质方面。如学校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等。(2)制度方面。如学校的组织制度、管理评价制度、考核制度等。(3)文化心理方面。如师生关系、校训、同伴关系、校风、班风、教风等。所以它对学生的影响可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主导价值在于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理解记忆)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了解,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1、新课程的目标定位: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新课程的结构调整: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l 3、新课程的内容选择: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l 4、新课程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第六章 教学一、教学的任务(第132页)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必做在教学中完成以下三项重要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四基(创造性学力+发展性学力)2、发展学生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一般和特殊能力)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的健全发展。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组织、展开各项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有四大规律:(一)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第138页)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3、教与学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3、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辅相成。(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1、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2、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只有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原则1、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品德的基础;2、思想品德的提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3、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知识教学中。上课- 一堂好课的6个要求(第160页)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4、结构合理;5、教学能力强;6、效果优良。三、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是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第143页)科学生是指教师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向学生传授反映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思想性是指教学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及活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基本要求如下:1、确保教学的科学性;2、坚持各门学科教学的思想方向性;3、以教师高尚的师德修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影响学生。(二)理论了解实际原则(第145页)理论了解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密切了解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基本要求如下: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了解实际;教学必须保证理论知识的主导地位,但理论学习不能脱离实际,因此,在书本知识的教学中必须注重了解实际,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及其思想和生活实际,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以及社会生活、社会生产与社会变革的现实等,做到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从而使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让抽象的书本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也让学生从中更好地体验知识与学习的意义和价值。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把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摆脱 “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状况,并逐步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三)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学生的责任心,促使他们刻苦钻研等,从而让学生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学会学习;3、发挥教学民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总是与情感密切相连的,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在学生身上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四)直观性原则(第148页)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为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理性知识、发展智力奠定基础。直观性原则反映了认识活动中感知与理解、具体与概括、形象与抽象的关系。1、恰当地选用直观手段;(实物、标本和实验、语言)2、直观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语言直观。就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并借助手势、音调、表情对对象作形象化的描述,以唤起学生对事物表象的重现并按描述进行组合,形成新的表象的直观手段。(五)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的“序”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指学科内在的逻辑顺序;其二指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因此,循序渐进原则是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基本要求如下:1、按照学科内在逻辑顺序进行教学;做到前后有序、主次分明、难易适度、详略得当、系统连贯,使当前学习的知识既是旧有知识合乎逻辑的发展,又成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准备。2、按照学生身心发展顺序进行教学;学生的身心发展总是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低级到高级的,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教学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坚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随意、突击起进度则将“欲速则不达”3、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养成并掌握系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能够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学习。4、处理好“渐进”和“骤进”的关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其超越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六)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能持久地保持在记忆里,在需要时能准确而及时地再现和运用。1、使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知识;2、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3、合理组织复习和练习。(七)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别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基本要求如下:1、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教师教学在面向全体学生时注意兼顾个别学生的特点,使程度好的学生“吃得饱”,使适度差的学生“吃得了”,即照顾两头,抓好中间,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水平。2、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要注意发现不同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及校外活动、成立各种兴趣小组等,在适合自己以及教师的特别关注、鼓励与指导下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二、教学方法(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读、讲演)2、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学到发展智力的方法。谈话法分为:复习性谈话、启发性谈话、总结性谈话和研究性谈话四种形式。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如下:(1)谈话前做好准备;(2)谈话中注意技巧;(3)谈话后及时总结。3、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或课外读物而获得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其自学能力的方法。运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如下:(1)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3)加强阅读检查和辅导。(二)以直观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动作与实验,指导学生在观察中获取感性认识的方法。要求如下:(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2)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和过程;(3)讲究演示的方法。2、参观法:要求:参观前做好准备;参观中注意指导;参观后注意总结。(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练习法: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和实际操作练习。要求:有效组织练习;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及时检查和讲评练习结果。2、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验法分为感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3、实习作业法(四)以探究研讨为主的教学方法1、探究法; 2、讨论法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习评价五大基本环节。一、备课(第158页)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学样式4、拟订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第七章 学校德育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种基本的心理因素构成的。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指人们对社会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及由此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情,即道德情感,指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对他人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如喜怒哀乐等。