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4397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命题人:胡加瑞 郑伟民审题人:张家涛本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孟子在唐代的呈现与新生张胜利由孔子和孟子等先秦儒家开创和奠基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复古开新的源泉与核心。所谓孔孟的世界,并不仅仅指春秋末期到战国中期孔子和孟子生活的世界,应该扩而广之,指由孔子、孟子及论语、孟子等著作所开显的整个儒家文化的世界,以及儒家文化影响所及的世界。它是由孔子研究、儒学、孟子学等构成的世界。孟子学在唐代的发展,既有统治者的提倡,也是士人主动选择的结果。孟子在唐代越来越受到士人重视,自有其内在学理触发士人心灵和精神需要的原因。杜甫自觉继承孟子仁政和爱民思想,批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关心黎元百姓的疾苦,以致“叹息肠内热”。这是因为“杜甫和孟子的相似,是源于内心的,可谓杜甫的知音”。柳宗元亦是如此,而李白、韩愈等人则发扬了孟子尊重个性、特立独行的精神。中唐之际,盛世不再、国势衰退、仕进艰难,士人思考如何在动荡的世间安顿人生,可选择的有儒释道等多途,而就儒家内部则形成多元趋向。孟子的夷惠之论,在中唐引发夷惠清和之辩。韩愈积极肯定伯夷的特立独行,李德裕否定伯夷的洁身自好,皇甫湜则认为,伯夷之“清”与柳下惠之“和”“皆非通道,不可准则”。士人对夷惠清和的辩论,体现出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与人生观。其一是崇尚圣贤道德、追求名节的人生价值取向,代表人物是韩愈等人;其二是明哲保身、远害避祸的人生价值取向,代表人物是李宗闵、白居易、李德裕等人。二者均源自孟子的“兼济天下,独善其身”,由于选择取向不同,对孟子思想的阐释和发展就出现不同路径。中唐夷惠清和之辩对元白和韩孟两大诗派的形成起直接促进作用。首先,诗歌思辨性增强,如韩诗有突出的议论化,白诗中的闲适诗也具有明显的议论化特征。其次,“元白尚坦易、韩孟尚奇警的诗歌风格追求,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对夷惠不同的认知态度。”孟子的理论,以及唐代士人对孟子思想的阐释而形成的新的论述和理论,对我们今天诸如社会道德的建构、个人心性的修行、廉政的倡导与建设等现实问题,均可提供有益借鉴。比如,魏徵提出“上要礼于下,君要礼于臣”的观点,主张士人要保持独立人格,涵养仁义、德礼和诚信;张九龄的治政理念,如用能唯贤的人才观、熏陶培养良好习性的教育观、减储军兵的军事观和“仁德”思想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在义利之辨方面,孟子主张仁义,轻言私利,柳宗元则进一步指出,利益是官员的实际需求,不但不能以谈论利益为羞耻,而应以利益诱导官吏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并指出追求利益并非满足私欲,应“唯利万物”,心怀天下,通过治国安民而得到天下大利。(有删改)1下列关于“孟学”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学理论在社会上引发夷惠清和之辩,士人们在辩论之中存在着两大派别B孟学理论对部分士人的创作起着一定的影响,展现出士人对夷惠清和之辩的不同认知C孟学经由士人的重新阐释后逐渐形成了新的论述和理论,对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重构作用D孟学逐渐兴起,既是因为统治者推广倡导,又是因为孟学理论唤醒了士人思考自身心灵与精神的需求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孟的世界不仅只局限在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还可以推广于在其思想所指引下构成的世界B士人对孟学会进行主动选择,这一现象决定着他们对于社会发展的趋势会存有不同层面的思考C孟子的理论在社会不断的演变发展中,逐渐被士人赋予新的内涵,使其能为个人乃至时代发展服务D世风日下,以孟学为奠基的儒家文化开始显现出多元发展趋势,士人对夷惠清和之辩持有不同的见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与原文观点有所出入的一项是( )A孟学理论的发展揭开了唐代文化发展的新序幕,促使元白、韩孟两大诗派形成B孟学理论的发展开启了士人对某些问题的辩证之思,表现为能理性的分析一些问题C士人在理解了孟学理论的前提下,对社会现实、人民生活以及个人品性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思索D孔孟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不能是旧时代的死物,在社会发展中应生生不息,复古开新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潘孟阳,礼部侍郎炎之子也。孟阳以父荫进,登博学宏辞科。累迁殿中侍御史, 降为司议郎。孟阳母,刘晏女也。公卿多父友及外祖宾从,故得荐用,累至兵部郎中。 德宗末,王绍以恩幸,数称孟阳之材,因擢授权知户部侍郎,年未四十。