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6342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C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我国远古人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 A . 70万20万年前B . 30000年前C . 6000年前D . 5000年前2. (2分)北京人最常用的工具是( ) A . 打制的石器B . 磨制的石器C . 骨制的工具D . 金属工具3. (2分)歌曲中华好儿孙展现了中华男儿的精气神,其中“俯首的神农,为民谋幸福”中“神农”是指( ) A . 炎帝 B . 黄帝 c尧 D禹4. (2分)下面几项表现了我国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 . 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B . 使用陶器器皿C . 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 . 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5. (2分)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他们是( )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6. (2分)目前最早的青铜器为( )。 A . 人面纹方鼎B . 乳丁纹平底爵C . 司母戊方鼎D . 长流爵7. (2分)从夏商两代的兴亡史中,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一国的国君应该( ) A . 增强国力B . 勤政爱民C . 发展经济D . 重视军事8. (2分)周武王击败商朝军队的决定性战役是( )A . 牧野之战B . 犬戎攻破镐京C . 阪泉之战D . 商汤灭夏9. (2分)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曰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井田制10. (2分)七年级某班正在召开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最可能被用作正面论据的是( )A . 大禹治水B . 烽火戏诸侯C . 退避三舍D . 纸上谈兵11. (2分)“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的是( )A . 李冰修筑都江堰B .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C . 李耳道德高深,是龙一般的人物D . 离骚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典范12. (2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大发展,由此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当时广泛使用的先进生产工具是( )A . 石制工具B . 木制工具C . 铜制工具D . 铁制工具13. (2分)以下属于战国时期兴建的水利工程是( )A . 开凿大运河B . 修建都江堰C . 治理黄河D . 整治淮河14. (2分)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中,出土了许多农具。从制作材料上分析,这些农具中最先进的应是( )A . 木制农具B . 石制农具C . 铜制农具D . 铁制农具15. (2分)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中国古代改革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但其改革却得罪了秦国的贵族,贵族诬告他谋反,商鞅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贵族利益有直接损害的是( )A . 重农抑商B . 奖励军功C . 推行县制D . 严明法令16. (2分)“构成中国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书面语”。这种“书面语”在1899年,被清朝人王懿荣发现了,它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这种文字是( )A . 金文B . 小篆C . 隶书D . 甲骨文17. (2分)电影大鱼海棠的创意源自庄子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以下属于庄子观点的是( ) A . 主张民贵君轻B .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C . 严刑酷法,中央集权D . 主张“兼爱”“非攻”18. (2分)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思想的来源之一是战国时期( ) A . 儒家思想B . 道家思想C . 墨家思想D . 法家思想19. (2分)下列变法措施中,属于调整生产关系的是( )A . 兴修水利工程B . 推行重农抑商C . 承认土地私有D . 推广牛耕技术20. (2分)秦朝时,蜀郡(现今四川地区一带)郡守产生的方式是( )A . 世袭继承B . 皇帝任命C . 地方推荐D . 考试选拔21. (2分)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 )A . 皇权专制B . 任免官吏C . 思想控制D . 言即法律22. (2分)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开凿灵渠 大将蒙恬北击匈奴 盐铁专卖 兴办太学A . B . C . D . 23. (2分)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连线错误的是( )A . 墨子兼爱、非攻B . 孟子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C . 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D . 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24. (2分)学习中国古代史,首先要对各个朝代的更替有大致了解。下列王朝依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秦朝 西周 唐 元 宋A . B . C . D . 25. (2分)“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A . 兼并六国,完成统一B . 统一思想,巩固统治C . 扼杀教育,摧残文化D . 整顿吏治,以德化民二、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73分)26.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材料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春秋左氏传材料四: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依据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民主制度? 请举一例说明古代传说中的哪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什么事情标志着其取代了材料一中的制度?(3)材料三反映周实行的什么制度?(4)材料四又反映了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7. (18分)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影响来看,两者可媲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很清楚秦国赢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力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方面下重手。摘自“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树根),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之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为了解决三个“低下”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为解决生产力低下,采取了:_为解决行政效率低下,采取了:_为解决军队战斗力低下,采取了:_(2)根据材料二判断,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孝文帝的改革成功处理好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请简述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8. (20分)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李白材料二:“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杨宽战国史材料三: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唐)胡曾材料四:“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请回答:(1)材料一评价了秦始皇的哪一作为? (2)材料二中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的“防胡”胡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材料三作者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筑长城的? (4)材料四中所说的“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指的是什么?材料四又评价了秦始皇的哪一作为? 29. (15分)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国,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行材料四 1962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永不能忘。”(1)材料一提到的事件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六王”的出现与历史上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3)材料三、四诗句反应了台湾与大陆两次分离的史实,请写出与之相关的两次战争。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73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28-1、28-2、28-3、28-4、29-1、29-2、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