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善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纲要.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970971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嘉善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嘉善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嘉善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嘉善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纲要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这就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为应对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带来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富有挑战性的新要求;并体现我校“地嘉人善、生态日新”的理念,特制定嘉善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要。一、学科特点与现状分析(一)学科特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二)学科现状目前的课程体系仍旧是学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不足;仍旧是知识课程为主,动手课程不足;选择性有增强但与学生适应还有差距。课程的设置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目前这种单一的以国家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另外国家课程注重的是普适性,很难考虑到学校、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多样化的需要。国家课程须确保所有学生学习的权利,从而获得一个积极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因而国家课程的标准不就宜太高,通常是中等偏下,这样就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国家课程的标准,从而避免因标准过高而将那些处境不利的学生排除在外,这也是国家课程最显著的特征。但是,受到家庭环境、文化背景、民族习惯、政治信仰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及其家庭在教育资源的选择,学生的培养目标,对未来发展的期待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因而必须有足够多的课程满足这种多样化的需求。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国家课程校本化。目前,新课程改革在实际操作的层面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即技术层面的革新,很少涉及到课程的层面。这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有关。在课程的选择方面,仍然坚持着以考试为主的价值取向,把考试需要的科目看得很重,称之为“主科”,而那些不需要考试的科目自然就成为了“副科”,这种状况可能丧失基础教育的整体价值,导致教师为考为教,学生为考而学,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则成为了一句空话。 (三)学科教师分析地理组共有九位教师组成。有嘉善县学科带头人一名,有八位教师先后获得教学能手称号;有研空生一名,其余均为本科学历,文化层次高,知识结构好;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恰到好处,既有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作引领,又有中青年教师的闯劲和活力。二、学科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一)地理课程理念依据国家课程以及学校以“人嘉学善、生态日新”为办学理念,以“五优”为办学目标,以“三嘉五善”为育人目标,创设“生态化的课程类型”。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地理课程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充分体现“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不仅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反映全球变化形式,而且还要使所学内容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对他们增强社会生存能力有用,具备一个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和技能。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学生是学习主人,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充分重视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教学信息平台和地理模拟平台,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和变化,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激励性评价机制。 (二) 课程目标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地理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掌握地理知识,学习地理兴趣,初步 掌握地理学术方法,应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本领,亦即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特别是提高“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科作为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学好地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较高学术涵养的社会公民。1. 知识与技能(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3)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2. 过程与方法(1) 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2)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3)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 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3) 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4) 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学科课程设计与开发(一)设计思路以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着力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以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好的教育,必然是在学生、学校不断选择中实现的。近几年,我省推行的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贯彻了这一思想,并已取得明显成效。高考招生改革强调把更多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学校,旨在实现教育改革从选课到选考的进一步推进。在方案设计中,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选择,是否有利于高校自主权扩大。通过学生学校的双向选择,促使招生公平从已有的程序公平、机会公平进一步走向内容公平。“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为指导,结合嘉善中学“人嘉学善、生态日新”的办学理念,构建特色的地理课程体系,以“三嘉五善”为育人目标,创设“生态化的课程类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以培育学生职业意识需要的职业技能课程,让我们的学生有比较全面的做人和成才的基本素质,具备持续发展的潜能,除了共同的学业基础外,还要有一定的个性特长基础,当他们高中毕业时,能基本形成比较明确的专业倾向和相关的知识结构。 (二)课程结构嘉善中学地理课程由共同学科基础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学科基础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是:学科基础课程是选修课程的基础,贯穿或渗透于选修课程的始终;选修课程是学科基础课程的延伸与补充,对学科基础的课程内容起到拓展作用。所有课程以尊重差异,满足多元选择为特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需求层次,发展志向,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在不同的层次中选择自己所需的、适合的课程,为自己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为自已的最优发展选择最佳的课程。通过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和“创新意识”,成为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基础。开设以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创新探索为主的课程,发展学生的“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 (三)校本课程开发 学校以“人嘉学善、生态日新”为办学理念,以“五优”为办学目标,以“三嘉五善”为育人目标,创设“生态化的课程类型”,努力把嘉善中学建设成一所管理有特点、课程有特色、师生有特长的生态化省级特色示范高中。学校围绕“人嘉学善、生态日新”的目标,构建了生态化的课程类型即“五善”课程体系。必修课程是基础,“五善”课程呈逐层递进的态势,“善和”课程是塔尖,是最高境界。“五善”课程体系,既各成一支、各具特色,又互融互促,是一种生态化的课程类型。选修课程以“五善”即“善学课程、善思课程、善行课程、善进课程、善和课程”为总纲,每类课程又各自分成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职业技能类和社会实践类。善学课程(Facilitate learning): 以指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科能力为目的的选修课程。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等。善思课程(Promote thinking): 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为目的的选修课程。包括: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科应用性课程、调查探究活动等。善行课程(Improve skills): 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知识、生活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包括:生活技能类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地方经济技术课程、休闲生活类课程以及艺术兴趣类课程等。善进课程(Arouse motivation): 以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课程。包括军体系列课程、道德建设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社团活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善和课程(Pursue harmony): 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课程。包括心智培养课程、文化传统课程、健康教育课程以及校园文化活动。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为了达成学校的育人目标,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地理组开发的学科知识拓展类的自然灾害和防治、电影中的地理、探索生活中的天文地理、浙江旅游景观鉴赏 、幸福小国的那些事等的选修的校本教材,重在学科与生活的对接,落实新课程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地理教学的要求都有了比较大的改变,这其中不免就要求学校在进行规定课程的教学的任务完成的同时,尽可能为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扩展并培养实际应用等能力。即为了学生的明天,办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办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拥有的教育。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的一个体现和反映。并且,学校和社区的资源配备办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生活地理、地理生活”校本课程在此背景下开始探索、开发与实践。目前不论是旅游、住房、饮食或是交通城市规划都是日趋加重的话题,诸多学生一味掌握课本上的死知识,而不能活用,且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较弱,原因在于将地理视为学而无用且远离生活的内容。所以这也是对于该内容确立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地理的很多原理是围绕在学生生活中的,而教学往往比较理论化,所以 电影中的地理、探索生活中的天文地理浙江旅游景观鉴赏 这三门课程一方面将地理生活化,也可以在新课改深化理念指导下的校本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让学生潜意识中认识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感受地理趣味是融化在生活的各个元素中。地理组老师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流程,课程开发的方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扩大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四 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法1横联纵比,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寻找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尝试快乐,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比如在学习“日本”时,教师可分别展示日本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方面的资料,让学生进行对比看看自然条件在哪些方面制约了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反过来,日本在发展经济、进行国家建设时又是怎样克服这些不利条件的。 2创设地理情境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教学,鼓励学生寻找与自己适应的学习方法,形成高效性的学习思路。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选择互动型、自主型、实践型、理论型等多元的教学方法。比如经纬网的教学一向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单纯的概念式教学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考虑采取“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提出问题:一艘海上遇难船只如何向别人报告自己所处的位置。接着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提出在教室里或电影院里找座位的方法,教师进而启发学生把这种确定座位的方法概括为利用“行”和“列”定点的方法,并最终引出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的知识。 3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利用地理图象和多媒体,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获取、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4以存量知识为基础促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存量知识是创新的基础。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地理教学的开放性,结合地理原理和基本规律对所学地理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有条件的可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特别是野外考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5要一直遵循“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科学与人文是学生发展的双翼,科学指科学素养,人文指人文精神。