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 第1讲 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外交练习 人民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490646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 第1讲 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外交练习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 第1讲 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外交练习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 第1讲 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外交练习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讲 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外交(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D标志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解析:选C。1954年宪法适应了我国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1982年宪法适应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项;1954年到1982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都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不会因为宪法的修改而改变,排除B项;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迈进,排除D项。2自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历经四次修改。综合表内修改内容可知,这一历程反映了()时间会议修改内容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巩固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化C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的完成D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解析:选B。根据表格中1982年宪法颁布后的修改、完善、健全可知,这一历程反映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化,故选B项;表格中对宪法的修改没有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宪法的修改、完善、健全,无法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完成的结论,排除C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矛盾,排除D项。3(2020北京昌平区高三期末)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此规定意在()A强调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B重申公民政治权利C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总结民主建设经验解析:选A。1982年宪法规定了其他法律不能同宪法相抵触,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目的是强调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法律的重要性,不是重申公民政治权利,排除B项;材料仅仅涉及1982年宪法的相关规定,不能体现出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排除C项;材料所述规定不是对民主建设经验的总结,排除D项。4(2020湖南株洲一模)学者俞可平曾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据此推断这一“增量”包括()A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B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解析:选D。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时期,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这属于“民主增量”的范畴,故选D项。5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D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解析:选B。材料中1982年宪法对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进行社会保障,同时也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2004年宪法则要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故选B项。6据香港某大学在2004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回归前48%受访澳门市民以正面形容词描述自己对澳门回归的心情;而在回归后,76%受访澳门市民认为澳门社会改变很大,对于自己转变为中国国民的身份,64%受访澳门市民表示因此感到自豪。这反映出()A“一国两制”对澳门社会实际影响并不大B澳门社会制度实现了平稳过渡C“一国两制”促进了澳门社会的平稳发展D香港人民十分关心澳门的回归解析:选C。“在回归后,76%受访澳门市民认为澳门社会改变很大,对于自己转变为中国国民的身份,64%受访澳门市民表示因此感到自豪”表明“一国两制”促进了澳门社会的平稳发展,故C项正确。7(2020江苏南京调研)1983年6月邓小平指出,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执政党的共同语言,也是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自治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统一后的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拥有包括立法和党政军系统在内的高度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两岸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B实现国共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唯一途径C大陆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统一后的台湾拥有立法和外交自治权力解析:选A。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合作的前提,故A项正确;实现国共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之一,故B项错误;大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故C项错误;统一后的台湾可以拥有立法自治权,没有外交自治权,故D项错误。8下表反映出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其原因是()年份企业(个)年增长率(%)合同金额(亿美元)年增长率(%)19911 73557.313.9054.619926 430270.655.43298.7199310 94570.299.0379.9A和平统一方针的承诺与实施B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C“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D两岸对“一国两制”的认同解析:选C。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共识,导致了表格中台湾地区对大陆投资快速增长,故选C项;我国最早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1979年,排除A项;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是在2008年,排除B项;台湾当局并不认同“一国两制”,排除D项。9“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地方在审讯所谓走资派和反革命等案件中,按照审讯工作的十五个怎么办?(草稿)进行审讯。在这十五个问题中,一律使用了“敌人”的概念,如当敌人矢口否认罪行时,怎么办?一律使用“敌人”的概念的主要背景是()A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B出现严重“武斗”局面C法制遭到严重破坏D被审讯人主要出身地主家庭解析:选A。“文化大革命”时期,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把人民内部矛盾也当成敌我矛盾来处理,具有阶级斗争特色的概念如“敌人”大量使用,故A项正确。10(2020湖南高三六校联考)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解析:选B。结合题中信息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与世界各国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当今中国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B项正确。11(2020江淮十校联考)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B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我们不难得知,习近平“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外交思想出自传统文化典籍,这是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自信的姿态,故A项正确。12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A努力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解析:选A。“中俄”“中美”以及中国与欧盟分别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关系的突出特点,其目的主要是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是适应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而建立起来的。两汉时期,朝廷设立各级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监察机构开始独立于行政系统。监察官员的品级比相应行政官员的级别低,但职权较大,如隋朝御史大夫为从三品,但其监察范围包括公卿宰相和各级官员。唐朝以来,各朝推行“检举、控告、采访调查、深入部门定期检查、重大政治活动亲临现场督察以及考课督察结合”等方式,以保证监察效能的实现。宋代设立监司、监州,完善地方监察体系。清朝不仅在全国设十五道监察御史,还规定都御史统辖省按察使。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材料二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借鉴苏俄(联)社会主义政权建设模式,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于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保证苏维埃政权的有效运转,抵制封建官僚思想的侵蚀,中共在根据地逐步形成了以党政监督为主体,专业性监督部门和群众性监督组织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监督实践成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的源头。摘编自吴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督制度研究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国要有国法。”1982年,全国90%左右的县团级以上党委建立了纪检机构,国务院各部委都基本设立了纪检组织。是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批机关、监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其监督;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1986年,国家监察部(2018年并入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后,各级地方政府行政监察机关迅速建立起来。摘编自谢撼澜、谢卓芝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建设的进程与经验(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监督制度形成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监督制度建设的意义。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是适应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而建立起来的”“两汉时期,朝廷设立各级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监察机构开始独立于行政系统。监察官员的品级比相应行政官员的级别低,但职权较大”“唐朝以来,各朝推行检举、控告、采访调查、深入部门定期检查、重大政治活动亲临现场督察以及考课督察结合等方式”“宋代设立监司、监州,完善地方监察体系。清朝不仅在全国设十五道监察御史,还规定都御史统辖省按察使”概括。第二小问积极作用,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集权、澄清吏治、稳定秩序、促进发展等方面分析。(2)据材料二“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借鉴苏俄(联)社会主义政权建设模式,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保证苏维埃政权的有效运转,抵制封建官僚思想的侵蚀”归纳。(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监督体制、民主法治、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说明。答案:(1)特点:服务于君主专制;监察机构与行政机构逐渐分离;监察官员位卑权重;监察方式多样化;重视地方督察。积极作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有利于澄清吏治,减少行政机构工作失误;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2)背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在华广泛传播;苏俄(联)社会主义监督制度的影响;革命形势高涨,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3)意义: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制;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序进行。(任答两点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下面是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1949年后的中国历史目录摘编。第三节中国共产党政权的演变一、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民国五十五年至五十六年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摸索四、创造两岸双赢,华人屹立世界1两岸关系的发展A军事冲突时期(三十八年至六十七年)B冷战对峙时期(六十八年至七十五年)C交流对谈时期(七十六年迄今)2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内外因素A国际因素B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C台湾内部因素3两岸交流的现况4当前两岸问题的焦点:统独之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解析:从经济角度来看,可以增加社会主义制度在大陆的建立,理由从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角度回答。从政治角度来看,可以增加冷战与两岸关系,理由从美苏全面冷战,两岸分裂角度回答。可以增加台湾问题与国际认知,理由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及一个中国原则的角度回答。答案:建议一增加社会主义制度在大陆的建立。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以三大改造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革命,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建议二增加冷战与两岸关系。理由:二战后,美苏全面冷战,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决台湾问题,加剧两岸分裂程度。建议三增加台湾问题与国际认知。理由: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已被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公认。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