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抗震设计PPT学习教案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101754098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PPTX 页数:92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PPT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PPT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PPT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1框架结构抗震框架结构抗震(kngzhn)设计设计第一页,共92页。 5.2 震害特征(tzhng)及其原因分析Earthquake disaster and disaster analysis1.结构布置(bzh)不合理产生的震害(2)竖向不规则产生(chnshng)的震害高层建筑的第五层倒塌 应力集中产生的震害 第1页/共92页第二页,共92页。3 5.2 震害特征(tzhng)及其原因分析Earthquake disaster and disaster analysis1.结构(jigu)布置不合理产生的震害(3)防震缝宽度(kund)不足产生的震害防震缝两侧结构单元的碰撞第2页/共92页第三页,共92页。4 5.2 震害特征及其原因(yunyn)分析Earthquake disaster and disaster analysis2.框架(kun ji)整体的震害第3页/共92页第四页,共92页。55.2 震害特征(tzhng)及其原因分析Earthquake disaster and disaster analysis3.框架梁柱(lin zh)及节点震害(1)框架(kun ji)柱震害(a)柱顶破坏(b)柱底破坏主要原因是节点处弯矩、剪力、轴力都较大,受力复杂,箍筋配置不足,锚固不好等。一般由于柱底箍筋较柱顶密,震害相对柱顶较轻第4页/共92页第五页,共92页。65.2 震害特征(tzhng)及其原因分析Earthquake disaster and disaster analysis3.框架梁柱(lin zh)及节点震害(1)框架(kun ji)柱震害(c)短柱破坏(d)角柱破坏由于填充墙的不合理砌筑或高位窗使得框架柱形成短柱破坏(当柱高小于4倍柱截面高度(H/b4)时形成短柱,短柱刚度大,易产生剪切破坏)。由于双向受弯、受剪,加上扭转作用,角柱震害比内柱重。第5页/共92页第六页,共92页。75.2 震害特征(tzhng)及其原因分析Earthquake disaster and disaster analysis3.框架(kun ji)梁柱及节点震害(2)框架(kun ji)节点震害节点的破坏节点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节点的受剪承载力不足,约束箍筋太少,梁筋锚固长度不够以及施工质量差所引起。第6页/共92页第七页,共92页。85.2 震害特征及其原因(yunyn)分析Earthquake disaster and disaster analysis3.框架梁柱(lin zh)及节点震害(3)框架(kun ji)梁震害震害多发生于梁端。在地震作用下梁端纵向钢筋屈服,出现上下贯通的垂直裂缝和交叉裂缝。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梁端屈服后产生的剪力较大,超过了梁的受剪承载力,梁内箍筋配置较稀,以及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抗剪强度降低等。第7页/共92页第八页,共92页。95.2 震害特征及其原因(yunyn)分析Earthquake disaster and disaster analysis 4 .抗震(kngzhn)墙震害抗震墙破坏 抗震墙的震害包括连梁的剪切破坏、剪力墙底部破坏等。连梁的剪切破坏是由于连梁剪跨比过小形成深梁,反复荷载作用下形成产生交叉斜裂缝的脆性(cuxng)破坏,尤其是在房屋1/3高度处的连梁破坏更为明显。连梁的破坏使墙肢之间的联系减弱或丧失,导致抗震墙的承载力下降。同时,墙肢底层也可能出现水平裂缝、交叉斜裂缝而发生破坏。第8页/共92页第九页,共92页。105.2 震害特征(tzhng)及其原因分析Earthquake disaster and disaster analysis 4 . 楼梯(lut)震害框架结构楼梯几乎折断框架结构中楼梯的震害是在汶川地震中发现的一个新问题,由于以往没有考虑楼梯参与抗震计算,仅对楼梯进行静力分析和设计,而实际上楼梯对框架结构提供了较大的抗侧移刚度,在水平地震的往复作用下,楼梯板承受往复抗压作用。震害较轻者,楼梯板出现一二条水平那个裂缝,平台梁板出现剪切裂缝;震害较重者,楼梯板受力筋压屈或个别断裂(dun li)、平台梁板混凝土崩落、钢筋外漏;有个别震害严重者、楼梯板完全拉断。第9页/共92页第十页,共92页。115.2 震害特征及其原因(yunyn)分析Earthquake disaster and disaster analysis 4 . 楼梯(lut)震害框架结构填充墙几乎全部倒塌在端墙、窗间墙或门洞口的边角部位产生斜裂缝或交叉斜裂缝,或沿窗口上下产生水平裂缝,墙面高大、开窗面积较大或圆弧墙较易倒塌。框架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与框架结构共同工作(gngzu),使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早期刚度大大增加,可以吸收较大的地震能量。但填充墙本身的抗剪强度低,变形能力小,墙体与框架缺乏有效的拉结,在地震作用下墙体很快出现斜裂缝而发生剪切破坏,或者倒塌。第10页/共92页第十一页,共92页。125.2 震害特征及其原因(yunyn)分析Earthquake disaster and disaster analysis总结以上震害调查结果,除注意场地和地基因素外,从结构上主要应注意:1)结构的刚度在平面上和沿竖向的分布要规则、均匀;2)结构构件要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延性(ynxng);3)重视构造,加强对混凝土的约束,防止剪切、锚固等脆性破坏;4)保证施工质量。