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报告Word版36页共20页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2035690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0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报告Word版36页共2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报告Word版36页共2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报告Word版36页共2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报告【最新资料, 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第 1 页 共 36 页目 录一、规划背景 . 5(一)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 51、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农业生物产业基础 .5.2、生物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催生了新型农业生物产业 .7.(二)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机遇 . 81、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面临有利的国际机遇 .9.2、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速发展农业生物产业 .103、我国具备发展农业生物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一定的技术基础 .114、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12(三)问题与挑战 . 131、农业生物产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 .132、缺乏产业竞争的核心技术与政策法规体系 .143、缺乏有效组织,无序竞争严重,导致整体优势缺乏 .154、产业化人才缺乏,研发与产业化脱节 .15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 16(一)指导思想 . 16(二)基本原则 . 16(三)发展目标 . 17(四)主要任务 . 171、加快建设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182、优化和完善农业生物产业组织体系 .18第 2 页 共 36 页3、尽快形成农业生物产业服务保障体系 .194、建立健全农业生物产业政策法规体系 .19三、重点发展领域 . 19(一)农业良种 . 191、农作物良种 .192畜禽水产良种 .21(二)绿色农业生物制品 . 221、生物农药 .232、生物肥料 .233、生物饲料 .244、生物节水制剂 .24(三)动物疫苗与药物 . 25(四)农业生物制造 . 261、农业生物基材料 .262、微生物制造与食品发酵 .26(五)生物质能源 . 271、能源作物 .282、清洁能源 .283、燃料乙醇 .284、生物柴油 .295、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 .29(六)生物修复与生物环保 . 29(七)农业生物服务 . 30第 3 页 共 36 页四、保障措施 . 31(一)建立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协调和管理机制 . 31(二)创新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 . 31(三)加强有关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 . 32(四)完善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 32(五)制定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 33(六)实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 . 33第 4 页 共 36 页近年来,世界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革命, 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引擎的高新技术,正推动着农业常规技术的全面升级, 深刻影响着世界农业发展的格局。以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标志,农业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逐渐浮出水面, 并逐渐成为农业竞争的焦点和核心。生物产业是以生命科学和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 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农业生物产业是指以生物技术为核心,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产品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农业生物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生物种业、绿色农业生物制品、农业动物疫苗与药品、农业生物能源、农业生物制造以及农业生物环保等方面。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在认真研究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十一五”时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农业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一、规划背景(一)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现状1、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农业生物产业基础近年来,随着世界高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在解决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食品与能源等诸多问题上的作用日趋明显和重要,第 5 页 共 36 页并逐渐成为国家科技计划优先发展的重要领域。农业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新阶段农业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民增收的高技术领域之一。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兽药、转基因农作物等相关产品研制取得了良好进展, 农业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在一些领域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目前,我国生物肥料的生产企业有 500 多家,登记的生物肥料产品 526 个,年产量达到 450 万吨,产值超过 80 亿元,应用面积累计近 1 亿亩。 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今后 5 年内我国的微生物肥料生产量可望达到 800 万吨/年。我国生物农药企业 200 家左右,登记注册的产品超过 1000 种,其中生物化学农药 124 种、微生物生物农药 68 种、植物源生物农药 10 种,总产值 65 亿多元,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每年可挽回损失 100 多亿。我国已获得具有不同性状的转基因植物 180 种,进入中试或大田释放的 15 种,进入商品化应用的 6 个。截止 2006 年,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55 个,累计推广达 1.3 亿亩,社会经济效益超过 216 亿元;利用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培育出抗病优质水稻、小麦、棉花、蔬菜等新品种,如国稻 1 号、W017 等已在生产上应用;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抗病优质高产小麦、水稻、玉米、蔬菜、油菜等作物新品种 100余个,累计种植超过 2 亿亩。在生物兽药与畜禽疫苗研制方面, 我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出第 6 页 共 36 页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工程疫苗,如 H5N1 禽流感灭活疫苗、猪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厌氧菌病干粉苗、布鲁氏菌病 2 号弱毒苗、核酸疫苗、表达马立克氏病毒 gB 蛋白和新城疫病毒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 重组禽流感 -新城疫病毒活载体二联弱毒疫苗、猪喘气病弱毒疫苗、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等。其中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出口国外,赢得良好的信誉;H5N1 禽流感灭活疫苗对我国及周边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正开展基因工程疫苗、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等一些高安全性疫苗的探索和研究,并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有些方面有了较大突破。