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13 六国论实战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1927116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13 六国论实战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13 六国论实战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13 六国论实战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国论实战 一、基础知识下列各项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荆棘(j)六国互丧(sn)敝帚自珍 如弃草芥B颠覆 抱薪救火思厥先祖父(ju) 暴秦之欲无厌(bo)C嬴政 羸弱邯郸 洎牧以谗株(z)D革灭殆尽 燕赵之君(yn)胜负之数(sh)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wi)解析:选B。A.六国互丧(sn)。C.洎牧以谗诛(j)。D.燕赵之君(yn)。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 盖:因为B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的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 厌:讨厌C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确定,断定终继五国迁灭 迁灭:灭亡D后秦击赵者再 再:两次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解析:选B。B.厌,通“餍”,满足。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起视四境ABC D解析:选A。事实上。祖辈和父辈。到了地步。智慧和力量。旧事,前例。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为秦人积威之所劫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洎牧以谗诛C其势弱于秦 D苟以天下之大解析:选B。例句与B项都为被动句。A.判断句。C.状语后置句。D.定语后置句。填充下列横线上空缺的名言名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69题。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下面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思厥先祖父厥:他(他们)的B暴霜露 暴:暴露C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D犹抱薪救火 犹:犹如,好像解析:选B。暴:通“曝”,冒着。下列加点的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B.C. D.解析:选B。之:助词。A.介词,在/介词,用,把。C.表因果,才/介词,用。D.代词,秦国/代词,诸侯国。下列对本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B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自己颠覆的下场。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比句为主,又间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有气势有变化。解析:选D。“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比句为主”不对,应是“以对偶和对比的整句为主”。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译文:_(2)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译文:_答案:(1)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2)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B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C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D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解析:选C。根据语境意思及行文标志划分。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世家, 世家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后指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B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C山东,和“山西”相对,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D窃,敬辞,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本文指自己。解析:选D。窃,是谦辞。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都是史论文,本意都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是借古讽今,讽谏当朝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B对秦国来说,韩、魏之所以重要,在于这两个国家是秦国进攻各国的交通要道。C在作者看来,六国如能团结一致,共同抗秦,就能得以共存了。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解析:选B。对秦国来说,韩、魏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这两个国家是秦国进攻各国的交通要道,还在于如果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韩、魏从背后乘机攻打,就非常危险了。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译文:_(2)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译文:_答案:(1)舍弃小小的韩、魏,(让其)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强大的秦国,他们怎么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2)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么,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参考译文】我曾经阅读史记中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秦国与诸侯国争夺天下的关键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领地;诸侯国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领地。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的了。从前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韩国;商鞅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魏国。秦昭王没有得到韩、魏的归顺,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范雎把这看做是值得担忧的事情,那么秦国所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对秦国来说是危险的事。因为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遇到燕、赵的抵抗,而韩、魏又会乘机从背后打来,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国进攻燕国、赵国时,不曾担心韩、魏会从后面袭击,这是因为韩、魏都已归附秦国的缘故。韩国、魏国是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军队能够往来其间,这难道是明了天下的形势吗?舍弃小小的韩、魏,(让其)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强大的秦国,他们怎么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秦国,然后秦国的军队就能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秦国的祸害了。韩国和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国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强和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么,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凭借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国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秦国还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国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以至于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悲痛吗?四、语言运用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地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A BC D解析:选B。为中心句,“欺骗自己”对应“这种自我欺骗”,呼应“由此”,“有些人自信”连接“真正的自信者”,“怀疑及不满”对应“为弱点苦恼”。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材料1: 教育部近日指出,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多家电视台的台标不合规范,如央视台标CCTV是英文缩写,不符合国家语言文字法规要求,需改为汉字。央视则表示该台标非常珍贵,不能更改。材料2: 面对教育部的批评,央视“不可能轻易更改”的回复,有人认为“太过霸气”,“央视敢于叫板的底气,无非还是来自其特殊的地位”。这部分人力挺教育部,认为教育部是为了传统文化而做努力,应该支持。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说的现象。(不超过10字) 答:_(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答:_答案:(1)央视台标引起争议(或“央视台标要不要改”) (2)(示例一)“CCTV”早已深入人心。首先,CCTV多年来作为央视的标识,早已为国人乃至世界所认同,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文化意义,其品牌价值对央视甚至是对国家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其次,央视还肩负着对国外宣传的重任,如果改成中文,肯定会给关心中国的外国朋友造成不便。(示例二)“CCTV”没有中国味。首先,作为汉语载体的方块形的汉字,沿用五千多年,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最具有中国味的。其次,汉字已经作为一种国家标准,它是国家形象的标志,央视是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媒体,肩负着张扬我们文化自信的社会责任。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