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教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943691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1 页 共 106 页 第一章 第一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 知道它是一种科 学的抽象 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 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 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 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通过参考系的学习 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 勇于探索 的精神 渗透抓住主要因素 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要点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在研究具体问题时 如何选取参考系 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 教学难点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知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机械运动是最基本 最普遍的运动形 式 那么什么是机械运动呢 请列举几个运动物体的例子 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指物体与物体间或物体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发 生改变的过程 新课教学 一 物体和质点 问题 选择以上一个较复杂的运动 例如鸟的飞行 我们如何描述它 引导学生分析 描述起来有什么困难 我们能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点来处理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2 页 共 106 页 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 小结 只有质量 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叫做质点 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 一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这种忽略次要因素 突出主要因素 质 量 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 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 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 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 有的能被看作质点 有的却不能被看成质点 学生讨论 是不是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地球的自转和转动的车轮能否被看作质点 物理中的 质点 和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 参考系 导入 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都是静止的 却不知道他们都在绕着太阳在高速运动 着 这里面蕴含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活动 让学生观察图 1 1 3 和 1 1 4 阅读图右文字 回答以下问题 得出什么结论 就图 1 1 4 能否提出一些问题 例如为什么跳伞者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 小结 参考系是参照物的科学名称 是假定不动的物体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 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 学生讨论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在上述三例中 各个物体的运动分别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的 三 坐标系 创设实例 从一中到冶浦桥的公交车或刘翔的 110m 栏 提出问题 怎样定量 准确 地描述车或刘翔所在的位置 教师提示 你的描述必须能反映物体 或人 的运动特点 直线 运动方向 各点之间的 距离等因素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我们可以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这个坐标系应该包含原点 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对于质点的直线运动 一般选取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坐标轴 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 的正方向 选取计时起点为坐标轴的原点 单位长度的选定要根据具体情况 位置的表示方法 例 x 5m 学生讨论 如果物体在平面上运动 例如滑冰运动员 我们应如何建立坐标系 小结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3 页 共 106 页 可以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 此时可以用 x y 表示物体的位置 巩固练习 1 下列物体能看做质点的是 A 沿着斜面下滑的木块 B 研究斜面上的木块是下滑还是翻滚 C 电扇的叶片 D 自转中的地球 2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地球很大 一定不能看做质点 B 原子核很小 一定能看做质点 C 同一物 体在不同的情况中 有时可看做质点 有时则不可看做质点 D 质点是一种理想 化模型 无实际意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研究物体的运动 首先必须选定参考系 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 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所得出的关于物 体运动的结论是相同的 选取不同的参考系 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诗句 满眼风波多闪灼 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 中 看山恰似 走来迎 和 是船行 所选的参考系分别为 船和山 山和船 地面和山 河岸和流水 布置作业 教材第 13 页问题与练习 教学后记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4 页 共 106 页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理解位移的概念 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知道标量和矢量 知道位移是矢量 时间 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 位置和位移 知道时刻与位置 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初步了解矢量与标量不同的运算法则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问题引出时间 时刻 位移 路程等概念 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 化的处理方法 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 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 用标量表示路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 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 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 事实 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理解位移的概念 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提问一个走读生 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 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怎么走的 什么时间到校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 要想清楚地描述物体运动情况 仅仅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不 够的 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物理量 