我国生物农药、生物肥料、 生物疫苗和转基因植物等技术成果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应用, 不仅为农民节约了大量资金,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而且也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生物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催生了新型农业生物产业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能源短缺危机的出现, 一些清洁、高效的生物质能源如沼气和酒精等开始进入规模化生产, 在能源植物培育、生物制氢技术等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使生物能源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据有关报道,全球能源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如树脂泡桐、油棕、油桐、芥酸象草、桉树、玉米、木薯、甜高粱、甘蔗等。初步估计全球生物质能量的储量约为 18000 亿吨,相当于 640亿吨石油。随着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的发展, 农业产品有可能逐步取代第 7 页 共 36 页石油,成为工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能源部、农业部的研究报告指出, 到 2020 年,美国 10%的基本化工原料将来自植物资源, 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 50%。与美国情形大体相同,欧盟委员会提出到2020 年运输燃料的 20%将使用生物燃料。我国现有生物质能源植物约 18 亿吨, 可开发成标准煤 8.7 亿吨, 专家预测, 我国仅农林废弃物2020 年实物量与可开发量将分别达到 11.65 亿吨和 8.3 亿吨标准煤。以农产品加工增值为目标, 我国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领域开展了啤酒、柠檬酸、赖氨酸、酶法淀粉糖、酵母及 L-乳酸等主要大宗发酵产品;传统白酒、黄酒、酱油、食醋、泡菜及食用菌等主要传统特色生物制造工艺现代化;咸味食品香精、新型生物防腐剂、新型天然色素、降脂红曲、海洋生物多糖及真菌糖肽等新型功能性食品配料等的技术研发,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化领域奠定了技术基础,初步形成了若干有实力的高技术企业。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治理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已经引起了各部门的广泛注意。 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污染环境修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效功能植物和微生物的筛选和构建奠定了废弃物利用和生物修复的基础。尽管我国农业环境生物技术的起步较晚,产业化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 但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产业化,可以预见,低成本、纯生态的污染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必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二)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机遇发展农业生物产业是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加入第 8 页 共 36 页WTO 之后,国际农业竞争明显加剧,发展现代农业,开发农业新产品,扩大出口贸易,减少农业化学品残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都需要农业生物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农业生物产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1、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面临有利的国际机遇在 20 世纪末期,世界重大科学发展和技术发明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过去五年的全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生物技术占 40%。特别是 2000 年 6 月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谱”完成,被认为是现代科技史上继核能利用、航天登月、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当前,世界现代生物产业发展正处于成长期, 尚未形成类似汽车、半导体、 软件等成熟产业那样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为我国现代农业生物产业在局部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同时,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国际合作研究将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有利于我国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交流与合作,利用全球化机遇加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在一些生物产业领域,虽然我国和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 如美国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能源利用已具有相当可观的规模, 占该国一次能源消耗量的 4%;德国生物柴油已应用在奔驰、宝马、大众、奥迪的轿车上,全国现有 900 多家生物柴油加油站,但从世界生物能源、生物环境等产业的总体发展来看,尚处于产业形成期或产业的起步阶第 9 页 共 36 页段,甚至于产业发展的一些重大而关键的技术还未研发出来或没有取得突破。2、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速发展农业生物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主题,任务艰巨而复杂。从现代农业早期发展看,其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节约劳动力为特征的农业机械主导模式, 一种是以节约土地为特征的生物技术主导模式。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使农业机械主导和生物技术主导两种模式相互交织,出现了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 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从现在到 2030 年,我国人口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 2.5 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步伐加快,届时我国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6.5 亿吨左右,粮食单产在现有基础上提高 38%,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但是,我国农业水土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农业持续发展的瓶颈。要突破这种发展瓶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的需求, 必须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生物产业发展提出了强劲需求, 也为现代生物技术突破和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保障粮食安全,要求通过生物产业发展推动动植物品种改良和种植养殖业变革,第 10 页 共 36 页实现了农产品优质、超高产、抗逆。保障生态安全,要求通过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生物良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和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有效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量,降低其对环境的压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要求通过农业生物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工业化,生产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医用蛋白、工农业用酶、能源替代物、 功能性食品等。 可见,现代生物技术突破和生物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我国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复杂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客观需要。3、我国具备发展农业生物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一定的技术基础我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据初步统计, 我国境内共有高等植物 30000 余种,脊椎动物 6347 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 10%和 14%;药用植物 12800 多种,牧草 4200 多种, 经济树 1000 种以上,陆地生态系统 599 类,已知脊椎动物 667 种、种子植物 17300 多种、真核微生物 2000 多种,具有发展农业生物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我国目前有一大批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队伍并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 1965 年,胰岛素的首次人工合成;水稻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杂交水稻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基因组研究、 组织器官工程、 生物芯片、克隆技术、干细胞技术等都有较高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前沿水平。