第11页/共92页第十二页,共92页。表5.1 现浇钢筋(gngjn)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结构类型烈 度678(0.2g)8(0.3g)9框架6050403524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 2表中框架不包括异形柱框架;3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适用的最大高度;4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第12页/共92页第十三页,共92页。表5.2 框架结构的抗震(kngzhn)等级结构类型设防烈度6789框架结构高度(m)24242424242424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大跨度框架三二一一注:1建筑场地为类时,除6度外可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dngj)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2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dngj); 3 大跨度框架指跨度小于18m的框架; 4 高度不超过60m的框架-核芯筒结构按框架-抗震墙的要求设计时,应按表中框架-抗震墙结构的规定确定其抗震等级(dngj)。第13页/共92页第十四页,共92页。1 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可与其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注:底层指计算嵌入端所在的层。)2 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对应的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3 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4 当甲乙类建筑按规定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等级而房屋的高度超过表4.2相应(xingyng)规定的上界时,应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措施。注:本章“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一、二、三、四级”的简称。第14页/共92页第十五页,共92页。1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kund),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 8、9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据需要在缝两侧房屋全高各设置不少于两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抗撞墙的布置宜避免加大扭转效应,其长度可不大于1/2层高,抗震等级可同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内力应按设置和不设置抗撞墙两种计算模型的不利情况取值。框架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框架和抗震墙均应双向设置,柱中线与抗震墙中线、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偏心距大于柱宽的1/4时,应计入偏心的影响。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度不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第15页/共92页第十六页,共92页。第16页/共92页第十七页,共92页。第17页/共92页第十八页,共92页。第18页/共92页第十九页,共92页。第19页/共92页第二十页,共92页。框架结构抗震(kngzhn)设计涉及的方法程中已有详细叙述,这里我们只做简要叙述。第20页/共92页第二十一页,共92页。(1)地震(dzhn)作用计算1)确定结构计算简图(糖葫芦串模型)及各楼层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2)计算结构基本周期和相应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3)依此计算出框架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各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4)当时要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主体结构顶层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或有局部突出主体屋面时的鞭梢效应。第21页/共92页第二十二页,共92页。 nnijjiFFV nijjiGV 第22页/共92页第二十三页,共92页。 huee 式中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按表3.14采用;h计算楼层层高; 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chnshng)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第层的层间最大弹性位移可由下式计算: eeuiieDVu式 中 第i层所有柱的抗侧移刚度之和,即 , 为该层第柱的抗侧移刚度。