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8000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江花月夜》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春江花月夜》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春江花月夜》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江花月夜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2、理解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联系。重点难点:1、把握诗歌中的情景理。(重点)2、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难点)教学设想: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春江月夜的美景,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2、意境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春江月夜幽美的情景。3、情感把握。通过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的在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及诗中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的哲理。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而诗人张若虚也凭借这一首诗即“孤篇盖全唐”。上节课我们已布置了初步感知这篇杰作。下面就请两位同学合作朗诵这首诗,相信会给大家更真实的情感体验。二、配乐诗朗诵听朗诵,教师简单评价,鼓励为主。三、作者简介张若虚(660年-约720年),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以文词俊秀驰名京都。开元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工诗,尤擅七言。诗以春江花月夜着名。今仅存诗两首。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空明清丽,洗去了宫体诗的脂粉气。其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二句为历代传诵。四、弄清大意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重在写月) 1、春江、海(阔大的意境) (升)生(一个世界的诞生,有生命) 何处春江(境界更为阔大) 花林(丛)素洁的画面(实中有虚) 空里流霜看不见(过渡性)江天一色无纤尘(纯净、空灵的背景上一轮明月,给月亮赋予了一种生命气息,孤独的一种情感) 前8句:纯明、单一 “孤”一人和一月的精神对话,人类初始的月光,一尘不染-过渡至人 2、人生宇宙的拷问: “江畔何人初照人”、“人生代代只相似”、“不知江月送流水”(人一代一代无穷无尽的递变着,而江月却是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总是生于海上,悬于空中,她等待什么人,何时能等到?江水何时能把她等的人送到?月的孤独月的期待思妇的期待) 3、人的期待: 青枫点缀离愁;江边,扁舟子;远处: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时间流逝) “玉户帘中拂还来”(有月的晚上,平凡人的诗意生活,“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卷”长时间思念,无意识、无聊的举动 瞬间的停住,一刹那的若有所思,无以言说的寂寞和孤独(举例:我与地坛母亲去世后,月光下的地坛、车辙、母亲的脚印) “鸿雁(善飞之鸟)-鱼龙(善潜游)”(人类无法实现愿望的无奈) “落月”(借月亮寄托思念,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变的无奈)“不知乘月满江树”(这种离情别绪,这种思念之苦,在月落之后,将如何排遣?我们似乎看到月光隐没的一刹那,望月之人无奈的轻闭自己的双眼,我们似乎能听到离愁人的内心一声无奈的叹息,轰然作响,我们似乎还能看到,落月的余晖静静洒在江边的花林、枫树,月无声,林无声,天地间一片寂然无声。)4、小结:月升月落:轮回 短暂 变(永恒)。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五、整体把握诗人用丰富的情感和旷达的胸怀创作此诗。诗中情景理融为一体,使此诗具有经久不衰的意境美、哲理美和情感美。下面我们分别从情、景、理三个方面来欣赏此诗。1、景春江月夜美景请大家首先把诗中描写月夜美景的语句一起朗读一下。要求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月夜美景,六人小组交流,选出最好的一篇,加以修改完善,用于全班交流。2、理宇宙人生哲理看到如此美景,诗人想到了什么呢?请朗读本诗中阐述人生哲理,江、月、人和谐一体的诗句,体味一下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思考?学生发表意见,结合诗句阐释。教师小结。3、情游子思妇相思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夜色渐浓,心里的感伤之情也越来越浓,这种美景和人生思考触动了诗人怎么的情感?4、填空归纳分析其中哪些表达思妇相思,哪些表达游子思归?要求结合诗句阐释。(展示课件)(1)“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思念,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思念之情。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月的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妇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2)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在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凄苦寂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也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六、知识拓展为何古人看到这样的景色就会生发这样的情感与思考,这种景和情有必然的联系吗?为何又能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这种文化是否已积淀为一种民族的审美情感?要得到答案我们就必须自己从历代诗文中去寻找。1、下面我们就来分析探讨这首诗的明月、江水、落花三个意象的寓意。(1)全班学生分三组比赛列举有关所选意象的诗句。规定时间内列最多诗文的获胜。(2)全班分析意象在具体诗句中蕴涵的情感。(3)综合概括意象的一般寓意。触此景生此情。2、教师评价总结。a、明月:1、思念月可以跨越时空;2、时间流逝、人生短暂升落、圆缺3、愁绪阴晴圆缺、悲欢离合4、爱情花前月下b、江水:1、人类的渺小浩渺宇宙;(空间)2、人生短暂历史长河。(时间)c、落花:伤春核心意象年光流转、 红颜易老、 生命无常五、作业:1、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2、选题:春江花月夜中另外两个意象“春”、“夜”的情感寄寓分析3、收集古典诗歌中描写所选意象的诗句,结合整首诗分析意象蕴含的情感,并综合分析此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般情感寄寓。4、背诵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