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 1 我很重要课时作业 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1092295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 1 我很重要课时作业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 1 我很重要课时作业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 1 我很重要课时作业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我很重要一、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我们一般以往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别集之中很多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以复加举不胜举习以为常坐井观天B.无所不至举不胜举视而不见盲人摸象C.无以复加屈指可数视而不见坐井观天D.无所不至屈指可数习以为常盲人摸象【答案】B【解析】无以复加: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举不胜举: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屈指可数:形容数目极少,扳着指头也能数过来。视而不见: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盲人摸象:用来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面,以偏概全,乱加揣测。2.下列在括号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B.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C.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D.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答案】C【解析】结合语境可知,“文章评点”是整句的主语,排除B、A、D。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存在于主要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B.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C.以往我们一般认为主要评点存在于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D.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答案】D【解析】“以往”不修饰“评点”,排除A、B;“主要”不修饰“选本”和“评点”,排除A、C。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精神的贫血比饥饿更可怕,一个人、一个时代莫不如此。一篇好的作品,就是一座丰碑,可以千年不朽,万年犹新。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文学一路记载着人类的生活轨迹,如一面镜子,;又如一把除尘的刷子,。然而,能捧得一篇佳作是读者之幸,更是作者的至上荣耀。【答案】映照着人类的灵魂净化着人类的心灵好作品不易得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9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一位以面壁写作为志的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视若一件盛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它像一盆水泼醒了我,浑身打个激灵。我竭力去想象、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陪伴你的,有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清脆的雀啼,充满果汁的空气,仍在饶舌的蟋蟀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红或蓝的牵牛花,隐隐颤抖的棘条,一两滴被蛐蛐声惊落的露珠,月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象征着诞生和伊始,乃富有动感、饱含汁液和青春性的一个词。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注入了新的热力。正像分娩不重复,日出也从不重复。它拒绝抄袭和雷同,因为它是艺术,是大自然的最宠爱的一幅杰作。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灵魂最易受孕、最受鼓舞的时刻,是最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像神性的水晶球,它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激活了体内沉睡的某群细胞,使人看清了远方的事物,看清了险些忘却的东西,看清了梦想、光阴、生机和道路迎接晨曦,不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阅读,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人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深情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桩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它赋予生命以新的索引、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按时看日出”,乃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它不仅代表了一记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5.通读选文,说明课文标题中“精神明亮”的深刻含义。【答案】“精神明亮”指生命健康、积极热情、热爱生活,能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与活力。6.第段里的“猝然绊倒”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作者是被什么“猝然绊倒”的?为什么会被它“猝然绊倒”?【答案】文中“猝然绊倒”指突然被深深吸引。作者是被福楼拜给女友的信中“按时看日出”这句话“猝然绊倒”的。因为福楼拜是一个以写作为志,非常吝惜时间的人,但他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寻常的看日出当作一件盛事,这让作者感到震惊,让作者深思。7.文中第段中说,迎接晨曦“是大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人的一轮撞击”,试说明“撞击”的含义。【答案】“撞击”指人的精神受到日出的鼓舞,因而充满信心和热望,获得启示与发现。三、课外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现在世界上汉文化正热,但是西方人普遍认为汉语难学,包括华人后代。尤其语法这块,目前的汉语语法实际上是通过西学框架加大量特殊句式来描述的,没有一个本质贴切的原理可以指导实践。这些都促使我们去深入思考:汉语有没有自己土生土长的语法?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什么样的关系?孟昭连教授的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他描述了文言文形成、成熟的整个过程,揭示了文言文不是口语的简单记录,更从文言文法重要方面的“辞”说清了文言文区别于口语的具体方式,也就为我们解构文言、读懂古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之乎者也非口语”结论虽小,但折射了语言、文字、文学、历史文明等方方面面,书中详尽的考证展示了独到的见解和合理的推论,虽有个别值得商榷之处,但仍是引人深思。孟教授在书中阐述的主线之一是传统文字“意内而言外”的概念,以及作为具体体现的“之乎者也”之类“辞”的运用。语言和文字的作用都是要表达“意”,但是文字和语言特点不同,有很多场景下的对话不仅仅有吐字发音,更有声音的长短徐疾、停顿等以体现出的当事人心态、话外之音、逻辑意向,等等,文字记录时不仅要记下具体声音所对应的字,还要加进去“辞”来足意,“之乎者也”就是典型的“辞”,是口语中没有但文字里面非常必要的部分。到了清末民初时期,文言区别于口语的理念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的西方语言学观点冲击下渐渐模糊,尤其是马氏文通出版后,一系列混淆概念的虚实字分类,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文字的认识,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的研究中。孟教授在书中详尽剖析了马氏对后人的误导。孟教授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古代文章、文法这么发达,为什么没有产生像西方那样发达的语法学?也就是说,我们现今的汉语语法研究,是不是在填补古人的空白?这是发人深思的问题,其回答促使我们更好地审视语言实践的方方面面,包括上溯汉语的渊源、发现汉语本质,甚至汉语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等等。孟教授的这本书破开了“西学中用”造成的百年误区,剥离了西学强加给汉语的框框。更重要的是,我们去哪里寻找华文的根?去哪里寻找汉语的本质?孟教授给我们做了示范,那就是,在传统语言文字中找,在古典文学中找,这一切巨大的财富,是汉语乃至华夏文化回归的希望所在。(摘编自子明跳出西学框框回归汉语本质评孟昭连教授之乎者也非口语论)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由西学框架并结合特殊句式所描述的当下汉语语法,不是土生土长出来的,因为缺少本质贴切的原理,所以不能指导实践。B“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结论虽小,但涉猎极广,全书既有独到见解,引人深思,又能指导实践,提供途径,值得全面学习。C与“语言”不同的是,文字除了记下应有的字外,还要加上各种“辞”,以弥补文字因脱离具体场景对话而导致的诸多不足。D文章和文法即使很发达,也未必能使语法学很发达,孟昭连教授对此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语言实践方面找到答案。【答案】C【解析】A 原文只是说“没有一个本质贴切的原理可以指导实践”,但并不意味着当下的语法不能指导实践。B“全面学习”不合文意,有个别值得商榷。D原文是“其回答促使我们更好地审视语言实践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可以从语言实践方面找到答案”。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汉文化”这一热点现象引出评论的著作,评论背景交代得自然而巧妙,其目的在于把书推送给读者。B文章重点评论了之乎者也非口语论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主要观点和文化意义,内容精要,层次清晰。C文章提到马氏文通,彰显了之乎者也非口语论一书的传统汉语研究立场,突出该书见解的独到。D本文在摘引原书许多观点外,作者还加入很多自己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书评的思想性和学术性。【答案】A【解析】“其目的在于把书推送给读者”并非评论背景的作用。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把文章写好,中国古人在书面表达中应该很讲究修“辞”,而一般的口语表达,则不讲究修“辞”。B马氏文通应该是在“西学中用”背景下,诞生的一部关于汉语语法的著作,在今天已缺乏学术价值。C在孟昭连教授看来,现今的汉语语法研究,其实并没有填补古人的空白,而是西学强加给汉语的框框。D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各阶段的教育应该加大文言文经典篇目学习,积极传播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答案】B【解析】“在今天已缺乏学术价值”于文无据。-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