iDmkikiDD1ikD第23页/共92页第二十四页,共92页。3 竖向荷载(hzi)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可以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 和分层法进行近似计算,一般选取起控制作用的一榀或几榀框架为计算对象,可采用手算或电算。(具体可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24页/共92页第二十五页,共92页。EhGEGESSS3 . 1式中 GESEhSGE由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的内力; 由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内力; 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取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有利时,不应大于1.0。第25页/共92页第二十六页,共92页。(1)框架(kun ji)梁的内力组合设计值 梁端截面负弯矩设计值:EhGEMMM3.12.1 梁端截面(jimin)正弯矩设计值:EhGEMMM3.10.1 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 EhGEVVV3 . 12 . 1梁跨中截面弯矩设计值:中中中GEQGGMMMmax GEMGEV式中 、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梁端弯矩和剪力;GhMGhV、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梁端弯矩和剪力标准值; 中GM中GM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作用下梁跨中截面最大 弯矩标准值;中GEM水平地震作用和重力荷载代表值共同作用下梁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组 第26页/共92页第二十七页,共92页。XEhXGEXMMM3 .12 .1EhGENNN3.12.1XGEMXGhM、 分别为重力荷载代表(dibio)值作用下、水平地震作用下柱弯矩标准值; GENGhN、 分别为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水平地震作 用下柱轴力标准值。 第27页/共92页第二十八页,共92页。第28页/共92页第二十九页,共92页。 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与框架的破坏机制密切相关。如果把框架设计成“强柱弱梁”型,使梁先于柱屈服,柱子除底层柱根部可能屈服之外均基本处于弹性状态,这样,整个框架将成为总体机制,有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耗能能力,极限层间位移增大,抗震性能好(图5.11a)。反之,如果把框架设计成“强梁弱柱”型,则柱子先出现塑性铰,而梁处于弹性状态,形成楼层机制,随着地面运动的不同,塑性变形集中可能在不同的楼层出现,楼层机制耗能少、延性差(图5.11b)。因此(ync),框架结构必须按强柱弱梁原则设计,即要使梁端的塑性铰先出、多出,尽量减少或推迟柱端塑性铰的出现,特别是要避免在同一层各柱的两端都出现塑性铰而形成薄弱层。图5.11 框架结构的两种破坏(phui)机制第29页/共92页第三十页,共92页。abyacyMMabyacyMMbccMM第30页/共92页第三十一页,共92页。buacMM2 . 1cMbMbuaM第31页/共92页第三十二页,共92页。第32页/共92页第三十三页,共92页。(lubn)的影响和钢筋屈服强度的超强等因素,上述原则难以通过精确的计算真正实现。为了简化计算与方便设计,规范在配筋不超过计算配筋10的前提下,将承载力不等式转为内力设计表达式,采用不同的剪力增大系数,使“强剪弱弯”的程度有所差别。该系数同样考虑了材料实际强度和钢筋实际面积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对柱还考虑了轴向力的影响,并简化计算。GbburbulbubuVlMMV/ )(GbburbulbubuVlMMV/ )(cnrbulbubuHMMV/ )(第33页/共92页第三十四页,共92页。GbnrblbvbVlMMV/ )(GbnrbualbuaVlMMV/ )( 1 . 1VnlnlGbVGbVrblbMM ,rbualbuaMM,vb第34页/共92页第三十五页,共92页。顺时针方向组合(zh)的弯矩设计值,应是已做强柱弱梁调整后的柱端弯矩值;分别为柱上下扁截面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根据实配钢筋面积、时料强度标准值和轴压力等确定; 为柱剪力增大系数,一、二、三、四级可分别取1.5、1.3、1.2、1.1。因为框架结构的角柱受力比较复杂,并对抵抗结构扭转起重要作用,所以规范还规定:一、二、三级框架的角柱,经“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调整后的组合(zh)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尚应乘以下小于1. 10的增大系数。ntcbcvcHMMV/ )(ntcuabcuaHMMV/ )(2 . 1VnHnHtcbcMM ,tcuabcuaMM,vc第35页/共92页第三十六页,共92页。)1 (00bnsbsbbjbjhHahahMV第36页/共92页第三十七页,共92页。)1(15.100bnsbsbbuajhHahahMVjV0bhsanHbhjbbMbuaM第37页/共92页第三十八页,共92页。020.01bhfVcREREcbhfV20.00(5.19)第38页/共92页第三十九页,共92页。015. 01bhfVcRE (5.20)剪跨比应按下式计算(j sun):0/hVMcc式中: 为剪跨比,应按柱端或墙端截面组合(zh)的弯矩计算值 cM,对应的截面组合剪力计算值 cV及截面有效高度 0hVcf0h0h第39页/共92页第四十页,共92页。