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给人文奠基,人文给科学方向,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在轻松愉快中潜移默化,才会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进程与整合教学内容:以高中地理三年通盘考虑为出发点,以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有责任的现代公民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材为宗旨,全面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进程,整合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具体如下:高一第一学期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教学,学习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第一、二章,开设自然灾害和防治、幸福小国的那些事、浙江旅游景观鉴赏,高一第二学期学习必修二第三、四章和必修三电影中的地理、探索生活中的天文地理,根据省教学指导意见增加认识大洲和国家等选学内容,用省教研室编著的地图册。高二第一学期学习地球地图、世界地理和必修三的有关世界地理的案例,开设认识中国、万物世界;高二第二学期学习中国地理及必修三有关中国地理的案例、必修三第一章作为区域地理复习的总结与提升,开设环境保护选修课。高三第一学期学习,复习必修一、必修二;高三第二学期专题复习与综合能力的提升。以上必修课程与校本选修课程有机结合,校本选修作为必修课程的延伸、拓展与补充,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有利于必修知识的实践运用,提高学科能力,也有利于向高一级学校的输送新型人才。(三) 课程实施方案学科上课时间必修内容国家选修(IB)选 修知识拓展兴趣特长职业技能课程高一上地理地理自然灾害和防治;浙江旅游景观鉴赏;中国民族地理幸福小国的那些事;高一下地理地理电影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户外生活旅游活动与地理高二上万物世界探索生活中的天文地理高二下认识中国高三上自然灾害慧眼洞察身边的世界高三下环境保护 (四)课程实施与深化改革方案依据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精神。着力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以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初步制定课程实施中的几个基本细则。1. 学考要求高一阶段完成学考要求的教学内容,并安排在高二上学期(10月)进行学考。若选择地理学科作为高考科目的也可以把学考时间适当延后。学考教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进行,减轻学生负担。2. 高考要求对选择地理作为高考科目的学生,根据深化改革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高二第一学期学习:地球地图、世界地理和必修三的有关世界地理的案例,开设万物世界;高二第二学期学习:中国地理及必修三有关中国地理的案例,开设认识中国、必修三第一章作为区域地理复习的总结与提升,开设环境保护选修课。高三第一学期,复习必修一、必修二;高三第二学期专题复习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参加高考的时间高三上(10月): 高三下(4月)。 五 课程资源(一)什么是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是指形成课程以及运用课程组织教学活动的要素和必要的实施条件。地理课的教学资源从广义上讲,包括整个宇宙世界,即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全部成果,纵横时空、包罗万象;从狭义上讲,涵盖天文学、气象学 、生物学、土壤学、水文、城乡、经济、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环境伦理学等方面。另外,从时间上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从区域上可分为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三类,从性质上这些资源包括天、地、人(物)三大资源,从形态上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可见,地理课教学资源的获取和整合背靠的是整个宇宙世界,面对的是全社会,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宽广无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对教学资源的获取与整合地理教科书有一个弱点滞后性。因此,在对教科书整合的基础上,对教科书这外在的教学资源进行第二次获取和整合。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课程资源,为及时吸取鲜活的材料去填补教材的空缺,把网络资源当作课程资源的一座“金矿”来挖掘。但这不意味着可以将教科书束之高阁。实际上,教科书始终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因为教科书给我们确定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处在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地位。因此,获取和整合教学资源首先要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认真阅读理解教科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和教学方式方法,最大程度地利用教科书这一最有效最现成的教学资源。 学校图书馆或资料室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知识比较广泛。因此,地理教学要注重知识的多层次、多方面的联系,通过学习主题设计教学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搜集、运用新材料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阅读学校图书报刊,获取和整合图书报刊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确定不同的课题,以利学生搜集、筛选资源并进行思考、探究;同时,组织学生建立地理兴趣小组、阅读小组,这也是师生共同获取和整合教学资源的一种生动活泼、切实可行的好途径。 (三)地理课程资源与探究式学习 开辟多种渠道,诸如民间文化、乡土材料等课程资源,不断利用与挖掘,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是教学资源获取和整合的首要的关键的要素,在地理课教学资源获取中,应把学生置于一个突出的地位上,使学生实现由过去的旁观者、使用者、学习者向主人翁、获取者和创造者转变。应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终生学习和探究性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地理课教学内容繁多,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切实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才会使地理教学资源获取和整合返本归真,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六、制度和保障 1、组织保障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已经确定,新的高考方案必将引发各学校的课程改革。我校地理组全体同仁在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计划实施领导小组”的带领下从实际出发,各备课组制定课程计划,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高考,统一认识、步调一致、同心协力,共同制定的浙江省嘉善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纲要,并开发了大量的选修课教材。 2、教师培训通过以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为契机,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使老师们习惯于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3、制度保障按照学校要要说做好每个年级的备课组活动工作。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备课组活动做到“四定四有”: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有计划、有准备、有记录、有材料(活动记载表和材料已经上交),每次备课组活动除了备课这个中心议题外,我们还针对每一年级的问题作了专题讨论,对学生进行诊断、心理指导、学科辅导等。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化学组的化学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确保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