意,即道德意志,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行,即道德行为,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道德情感的调节下,对他人或社会所做出的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道德品质是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人的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知、情、意、行是一个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整体,思想品德形成就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协调发展的结果。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发展往往是不衡的,如有的学生“明知道不能这么做,就是忍不住”等。因此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要根据学生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具体情况,灵活确定以哪种因素作为德育的开端,或从晓之以理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炼之以志开始,或从导之以行开始,做到因人施教,最后达到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和谐发展。二、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1、要热爱、尊重、信任学生(178页:罗森塔尔效应)热爱、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师德要求,也是学生进步的动力。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造的。教师不能挖苦、讽刺学生,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甚至会导致后进的学生“破罐子破摔”。2、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合理的要求3、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二、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案例分析)1、正面启发,积极疏导(早恋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宜疏不宜堵。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要求,自觉改正错误。2、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以口头、书面形式在全班进行公开的面对面的表彰和鼓励。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和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进而树立起信心,勇往直前。所以教师要学会抓学生的“亮点”。比如,一次正确流利的回答,一次工整的书面作业,一次考试成绩的提高,等等。3、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助于促进学生从“他律”到“自我管理”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参与管理,提高制度执行力)三、知行统一原则1、理论了解实际,提高学生道德认识;2、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培养和建设良好的集体;(共同目标+得力领导+班风+人际关系)2、善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集体决策+集体舆论+群体感受)3、加强个别教育,通过个人转变推动良好集体的发展。(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一致)五、因材施教原则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观察、谈话、调查)(人际关系诊断)2、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教育(性格、气质、能力、兴趣)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系统地进行教育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统一校内的教育力量;(班主任、科任教师)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争取社会和家庭的配合;3、要加强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小学、中学、大学的衔接)德育方法一、说理教育1、讲解、报告2、谈话(185)3、讨论4、指导阅读5、参观、访问、调查二、榜样示范1、典型人物;2、学生榜样;3、教师和家长;(188)第八章 教师与学生一、教师的社会地位1、政治地位:指教师参政议政的程度以及在社会政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2、经济地位(经济待遇的相对高度)3、专业地位(教师资格证书)4、职业声望二、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内涵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1、专业精神的形成包括教育理念+专业态度+专业道德2、专业知识的拓展学科专业知识的不断加深+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不断拓宽+教育学科知识的深化+教学实践性知识获得。3、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机智、教育创新能力4、专业自我的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积极的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三、学生的本质特征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选择性+自主性+创造性2、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身体、心理)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生理成熟期提前,身高、体重明显增加;性发育成熟提前(男,13岁;女,12)-中小学常见的问题行为:迷恋电视、网络成瘾、逃学、离家出走、欺负同伴 、吸烟、饮酒、吸毒、盲目追星、早恋(2)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当代中学生具有鲜明的自我利益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强烈的个性表现欲望、有主见,等。优点:主体性增强,富有创造性缺点: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心胸狭窄。(3)心理问题和问题行为增多常见心理问题:学习方面-学习方法烦恼、学习压力感大、考试焦虑、神经衰弱等。人际关系方面-同学关系烦恼、交友困惑、师生关系烦恼、与家庭的间离感等。青春期生理、心理困扰-性心理苦闷、早恋困惑、体相烦恼、孤独感等。人生发展烦恼-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新生综合症、自卑感、自杀倾向等。(4)学习目的更加务实以实现理想和适应社会竞争为主要目的向往高尚、体面、有钱的职业当代学生观(第209页)1、尊重学生的人格(客观公正、平等心态)2、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发展特长)3、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好奇心、求知欲、耐心倾听不同见解)4、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施教。(体罚与变相体罚)l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第217页)(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1、教师因素(1)教师偏爱优生、忽视中间学生、厌恶“差生”,会使学生与教师产生不同的距离。(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态度影响师生关系(3)教师领导方式(民主、放任、专制)(4)教师的智慧(学识渊博)(5)教师的人格因素(性格开朗、气质优雅、兴趣广泛)2、学生因素喜欢老师就喜欢老师的课;学生的不成熟影响师生关系。-与教师关系好就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主动亲近教师;-自认为教师瞧不起自己,就会主动疏远老师。3、环境因素-人际关系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否和谐-课堂组织环境“秧田式”课桌摆放圆桌式、马蹄形、半圆形等课桌摆放(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220页)1、尊师爱生(互为条件、互相促进)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4、合作对话(沟通知识、思想、情感;分享)(三)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策略(第222页)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平等+全体+全面2、尊重、理解、关爱学生3、主动与学生交往,善于与学生沟通4、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l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念1、用理想塑造学生;2、用信念引领学生;3、用人格感染学生;4、用爱心打动学生;用权威影响学生。l 班级组织文化的类型:主要涉及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三大领域。l 了解和研究学生1、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一是了解和研究班集体,包括班集体的基本情况,如人数、性别结构、生源状况;班级总体情况,如学生思想品德的总体表现,班级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二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健康等;学生的家庭情况,如父母的职业、经济状况等;学生的个人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等。l 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良好的班级气氛通常具有以下特点:融洽的师生关系;双向互动与沟通;合作的同学关系;积极的学习风气;和谐的班级气氛。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运用情绪情绪暗示原则;多运用鼓励与强化;给予各种适时关怀;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运用归因理论。l 搞好班级学习管理: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班级学习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作为中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学习管理上要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以及方法进行教育,同时也树学生的学习做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教育多元化的具体表现。教育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2简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2)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3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有哪些基本成分? 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45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有哪几种观点? (1)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2)外铄论。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于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论述题(本题15分)46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实践,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1)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了解,不能截然分开。(2)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3)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4)知识与能力各自具有独立性,分属于不同范畴。(5)在教育实践中要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这一基本关系。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5简述遗传的意义。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不能夸大。36简述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从认知方面看,高中生可能出现两类极端问题,一类是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在价值观上,也存在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另一种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学校教育要使青年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抱负的现实道路。37简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思想。