力的调整。RERS/(5.22) RERSRE (5.23) 第40页/共92页第四十一页,共92页。 1.一、二、三级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1 (00bcsbsbbjbjhHahahMV (5.24) 第41页/共92页第四十二页,共92页。)1 (15. 100bcsbsbbuajhHahahMV (5.25)式中 jV梁柱(lin zh)节点核芯区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0bh梁截面(jimin)的有效高度,节点两侧梁截面(jimin)高度不等时可采用平均值;sa梁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边缘的距离;cH柱的计算高度,可采用节点上、下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bH梁的截面高度,节点两侧梁截面高度不等时可采用平均值; jb节点剪力增大系数,一级取l. 5,二级取l.35,三级取1.2;bMbuaM节点左右梁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一级时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零;节点左右梁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计入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确定。 第42页/共92页第四十三页,共92页。cbjhbb5 . 0(5.26)cjbb(5.27)式中 jbbbchcb节点(ji din)核芯区的截面有效验算宽度: 梁截面宽度;验算方向柱截面高度;验算方向柱截面宽度。第43页/共92页第四十四页,共92页。ehbbbccbj25. 0)(5 . 0ehbbbccbj25. 0)(5 . 0(5.28)式中e梁与柱中线(zhngxin)偏心距。第44页/共92页第四十五页,共92页。)30.0(1jjciREjhbfV (5.29)式中 ijhjbjbRERE正交梁的约束影响系数,楼板为现浇,梁柱中线(zhngxin)重合,四侧各梁截面宽度不小于该侧柱截面宽度的1/2;且正交方向梁高度不小于框架梁高度的3/4时,可采用1.5,9度时宜采用1.25,其他情况均采用1.0;节点核芯区的截面(jimin)高度,可采用验算方向的柱截面(jimin)高度;节点核芯区的截面有效验算宽度;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可采用0.85。第45页/共92页第四十六页,共92页。)05. 01 . 1 (1sahAfbbNhbfVsbosyjyycjjjjtiREj (5.30)9度时 )9 . 0 (1sahAfhbfVsbosyjyyjjtiREj (5.31)式中N对应(duyng)于组合剪力设计值的上柱组合压力较小值,其取值不应大于柱的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乘积的50 ,当 N为拉力时,取 N=0。yvfyvftfswjAs箍筋的抗拉强度(kn l qin d)设计值;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核芯区有效验算宽度范围内同一截面验算方向箍筋的总截面面积;箍筋间距。第46页/共92页第四十七页,共92页。第47页/共92页第四十八页,共92页。第48页/共92页第四十九页,共92页。第49页/共92页第五十页,共92页。50柱纵 梁 支 座负 钢 筋横 梁 负 钢 筋横 梁纵 梁 受 力 正 筋横 梁 伸 入 支座 的 纵 筋纵 梁框架梁的宽度,一般取b=(1/31/2)h,从采用(ciyng)定型模板考虑,多取b=200mm,当梁的负荷较重或跨度较大时,也常采用(ciyng)b300mm。 1502006 8120150108642050 100120100150框架横梁上多设挑檐,主要用作搁置预制楼板。桃檐宽度一般为100150mm,并保证预制板搁置长度不小于80mm。挑檐厚度应由抗剪强度条件确定,挑檐内的配筋按构造要求(yoqi)确定,参见图5.13。第50页/共92页第五十一页,共92页。cbbb2(5.32a)bcbhbb (5.32b)dhb16(5.32c)第51页/共92页第五十二页,共92页。cbcbbbbh、 d2)扁梁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 说明:为了避免或减小扭转的不利影响,宽扁梁框架的梁柱中线宜重合,并应采用整体(zhngt)现浇楼盖。为了使宽扁梁端部在柱外的纵向钢筋有足够的锚固,应在两个主轴方向都设置宽扁梁。第52页/共92页第五十三页,共92页。表5.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jin j)和最小直径抗震等级抗震等级加密区长度(采用较大值)(加密区长度(采用较大值)(mm)箍筋最大间距(采用最小值)(箍筋最大间距(采用最小值)(mm)箍筋最小直径(箍筋最小直径(mm)一一2hb,500hb/4,6d,10010二二1.5 hb,500hb/4,8d,1008三三1.5 hb,500hb/4,8d,1508四四1.5 hb,500hb/4,8d,1506注:1 d为纵向钢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 2 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二级的最大间距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第53页/共92页第五十四页,共92页。说明:梁的变形能力主要取决于梁端的塑性转动量,而梁的塑性转动量与截面混凝土受压区相对高度(god)有关。当相对受压区高度(god)为0.25至0.35范围时,梁的位移延性系数可到达34。计算梁端受拉钢筋时宜考虑梁端受压钢筋的作用,计算梁端受压区高度(god)时宜按梁端截面实际受拉和受压钢筋面积进行计算。