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个电话引起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到已改.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98246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一个电话引起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到已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由一个电话引起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到已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由一个电话引起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到已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由一个电话引起的幼儿教学小学化的思考 四川省通江县涪阳小学 张红梅 去年开学期间的某一天早晨,我还在睡梦中就接到一位亲戚的电话,她说她女儿已到了入学年龄,就是不知道该选择哪家幼儿园?我当时随口就说:“哪家方便就送哪家呀?上个幼儿园有那么麻烦吗?”谁知道她的回答让我顿时惊讶起来,她认认真真地回答我:“大姐,我就是到处打听过了才问问你的意见嘛,几家幼儿园都说各自的教育理念先进,保证教好孩子的拼音、写字,我就是担心孩子上一年级跟不上.”她的话未讲完,我的心却冷了不少。我一边说帮她打听打听,让她别着急,一边拨通了一个曾经教过幼儿园的朋友的电话。与朋友进行了二十几分钟的电话交谈,才明白原来我们身边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现象实在太严重了。这样的不良的教育现象不仅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反而扼杀了孩子活波好动的天性,让幼小的身躯过早地披上一件“沉重的外套”,孩子的教育就会毁为一旦。想到这里,作为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我再也坐不住了,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迫在眉睫,我想利用我有限的能力,做点微薄的贡献。于是我开始走近幼儿,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出示收集的所有图片)一年来我做过调查,为了迎合家长“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幼儿园教学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危害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什么是幼儿园教学小学化? 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甚至有些幼儿回家做家庭作业做到晚上十点多钟。(教育部2013年08月23日规定“零起点”教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针对幼儿园孩子“提前学”现象。教育部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指出:“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好多家长都是在把“起跑点”给“提前了”,让孩子早点学,就能早点适应小学生活,也能比较容易获取自信,这就让没有提前给孩子学的家长感到焦虑,担心老师“进度快”或者“根本不教”,所以,入学一年级的新生确实存在一种现象,一个班的学生差距有时候会很大。有的孩子学了很多小学的知识,比如拼音、算术等,有的孩子没有学过,所以就不会。这让我们的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很难教学。其实,小学是有课程要求的,对教学进度也是有严格的计划和控制的,所以家长不用担心老师会因为一些孩子学过就不教另外一些孩子。对于一上来有些跟不上的孩子,老师还会单独给予辅导。事实上,开始的差距并不代表未来,这种因为提前学而带来的优势很快就会消失。”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还规定,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四川省教育厅针对我们农村小学,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余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一般不超过1小时。教育部2014年8月6日发布92条规定:小学生增家务劳动作业,保证小学生每天10小時的睡眠。(27岁儿童每天的睡眠应该保证在1114小时) (一)常规管理过于严苛。部分幼儿园在对幼儿的常规管理中,运用了小学行为规范管理方式,完全忽视了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好问的年龄段特点,要求幼儿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如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许说话、不许有小动作,把小手背后,安静坐在椅子上不许乱动等。这种严苛的管理方式限制了幼儿的手脚活动,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现阶段,幼儿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过于追求知识的容量和难度,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虽然幼儿教师人人都知道教育部2012年10月15日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也即是严禁幼儿教育“小学化”)。也都知道指南的具体内容,课程的设置为五大领域,即:一、健康(一)身心状况(二)动作发展(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二、语言 (一)倾听与表达(二)阅读与书写准备;三、社会(一)人际交往(二)社会适应;四、科学(一)科学探究(二)数学认知;五、艺术(一)感受与欣赏(二)表现与创造。为了迎合家长的喜欢,部分幼儿园将小学教育内容提前渗透到幼儿教学中,如要求幼儿掌握韵母、声母等,这种教学内容显然缺乏启蒙性,并且所教授的知识难度较高,严重违反了幼儿的认知规律。此外,游戏教学是幼儿接受知识的最佳途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实际上,部分幼儿园用课堂教学取代了游戏教学,重视课堂上知识的灌输,忽视游戏中幼儿能力的培养,如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幼儿书写汉字(爸爸、妈 、我等生字的书写)。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幼儿园课程的安排和设置应当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重点应放在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兴趣培养上,这样的课程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然而,部分幼儿园在课程的制定上却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课程超载的情况非常严重,而且内容与培养幼儿的兴趣也基本没有任何关联,甚至有些内容超出了幼儿的理解能力范围。还有一些幼儿园将语文、数学、英语等知识性内容归入到课程教学当中,而且每天最少安排4个课时,每节课长达40分钟以上,有的幼儿园的特长班放学时间为下午5:30,这大大超过了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中的每周不得超过1217小时,每课时不得30分钟的规定。导致幼儿园教育中课程设置情况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家长的盲目攀比心理在作祟,他们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应当多学习一些知识,为日后上学打基础。2、 应该怎样看待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问题呢? 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故事: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妈妈在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 这位母亲提起诉讼的理由是:她认为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此案在内华达州立法院开庭。法庭裁决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认为,该幼儿园的做法犹如剪去了伊迪丝一只想象的翅膀,并早早地就把她投进了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使孩子在智力的启蒙阶段,不能在想象的天空里振翅翱翔。 这个案例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现在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玩的权利。或许正是这一规定,使美国在科技方面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也使美国出现了比其他国家多得多的年轻的百万富翁。反观国内幼儿教育,幼儿园变成了大量识字,大量读写算的场所。类似劳拉三世幼儿园限制孩子思维的教学方式,非科学的教学行为比比皆是。一位家长无奈地说:“要上好大学必须上好中学,要上好中学必须上好小学,要上好的小学,必须上好的幼儿园(即知识教的多的幼儿园)。”如此一来,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争相把孩子送进教学味浓的幼儿园。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也投家长所好,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之路。一位幼儿园教师说:“我们也知道小学化教育方式不对,但家长要求必须教识字、学拼音、学数学,否则就转园,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三、 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1、降低儿童学习兴趣,影响后续教育效果(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兴趣是幼儿进行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动力,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教育一定不能是机械式、填鸭式的,一定要能唤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自觉地去钻研学习,并使其以专注的精力、忘我的精神从事这一活动。