新课教学 一 时间和时间间隔 在一开始学生的回答中 学生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 在路上所用的时间就 是时间间隔 它等于两个时刻之差 如果建立一个表示时间的一维直线系 则在这个坐标系中 时刻用点表示 时间间隔 是两个时刻之差 用线段表示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5 页 共 106 页 学生讨论 如图所示 物体沿直线从 O 点开始运动 如果各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一秒 则下列 各说法中分别表示哪一点或线段 前 3s 内 第 2s 内 第 2s 末 第 3s 初 第二个 2s 内 二 路程和位移 重新讨论提问学生的问题 问学生为什么不从另外一条路走 学生会很快回答另外一 条路远 那么从不同的路径走就没有相同之处吗 当然有 那就是初始位置和末位置是相 同的 所以为了准确描述这两种运动 就需要引入两个不同的概念 小结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即物体位 移的大小由初末位置决定 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问题 物体的位移大小有没有等于路程的情况 答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课堂训练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 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 物体沿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 位移可能相同 D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 位移不可能为零 三 矢量和标量 象位移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象路程这样只有大小 没有方向的 物理量叫做标量 问题 回忆初中所学过的物理量 说明它们是标量还是矢量 答 温度 时间 质量 密度等是标量 速度是知量 问题 我们知道 如果一个口袋中原来有 20kg 大米 再放入 10kg 大米 口袋里共有 30kg 大米 那么如果一个物体第一次的位移大小为 20m 第二次的位移大小为 10m 则物 体的总位移是不是 30m 呢 问题 阅读教材的思考与讨论 能否得出分位移和合位移的关系 并由此得出知量运 算的一般法则 实验班 教师总结 当两个矢量共线时 可以用算术运算 但首先要设定正方向 当两个矢量不共线时 合矢量和分矢量必将构成一个三角形 它们分别是三角形 的三条边 不共线矢量的运算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又叫三角形定则 四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问题 要想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怎么办 O A B C D E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6 页 共 106 页 答 对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可以用直线坐标系来描述 在直线坐标系中 位置用点来描述 记为 x 位移是位置的变化 记为 x x x 2 x1 分析讨论 一个物体从点沿直线运动到点 已知点的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 求物体的 位移 负号的含义 能否在直线坐标系中表示出来 小结 物理中矢量的正负不表示大小 只表示方向 当规定了正方向后 正值表示与 正方向同向 负值表示与正方向反向 反之亦然 巩固练习 1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 但位移是矢量 路程是标量 B 位移描述直线运动 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C 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 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 D 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 一个质点在 x 轴上运动 各个时刻的位置如下表 质点在每一秒内都做单向直线运动 时刻 0 1 2 3 4 位置坐标 m 0 5 4 1 7 几秒内位移最大 1s 内 2s 内 3s 内 4s 内 第几秒内位移最大 第 1s 内 第 2s 内 第 3s 内 第 4s 内 几秒内的路程最大 1s 内 2s 内 3s 内 4s 内 第几秒内的路程最大 第 1s 内 第 2s 内 第 3s 内 第 4s 内 某人沿着半径为 R 的水平圆形跑道跑了 1 75 圈时 他的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3 5 R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R 路程为 3 5 R 位移的大小为 路为 0 5 R 位移的大小为2 2 布置作业 教材第 页 教学后记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7 页 共 106 页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速度的概念 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知道速度的定义 2 知道速度是矢量 知道速度的单位 符号和读法 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 的速度大小数据 3 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 题 4 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 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5 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能力目标 1 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 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 从而渗透物理学 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2 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情意目标 1 通过解决一些问题 而向复杂问题过渡 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2 通过师生平等的情感交流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方法 1 通过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辨别快慢 2 通过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 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 教学难点 1 怎样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2 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及在运动中瞬时速度是怎样确定的 采用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 等效方法 即用已知运动来研究未知运动 用简单运 动来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来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 教师通过举例 让学生自己归纳比较快慢的两种形式 2 通过实例的计算 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即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3 教师讲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意义 教学过程 初始位置 m 经过时间 s 末了位置 m A 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20 100 B 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10 100 C 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 500 30 1250 D 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 500 10 2500 问题 1 比较 A 和 B 谁运动的快 为什么 问题 2 比较 B 和 D 谁运动的快 为什么 结论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可以有两种方法 1 一种是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 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 时间长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8 页 共 106 页 的物体运动慢 2 