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气设备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通用试验要求要求规范.doc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0007406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电气设备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通用试验要求要求规范.doc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子电气设备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通用试验要求要求规范.doc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子电气设备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通用试验要求要求规范.doc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目 录1 X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3.1 被测设备DUT Device Under TestDUT13.2 负荷代码23.3 试验代码23.4 允许的试验参数公差2温度和电压术语定义23.6 运行状态 Operating Type33.7 功能状态等级FSC Functional Status ClassFSC34 一般要求44.1 电子电气零部件设计寿命44.2 可靠性目标44.3 试验样品数44.4 试验代码44.4.1 电气负荷代码44.4.2 根据安装位置推荐的环境负荷代码除电气负荷以外54.4.3 机械负荷代码64.4.4 温度负荷代码64.4.5 气候负荷代码74.2.6 化学负荷代码84.2.7 外壳防护代码84.5 连续监控94.6 功能循环104.7 试验计划104.8 试验流程104.9 一般试验条件135 试验方法135.1 性能、功能验证试验135.1.1 五点功能/参数试验135.1.2 单点功能/参数试验145.1.3 目视检查145.2 电气试验145.2.1 暗电流测量155.2.2 耐异常电压试验155.2.3 瞬时掉电试验165.2.4 低电压复位试验175.2.5 供电电压缓慢变化试验175.2.6 交流干扰电压叠加试验185.2.7 开路试验185.2.8 地电位偏移试验195.2.9 电源电位偏移试验205.2.10 短路试验215.2.11 绝缘电阻测量245.2.12 绝缘强度试验2415 / 17电子电气零部件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通用试验规X1 X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不同安装位置上电子电气零部件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直接安装在广汽集团乘用车上的电子电气零部件。本标准并不完全包含用以验证一些电子电气零部件特殊技术要求的试验,比如开关的操作力和行程、电机的热保护特性、蓄电池的冷启动特性等。然而,在参照本标准附录B制定零部件验证试验计划时,针对这些零部件某些特殊技术要求的试验必须被包含进试验计划中。2 引用文件如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熔断器技术条件ISO 16750-1 道路车辆-电子电气零部件环境条件和环境试验-第一局部:一般说明ISO 16750-2 道路车辆-电子电气零部件环境条件和环境试验-第二局部:电气负荷ISO 16750-4 道路车辆-电子电气零部件环境条件和环境试验-第四局部:气候负荷ISO 16750-5 道路车辆-电子电气零部件环境条件和环境试验-第五局部:化学负荷ISO 20653 道路车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电气设备外壳对异物和水的防护IEC 