(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38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哪几个方面?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39课外辅导有哪些要求?课外辅导的要求是:(1)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辅导内容和手段。(2)要处理好上课与课外辅导的关系。上课是主要的,课外辅导是辅助手段。不能把课外辅导搞成变相的课堂教学,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负担。(3)与后进生的家长密切配合,做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增强他们的信心,在发展智力上下功夫,使其逐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3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应注意的问题。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应注意的问题:(1)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2)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3)不平衡性,教育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4)互补性,首先,教育者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其次,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5)个别差异性,教育者既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也应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36简述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20世纪以来,通过教育,人的地位逐年提升,具体体现在:(1)发现人的价值;(2)发掘人的潜能;(3)发挥人的力量;(4)发展人的个性。37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38教师上课应符合的具体要求有哪些?(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39学习教育学的任务及意义是什么?学习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在于: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教育学可为继续学习教育科学体系的其他学科知识提供一般的理论指导。五、论述题(本题13分)40以前学校评先进,选“三好生”,总是依据教师的标准,主要靠教师去发现大家的优点,这样不免会有遗漏。一位教师决定改变这种方式,让学生自己制定标准,自己选择荣誉称号,具体做法是每人在纸上按“最希望得到”、“希望得到”、“认为自己能得到”3个层次各写一个荣誉称号,在每个称号旁注明获得这个称号的标准,这个称号标准不少于3条。教师说,在新学期中,只要每位同学刻苦努力,达到自己定下的标准,期末肯定会得到奖励。根据以上实例,请结合班级管理理论分析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位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的方法,你怎样看待?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学生的奖励或惩罚与分数挂钩,学生听从教师,教师以权威控制学生。(2)班级管理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低。这位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的方法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使班级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六、论述题(共13分)如何理解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定社会中的教育之所以能与特定社会文化体中的其他方面共存一体,主要是因为它们经过长期的历史共生与磨合,已经社会性地筛选掉不相适应的部分,并将其余部分组合成为一种特定的相互适应和相互依存的关系。(2)教育与文化尽管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但又在此过程中变化与发展。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过程中,不断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在开始时,来自教育或文化方面的本体运动只产生一些渐变性的影响,当这种渐变积累到超出先前两者关系所划定的界限范围时,就会引起突发性变革。出现新的文化、新的教育和一种新的相互适应关系,从而实现两者在更高水平或更新意义上的和谐一致。1.教育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4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1)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2)学习规范,树立常规,建立良好开端。(3)善于发觉学生的长处,多鼓励。(4)班级问题及时解决。(5)培养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六、案例分析题(共14分)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1.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其基本作用是什么?(1)遗传因素。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环境。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3)学校教育。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发展的一种活动,它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们的发展的现实。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得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其所受制的因素?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基础因素。它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智能结构和心理品质、个性特征。第二,内部因素。它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学习经验、掌握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等。第三,外部因素。主要指学习内容、教师教学风格、社会传统、时代要求和教育环境等。这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进着学习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2教育为什么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原因在于:(1)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能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良好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全部纳入到可控的程序之内,使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学校教育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既考虑到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又考虑到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而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进行的。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具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具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整理;学校把学生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组织在专门的教育过程内进行教育,因而,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影响人的条件都要有效。(4)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教育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素质,有意识地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身心成长的方面发展。(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教育能按照预定的目的选择和提炼有利于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不利于人发展的因素。综合上述可见,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政治经济制度是如何制约教育的?(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六、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1理论了解实际原则如何理解?应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1)理论了解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了解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2)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应做到: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了解实际。只有注意理论了解实际,教学才能活泼,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转化为他们有用的精神财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教学实践和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在教学中两者要结合起来。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1如何理解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为什么说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实践?(1)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2)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教育的民主化。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4)教育的多元化。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它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2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进?(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二是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老师必须实施班级控制,以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班级管理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在当今的中小学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班级干部相对固定,学生把班干部标志只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关于“班干部”的观念,“荣誉”重于“责任”;只把班干部看成是“老师的助手”,忽视干部是“群众的代表”,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二)对策: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传统的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在班级中实施对人、事、物等因素的控制,它体现了教师对班级的预先期望及学生对教师的服从,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目的。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所以要从人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主动和谐的发展。(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于部;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向当“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分析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在学校教育方面,如果学校气氛较为民主,教师不以权威方式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