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技术要求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1873262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缆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缆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缆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部分 相关技术要求1 执行标准GB/T12706.1-200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 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GB/T2951-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GB/T3048-199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1997电缆的导体JB/T8137-1999电线电缆交货盘GB6995-1986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18380.1-2001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燃烧试验 第1部分: 单根绝缘电线或电缆的垂直燃烧试验方法 2 使用特性2.1 额定电压U0/U为0.6/1kV,额定频率为50Hz。2.2 敷设方式可有沟槽、排管、沟道、桥架等多种。2.3 电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项目单芯电缆三芯电缆无铠装有铠装无铠装有铠装安装时电缆最小弯曲半径20D15D15D12D注:D为电缆外径3 工作特性及条件3.1 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70。3.2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60。4 技术要求4.1 导体4.1.1 导体结构、性能及外观符合GB/T3956-1997的规定。4.1.2 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4.2 绝缘4.2.1 绝缘紧密挤包在导体上,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导体。绝缘表面平整,色泽均匀。绝缘层的横断面上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砂眼等缺陷。4.2.2 绝缘采用PVC/A型聚氯乙烯混和物,绝缘的平均厚度不小于GB/T12706.1-2002中规定的标称值,绝缘的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4.2.3 绝缘线芯采用颜色识别,分色规则符合GB6995-1986的规定。4.3 缆芯、填充及内衬层4.3.1 电缆绝缘线芯成缆方向为右向。4.3.2 电缆的缆芯中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4.3.3 VV22型电缆成缆线芯外绕包两层PVC黑带作为内衬层,其厚度符合GB/T12706.1-2002的规定。4.4 铠装4.4.1 单芯电缆采用双层不锈钢带铠装,多芯电缆铠装采用双层镀锌钢带铠装。4.4.2 钢带螺旋式绕包,绕包间隔不超过钢带宽度的50%。4.4.2 钢带厚度符合GB/T12706.1-2002的规定,钢带绕包圆整光滑。4.5 外护套4.5.1 电缆外护套紧密挤包在铠装层上,护套表面光洁,色泽均匀。4.5.2 电缆外护套材料采用PVC/ST1聚氯乙烯混和物;护套厚度符合GB/T12706.1-2002的规定,其任一点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80%-0.2mm。5 成品电缆5.1 成品电缆的机械物理性能等技术指标符合表1的规定。5.2 成品电缆经受3500V交流电压,时间5min的试验而不击穿。5.3 电缆的绝缘电阻常数:20时,不小于36.7Mkm;70时,不小于0.037Mkm。5.4 电缆导体20时直流电阻符合GB/T3956-1997的规定。5.5 成品电缆的不圆度不大于10%。5.6成品电缆能通过GB/T18380.1-2001的不延燃试验。5.7成品电缆表面连续印有电缆型号、电压、厂名、尺码等标志。标志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并符合GB6995.3-1986规定。6 试验6.1 例行试验例行试验在每一根电缆制造长度上进行,例行试验项目如下: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技术要求1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3048.4-94符合GB/T3956-1997规定 2电压试验GB/T3048.8-943.5kV,5min不击穿6.2 抽样试验抽样试验频次符合GB/T12706.1-2002规定,试验项目如下: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技术要求1导体检查目测符合GB/T3956-1997规定2尺寸检查GB/T2951.1-1997符合GB/T12706.1-2002规定6.3 电缆型式试验内容及方法符合GB/T12706.1-2002的规定。7 包装及运输和保管7.1 电缆妥善包装在符合JB/T8137-1999规定要求的电缆盘上交货。电缆端头可靠密封,伸出盘外的电缆端头加保护罩,伸出的长度不小于300mm。