另一种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比较位移的大小 位移大的物体运动得快 位移小 的物体运动得慢 问题 3 比较 B 和 C 谁运动的快 为什么 一 速度 1 定义 位移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 的比值 用 v 表示 x t 2 物理意义 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定义式 vt 3 单位 国际单位 m s 或 m s 1 常用单位 km h 或 km h 1 cm s 或 cm s 1 4 方向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说明 速度有大小和方向 是矢量 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 那速度还是否是恒定的 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问题 百米运动员 10s 时间里跑完 100m 那么他 1s 平均跑多少呢 回答 每秒平均跑 10m 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 10m 呢 答 否 说明 对于百米运动员 谁也说不来他在哪 1 秒破了 10 米 有的 1 秒钟跑 10 米多 有的 1 秒钟跑不到 10 米 但当我们只需要粗略了解运动员在 100m 内的总体快慢 而不关 心其在各时刻运动快慢时 就可以把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 10m s 的速度匀速跑完全 程 此时的速度就称为平均速度 所以在变速运动中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 度 1 平均速度 1 定义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 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叫做这段时间 或 这段位移 的平均速度 用 v表示 2 说明 a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 表示的是物体在 t 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这实 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来处理 b 这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 等效方法 即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 用简单 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问题 8 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这个 10m s 代表这 100 米内 或 10 秒内 的平均速度 是否v 是说明他在前 50 米的平均速度或后 50 米内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也一定是 10m s c 平均速度只是对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 或某一段位移内 而言的 对同一运动 物体 在不同的过程 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 因此 平均速度必须指明 哪段时间 或 哪段位移 的 d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一段时间 或一段位移 内的总体快慢 这就是 平均速 度 与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 的根本区别 e 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必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来求解 2 瞬时速度 1 定义 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 或某一位置 的速度 叫做此时刻 或此位置 的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9 页 共 106 页 瞬时速度 2 意义 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 或经某一位置 时运动的快慢 它能精确地描述变 速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 3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瞬时速度是在运动时间 时的平均速度 即平均速度0 t 在 时的极限就是某一时刻 或某一位置 的瞬时速度 tsv 0 4 瞬时速度的方向 瞬时速度是矢量 在直线运动中 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 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 若是曲线运动 瞬时速度的方向是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 向 与轨迹在该点的延伸方向一致 三 速率 1 瞬时速率 1 定义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 简称速率 2 瞬时速率的测量 技术上通常用速度计来测量瞬时速率 2 平均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是瞬时速率 那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可以叫平均速率呢 NO 其 实我们初中所学的速度也不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给了他一个新的名字平均速率 1 定义 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2 速率是标量 3 注意 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例题 1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某时刻速度是 10m s 那么这个物体 A 在这一时刻之前 0 1s 内位移一定是 1m B 在这一时刻之后 1s 内位移一定是 10m C 在这一时刻起 10s 内位移可能是 50m D 如果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匀速运动 那么它继续通过 1000m 路程所需时间一定 是 100s 解析 某时刻速度是 10m s 指的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不能说物体从此时起以后运动的 快慢情况 以后做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 或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均可能 所以选项 A B 均错 如果从某时刻 速度为 10m s 起质点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从这一时刻起以 后的 10s 内位移可能为 50m 所以选项 C 正确 如果从这一时刻起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那么经过 1000m 路程所需时间 t 100s 正确选项是 C D 例 2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 先以 3m s 的速度运动 60m 又以 2m s 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 60m 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 s 为总位移 t 为总时间 等于前一段位移与后tv 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之和 全过程的位移 s 120m 物体在前一段位移用的时间为 svst20361 后段位移用的时间为 st202 整个过程的用的总时间为 t t1 t2 50s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10 页 共 106 页 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m s 2 4m s50121 tstv 注意 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只能由全过程的总位移与通过全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的比值得出 如果用求速度的平均值去做 2 5m s 这样得出的结果是错误的 可见 231 v 平均速度概念与速度的平均值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 巩固练习 教学后记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11 页 共 106 页 第四节 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 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 时间和位移 2 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理解利用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会测量瞬时速度 