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论文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88366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恩教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感恩教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感恩教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恩教育论文 陈梅【摘要】“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感恩”不仅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更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在教育工作中,“感恩教育“是永恒的话题。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主要体现为以德报德,能够唤起人性的真善美。在感恩教育中,我们要使家庭、社会、学校三者联动起来,让教育形成合力,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师的授业解惑之情,回报伟大祖国的培养之爱。【关键词】小学生 感恩 美德 和谐 感恩教育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种真诚的举动。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弘扬和倡导感恩文化,引导学生学会知恩报恩感恩,是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构建良好的健康人格和品格的重要途径,更是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重要教育内容。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具有感恩心是社会对他们的希望和要求,只有从小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才能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感恩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课,也是社会和谐的前奏。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已成了德育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结合实践来谈一谈。一、感恩教育的意义 1、通过对学生感恩教育与培养的研究,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树立感恩情怀,怀有感激之心去对待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学会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自然,爱社会,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内化为良好的品德,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2、建设和谐社会同样需要感恩教育。对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只有每个人从小就接受感恩教育,为感恩情感的养成、感恩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个人成为和谐的个人,进而构建和谐家庭。须知,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人有一个内在的、具备丰富潜能的心灵世界,而感恩教育正是充实学生心灵世界、提升学生人格修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2、 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1、感恩教育,拯救心灵。众所周知,当今青少年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自私自利、麻木冷漠。感恩励志教育深入挖掘人的本性,引导人们反思自己,使孩子们麻木的心灵感知痛苦,蒙昧的良知得以警醒。这正是它非凡效果的独到之处。为什么每一场都有成百上千的的学生情不自禁地争着登台发言?为什么孩子们当场禁不住失声痛哭?为什么许多一直让师长们 “头疼”的学生也淌着热泪倾诉自己的心声?这是因为,孩子们心灵的麻木被至真至善化解了,他们的感恩之心苏醒了。 2、亲子活动,唤醒良知。感恩励志教育教育是净化心灵、唤醒良知、激发潜能的生命教育,更是沟通亲子、密切多重关系的爱心教育。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亲情互动”的人性化教育,在化解怨愤、消除亲子间和师生间隔阂方面常常起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很多已经离异的夫妇,在感恩会上抱着孩子痛悔,甚至当场宣布“再一起过以前的好日子”;很多长久“不理父母”甚至打骂父母的孩子要么痛哭不已,要么当众下跪 3、感恩之心,重树信心。感恩,是生命潜能的催化剂。当一个人拥有感恩之心时,他会因为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动,感动之余,他会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学生时会感恩老师,他就会加倍努力学习以此来回报老师,成绩就会好起来。在受到老师表扬后,学生更加感恩,成绩就会突飞猛进。所以说,人人都有感恩之心,都想着去回报,那么我们大家都会边的越来越优秀,世界会充满爱在学校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是一项投资很小、见效很快、回报很大的“民心工程”。 4、注重心育,贴近学生。现在的学生,背负着很大的压力,心思都很复杂的。感恩励志教育,则是一个由外烁到内省的反思过程。它立足情感培养,坚持教育活动化、活动生活化。通过多层面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升华情感,从而形成道德认同,增强爱心行动,建树完整的人格,实现了由“人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学好”的转化。 5、和谐社会,倡导仁爱。小学生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中的价值观、社会观、道德环境、风气等对于模仿能力较强、认知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对于艰苦生活的理解不够,对父母的辛劳理解不深刻,却很容易受到社会中的奢华、虚荣、贪财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例如,小学生针对穿着、文具、饮食等方面进行攀比,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心理优越性较强,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很容易埋怨自己甚至自己的父母。此外,小学生在网络、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中获得的除了正面的信息之外,还有一些负面信息,对于社会的感恩意识变淡了,认为只有自己才最可靠。尤其在目前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形势下,一部分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不会关心他人,不懂得尊敬父母,不晓得感恩师长,有些孩子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被爱,不知责任。许许多多有着各种心理偏差的孩子,正迫切需要感恩思想伸入他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来一次灵魂的洗礼。无数惨不忍睹的恶性事件,无数触目惊心的恶果、无数“心理病”受害者的鲜血和吁求,都在警示我们,人们正渴望着充满人性关怀和伦理道德启迪的感恩励志教育。三、感恩教育的内容 1、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要教育小学生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因为父母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教育小学生报答父母之恩,可从下面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独立自理的好习惯,让父母省心;在双休日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扫地、叠被、洗碗、拖地板、烧饭、做菜等;自觉完成作业,努力学习,不让父母操心;适逢母亲节、父亲节,给父母过节,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或为父母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2、感谢教师的培育之恩。在小学感恩教育中,教师应该加强感恩师生的教育,让学生对于教师、同学拥有一分感恩之情。尊师重教,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的美德,感激师生是强化师生情,促进学生与教师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重要体现。为了达到良好的感恩师生的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教师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让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对换,让学生体会教师的辛苦与劳累,体贴教师,尊重教师和汇报教师;第二,在每一个教师节,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向教师献真情的活动,通过写心里话、写一首诗歌、唱一首歌曲等来表现对教师的感激之情,强化学生的感恩。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和课外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互相合作,组织牵手合作的作文比赛、演讲比赛、做有意义的事等来提高学生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同学是孩子们心中最纯也是最真的朋友,这是因为同学不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更是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的好伙伴。朝夕相处,心有感激,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感谢同学,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感谢之情。4、感谢社会的关爱感之恩。实施感恩社会的教育,可以让小学生树立感谢社会关爱的意识,强化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将心与祖国系在一起,树立报效祖国、社会的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感激社会与祖国意识的建立,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祖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小学教育中,如何实施感恩社会与祖国的教育呢?第一,组织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的教育活动,加强对国家历史知识的学习,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方式,体验社会对小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加强对社会的感激之情;第三,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志愿者活动,公益社会活动,从实际的行动中来体现自己的感激之情,强化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感恩”不仅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更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在教育工作中,“感恩教育“是永恒的话题。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主要体现为以德报德,能够唤起人性的真善美。在感恩教育中,我们要使家庭、社会、学校三者联动起来,让教育形成合力,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师的授业解惑之情,回报伟大祖国的培养之爱。参考文献:【1】林杰感恩教育之我见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徐金珍、徐金花试谈“感恩教育”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实践(行懂感恩教育 促人格形成) 【3】姜峰感恩,我们要行动【4】于新建.素质教育探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