7.2 每盘电缆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电缆盘上标明:a制造厂名或商标;b.电缆型号及规格;c.长度,m;e.毛重,kg;f.制造日期: 年 月;g.表示电缆盘正确滚动方向的符号;h.标准编号。7.3运输和保管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缆应避免露天存放,电缆盘不允许平放b.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严禁机械损伤电缆;c.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必须放稳,并用合适方法固定,防止互撞或翻倒表1 额定电压0.6/1K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VV22)主要性能指标序号项 目单 位技术指标1导体直流电阻(20)/km符合GB/T3956-1997规定2交流电压试验kV/min3.5/5, 不击穿34小时交流电压试验(4U0)kV2.4, 不击穿420绝缘电阻常数KiM.km36.7570绝缘电阻常数KiM.km0.0376绝缘机械物理性能老化前抗张强度N/mm212.5断裂伸长率%150老化后抗张强度N/mm212.5断裂伸长率%150抗张强度变化率%25断裂伸长率变化率%257聚氯乙烯绝缘高温压力试验试验温度(偏差2)80压痕深度 最大%508聚氯乙烯绝缘低温试验聚氯乙烯绝缘卷绕试验不开裂聚氯乙烯绝缘拉伸试验%20聚氯乙烯绝缘冲击试验不开裂9聚氯乙烯绝缘抗开裂试验不开裂10护套机械物理性能老化前抗张强度N/mm212.5断裂伸长率%150老化后抗张强度N/mm212.5抗张强度变化率%25断裂伸长率%150断裂伸长率变化率%2511聚氯乙烯护套高温压力试验试验温度(偏差2)80压痕深度 最大%5012聚氯乙烯护套低温试验聚氯乙烯护套卷绕试验不开裂聚氯乙烯护套拉伸试验%20聚氯乙烯护套冲击试验不开裂13聚氯乙烯护套抗开裂试验不开裂14聚氯乙烯护套的不延燃试验通过第2部分 电缆的质量检验、技术支持及其它1. 制造与检验1.1 供方提供的电缆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制造与检验,提供电缆的质量证明书,并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1.2 供方的质量体系通过了ISO9001国际认证,在电缆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标准进行控制,特别注重关键工序的控制。2 技术支持与工程配合2.1 对于买方在电缆检验、安装、运行、调试及维护等过程中所需技术支持,供方必须积极配合与支持,及时提供安装、操作、使用、维护技术说明书等技术文件。2.2 根据工程需要可以召开设计联络会或其它形式解决设计制造中的问题。3. 电缆设计使用寿命不小于30年。10kV 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力电缆订货技术条件1 总则1.1 本技术条件仅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10kV XLPE绝缘电力电缆订货。1.2 本技术条件的内容包括遵循的标准和电缆使用条件、构造及其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包装。1.3 本技术条件中凡标明参数数值的,是作为特别强调,其他未标明的均应执行相关GB、IEC和DL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有关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采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706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IEC60502 额定电压1-30kV挤包固体绝缘电力电缆DL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GB2952 电缆外护层GB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3 使用条件各单位订货时应参照下列条文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使用条件,并符合DL401的规定。 3.1运行条件3.1.1系统额定电压: 6/10 kV。3.1.2系统最高运行电压: 12 kV。3.1.3系统接地方式和电缆额定电压(Uo/U) a.中性点不接地(含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电缆额定电压U0/U宜采用8.7/10 kV。b.中性点经过小电阻接地系统,电缆额定电压U0/U可选用6/10kV。3.1.4 系统频率:50Hz。3.2环境条件环境温度;直埋时土壤热阻系数3.3敷设条件敷设条件可为直埋、排管、沟道、隧道、桥架等方式。沟道内积水时电缆可能局部或完全浸于水中;直埋于高地下水位地区时,电缆可能经常或周期性地被水浸泡。4 技术要求各单位在招标时,应要求厂商提供电缆结构尺寸、特性参数、结构图等技术资料和电缆构造各部分的原材料及其来源、性能指标等,并在供货合同中明确。4.1工作特性持续运行时,电缆导体的最高额定温度为90;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根据以上温度计算载流量时,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连续负荷时周围土壤变干、其热阻系数可能会增大,使散热条件恶化。4.2构造4.2.1导体a.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b.导体应采用绞合圆形紧压线芯。