3 明确速度 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 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 并画出该实验的速度 时间图象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 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 用数学的方法表述出来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 力 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领悟如何间接测量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 通过画速度 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能力 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 的作用 4 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 即要动手 又要动脑 5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体的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感受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 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 增强将物 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2 经历实验过程 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 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3 体验用图象方法描述物理现象的乐趣 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意识 4 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并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 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 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 时间图象 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教学难点 处理纸带的方法 用描点法画图象的能力 教具准备 打点计时器 学生电源 导线 纸带 刻度尺 小车细线及钩码 坐标纸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特别是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时 为了简化我们今 天只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 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 其位移在不断变化 要研究物体的运动 我们 首先要准确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怎样记录呢 课堂活动 请同桌的两位同学合作用彩笔和纸带模拟打点计时器 思考 1 彩笔打出的点能不能准确记录纸带的位置 2 在打点时间间隔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纸带拉动的快慢对纸带上点的间隔有无影响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12 页 共 106 页 学生讨论 师总结 彩笔打出的点可以记录纸带的位置 但在打点时间间隔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纸带拉动 的快慢对纸带上点的间隔有影响 拉的越慢纸带上点越密 反之就会越稀疏 考虑到用手打点 的时间间隔不能准确相等 所以无法准确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 原因在哪 生 原因出在用手打点时的时间间隔不能严格相等 要是有一台打点时间间隔严格相等的仪器 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新课教学 师 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打点计时器就是可以精确记录时间间隔和位移的仪器 一 电磁打点计时器 布置学生阅读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 明确打点计时器的结构 个部分的名称 工作原理及使用 方法 师总结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的计时仪器 工作电压为 4 6V 当电源频率为 50Hz 时 打点计时器每隔 0 02s 打一个点 通电前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并压在复写纸的下面 通 电时 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使振动片磁化 振动片的一端位于永久磁铁的磁场中 由于振动片 的磁极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 振动片将上下振动 其振动周 期与线圈中交流电的周期一致 即为 0 02s 如果纸带运动振动片一端的振针就会在纸带上打 出一系列的点 思考 电磁打点计时器用低压交流电源工作 能不能用直流电源呢 为什么 师总结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是靠交流电的方向改变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 从而使 振动片上下振动的 且振动片的频率与交流电的频率一致 若使用 50Hz 的交流电打点周期正 好是频率的倒数为 0 02s 若使用直流电振动片将无法振动 打点计时器将打不出点 二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布置学生阅读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 明确打点计时器的结构 个部分的名称 工作原理及使用 方法 师总结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可以代替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与电磁打点计时器不同的是 电火 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220V 的交流电 使用时将电源插头直接插在交流 220V 插座内 就可以了 点火花打点计时器用墨粉和电火花打点 墨粉盘夹在两条纸带之间 当按下脉冲输 出开关时会产生高温电火花 高温电火花可以使墨粉汽化在纸带上 当输入交流电的频率是 50Hz 时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也每隔 0 02s 打一个点 实验是纸带的两面可以重复使用 注意降 低实验成本 思考 1 从原理上讲两种打点计时器哪中误差更小 为什么 学生讨论 师总结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时阻力较大 阻力包括振针和纸带间的摩擦以及限位孔和纸带间 的摩擦 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在使用过程中阻力极小 这极小的阻力来自纸带运动的本身而不 是打点时产生的 因而系统误差较小 同时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操作简易 安全可靠 思考 2 打点计时器能记录哪些信息 生 时间 时间间隔 和位移 三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实验步骤提示 教师指导学生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并引导学生思考下 列问题 问题 1 电磁打点计时器中怎样安放复写纸和纸带 师总结 将复写纸套在复写纸定位销上 推动调节片可以调节复写纸位置 将纸带从复写纸圆 片下穿过即可 问题 2 振针打的点不清晰或打不出点可能有哪些情况 怎样调节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13 页 共 106 页 师总结 1 可能是复写纸该换新的了 2 可能是振动片的振动幅度太小了 可以调节振动片的位置 3 可检查压纸框的位置是否升高而阻碍了振动片使振针打不到纸带上 可将压纸框向 下调节到原来的位置 4 可能是振针的位置太高 调节振针直到能打出点为止 5 可能是选择的 4 6V 的电压太低 可适当调高电压 但不得超过 10V 问题 3 为什么要先打开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先工作 1 2s 再松手打纸带 可不可以先松手再打 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师总结 打点计时器打开电源后要经过一个短暂的时间才能稳定工作 所以应先打开电源让 打点计时器工作 1 2s 后才能松手打纸带 这样做可以减小误差 问题 4 打点计时器打完点后要及时关闭电源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师总结 因为打点计时器是按照间歇性工作设计的 长期工作会导致线圈发热而损坏 问题 5 处理纸带时从某个能看清楚的点开始 往后数出 