梁端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的比值,同样对梁的变形能力有较大影响。梁底面的钢筋可增加负弯矩时的塑性转动能力,还能防止在地震中梁底出现正弯矩时过早屈服或破坏过重,从而影响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正常发挥。根据试验和震害经验,随着剪跨比的不同,梁端的破坏主要集中于1.52.0倍梁高的长度范围内,当箍筋间距小于6d8d(d为纵筋直径)时,混凝土压溃前受压钢筋一般不致压屈,延性较好。因此规定了箍筋加密范围,限制了箍筋最大肢距;当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超过2时,箍筋的要求相应提高。第54页/共92页第五十五页,共92页。第55页/共92页第五十六页,共92页。结构类型抗震等级一二三四框架结构0.650.750.850.90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框架-核心筒及筒中筒0.750.850.900.95部分框支抗震墙0.60.7注:1 轴压比指柱组合(zh)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zh)的轴力设计值;第56页/共92页第五十七页,共92页。2 表内限值适用于剪跨比大于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60的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05;剪跨比小于1.5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tsh)构造措施; 3 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间距不大于1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螺旋间距不大于100mm、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螺旋净距不大于80mm、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0mm、轴压比限值均可增加0.10;上述三种箍筋的配箍特征值均应按增大的轴压比由本节表确定;4 在柱的截面中部附加芯柱,其中另加的纵向钢筋的总面积不少于柱截面面积的0.8%,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05;此项措施与注3的措施共同采用时,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15,但箍筋的配箍特征值仍可按抽压比增加(zngji)0.10 的要求确定; 5 柱轴压比不应大于1.05。第57页/共92页第五十八页,共92页。类别类别抗震等级抗震等级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中柱和边柱中柱和边柱0.9(1.0)0.7(0.8)0.6(0.7)0.5(0.6)角柱、框支柱角柱、框支柱1.10.90.80.7注:1 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2 钢筋(gngjn)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钢筋(gngjn)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 3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表5.5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第58页/共92页第五十九页,共92页。表5.6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jin j)和最小直径抗震等级抗震等级箍筋最大间距(采用较小值,箍筋最大间距(采用较小值,mm)箍筋最小直径(箍筋最小直径(mm)一一6d,10010二二8d,1008三三8d,150(柱根(柱根100)8四四8d,150(柱根(柱根100)6(柱根(柱根8)注:d为柱纵筋最小直径;柱根指框架底层柱嵌固部位。第59页/共92页第六十页,共92页。第60页/共92页第六十一页,共92页。第61页/共92页第六十二页,共92页。第62页/共92页第六十三页,共92页。yvcvvff (5.33)第63页/共92页第六十四页,共92页。抗震等级箍筋形式柱轴压比0.30.40.50.60.70.80.91.01.05一普通箍、复合箍0.100.110.130.150.170.200.23螺旋箍、复合箍0.080.090.110.130.150.180.21二普通箍、复合箍0.080.090.110.130.150.170.190.220.24螺旋箍、复合箍0.060.070.090.110.130.150.170.200.22三、四普通箍、复合箍0.060.070.090.110.130.150.170.200.22螺旋箍、复合箍0.050.060.070.090.110.130.150.180.20注:普通箍指单个矩形箍和单个圆形箍;复合(fh)箍指由矩形、多边形、圆形箍或拉筋组成的箍筋;复合(fh)螺旋箍指由螺旋箍与矩形、多边形、圆形箍或拉筋组成的箍筋;连续复合(fh)矩形螺旋箍指全部螺旋箍为同一根钢筋加工而成的箍筋;第64页/共92页第六十五页,共92页。第65页/共92页第六十六页,共92页。第66页/共92页第六十七页,共92页。第67页/共92页第六十八页,共92页。主梁: hbmmLh21;720480101151次梁: hbmmLh21;600400121181第68页/共92页第六十九页,共92页。图5.15 梁、柱线刚度(长度(chngd)单位:mm;刚度单位:104 kNm)第69页/共92页第七十页,共92页。左边(zu bian)跨梁:mkNmkNlEIiiiBABABA437105 . 42 . 7/) 6 . 0 (3 . 01212100 . 3332211中跨梁:mkNmkNlEIiiiCBCBCB437105 . 42 . 7/)6 . 0(3 . 