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及答案1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1092302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题及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案例分析题及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案例分析题及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案例分析题及答案1.精品文档.【案例】“圆锥的体积”的教学片断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能否利用我们己有的经验求出圆锥体积?生1:底面积高生2:(班上有名的“马虎大王”小明):不对!“底面积高”是算圆柱的体积,圆锥是下粗上尖,这样算会把圆锥体积算大的!师:很好!那你认为怎样算才合理?生2:底面积乘高除以2师:你是怎样想的?生2:因为三角形的面积是同它等底等高的长方形面积一半,三角形也是下宽上尖,道理是一样的呀。师:你就那么自信,要是错了呢?如果不是它的一半呢?生2:不会的!要错也是您错了。(老师显得很不高兴)师:同学们,下面我们通过试验,探究一下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师生用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容器做了装沙试验,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师:小明同学,你不仅学习粗心,又固执,不谦虚.(1)分析上述教学片断,教学过程中师生有哪些教学行为值得肯定;(2)分析上述教学过程中师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解答】(1)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本案例中教师以学生学过的圆柱体积为基础,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圆锥的体积,很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同时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本案例中,教师通过“你认为怎样算才合理?”“你是怎样想的?”等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 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但是本案例中,教师直接让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容器做了装沙试验,这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得出猜想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一半的时候,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引导他们分组、合作,自己动手去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另外,学习的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当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本案例中教师对小明的评价“小明同学,你不仅学习粗心,又固执、不谦虚”很显然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对小明的想法给予鼓励,并激励他动手去验正,评价的时侯可以告诉小明,数学是严谨的,需要验证才能加以证明,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的欲望。【案例】“数学广角一一搭配”的教学片段:出示问题:用1,2,3三张数学卡片,能摆出几个两位数?(学生回答3个、4个、5个、6个)师:那么怎么能知道到底是几个呢?生:可以用卡片摆一摆,能摆出来的两位数都记下来。师:真是一个好办法,那请你们用自己手中的卡片动手摆一摆,并记录下来。接下来,学生独立思考,边摆边记录。(5分钟后,老师观察大部分学生己摆好。)师:同学们摆好了吗?生:摆好了。师:好,同学们都很认真。现在大家把记录的数字与老师摆的数字(黑板上12,21,23,32,13,31)对照一下,看看和老师摆的是否一样?生:(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师:老师写的数有什么规律吗?生:老师是拿两个数字卡片,先摆出个两位数,然后调换数字顺序又摆成一个两位数师:回答的很好,老师用的是调换数字法。(板书调换数字法)接下来老师又板书:12,13,21,23,31,32,然后问同学们再来观察,这次老师写的数又有什么规律?生:一张卡片放在“十位?上,另外两张卡片分别放在“个位”上,组成两位数师:对,这种方法叫固定十位法。(板书。固定十位法)师:这两种方法好在哪里呢?生:(学生茫然)师:(总结)不重复,不遗漏!(板书:不重复,不遗漏)师:一共摆成几个两位数?生:(齐答)6个。(1)分析上述教学片段,教学过程中师生哪些教学行为值得肯定?(2)分析上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解答】(1)从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值得肯定之处有: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摆卡片的方式,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当学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充当着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值得肯定之处有: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课堂上,学生积极踊跃进行思考,善于观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并能够准确回答教师的问题。(2)存在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直观,学生更多地处于被引导的过程中,被动接受,教师没有给予帮助,及时引导,以致部分学生茫然;教师没有关注班级中每一位同学;在学生茫然后,教师没能够继续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的优势继续探究,而是直接抛出结论。改进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生动、形象,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予以适当的引导,重视并解决学生的疑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同学,对于学生回答要给予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位置,切实做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案例】比的基本性质公开课的教学片段在师生共同探索、归纳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后,某教师出了一道练习题把21:28化为最简单的整数比。学生们很快的给出了两种解法;方法1:方法2:教师在肯定了学生的解法,准备继续教学后面的内容,忽然有一位同学举起了手,这位老师一边教学,一边若无其事的走到这位同学旁,顺手把他举起的手轻轻的按了下去.课后,教师了解到了这位同学有新的解法:这位同字把化简比与求最大公因数联系了起来,这是教师没有想到的方法。(1)分析上述教学片断,指出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行为的可取之处。(2)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给出教学方案。【解答】(1)可取之处一:教师让学生在共同探索中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思想。可取之处二:能够鼓励学生思维方式灵活多样化,并肯定学生的结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原因:教师课前没能认真了解化简的多种方法,所以没有能够及时在课堂应对学生思维创新,只能按下学生的举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违背了新课标发展学主能力的要求。教学方案:教师应让举手的学生回答出他化简问题的方去,并向全班展示,让学生比较探索找出最优的化简方法。【案例】“可能性”教学片段教师:请按要求涂色学生根据要求涂色教师:为什么A盒中的球全涂红色?学生1:因为只有每一个都是红色,才可能摸到任意一个红色学生2:如果不全涂红色,那么正好摸中其他的话,摸出那个就不是红色了。教师:A盒中任意摸1个球,摸到哪个不确定,3个球都涂上红色,无论摸到个,都是红色对于“摸出的一定是红色”这一事件,因为全部涂上红色包含了以上3种可能,所以“摸出的是红球”一定会发生。教师:B盒中为什么一个都不涂红色?学生1:随便摸到哪一个都不能是红色,所以不能涂红色学生2:每一个都有可能被摸到,所以不能有一个涂红色教师:谁能用规范的语言再来说一说?学生一脸茫然。(1)分析上述教学片段,教学过程中师生哪些教学行为值得肯定。(2)分析上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解答】(1)上述教学片断教学过程中值得定的行为有: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让学生回答,提问学生,与学生有互动环节。(2)上述教学片断存在问题并改进的方法有:教师在教学时少了一种情況“可能是红色”,应加一种情况C;涂色之后,学生要有交流讨论的过程,不能直接对带生进行提问,应该开阔学生思路,让他们相互交流;“用规范的语言再来说一说”这句话有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时目标应该明确、清晰,此处教师应该让学生作总结,什么情况“摸出的一定是红色”,什么情况“摸出的一定不是红色”,什么情况下“摸出的可能是红色”。“规范语言”的标准是什么,学生不知道什么叫规范的语言,所以这种提问方式不恰当。应该换成“请同学们把刚才涂色过程中遇到的三种情况,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情况摸出来的一定是红色,什么情况摸出来的一定不是红色,什么情况摸出来的可能是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