n 个点 这些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该怎 样确定 师总结 每 2 个相邻的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 0 02s n 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n 1 倍的 0 02s 问题 6 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 师总结 测出两个点的距离 数出两个点之间有 n 段时间间隔 则 在用公式v nt02 即可计算出平均速度tv 四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思想方法 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粗略的代替这段时间内的某点的瞬时速度 所取的时间 间隔越接近该点计算出的瞬时速度就越精确 如图 要计算 E 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 D E 的平均速度来替代 也可以用 E F 的平均速度来 替代 还可以用 D F 的平均速度来替代 这三种方法中 D F 包含 E 点切比较靠近 E 点 所以 用 D F 的平均速度来替代 E 点的瞬时速度是最精确的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图中各点的瞬时速度填入课本 24 页的表 2 中 从表中列出的点我 们可以粗略的了解纸带的运动情况 五 用图象表示速度 在表 2 中我们只能粗略得知纸带在有些间断的点的速度 要想知道纸带的速度变化规律我们 还要借助于图象怎样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呢 学生讨论 师总结 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 用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 用横坐标表示时间 根据 表 2 中各个时刻的速度 将 v t 作为一组坐标在图象中描点 将点连线后得出的图象称为速度 时间图象 v t 图象 简称速度图象 学生实际操作 思考 我们从根据实际测量数据所描出的点的走向可以大致看出纸带的速度变化规律 在把点 连成线的时候我们是用折线来连还是用光滑的曲线来连呢 学生讨论 师总结 速度的变化应该是比较平滑的 所以 如果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来 拟合 这些点应该更 符合实际情况 D E F G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14 页 共 106 页 小结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记录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位移的仪器 v t 图象 表示做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板书设计 4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 靠电磁感应带动振针振动通过复写纸打点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靠产生的电火花放电蒸发墨粉打点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注意使用方法和领悟注意事项 测量瞬时速度 用包含某点的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 速度 时间图象 以时间为横坐标 速度为纵坐标 描点连线作出的平滑图象 布置作业 课本第 26 27 页 补充练习 1 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被打点计时器打上一系列的点 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 但这些点 能说明 A 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B 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C 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 D 运动物体的运动性质 2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子不均匀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的运动速度比较大 B 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的运动速度比较小 C 点子不均匀说明物体在做变速运动 D 点子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3 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 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一系列的小点 根据你所打出纸带 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 A 应通过测量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 B 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 C 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计算 D 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看其是否相同来判断 参考答案 1 ABCD 2 BC 1 5 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 新课标要求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15 页 共 106 页 一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知道它的定义 公 式 符号和单位 能用公式 a 进行定量计算 tv 2 知道加速度是矢量 知道速度改变量与加速度的区别 3 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能从匀变速直线运 v t 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二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 思考和辨析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 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 三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 利用实例动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2 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 能主动的与他人合作 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 勇于放弃自己 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 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1 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理解它的意义 2 加速度的矢量性 教学方法 1 创设情景 导入目标 自主分析 积极探索 表达交流 得出加速度的概念 2 通过分析 强化训练 使学生真正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小汽车 火车 飞机等录相 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讨论 谁的 速度 增加 得快 如何来表示增加的快慢 引入加速度 二 进行新课 1 对加速度概念的学习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以上三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达到 100km h 所用的时间 启发学生 如何表示谁的速度增加的快 学生活动 同学间展开讨论 思考 教师活动 帮助总结 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来体现 速度 增加的快慢 用 加速度 来表示 公式为 tva 学生活动 记忆 反思 讨论 体会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 1 导出加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2 加速度是一个怎样的物理量 学生活动 分组展开讨论 积极的思考 选出代表回答 教师活动 帮助总结 加速度是矢量 大小可以用公式 来求 它的方向呢 tva 学生活动 相互讨论 发表自己的观点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16 页 共 106 页 教师活动 帮助学生总结 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在加速直线运动中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在减速直线运动中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提出问题 