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幼儿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时,这便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并有可能使幼儿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幼儿教育小学化错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提前的小学教育。把幼教的重心放在提早的识字、背诗、读文、做算术、学英语上,还一直往上加,甚至到了孩子难以承受的地步。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盲目超前往往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对进一步学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首先,会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厌学情绪由此而生;其次,由于幼儿园抢学了小学低年级的部分知识,幼儿进入小学再次学习此类知识,容易因为“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课,不认真学习,导致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完成作业等不良学习态度;第三,由于幼儿园缺乏专业教师,知识传授不准确,幼儿进入小学已先入为主,很难纠正。第四,幼儿园开设的一些课程未能与小学课程相衔接,如英语,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我们目前还达不到,即使幼儿园英语学得再好,到了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时,原来在幼儿园所学的英语知识早已忘光,对英语学习根本起不到基础性作用或促进作用。幼儿教育不是不可传授知识,但不应拔苗助长;幼儿应该享受快乐和幸福。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 ,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甚至打手板。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幼儿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动,爱游戏,他们刚刚接触外面的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强烈,世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是那样的新鲜、好奇,我们应该努力为儿童营造一种环境,让儿童在快乐的活动之中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知识的了解。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我国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将游戏确定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这是因为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实践形式,因为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充足的发展机会。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幼儿游戏的时间和幼儿游戏的权利,妨碍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而造成了对幼儿发展的侵害。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过早地接受小学化的教育教学,每天反复的读写练习及知识生硬灌输,必然使儿童失去接受世界的兴趣,丧失主动性与创造性,容易形成惯性思维,限制思维的正常发展水平,教条的习惯,严重的会使儿童对学习产生抵抗心理。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是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一种摧残,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心理的正常发展。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 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6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我国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首先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诚实、自信、勇敢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幼儿教育小学化则过多地重视了听说读写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展。忽视了幼儿们的素质教育,如:创新思维教育、爱心教育、探索周围世界教育、社会交往教育、自主自理教育、自主活动教育等。这也难怪现在出现了教育的怪现象,幼儿园小朋友学小学内容;小学生学初中内容;初中生学高中内容;高中生学大学内容;而大学生却在学幼儿园内容对人要讲诚信、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给老人让座。这些现象都表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教育不管是哪一个阶段都很重视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7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许多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什么,而是提前把上小学才学的知识硬填给孩子。学前阶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够不上,所以必定学不好,其结果是使孩子扫兴和反感,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孩子厌学是必然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无异与拔苗助长。有的孩子即使勉强学了,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到了小学再学就等于留级一年,孩子似懂非懂,毫无新鲜感。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容易因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讲,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成了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差生”,从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厌恶、厌烦情绪。许多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不学习,不争气,其实最该检讨和受到责备的正是我们家长自己,孩子本来是棵好苗苗,却被你急功近利的做法给“拔”得“蔫”了甚至“枯”了,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正好比“起了个大早”却送孩子“赶了个晚班”。 四、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应对策略 1、我们幼儿园要转变办学指导思想, 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游戏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而不是生搬硬套地进行“填鸭式”教学,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 2、 我们家长转变的教育观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有的家长以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尽早学习读、写、算。有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因此,我们把家庭教育引入到幼儿园建设中以及做好师资力量建设,要让我们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基础知识,家长能从理论上全面地了解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特点,理解科学的教育观念。要能够充分的考虑到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的特殊性。要让我们的教学工作能够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能让幼儿可以在家庭中依然获得一个良好的教育。 3、做好幼小衔接 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通过培训、讲座、学习等形式,使家长和我们幼儿教师真正了解幼小衔接的内涵和意义,即不是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而是幼儿园从大班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一些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包括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培养儿童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注意力等,从生理、心理上为儿童适应小学做好准备。 总之,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小学化倾向的问题亟待解决,即使有再好的园舍、再好的设施、再好的的教师素质如果没有正规的课堂教学,孩子很可能就失去了最好的受教育时机。所以,我们还应继续探索研究幼儿教育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采取可行措施,全力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给广大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全、和谐发展的学习环境,还给他们一片自由、快乐成长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