60068-2-1 环境试验-第2局部: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EC 60068-2-2 环境试验-第2局部:试验方法-试验A:高温IEC 60068-2-6 环境试验-第2局部:试验方法-试验Fc: 振动正弦IEC 60068-2-11 环境试验-第2局部: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IEC 60068-2-13 环境试验-第2局部: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IEC 60068-2-14 环境试验-第2局部: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IEC 60068-2-27 环境试验-第2局部: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如此:冲击IEC 60068-2-32 环境试验-第2局部: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落体IEC 60068-2-38 环境试验-第2局部:试验方法-试验Z/AD: 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IEC 60068-2-64 环境试验-第2局部:试验方法-试验Fh::宽带随机振动数字控制IEC 60068-2-78 环境试验-第2局部: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3 术语和定义如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被测设备DUT Device Under TestDUT作为试验对象的电子电气零部件。3.2 负荷代码代表DUT某种环境负荷等级的字母或数字。3.3 试验代码所有负荷代码的组合,明确某个安装位置的电子电气零部件所适用的环境负荷。3.4 设计验证DVDesign ValidationDVDV是零部件同步开发的一个阶段,用各种试验来定量或定性地验证零部件设计能够满足其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要求。用于DV的零部件应该是能够代表量产件特性包括所采用的零件、材料、工装、生产加工工序等的工装样件。3.5产品验证PVProduct ValidationPVPV是零部件同步开发的一个阶段,用各种试验来定量或定性地验证零部件设计能够满足其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要求。用于PV的零部件应该使用批量生产的量产件。3.4 允许的试验参数公差除非另有规定,否如此表1中的试验参数允许公差应当应用于所有的试验项目。表1 试验参数允许公差试验参数允许公差试验温度要求的值 3C试验湿度要求的值 5%试验持续时间要求的值 /+2)%电压要求的值电流要求的值 5%电阻要求的值 10%振动强度要求的值 20 %冲击加速度要求的值 20%频率要求的值 1%试验力要求的值 10%压强要求的值 10%距离/尺寸要求的值 10%3.5 温度和电压术语定义温度和电压术语定义见表2。表2 温度和电压术语定义参数名称符号定义最低放置温度TminST零部件在使用不通电运行状态和存储、运输过程中能够经受得的最低环境温度最高放置温度TmaxST零部件在使用不通电运行状态和存储、运输过程中能够经受得的最高环境温度最低运行温度TminOP零部件持续正常运行所允许的最低环境温度最高运行温度TmaxOP零部件持续正常运行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过加热温度TmaxPH汽车停驶后,零部件比如发动机舱安装的零部件可能会经受的短暂的高温,在这个温度下零部件仍可能处在通电运行状态室温Troom正常的室内温度,235最低供电电压Umin零部件持续正常运行所允许的最低供电电压最高供电电压Umax零部件持续正常运行所允许的最高供电电压正常供电电压Unom正常状态下零部件的供电电压,分为UA和UB两种试验电压UAUnom =14V,发电机正常运转时零部件的供电电压UBUnom =12V,发电机不运转时,蓄电池对零部件的供电电压3.6 运行状态 Operating Type运行状态主要是针对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零部件的定义,描述了在试验过程中ECU的供电状态、负载状态、内部程序运行状态等。