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全日制普通小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97068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全日制普通小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云南省全日制普通小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云南省全日制普通小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云南省全日制普通小学督导评估方案(一)云南省全日制普通小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A1 办学目标B1 办学方向C1 贯彻教育方针C2 面向全体学生B2 办学思想C3 依法办学C4 教学思想A2 办学过程B3 行政管理C5 领导班子建设C6 校风制度建设B4 师资管理C7 师德与任用C8 培训与考核C9 地位与待遇B5 德育管理C10 德育队伍C11 德育目标C12 德育途径B6 教学管理C13 执行课程方案C14 教学常规C15 教育科研B7 后勤管理C16 师生安全C17 校园校舍C18 总务工作A3 办学效益B8 学生素质C19 思想道德素质C20 文化科学素质C21 劳动技能素质C22 身体心理素质B9 社会反映C23 社区及家长的反映C24 综合表彰奖励B10 办学特色C25 学生兴趣特长C26 学校特色说明:受评学校有下列情况中的任何一项,评估领导小组行使一票否决 1、学校自评报告(结论)的产生不符合规程中规定的程序。 2、小学在校学生年辍学率1%以上。 3、学校领导、师生员工有重大的违纪违法行为。 4、发生重大的安全责任事故。(二)云南省全日制普通小学督导评估指标标准A级指标B级指标C级指标评 估 标 准评 估 结 果优 秀合 格不合格优秀合格不合格A1办学目标B1办学方向C1贯彻教育方针1、按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制订体现学校特色的办学目标和素质教育工作目标;2、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全面评价学生;3、近期和长远发展方向明确,无违背教育方针的现象,发展目标逐步实现。三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观念更新目标实现。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C2面向全体学生1、根据教育方针,课程改革方案和工作计划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思想端正;2、合理配置校内教育资源,使学校各年级、各班、各学科协调发展;3、接纳可以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入学,特殊教育辅读人员、计划、措施落实。前二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特殊教育辅读有涉及。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B2办学思想C3依法办学1、认真依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办学;2、认真执行国家小学管理规程等教育规章,按教育规律办学;3、加强义务教育管理,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档案,按要求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和义务教育证书;4、认真执行云南省中小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学校管理规范,秩序井然。四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C4教学思想1、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有阶段性成果或经验总结交流;2、有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注意因材施教,重视学习困难学生的提高工作,措施落实,有明显成效或典型事例;3、学生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不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4、有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的课程设置、实施措施与管理方案。四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A级指标B级指标C级指标评 估 标 准评 估 结 果优 秀合 格不合格优秀合格不合格A2办学过程B3 行 政 管 理C5领导班子建设1、校长持证上岗,全面负责,决策指挥能力强,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提高管理效能;2、领导班子职数配齐,结构合理,作风民主,公正廉洁,工作效率高,具有与时俱进规划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能力,能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推进教育创新;3、有提高领导班子素质的计划和措施,领导班子成员学历符合国家规定,岗位培训合格,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趋势,具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基本达到三项要素要求,持证上岗、合格学历达到100%。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C6校风制度建设1、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执行有效,有民主监督的制度与措施,收效明显,考核有依据;2、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评价制度,责任层层落实;3、校风、教风、学风明确。校风优良,校纪严明,师生员工思想意识健康,工作学习秩序井然。三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B4 师 资 管 理C7师德与任用1、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教育思想端正,了解和尊重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精神面貌好,学校有师德建设计划、措施和执行记录;2、实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3、教师学历符合教师法要求,职责明确,科类配套,层次结构相对合理;4、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省规定的标准。四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学历达标95%,新补充学历达标100%。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或有不良师德现象。C8培训与考核1、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制度化,讲实效;2、有提高和考核教师业务素质的制度、计划、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取得实效,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成效明显;3、重视教师教学创新精神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评价考核,提高校内教师的“自培”能力。三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A级指标B级指标C级指标评 估 标 准评 估 结 果优 秀合 格不合格优秀合格不合格A2办学过程B4师资管理C9地位与待遇1、认真贯彻教师法,教师的义务和权利得到履行和享受;2、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关心教职工住房、医疗保健等实际问题;3、教职工积极性高,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三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B5德育管理C10德育队伍1、在教职工中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和“全程德育”的观念,德育工作队伍整体力量强,学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2、重视班主任、思想品德课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等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健全德育工作管理系统,注重常规管理;3、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教育网络,学校有经常参与德育活动的校外辅导员队伍。三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C11德育目标1、认真落实小学德育纲要和云南省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以“五爱”教育为重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3、按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抓好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4、对学生进行纪律、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做到遵纪守法。四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C12德育途径1、重视课堂教学主渠道,上好思想品德课,并注意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及少先队活动等,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对品行有缺陷的学生有帮辅措施;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有良好的文化氛围;4、创建文明学校成效显著,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比例较高。 