请以身边熟悉的物体的运动为例进行说明 学生活动 以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启动和刹车为例相互讨论 发表自己的观点 2 从 v t 图象来研究加速度 教师活动 提问 讨论 投影 1 在匀速运动中 v 恒定 加速度为零 2 在匀变速运动中 v 随着 t 的变化而变化 加速度为一定值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 t 图象 直线的陡度 斜率 表示加速度 加速 度大 陡度大 加速度小 陡度小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 建立勇于放弃和修正自己的错误的观点 教师活动 依据图形确定加速度的大小 学生活动 独立作答 相互讨论 正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教师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 对于物体可以问它走了多远 这是路程的概念 可以问它 走的多快 这是速度的概念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 没有与加速度对应的词 语 生活中一般只有笼统的快和慢 这里有时指速度 有时指加速度 让 学生多举例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活动 总结后作答 其他同学做补充 三 课堂总结 点评 加速度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力和运动联系的纽带 掌握它对今后的学习有 重要作用 对加速度的理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从加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来理解 加速 度是用比值来定义的 它是表示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等于质点速度对时 间的变化率 从加速度的矢量性来理解 加速度是矢量 它的方向由合外力方向决定 在牛顿第 二定律中会有更精确的叙述 加速度的方向决定质点速度的变化量 的方向 当质点做v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 加速度方向是不变的 当质点做一般变速运动时 加速度方向可能发 生变化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没有必然联系 从加速度的数值上来理解 当质点做匀变速直线直线运动时 加速度在数值上与质 点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从加速度与运动的关系来理解 若 a 与 v 同向则加速 若 a 与 v 反向则减速 a 恒 定 大小 方向均不变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a 0 匀加速 a 0 匀减速 四 实例探究 关于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例 1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 正确的是 A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B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 物体做减速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17 页 共 106 页 C 速度方向为正 加速度方向为负 D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 加速度越来越小 解析 由加速度公式 可知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tva 故 A 正确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 速度增大 故 B 错误 速度方向为正 加速度方 向可以为正 速度增加 也可以为负 速度减小 故 C 错误 加速度表征速度变化的快 慢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 加速度越来越大 故 D 错误 答案 A 区别速度与加速度 两个快慢 例 2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得越多 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得越快 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 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 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读题指导 1 对于速度 要明确 v v v t 的区别 2 速度 v 与加速度 a 都 是矢量 要注意其方向性 解析 速度变化得越多 是指 v 越大 但若所用时间 t 也很大 则 v t 就不一定 大 故 A 错 速度变化得越快 是指速度的变化率 v t 越大 即加速度 a 越大 B 正确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 速度方向可能变 也可能不变 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 v 0 以后就可能反向运动 故 C 错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尽管加速度在变小 但物体仍 在加速 直到加速度 a 0 时 速度就达到最大了 故 D 错 答案 B 速度图象中加速度的应用 例 3 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 由图可知在 0 10s 内物体的加速 度大小是 方向是 在 10 40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 在 40 60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 解析 在 0 10s 内由图象可以看出速度是增加的 由 0 增至 30m s 因此其加速度 大小为 m s2 3m s2 这段运动是加速运动 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 向东 在 0 40s31 内 速度为 30m s 不变 故其加速度为 0 在 40 60s 内 速度由 30m s 变为 0 是匀减 速运动 其加速度大小为 1 5m s2 方向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 3m s 与速度方向相同 0 1 5m s 2 与速度方向相反 课余作业 1 思考 P30 思考与讨论 栏目中提出的问题 2 完成 P31 问题与练习 中的问题 3 阅读教材 P31 科学漫步 变化率 短文 思考并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18 页 共 106 页 问题与练习 参考答案 1 A 型号 平均加速度为 2 46m s2 B 型号 平均加速度为 2 10m s2 C 型号 平均加速度为 1 79m s2 2 A 有 如 匀速运动的汽车 B 有 如 一辆汽车用 1 分钟时间从静止加速到 100km h 另一辆汽车用 11 秒时 间从静止加速到 80km h C 有 如 一辆向西行驶并在急刹车的汽车 D 有 如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的过程中 司机逐渐减小油门 汽车速 度逐 渐增加 但加速度越来越小 3 a 的加速度最大 因为在相同时间内 a 的速度变化最大 a 的加速度为 0 625 m s2 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 b 的加速度为 0 083 m s2 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 c 的加速度为 0 25 m s 2 加速度与速度反方向 4 解析 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可为 2130 103 9xvmsst 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可为 22 7 t 所以 2210 73 048 5vamsst 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 是物理教学的根本 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 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 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 水中月 资料袋 我们向他学习什么 法国大数学家 物理学家帕斯卡从小不仅喜欢问为什么 还特别喜欢自己去钻研 找 出问题的答案 他小时候有一次在厨房玩 听到厨房里的师傅把盘子弄的叮叮当当的响 这种声音响 了千百年 谁都认为 刀碰到盘子总会要响的 可是这平常的声音却使他着了迷 他想 要是敲打发声的话 为什么刀离开盘子后声 音不会立即消失呢 他回到家后自己作了实验 他发现盘子被敲击后 声音会连续不断 但只要用手一按盘子边 声音就立即消失 并且他还感受到了盘子的振动 由此他明白了 声音最要紧的是振动 不是敲打 打击停止了 只要振动不停止 就能继续发出声音来 这样他 11 岁就发现了声学的振动原理 开始了科学的探索 他能够在 16 岁就发表数 学论文 22 岁就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机械计算机 24 岁研制成著名的真空实验 这与他 从小爱动脑筋是分不开的 