没有B+供电端的ECU,没有运行状态2。对于其它的电子电气零部件,比如开关、电机、蓄电池等,运行状态的定义并不适用。运行状态定义见表3。表3 运行状态定义运行模式电气状态1DUT没有供电DUT没有连接外部电缆DUT模拟实车安装状态,连接所有外部电缆2DUT供以电压UB,按照实车安装状态连接所有外部线缆和负载DUT的ING和ACC供电端没有供电,B+供电端供以电压UB,DUT处在不工作状态比如处于休眠模式DUT的ING供电端没有供电,B+和ACC供电端供以电压UB,DUT处在正常的工作状态,所有功能均能执行3DUT的ING、ACC和B+供电端同时供以电压UA,按照实车安装状态连接所有外部线缆和负载DUT处在不工作状态比如处于休眠模式DUT处在正常的工作状态,所有功能均能执行3.7 功能状态等级FSC Functional Status ClassFSCFSC用以评价DUT在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完毕后最后检测中功能运行的状态,见表4。表4FSC定义等级FSC定义ADUT的所有功能在试验期间和之后均能够执行且在允许的公差X围内BDUT的所有功能在试验期间均能够执行,但有一个或多个功能的执行超出了允许的公差X围,试验完毕后所有功能的执行均自动恢复正常。存储器功能应保持等级AC试验过程中DUT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发生失效,但在试验完毕后所有功能的执行均自动恢复正常D试验过程中DUT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发生失效,并且在试验完毕后不会自动恢复正常,但经过简单的人为操作对DUT进展复位后能够恢复正常E试验过程中DUT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发生失效,并且在试验完毕后不会自动恢复正常,除非对DUT进展维修或者更换4一般要求4.1 电子电气零部件设计寿命本标准设定的电子电气零部件目标寿命为10年的使用年限或者24万公里里程数。4.2 可靠性目标本标准中热疲劳寿命试验的可靠性目标是97%可靠度,50%致信度水平。对于零部件其他特性寿命试验,试验的可靠度和致信度水平应该根据零部件技术要求中的规定。4.3 试验样品数本标准中的每项试验至少需要3个样品。可靠性试验所需的样品数根据可靠性目标得到,计算公式可以参见附录A。4.4 试验代码本标准使用由六个负荷代码组合成的试验代码来表示DUT的环境负荷强度,参见表5。试验代码应该在零部件技术条件中明确定义。表6和表7是根据DUT安装位置与应用情况推荐的试验代码,如果推荐试验代码当中某项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根据表8至表13中选择适宜的代码进展替代。表5 试验代码组成123456电气负荷代码机械负荷代码温度负荷代码气候负荷代码化学负荷代码外壳防护代码ACAFAIANADIP x x表6是根据应用情况推荐的电气负荷代码。表6 电气负荷代码电气负荷代码运行电压X围应用X围UminVUmaxVA16对于在发动机启动过程中应具有功能的零部件B16对于在发动机停止工作期间应具有功能的零部件C16对于仅在发动机运行期间应具有功能的零部件Z由GAEI相关工程师与供给商协商决定5 试验方法5.2 电气试验5.2.1 暗电流测量5.2.1.1 试验目的本试验用以测量DUT暗电流值。5.2.1.2 适用X围所有由蓄电池直接供电的电子电气零部件。5.2.1.3 试验方法DUT运行状态为2.1,连接所有信号源和负载。试验中应断开DUT的ING和ACC供电,只提供B+供电。DUT的暗电流测量值应该以曲线的形式记录,最终的暗电流值应该是一段时间内暗电流消耗的平均值。