紧压系数应不小于0.9。4.2.2挤出交联工艺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宜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全封闭干式交联。冷却工艺应均匀、充分。4.2.3绝缘绝缘标称厚度4.5mm,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最小厚度测量值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 。任一断面的偏心率(最大测量厚度最小测量厚度)/最大测量厚度应不大于10% 。4.2.4导体屏蔽a. 导体屏蔽为交联挤包半导电层,半导电层应均匀的包覆在导体上,表面应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b.标称厚度应为0.8mm,最小厚度应不小于0.6mm。4.2.5绝缘屏蔽a. 绝缘屏蔽为交联挤包半导电层,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绝缘表面,表面应光滑,不得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绝缘屏蔽宜为可剥离型;b. 标称厚度应为0.8mm ;c. 三芯电缆绝缘屏蔽与金属屏蔽层之间应有沿缆芯纵向(黄绿红)相色标志带。4.2.6金属屏蔽4.2.6.1金属屏蔽结构与截面应满足短路电流容量要求。4.2.6.2导体截面为500mm2及以上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应采用铜丝屏蔽构成,其他可用铜带构成。铜带、铜丝导电率应与铜导体导电率相当。 铜丝、铜带的连接应采用电焊或气焊,保证连接可靠,不得采用锡焊或机械搭接。4.2.6.3铜带屏蔽a. 铜带屏蔽应采用搭盖或两层间隙绕包,搭盖率应不小于15% ,允许公差应控制在 - 10%范围内;b. 铜带绕包应连续、均匀,平整光滑,不能过紧,铜带不应在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范围内而断裂;c. 铜带厚度为:三芯电缆不应小于0.1mm,单芯电缆不应小于0.12mm。4.2.6.4铜丝屏蔽结构,铜丝间距平均值不大于4mm,最大间距6mm,铜丝外应有铜带或扁铜丝反向扎紧。4.2.7三芯电缆的内衬层和填充物内衬层和填充物应与电缆运行温度相适应,并对绝缘材料不产生有害影响。4.2.7.1缆芯间紧密填充非吸湿性柔软材料,三芯电缆成缆后缆身应外形圆整。4.2.7.2内衬层应为热塑性材料挤包。a. 对高地下水位地区宜选用为挤包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护套料。常用三芯电缆内衬层厚应不小于下表所列值:电缆截面(mm2) 150及以下 185 240 300 400内衬层厚度(mm) 1.6 1.8 1.8 1.8 2.0内衬层平均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4.2.8 铠装4.2.8.1 根据电缆工程设计要求及敷设条件可采用钢带、钢丝铠装或无铠装。4.2.8.2 钢带铠装应采用双层热镀锌钢带,绕包应平整光滑,钢带规格符合GB2952.3 第4.2.1条的规定。4.2.8.3 钢丝铠装应采用镀锌钢丝,钢丝规格符合GB2952.3第4.2.3条的规定。4.2.9 外护套外护套可采用聚氯乙烯(PVC)料或聚乙烯(PE)料挤包,有特殊防水要求的电缆宜采用PE外护套。外护套材料必须与电缆工作环境和电缆额定工作温度相适应。三芯钢带铠装电缆外护套厚度标称值应不小于下表所列值:电缆截面(mm2) 150 185 240 300 400外护套厚度(mm) 3.6 3.6 4.0 4.0 4.1外护套平均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4.2.10 电缆外径不圆度不应大于15%,计算方法:电缆最大外径 电缆最小外径电缆不圆度 = - 100%电缆最大外径4.2.11其他特殊要求根据电缆使用条件的特殊要求(如考虑防白蚁、阻燃等),订货时具体商定。5 试验电缆型式、抽样试验、例行试验的项目和方法,应符合GB12706和IEC60502等有关规定。 5.1例行试验5.1.1导体直流电阻试验导体直流电阻应符合GB/T3956的规定。5.1.2局部放电试验1.73U0、放电量不大于10pC。5.1.3交流电压试验3.5U0、5min不击穿。5.1.4内衬层耐压试验直流 15kV、1min 或工频10kV、1 min。5.1.5外护层火花试验应符合GB2952.1中第 8.3.1条的规定5.2抽样试验5.2.1结构检查应符合本技术条件条款4.2的要求。5.2.2 交流电压试验工频4U0、4小时不击穿。5.2.3热延伸试验按GB12706.1中16.3.13的规定。5.2.4 绝缘屏蔽的剥离力试验按照GB12706的规定,剥离力应不小于8N、不大于35N。5.2.5 根据具体情况,抽样试验还可重复例行试验的项目。6 验收6.1一次订货总长度较长时,应赴厂方验收。 6.2验收人员应检查全部出厂试验报告,但不签署任何确认文件,不承担卖方对产品质量应负的检验责任。6.3验收人员指定抽试样品,抽试频度按照GB12706执行,试验及样品全部由厂方负责。7 成品电缆标志成品电缆的外护套表面应连续印有电缆型号、规格、厂名、制造年月和长度标志。不得采用凹印。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并符合GB6995.3规定。8 包装储运8.1 电缆交货使用电缆盘,每盘电缆长度一般不小于300m。8.2 电缆两端应有可靠的防潮密封保护。8.3 电缆盘上应标明:盘号、电缆型号、规格、长度、毛重、厂名、滚动方向及其他注意事项。8.4 交付的每盘电缆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试验报告应通过合适途径提交订货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