所有的科学家都具有这样高尚的品质 好奇 搞不明白不罢休 持之以恒 同学们 只要我们把科学家这些良好的品质应用到我们的物理学习中 相信我们就一 定能把物理学的很棒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19 页 共 106 页 第二章 2 1 实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 求各点瞬时速度 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 并合理猜想 巧用 v t 图象处理数据 观察规律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 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 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认识数学化繁为简的工具作用 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展现规律 验证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纸带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现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能使学生灵 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创新意识 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 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经历实验探索过程 体验运动规律探索的方法 教学重点 图象法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 教学难点 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 教具准备 学生电源 导线 打点计时器 小车 钩码 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 带小钩的细线 纸 带 刻度尺 坐标纸 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可加一多媒体录象 教师就不需要介绍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跳远助跑 驾车 高山 滑雪等运动 在自然界中有雨点下落 鸽子飞翔 蜗牛爬行等运动 在这些运动中都有速 度的变化 且变化规律不尽相同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呢 如何探究一个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如何知道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用什么仪器测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20 页 共 106 页 实验 问题一 打点计时器结构如何 问题二 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速度所需哪些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步骤 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 一高一低可否 在实验桌上 并使 滑轮伸出桌面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 连接好电路 把一条 细绳拴在小车上 使细绳跨过滑轮 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 先接通电源 然后放开小车 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 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 问题三 本实验特别要注意哪些事项 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木板的中央位置 2 滑轮不能过高 3 应 考虑复写纸与纸带的位置关系 4 钩码数量不能过多 长木板两端高低相差不能太大 5 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 在撞击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 防止小 车从板上掉下来 6 先接通电源 后让纸带运动 7 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 处理数据 问题四 怎样分析和选取纸带上的点 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 纸带的一段 若纸带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较小 可取多个间 隔 可 5 为一个计数间隔时间 间隔不再是 0 02s 但要看具体情况灵活选定 原则上 能取六 七个计数点为宜 给选取的点加标记 问题五 如何计算出所取点的速度 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来代替 用计算较准确的平均速度来代替 如何代替 选择包 括该点在内的一段位移 该点最好处在中间时刻位置 x 找出对应的时间 t 用 x t 作为该点的瞬时速度 对于选取的两个端点的速度暂时不计算 误差较大 测 量各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应考虑估位 单位 问题六 如何处理计算出来的数据 列表法 注意列表要求 图象法 根据所得数据 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 让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 分面积 描点 观察和思考点的分布规律 拟合 从点的分布可以有很大把握地说这些点应该在一条直线上 用直线拟合 让 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 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 思考 为什么要用直线拟合 若某个点明显偏离直线 可能是什么原因及怎样处理 从图上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怎样变化 问题七 如何根据速度 时间图象 v t 图象 求小车的加速度和初速度 取任意两组数据求出 v 和 t 然后代入 v t 求解 在 v t 图象上取一段时间 t 尽量取大一些 找出两个时刻对应的坐标值求出 v 代入 v t 求解 哪一种方法更好 画图时让不在直线上的点尽可能等量地分布在直线两侧 就是为 了使偏大或偏小的误差尽可能地抵消 所以图象也是减小误差的一种手段 也就是说应该 用图象上的点 而不是用实验所得到的数据 纸带上零时刻的速度和末速度如何求 根据图象来求 这样可以减小误差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21 页 共 106 页 计算机绘制 v t 图象 将实验所得数据在电脑的 Excel 文件中输入表格 利用其 图表向导 拟合 v t 图象 巩固练习 关于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操作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 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在释放小车前 小车应紧靠在打点计时器处 应先接通电源 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再断开电源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中 某同学有如下操作步骤 其中 错误的步骤是 遗漏的步骤是 拉住纸带 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松开纸带后再接通电源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 并接好电路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 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 取下纸带 放手 使小车在平板上做加速运动 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 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将以上步骤完善后按合理序号排列 用打点计时器拉动通过计时器的纸带来分析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中 可以分 析的运动应该是 速度恒为正值 加速度亦为正值的运动 速度恒为负值 加速度亦为负值的运动 速度由正值变负值 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 速度由负值变正值 加速度为正值的运动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得到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 如图 所示 图中 A B C D E 为相邻的计数点 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 0 1s 根 据纸带上的数据 计算 B C D 各点的速度 填入表中 