试验步骤如下:a) 断开DUT的供电;b) 调节试验电压为12.6V;c) DUT上电,并等待一定时间,在确认DUT进入低电压模式比如休眠模式以与供电电流稳定后,记录此后10s内的电流值;d) 逐渐降低DUT供电电压至12V,电压下降速率不超过0.5V/min,等待DUT供电电流稳定后,记录此后10s内的电流值;e) 逐渐降低DUT供电电压至11.5V,电压下降速率不超过0.5V/min,等待DUT供电电流稳定后,记录此后10s内的电流值;f) 逐渐降低DUT供电电压至11.0V,电压下降速率不超过0.5V/min,等待DUT供电电流稳定后,记录此后10s内的电流值;g) 逐渐降低DUT供电电压至10.5V,电压下降速率不超过0.5V/min,等待DUT供电电流稳定后,记录此后10s内的电流值;h) 逐渐降低DUT供电电压至10.0V,电压下降速率不超过0.5V/min,等待DUT供电电流稳定后,记录此后10s内的电流值。5.2.1.4 评价标准各供电电压情况下的暗电流值都应该在零部件技术条件规定的X围之内。本试验对零部件的功能状态等级不作要求。5.2.2 耐异常电压试验5.2.2.1 试验目的本试验用以验证DUT对长时间非正常供电电压的抵受能力。试验模拟了以下情况:a) 交流发电机调压器故障或者由24V系统协助启动时所导致的高电压;b) 电源线反接导致的负电压。5.2.2.2 适用X围本试验适用于所有由蓄电池或者通过点火开关供电的电子电气零部件。5.2.2.3 试验方法DUT上所有直接或者通过开关连接至蓄电池的电源电路接口或控制信号接口都需要进展本试验。其中,控制信号接口可能是直接或通过开关连接至蓄电池,或者是通过一个上拉电阻与之连接的。试验参数见表15。表15 过电压试验参数试验内容试验电压V试验时间min试验温度运行状态过电压:交流发电机调压器故障+1860Tmax 20 C过电压:蓄电池串接1aTroom3.2电源线反接b2Trooma对于只在点火锁位于START档位才供电的零部件,试验时间可能减少到15s。b这项试验不适用于发电机或在零部件技术条件中规定不做本试验的零部件。5.2.2.4 试验步骤a) 试验前,确保DUT已经稳定在表16中的所要求的温度;b) 对和蓄电池直接连接的电源电路接口V电压,维持1min;c) 对其他的通过开关与蓄电池连接的电源电路接口和控制电路接口V电压,同时在直接与蓄电池连接的电源电路接口依然保持同样的电压,维持1min;d) 进展一次单点功能/参数测试;e) 试验,重复步骤a到d,维持时间变为2min;f) 同时对所有直接或通过开关与蓄电池连接的电源电路接口和控制电路接口施加18V电压,维持60min;g) 进展一次单点功能/参数测试。5.2.2.5 评价指标表16耐异常电压试验评价指标试验评价标准过电压:交流发电机调压器故障FSC应该至少满足等级C过电压:蓄电池串接FSC应该至少满足等级C。所有与发动机启动相关的功能必须达到等级A,除非在零部件技术条件中有不同的规定电源反接FSC应该至少满足等级C5.2.3 瞬时掉电试验5.2.3.1 试验目的本试验模拟了车上另一个零部件上的保险丝发生熔断时DUT供电电压产生的短暂下降。5.2.3.2 试验方法对DUT的所有相关输入接口同时施加如图4所示的试验电压波形。相关输入接口应该试验计划中明确指出。图4 单电压降试验的试验脉冲电压上升和下降的时间应该小于等于10ms。DUT运行状态为。5.2.3.3 评价指标FSC应该至少满足等级B。5.2.4 低电压复位试验5.2.4.1 试验目的本试验用以验证DUT的低电压复位功能,以与带微处理器的DUT对供电电压短时50 ms掉电的抵受能力。5.2.4.2 适用X围所有带微控制器的具有低电压复位功能的DUT。5.2.4.2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参照ISO16750-2中第条。试验应在TminOP温度条件下进展。DUT运行状态为。5.2.4.3 评价指标在供电电压恢复到并保持在Umin的10s期间进展功能/参数测试,DUT FSC应该满足等级A,其余时间FSC应该至少满足等级C。5.2.5 供电电压缓慢变化试验5.2.5.1 试验目的本试验用以验证DUT对于蓄电池放电与充电过程中供电电压变化的抵受能力。5.2.5.2 适用X围由蓄电池直接供电的电子电气零部件。5.2.5.3 试验方法同时对所有直接或通过开关与蓄电池连接的电源电路接口和控制电路接口进展本试验。以V/min的速率将DUT供电电压从Umax逐渐降低至0V,然后再以一样的速率从0上升至Umax。DUT运行状态为3.2。5.2.5.4 评价指标在DUT正常工作电压X围内FSC应该满足等级A,在其他X围FSC至少应该满足等级C。