根据对我国专家的调查, 在 83 项备选技术中,我国有 76 项与领先国家的差距在 5 年以内,占 92%;有 7 项与领先水平处于同等水平,占8%。我国在农业生物能源的原料来源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中包括了第 11 页 共 36 页大量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农业秸秆、粪便等废弃物、粮食和其他食品加工废渣等,其中农业秸秆年产量 7 亿吨,加上林业废弃物,折合能源 8.7 亿吨标准煤;农产品加工和养殖场的废弃物,理论上可产生沼气约 800 亿立方米,相当于 5700 万吨标准煤。此外,可将玉米(特别是转基因玉米) 、甘蔗、木薯等作为燃料酒精的原料。我国丰富的生物质原料为技术突破后的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从产业技术角度看, 我国现有的生物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起点较高、差距较小。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疫苗等绿色农业生物制品的应用, 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打破农业与工业的界限,实现“农业工业化” ,为农业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化和市场基础。4、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 对农业生物产品的需求量将会迅速增加。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为抓住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战略机遇,加快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是能源短缺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 对生物能源和生物环境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巨大。据预测,到 2020 年我国石油年消费量将达到 4.56.1 亿吨, 而国内可供应量仅为 1.82.0 亿吨; 天然气需求总量将达到 14501650 亿立方米,其中 500600 亿立方米需要依靠进口。第 12 页 共 36 页这两种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到 60%和 34%。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更为突出,环境污染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仍在继续,全国80%的河流被污染, 1/4 的国土面积缺水, 1/3 的城市缺水, 2000 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1/3,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18%;全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约 7 亿吨, 其中只有少部分用于造纸、 还田及农民生活用燃料, 大部分被丢弃或直接焚烧,对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全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约 30 亿吨,其中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养殖场附近地区的水、土、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农产品如甘蔗、水果、蔬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液,已逐渐成为农产品加工升值中的新难题。从需求拉动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国未来生物质能源、 废弃物治理和环境修复生物产业发展的潜力不可限量。(三)问题与挑战1、农业生物产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从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现状来看, 现代农业生物产业正在崛起,在生物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总体上处于第二方阵(欧美等发达国家处于第一方阵) ,居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在生物技术的研发阶段,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差不大, 在部分领域如转基因技术方面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总体上看大约相差 5 年左右;但是,在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则相对较大,大约相差 1015 年。第 13 页 共 36 页与此同时, 农业生物产业是国际生物技术竞争的重要领域和战略新兴产业,也是农业竞争的焦点。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农业生物产业的研究与开发。世界各国政府, 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抢占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制高点,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投入,并实施了一系列专项计划。同时,通过多种渠道融资,以保证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目前,我国企业资本融通渠道只有创业者个人出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投资,政府的风险投资,国家科技部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五种。不仅渠道少、而且资金总量严重不足。2、缺乏产业竞争的核心技术与政策法规体系虽然我国生物技术发展已经在国际生物技术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席位。但从整体看,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基本处于跟踪和模仿阶段。一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生物技术少, 能产业化应用的技术成果更少,尤其是畜禽水产业、农业废弃物和农产品加工残留物的循环利用、 农业污染的生物修复、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核心竞争技术严重缺乏。 二是生物技术产业装备水平低。 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撑技术与装备不仅具有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交叉的特点,而且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生产经营专用仪器、装备的公司都拥有国际市场。 只有占有国际市场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但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并占有国际市场的能力。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仪器、设备、试剂等支撑技术与装备十分落后,主要依靠进口。我国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也严重不足, 相应的产业支撑政策第 14 页 共 36 页法规体系不完善。在美国,生物技术高新企业创建初期,在第一期、第二期的融资中(即种子资金期和风险投资期) ,一般都是技术出资者控制了 50%以上的股权, 而资本出资方是小股东。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融资不断增多,创业者(技术拥有者)才逐渐失去绝对的控股权,但企业本身却发展成完整的现代企业。 我国在此方面还存在缺陷, 直接表现为无形资产在企业创建初期股权结构中的比例都在 35%以下。3、缺乏有效组织,无序竞争严重,导致整体优势缺乏目前, 我国还没有全国性统管生物技术产业从研发到产业化的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产业整体缺乏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国内从事生物技术的企业因隶属不同的管理机构。 诸多方面的制约,往往倾向于选择短期能产生效益的研究与产业化项目, 导致创新的源头匮乏。 更为严重的是,各部门的产业发展计划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各部门、地方自成一体、封闭运行,导致资金和科研力量分散,造成低水平重复。4、产业化人才缺乏,研发与产业化脱节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 由于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长,加上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国外, 国内不仅优秀科研人才数量不足、产业化人才十分缺乏,而且技术兼经营型人才更是奇缺。