01212100 . 3332211右边(yu bian)梁:mkNmkNlEIiiiDCDCDC437105 . 42 . 7/)6 . 0(3 . 01212100 . 3332211底层(d cn)柱:mkNmkNlEIiiiiDDCCBBAA447109 . 55 . 5/)6 . 0(121100 . 310101010其余各层柱:mkNmkNlEIiiiiiiiiDDDDCCCCBBBBAAAA4471071.72.4/)6.0(3.0121100.33221322132213221第70页/共92页第七十一页,共92页。第71页/共92页第七十二页,共92页。第72页/共92页第七十三页,共92页。第73页/共92页第七十四页,共92页。mkNgggDCCBBA/84. 4333333111mkNmkNgggDCCBBA/76.23/6 . 36 . 6333333222mkNmkNgggDCCBBA/76.23/6 . 36 . 6333333222mkNmkNmkNGGGDCDBBA/00.110/)98. 025.11(/54.85333333第74页/共92页第七十五页,共92页。mkNmkNggggggDCCBBADCCBBA/26.21/42.1684. 4111111222222111111mkNmkNggggggDCCBBADCCBBA/33.14/6 . 398. 3111111222222222222第75页/共92页第七十六页,共92页。kNGGGGDADA49.2342211kNGGGGDADA49.2342211kNGGGGCBCB30.2982211第76页/共92页第七十七页,共92页。第77页/共92页第七十八页,共92页。图中各荷载(hzi)值计算如下:mkNmkNqqqDCCBBA/2 . 7/0 . 25 . 02 . 7333333kNkNPPDA92.250.226.36.35.033kNkNPPCB84.510 . 246 . 36 . 35 . 033mkNmkNqqqqqqDCCBBADCCBBA/60.12/5 . 35 . 02 . 7222222111111kNkNPPPPDADA36.455 . 326 . 36 . 35 . 02211kNkNPPPPBCB72.905 . 346 . 35 . 02211kNkNPPPDCCBBA92.250 . 26 . 35 . 06 . 35 . 04333333kNkNPPPPPPDCCBBADCCBBA36.455 . 36 . 35 . 06 . 35 . 04222222111111第78页/共92页第七十九页,共92页。楼层zsz/mz0/(kNm-1)A/m2PWi/kN11.01.35.51.100.366.9628.7321.01.39.21.010.390.7235.7331.01.313.41.000.3104.7640.86注:A为一榀框架各层节点(ji din)的受风面积。第79页/共92页第八十页,共92页。31iiG第80页/共92页第八十一页,共92页。P =1866.8632P =2271.781P =2310.67P =28.73W1P =35.73W2W3P =40.86图5.18 风荷载计算结果(单位:kN) 图5.19重力(zhngl)荷载代表值(单位:kN)第81页/共92页第八十二页,共92页。楼层构件名称 /(kNm-1)3层(2层)A1A2(A1A2)B1B2(B2B3)ClC2(C2C3)D1D2(D2D3)(4.5104)/(5.9104)=0.7632(4.5104)/(5.9104)=l.5252(4.5104)/(5.9104)=1.525(4.5104)/(5.9104)=0.7630.4570.5750.5750.47510698.6813457.8513457.8510698.68D=2l0698.68kN/m+213457.85kN/m=48313.06kN/m1层A0A1B0B1C0C1D0D1(24.5104)/(27.71104)=0.5842(24.5104)/(27.71104)=1.162(24.5104)/(27.71104)=1.16(24.5104)/(27.71104)=0.5840.2260.3690.3690.22611853.4719330.0919330.0911853.47D=211853.47kN/m+219330.09kN/m=62367.12kN/mcbcbkkkkk2kkkkc25 . 02212hcckD第82页/共92页第八十三页,共92页。niiiG层号Gi/kN/kNDi/(kNm-1)i-i-1=Gi/Di/m31866.861866.8662367.120.02990.229622271.784138.6462367.120.06630.199712310.676449.3148313.060.13340.1334第83页/共92页第八十四页,共92页。T2296. 0 9 . 01TTg9 . 06 . 035. 0max231iiG第84页/共92页第八十五页,共92页。nEKiiiiiiFHGHGF131第85页/共92页第八十六页,共92页。nF = 3 1 . 7F = 4 9 . 6 11F = 8 6 . 0 223F = 1 0 1 . 2 9图5.20 水平(shupng)地震作用简图(单位:kN)第86页/共92页第八十七页,共92页。nijjG第87页/共92页第八十八页,共92页。楼层Fj/kNVEKj/kNDij/(kNm-1)uj/m相对值uj/h限值3132.99132.9962367.120.00211/20001/550286.02219.0162367.120.00351/1200149.61268.6148313.060.00561/982 经验算,结构层间最大侧移1/9821/550,满足要求。荷载(hzi)组合、内力组合、截面设计等过程略。第88页/共92页第八十九页,共92页。第89页/共92页第九十页,共92页。3600360036004500梁 截 面500 650500 650500 650500 650梁 截 面500 650500 650500 650500 650图9(1) 房屋(fngw)平、剖面图 第90页/共92页第九十一页,共92页。G1=8820kNG2=8360kNG3=8360kNG4=6700kN图9(2) 各楼层重力(zhngl)荷载代表值第91页/共92页第九十二页,共9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