5.2.6交流干扰电压叠加试验5.2.6.1 试验目的本试验用以验证DUT对直流供电电压上叠加的交流干扰电压的抵受能力,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发电机调压模块滤波功能不良造成的。5.2.6.2 适用X围所有由发电机供电的电子电气零部件。5.2.6.3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参照ISO16750-2。对DUT所有电源接口同时施加试验电压波形。DUT运行状态为。5.2.6.4 评价指标FSC应该至少满足等级A。5.2.7开路试验5.2.7.1 单线开路试验5.2.7.1.1 试验目的本试验模拟了DUT连接的线缆中某一根发生开路的情况,用以验证DUT在承受开路连接时不会发生损坏,并且在连接恢复后,DUT功能是否立即恢复正常。5.2.7.1.2 适用X围所有安装位置的电子电气零部件。5.2.7.1.3 试验方法设置DUT运行状态为。将DUT连接的线缆当中的某一条断开,断开时间为10s,后恢复连接,观察并记录线缆断开前后DUT的功能运行状态。5.2.7.1.4 评价指标FSC应该至少满足等级C。5.2.7.2 多线开路试验5.2.7.2.1 试验目的本试验模拟了DUT连接的线缆当中某几根发生开路的情况,用以验证DUT在承受开路连接时不会发生损坏,并且在连接恢复后,DUT功能是否立即恢复正常。5.2.7.2.2 适用X围所有安装位置的电子电气零部件。5.2.7.2.3 试验方法设置DUT运行状态为。同时将DUT连接的线缆当中的某几条断开,断开时间为10s,后恢复连接,观察并记录线缆断开前后DUT的功能运行状态。5.2.7.2.4 评价指标FSC应该至少满足等级C。5.2.8 地电位偏移试验5.2.8.1 零部件电源地线之间电压偏移试验5.2.8.1.1 试验目的本试验用以验证在具有多条电源地线的DUT上,当电源地线之间的电位发生相对偏移时,DUT能否正常工作。5.2.8.1.2 适用X围具有多条电源地线的电子电气零部件。这些电源地线在DUT端的电位可能发生相对偏移,这是由于零部件接地不良、地线缆阻抗、地线长度过长或线缆连接器接触电阻等因素导致的。5.2.8.1.3 试验方法,供电电压依据以下规定。试验步骤如下:a) DUT上电,供电电压为Umin;b) 对DUT的其中一条电源地线施加-1.0V的偏移电压;c) 在此条件下做一次功能检测;d) 对下一条电源地线重复步骤b至步骤c;e) 同时对所有模拟负载的地线重复步骤b至步骤c;f) DUT供电电压变为Umax,偏移电压变为+1.0V,重复步骤a至步骤e。5.2.8.1.4 评价指标FSC应该满足等级A。5.2.8.2 零部件负载参考地线之间电压偏移试验5.2.8.2.1 试验目的本试验用以验证DUT负载参考地线上的地电位发生偏移时,DUT功能是否保持正常。5.2.8.2.2 适用X围所有包含了以地线作为信号回路的负载的电子电气零部件。在这些负载之间以与负载与DUT之间可能存在地电位偏移,这是由于零部件接地不良、地线缆阻抗、地线长度过长或线缆连接器接触电阻等因素导致的。5.2.8.2.3 试验方法试验电路图如图5所示。对以地线作为信号回路的负载分别和同时进展试验。模拟负载应该按照零部件技术条件中的要求搭建,如果零部件技术条件中没有涉与该信息,应与GAEI相关工程师共同协商制定。DUT运行状态为,供电电压依据以下规定。图5地电位偏移试验电路图试验步骤如下:a) DUT上电,供电电压为Umin;b) 对其中一个模拟负载的地线移电压;c) 在此条件下做一次功能检测;d) 对下一个模拟负载的地线重复步骤b至步骤c;e) 同时对所有模拟负载的地线重复步骤b至步骤c;f) DUT供电电压变为Umax,偏移电压变为1.0V,重复步骤a至步骤e。5.2.8.4 评价指标FSC应该至少满足等级A。5.2.9电源电位偏移试验5.2.9.1 零部件电源线之间电压偏移试验5.2.9.1.1 试验目的本试验用以验证在具有多条电源线的DUT上,当电源线之间的电位发生相对偏移时,DUT能否正常工作。5.2.9.1.2 适用X围具有多条电源线的电子电气零部件。这些电源线在DUT端的电位可能发生相对偏移,这是由于零部件接地不良、电源线线缆阻抗、电源线长度过长或线缆连接器接触电阻等因素导致的。5.2.9.1.3 试验方法,供电电压依据以下规定。