四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A级指标B级指标C级指标评 估 标 准评 估 结 果优 秀合 格不合格优秀合格不合格A2办学过程B6 教 学 管 理C13 执 行 课 程 方 案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齐课程,无随意增减课程、课时情况发生;2、认真学习课程方案,干部教师明确小学培养目标,能依据所任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3、学生在校活动总量符合课程计划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成效显著。三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C14教学常规1、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实验活动、考试等有规范要求,形成全体教师皆知,且自觉遵守的制度,教师能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案;2、教学常规形成制度,检查、考评管理落实,对存在的问题能及时研究,不断改进常规管理;3、坚持普通话教学,形成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普通话成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际语言;4、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各项考查、考核、考试等资料表格齐全,管理规范,有效控制辍学生,取消留级。四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或辍学率超过1%。C15教育科研1、重视教育科研(含教研),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机构人员落实,有组织领导,有教研与科研项目,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成效显著;2、围绕素质教育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有课题,有成果,重视课堂教学研究,教师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学校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每一学年有定量的专题研究,活动有计划、有记录;3、教育科研(含教研)对学校教育决策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加强自然学科实验室建设,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四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指标未达到要求,教育科研在学校工作中未发挥作用。A级指标B级指标C级指标评 估 标 准评 估 结 果优 秀合 格不合格优秀合格不合格A2办学过程B7 服 务 管 理C16 师 生 安 全1、学校定期认真组织干部、教职工和学生学习国家及省、地、县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要求,做到警钟长鸣;2、有完善的保障师生安全的制度与措施,主要领导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安全保卫工作有专人,随时注意消除安全隐患;3、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或专题讲座,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三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C17 校 园 校 舍1、学校用地面积、场地,教学用房、行政用房、生活用房的建筑面积达到国家及省规定的标准,与学校的规模相适应。无危房,及时排除新增危房;2、校园建设有规划,布局与功能搭配合理,校园环境优美,绿化、儿童化达到一定水平,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3、校园文化体现教育性,校内及学校附近无污染源,保证师生身心健康;4、认真施行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校舍、场地、设施按标准建设配备,管理规范,使用合理,使用率及完好率高。四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使用率、完好率达90%以上。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C18 总 务 工 作1、总务后勤积极配合,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服务育人落到实处,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健全,师生满意率高;2、校产管理制度完善,账 目清楚,账物管理规范,教学设施设备管理妥善,维修及时保证教学需要;3、学校教育经费保证教学需要,并逐年增长。有严格的财经管理制度,人员到位,收支账目清楚,坚持收支两条线;4、严格执行收费的有关政策,收费项目及标准符合规定,收费票据符合财税管理要求,票据填写规范,杜绝乱收费及违反财经纪律现象。四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满意率达90%以上。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A级指标B级指标C级指标评 估 标 准评 估 结 果 优 秀合 格不合格优秀合格不合格A3办学效益 B8 学 生 素 质C19思想道德素质1、学风端正,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深入人心,落实在学生行动中,学生群体精神面貌好,具有初步的辨别是非能力,无违法犯罪学生;2、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的良好品德和努力向上的进取精神;3、校内外活动、娱乐和学习秩序井然,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学生品德合格率99.8%以上。三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思品课,操行考核合格率达99%以上。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C20文化科学素质1、学生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具有初步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勤学好问,态度端正,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具有初步观察、思维、表达、操作和学习的能力;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学生具有初步的崇尚科学的思想,学生有一定特长,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丰富。三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获奖学生。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C21劳动技能素质1、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爱护劳动成果、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成效明显,使学生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家务劳动尽力做,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有良好的劳动习惯;2、劳动课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达到课程标准要求;考查合格率95%以上;3、按教材要求,学生一般能掌握12种简单的劳动技能。三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劳动课的相关考查合格率低于70。C22身体心理素质1、按课程计划开设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和健康教育课,考核合格率高,适龄儿童“体育合格标准”达标率90%以上,视力不良率30%以下,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2、重视在学生中开展艺术教育,学生有一定的艺术个性素质和审美情趣,学生一般都有一项兴趣爱好和特长,善于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3、努力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开展心理教育效果好,学生心理品质健康,有个性,具有初步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有初步的抗挫能力,学生无因心理健康原因辍学、伤亡等现象发生。三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A级指标B级指标C级指标评 估 标 准评 估 结 果优 秀合 格不合格优秀合格不合格A3办学效益B9 社 会 反 映 C23 社 区 反 映1、所在社区对学校教育工作和学生的表现反映好,家长对孩子在校外的表现反映好,学生在社区有大量好人好事表现;2、小学毕业生发展全面,素质好,对口中学对入学大部份学生反映好,毕业生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二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C24 综 合 表 彰 奖 励1、学校被评定为县(区)级及其以上文明单位或文明学校;2、学校获得县级以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奖励;3、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年度综合考核连续两年为优秀。三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B10 办 学 特 色C25 学 生 兴 趣 特 长1、学校开展经常性的体育与文艺活动,广大学生都自觉积极参与,学生在学科、科技、文艺、体育、美术等方面有兴趣、有特长,得到社会、家长及各界的好评;2、学生在县级及其以上的学科、科技、艺术、体育等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3、学生的成长纪录典型、客观、真实的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三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有一项要素未达到要求。C26 学 校 特 色1、学校有明确的体现发展方向的研究主题,研究已见成效;2、学校教育改革取得重要成果,在某个方面有突出成绩,总结出经验,形成自己的风格,在体育、文艺活动方面有学校自己的特色;3、发挥学校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公认。三项要素中的一项基本达到要求。学校无任何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