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的 v t 图象 教学后记 2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位置编号 A B C D E 时间 t s 0 0 1 0 2 0 3 0 4 瞬时速度 v ms 1 A B C D E 7 5 27 6 60 3 105 6 cm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22 页 共 106 页 新课标要求 一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 t 图象特点 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2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 v t 图象的特点 3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 v t 图象的物理意义 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4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识别 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 2 引导学生研究图象 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 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 三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 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 2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 1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 v t 图象的物理意义 2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 1 匀变速直线运动 v t 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教学方法 1 复习设问 导入目标 寻找规律 得出概念 讨论交流 明确分类 2 创新思路 公式推导 理解公式 应用计算 明确符号 理解意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 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通过复习 v t 图象引导学生回忆图象的物理意义 利用多媒体展示匀速运动的 v t 图象 引导学生思考 在 v t 图象中能看 出那些信息呢 启发引导学生讨论 t 图象的特点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老师的演示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 点评 复习 v t 图象为下一步讨论图象特点做好知识准备 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 二 进行新课 1 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师活动 1 导入上节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图象 引导学生思考图象特点 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小车 v t 图象 组织学生讨论图象的特点 图象形 状 速度 加速度等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 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图象特点 教师活动 1 引导学生继续思考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 组织学生总结图象特点 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加速度与直线的倾斜程度 的关系 学生活动 学生总结汇报 思考问题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23 页 共 106 页 教师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小车运动的特点 明确运动的性质 学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点评 利用图象的方法引入匀速和匀变速直线运动 学生在对规律的把握上感觉比较 直观 有利于学生迅速抓住运动特点 理解概念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活动 利用多媒体展示变化了的图象 如图所示 组织学生讨论 匀变速直线运 动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均匀变化 的含义是什么 启发学生思考后得到结论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图象 讨论图象的区别及共同点 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种类 型 教师活动 出示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速度 加速度如何变化 是匀加速运动吗 学生活动 完成课堂练习 点评 让学生知道图象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优点是直观形象 通过图象 变化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 培养学生思考的周密性 在应用中加深对图象及概念的 理解 2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教师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除了图象外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达物理规律 启发 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来表达 指导学生推导公式 学生活动 思考教师的问题 学习用物理语言表述过程 根据有关知识进行公式推导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从物理角度理解公式 进一步思考 式中各符号是矢量还是标量 直线运动中正负各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理解直线运动中矢量性的表示 教师活动 通过例题 1 和例题 2 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和审题 理解题意 画出运动草图 挖掘隐含条件 正 确应用公式及公式变形解题 学生活动 学生读题 正确理解题意 画出运动草图 找出有关物理量 正确应用公 式解题 点评 通过推导公式 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过程的能力和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通过具体题目 培养学生读题 审题 画草图分析运动学问题的能力 直线运动中 物理 量的矢量性通过正负号来表示 要指导学生在矢量运算中的符号如何确定 三 课堂总结 点评 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案 第 24 页 共 106 页 本节重点学习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对公式 的掌握 对于匀变速直atv 0 线运动的理解强调以下几点 1 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同 这里包括大小方向 而不是速度相等 2 对这个运动中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 但 a 不能说与 成正比 与 成反 t 比 a 决定于 和 的比值 v t 3 而不是 即 要明确各状态的速度 t tvatv0 t 0 不能混淆 4 公式中 v v 0 a 都是矢量 必须注意其方向 四 实例探究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例 1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 当飞机离地而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 运动员 离 开飞机自由下落 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 展伞后运动员以 5m s2 的加速度匀 减速下降 则在运动员减速下降的任一秒内 A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 5m s B 这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 0 2 倍 C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 5m s D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 10m s 解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tva0 ta 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