试验步骤如下:a) DUT上电,供电电压为Umin;b) 对DUT的其中一条电源线施加-1.0V的偏移电压;c) 在此条件下做一次功能检测;d) 对下一条电源地线重复步骤b至步骤c;e) 同时对所有模拟负载的地线重复步骤b至步骤c;f) DUT供电电压变为Umax,偏移电压变为1.0V,重复步骤a至步骤e。5.2.9.1.4 评价指标FSC应该满足等级A。5.2.9.2 零部件负载参考地线之间电压偏移试验5.2.9.2.1 试验目的本试验用以验证DUT负载发生电源电位偏移时,DUT功能是否保持正常。5.2.9.2.2 适用X围所有包含了以电源电压为参考电压的负载的电子电气零部件。在这些负载之间以与负载与DUT之间可能存在电源电位偏移,这是由于电源线缆阻抗、电源线长度过长或线缆连接器接触电阻等因素导致的。5.2.9.2.3 试验方法试验电路图如图6所示。分别和同时对模拟负载上直接或者通过开关与蓄电池正极相连的I/O端口施加偏移电压。图6 电源电压偏移试验电路图模拟负载应该按照零部件技术条件中的要求搭建,如果零部件技术条件中没有涉与该信息,应与GAEI相关工程师共同协商制定。DUT运行状态为,供电电压依据以下规定。试验步骤如下:a) DUT上电,供电电压为Umin;b) 对其中一个模拟负载的电源线施加-1.0V的偏移电压;c) 在此条件下做一次功能检测;d) 对下一个模拟负载的电源线重复步骤b至步骤c;e) 同时对所有模拟负载的电源线重复步骤b至步骤c;f) DUT供电电压变为Umax,偏移电压变为1.0V,重复步骤a至步骤e。5.2.9.2.4 评价指标FSC应该满足等级A。0短路试验本试验包含了四种类型的试验,分别针对DUT不同的接口电路类型,具体参见表17。表17 短路试验接口电路类型适用试验项目没有短路保护功能或单独熔断器保护的接口电路接口短路试验含有短路保护功能的负载电路通过关闭电路输出来实现保护负载电路间歇式短路试验含有短路保护功能的负载电路通过限流来实现保护负载电路持续短路试验具有带熔断器保护的负载电路负载电路过电流试验5.2.10.1 信号电路接口短路试验5.2.10.1.1 试验目的本试验用以验证DUT信号电路接口发生对电源或对地短路之后,信号电路功能能够保持正常。5.2.10.1.2 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如下:a) DUT连接所有电源线与电源地线,并供以正常供电电压,使输出接口电路处于工作状态;b) 将DUT其中一个I/O信号端口依次短接至Umax与电源地,各维持60s,其他I/O信号端口保持开路状态或按零部件技术条件中的规定设置;c) 对DUT其他剩余I/O信号端口重复步骤b;d) 使输出接口电路处于不工作状态,重复步骤b至c;e) DUT不连接电源线,只连接电源地线,重复步骤b至c;f) DUT只连接电源线,不连接电源地线,重复步骤b至c。5.2.10.1.3 评价指标FSC应该至少满足C等级。DUT应当通过所有功能/参数试验FSC=A。0.2 负载电路接口间歇式短路试验5.2.10.2.1 试验目的本试验用以验证DUT负载电路接口在发生间歇式的对电源或对地短路之后,负载电路功能能否保持正常。5.2.10.2.2 试验方法DUT运行状态为。试验步骤如下:a) 升高试验箱温度并稳定在TmaxOP;b) 将DUT处于运行状态3.1比如休眠模式,调整试验电压为Umax;c) 将DUT唤醒,并将此时作为时间原点t=0s。DUT I/O接口电路应该在5s内被激活t=5s时;d) 在t=15s时,将所有适用的端口同时短路至电源并保持5min;e) 移除所有短路情况,维持165s步骤c和步骤e一起应为8min;f) DUT的电源模式由开转为关;g) 重复步骤3至6,循环60次总的短路试验时间为8h;h) 在完成60次循坏后,在采取适当的复位措施之后,恢复正常负载状态并确定DUT负载电路输出功能正常;i) 调节试验电压到Umin,重复步骤c至h;j) 短路情况变为短路到地,重复步骤b至i;k) 稳定试验箱温度在TminOP,重复步骤b至j。注:如果同时进展多线短路,供给商应该确保试验对单线短路同样有效;需要注意电源的供电能力能否满足试验需求。5.2.10.2.3 评价指标FSC应该至少满足等级D。试验中短路电路的故障不得妨碍其他接口电路达到其要求。不允许更换保险丝。对于含有微控制器的DUT,试验中微控制器运行应该正常,发生短路的接口相应的故障代码应该被保存。试验后DUT应当通过所有功能/参数试验FSC=A。