此外,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理论和技术研究,对产业化不重视,常出现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 或产业化成本很高,不能进第 15 页 共 36 页入市场的现象,导致有限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针对我国粮食与食物安全、 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发展主题,以及适应我国农业实施“拓展、跨越、提升”三大战略的重大需求,突出优势产品和成熟技术,以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推进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优化产业布局、显著提升农业生物产业对农业经济贡献份额为主要任务, 增强农业生物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新型生物产业培育能力,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循环经济发展。(二)基本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的原则。 针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选择农业生物技术产业进行优先支持和重点扶持。2、坚持产业发展与能力建设同步提升的原则。 根据农业生物产业地域性强、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建立一个稳定支持的保障机制和产业示范带动模式。3、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 突出市场导向和效益为主,发挥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主体作用;政府要为农业生物产业第 16 页 共 36 页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4、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集成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并不断拓宽技术、产品、人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积极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生物企业。5、坚持科研计划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农业生物产业的发展要与国家各类农业生物科技发展计划有机衔接, 突出重点领域和特色优势,增强技术贮备能力,保障农业生物产业的技术先进性、实效性和持续发展性。(三)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基本建立和健全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 产业组织体系、 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转化一批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值和效益显著、市场影响力大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 培育 100 家市场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现代农业生物企业, 10 个产值超过 10 亿元的农业生物产业基地; 到 2010 年,农业生物产业总产值在现有基础上增加 1 倍以上,在农业 GDP 中的比重达到 5%以上,使我国进入世界农业生物产业强国行列。(四)主要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是由一个无序到有序、由市场驱动到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发展阶段。 围绕农业的发展主第 17 页 共 36 页题和做大、做强生物产业的总体目标,加快建立促进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我国农业生物产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聚集和产业化发展。1、加快建设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在农业生物育种、 绿色农用生物制品、 动物生物疫苗与诊断试剂、生物质能源、农业生物制造、农业生物环保制剂、农业生物资源和生物产业服务等领域, 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包括主要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主要动物的分子育种以及动物生物制品、 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防治、生物饲料等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快速提升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 研发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生物产品; 扶持一批农业生物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提高农业生物产业的技术转移与集成创新能力;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形成农业生物产业技术的创新体系。2、优化和完善农业生物产业组织体系在农业生物制种、基因工程疫苗、绿色生物制剂、生物制造等产业基础好、技术条件成熟、产业关联度高的领域,通过市场拉动、优化布局、联合协作、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方式,加快产业的规模化聚集,形成强势生物产业基地。同时,在生物质能源、生物修复、生物资源开发等具有一定技术基础、产业成长潜力大的新兴产业领域,通过政策引导、择优扶持、强化技术、优化链条等组织方式,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逐步形成新兴生物产业集群。第 18 页 共 36 页3、尽快形成农业生物产业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安全预警、 环境影响评价等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生物产业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评价等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生物产业(产品)认证体系,培育第三方中介性质的生物产业服务企业。4、建立健全农业生物产业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生物安全法规, 加强国家生物产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生物物种资源对外输出、 出入境审批与查验制度。 抓紧制定产业发展的专题规划,明确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 建立生物产业产品的技术标准。明确生物产业行政事权,制定鼓励与限制、奖励与惩罚相得益彰、严肃高效的产业发展监管制度。三、重点发展领域“十一五”期间,根据新阶段农业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需求,围绕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重点组织实施七大农业生物产业领域的产业化开发内容,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尽快形成我国农业生物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一)农业良种1、农作物良种“十一五”期间,重点推进超级稻和专用水稻、超级小麦、优质第 19 页 共 36 页高产专用玉米、高产杂交抗虫棉花、优质专用大豆、双低油菜、设施专用蔬菜等主要农作物良种的产业化。 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大第一期超级稻推广力度, 使其种植面积达到水稻播种面积的50%;加强第二期超级稻新组合制种技术研究,提高制种产量。推进具有富铁、高氨基丁酸含量和高黄酮、异黄酮性状,适合肾脏病和糖尿病人食用的低谷蛋白新品种的开发和产业化。 5 年内,培育超级杂交稻新组合 1020 个,专用水稻新品种 23 个,推广面积累计超过 2亿亩,形成 23 个大型水稻种业集团。加大优质、 超高产超级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和产业化; 推广适合制作面包、饼干、面条、馒头等专用小麦新品种,并逐步形成规模。 5年内,育成符合超级小麦综合目标的新品种 58 个;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 68 个,推广面积达到小麦总面积的 1/3 左右。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为重点,积极推进高产、抗病虫、抗逆玉米和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的产业化。 5 年内,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 2030 个,其中在产量和适应性上有重点突破的新品种 35个;高油、优质蛋白、高淀粉、甜、糯等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 810个,累计推广 1 亿亩以上。扩大转基因抗虫棉、 杂交抗虫棉种植面积; 通过三系配套杂交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选育抗虫、抗病、耐涝、抗除草剂等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 5 年内,培育抗虫杂交棉新品种 810 个,累计种植 1000 万亩以上。第 20 页 共 3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