0.3 负载电路接口持续短路试验5.2.10.3.1 试验目的本试验用以验证DUT负载电路接口在发生连续的对电源或对地短路之后,负载电路功能能否保持正常。5.2.10.3.2 试验方法DUT运行状态为。试验步骤如下:a) 升高试验箱温度并稳定在TmaxOP;b) 调整试验电压为Umax;c) 同时将所有适用的端口短路至电源,并保持1h或根据零部件技术条件中的规定;d) 移除所有短路情况,在采取适当的复位措施之后,恢复正常负载状态并确定DUT负载电路输出功能正常;e) 调整试验电压为Umin,重复步骤c至d;f) 短路情况变为短路到地,重复步骤b至e;g) 稳定试验箱温度在TminOP,重复步骤b至f。注:如果同时进展多线短路,供给商应该确保试验对单线短路同样有效;需要注意电源的供电能力能否满足试验需求。5.2.10.3.3 评价指标FSC应该至少满足等级D。试验中短路电路的故障不得妨碍其他接口电路达到其要求。不允许更换保险丝。对于含有微控制器的DUT,试验中微控制器运行应该正常,发生短路的接口相应的故障代码应该被保存。试验后DUT应当通过所有功能/参数试验FSC=A。 负载电路过电流试验5.2.10.4.1 试验目的由于负载阻抗的下降如发生短路等情况,DUT负载电路的工作电流可能会过大而导致熔断器烧断。而由于熔断器本身的特性,在过大电流出现至烧断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在这时间内,DUT负载电路必须承受这个大电流而不能发生烧毁。本试验即用以验证在熔断器烧断之前DUT负载电路对过电流的抵受能力。5.2.10.4.2 试验方法试验中相应电路所用的熔断器应是和实车所使用一样型号的。DUT相应负载电路输出端的负载由一个可调电阻代替,可调电阻的阻值应根据试验所需产生的电流确定。DUT运行状态为3.2。试验步骤如下:a) 升高并稳定试验箱温度在Tmax;b) 对DUT上电,电压为Umon;c) 将负载电路上的熔断器短路掉;d) 负载电路应处于工作状态。调节负载电路输出端的可调电阻的阻值,使负载电流是熔断器额定工作电流IN;e) 在短路条件下,重复步骤d,使负载电流为lRP。注:试验持续时间根据中熔断器的时间特性决定。5.2.10.4.3 评价指标FSC应该至少为等级C。负载电路的过流不得妨碍其他接口的正常工作。关键部位的绝缘性能应保持不变。1绝缘电阻测量5.2.11.1 试验目的绝缘性能的降低是由电路板走线间距离的减少或由潮气进入引起的绝缘体材料的降格等因素导致的性能问题。本试验量化了在潮湿效应导致的降格后关键部位间的绝缘电阻值。5.2.11.2 适用X围所有电子电气零部件。5.2.11.3 试验方法此试验应该在湿度试验和盐雾腐蚀试验后面进展,DUT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0.5h后才能进展该试验。DUT运行状态为1.1。在以下位置施加一个500V的直流电压,维持60s:a) 电气上相互绝缘的两个连接器端子之间;b) 电气上相互绝缘的连接器端子和零部件金属外壳之间;c) 电气上相互绝缘的连接器端子和零部件塑料外壳上包裹的导电材料之间。注:对于带感性负载的电路,试验电压可以调低至100V,以免损坏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比如电容;对于感性负载本身比如一个电机,一个300V的试验电压是适宜的。5.2.11.4 评价指标绝缘电阻应当大于10MW或根据零部件技术条件中的要求。2 绝缘强度试验5.2.12.1 试验目的本试验用以评估可能产生高压的电路中绝缘体被击穿的可能性。5.2.12.2 适用X围含感性元器件比如电机、线圈、继电器等或带感性负载的电子电气零部件。5.2.12.3 试验方法此试验应该在湿度试验和盐雾腐蚀试验后进展,DUT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0.5h后才能进展该试验。DUT运行状态为。在以下位置施加一个频率为50Hz,幅值有效值为500V的正弦波电压,维持60s:a) 电气上相互绝缘的两个连接器端子之间;b) 电气上相互绝缘的连接器端子和零部件金属外壳之间;c) 电气上相互绝缘的连接器端子和零部件塑料外壳上包裹的导电材料之间。5.2.12.4 评价指标被测试的绝缘体没有被击穿或产生电弧放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