顺宗即位,永贞内禅,王叔文诛,杜佑始专判度支,请孟阳代叔文为副。时宪宗新即位乃命孟阳巡江淮省财赋仍加盐铁转运副使且察东南镇之政理。时孟阳以气豪权重,领行从三四百人,所历镇府,但务游赏,与妇女为夜饮。至盐铁转运院,广纳财贿,补吏职而已。及归,大失人望,罢为大理卿。三年,出为华州刺史,迁梓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与武元衡有旧,元衡作相,复召为户部侍郎、判度支,兼京北五城营田使,以和籴使韩重华为副。太府卿王遂与孟阳不协,议以营田非便,持之不下,孟阳忿憾形于言。二人俱请对,上怒不许,乃罢孟阳为左散骑常侍。明年,复拜户部侍郎。 孟阳气尚豪俊,不拘小节。居第颇极华峻。宪宗微行至乐游原,见其宏敞,工犹未已,问之。左右以孟阳对,孟阳惧而罢工作。性喜宴,公卿朝士多与之游,时指怒者不一。俄以风缓不能行,改左散骑常侍。元和十年八月卒,赠兵部尚书。宪宗每事求理,常发江淮宣慰使,左司郎中郑敬奉使。辞,上诫之曰:“朕宫中用度,一匹已上皆有簿籍,唯赈恤贫民,无所计算。卿经明行修,今登车传命,宜体吾怀, 勿学潘孟阳奉使,所至但务酣饮、游山寺而已。”其为人主所薄如此!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宪宗新即位/乃命孟阳巡江淮省财赋/仍加盐铁转运副使/且察东南镇之政理B时宪宗新即位/乃命孟阳巡江淮/省财赋/仍加盐铁转运副使/且察东南/镇之政理C时宪宗新即位/乃命孟阳巡江淮/省财赋/仍加盐铁转运副使/且察东南镇之政理D时宪宗新即位/乃命孟阳巡江淮省财赋/仍加盐铁转运副使/且察东南/镇之政理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宏辞,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是除“入等”、“蓝缕”之外对考生“拔萃”的形式,中者可授予官职B内禅,为古代东亚国家所推行的君位传承制度,君主将君位禅让给本家族的人C和籴,原指官府出资向百姓公平购置粮食,后来逐渐成为官府强行对百姓抑配征购D薄籍,指各县平民的册藉名单,在一定时期又可泛指官府的通行文书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潘孟阳年少有为。深受皇上宠爱,屡次升迁,官至户部侍郎,去世后又被追封至兵部尚书B潘孟阳为人蛮横。倚仗家势常常带领几百随从在各地玩乐享福,并总以公务为由广收盐铁转运院的财货C潘孟阳为人暴躁。就营田使职位一事与王遂争论不休,因潘孟阳态度恶劣,在上奏后被皇上驳回,并以免职贬官处理D潘孟阳品性低劣。潘孟阳当权期间一心只顾享乐游玩,全然不顾百姓疾苦的生活,以致于人们在他死后对他投之以鄙弃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公卿多父友及外祖宾从,故得荐用,累至兵部郎中(5分)(2)左右以孟阳对,孟阳惧而罢工作。性喜宴,公卿朝士多与之游,时指怒者不一(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后唐词,完成8-9题。玉楼春 顾敻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画堂鹦鹉语雕笼,金粉小屏犹半掩。香灭绣帷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恨郎何处纵疏狂?长使含啼眉不展。【注】顾敻词风与温庭筠相近,思想丰富,情感真挚。雕有花纹的鸟笼。8起承转合是诗词的普遍用法,起的好,诗词可见灵动,请试赏析这首词起句的艺术特色。(5分)9该词的精妙之处贵在巧妙调动了多种表达技巧,简易之中见灵性,请试分析这些表达技巧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_,_。”两句写出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的情形。(2)李清照在声声慢中:“_,_。”抒发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淡淡愁思。(3)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_,_。”两句道出了“夜来幽梦忽还乡”之慨叹。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试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下岗 王子营 老李在某局干门卫,他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深受主管后勤的于副局长赏识,在局党委会议和干群会议上不止一次的提起和夸赞,还亲自慰问过他几次,并送斤茶叶给他,改善他的居住条件,配置全生活用品。每次上班前总会到门卫室里和他亲切交谈几句。这使老李很受感动,见谁也都说于副局长好,关心职工,体贴下属,是个好领导。因此,老李工作上越发的认真负责。大冷的天,上班的时间都是站在外面亲启栏杆,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他对外来车辆也看管得严,问得仔细,来找谁的,啥时候走,都要登记好,还亲自指挥车辆停放好。再就是,附近单位来蹭车位、放车的少了。以前,那么多车位不够用。现在,空出来不少。不但单为喜欢,单位的宾馆也喜欢。一时,大门口常拥堵的现象没有了,不管何时都是畅通无阻。某日,一辆高级轿车开进来,停在大厅旁。老李一看就知道是个有身份的。见人家下车,赶紧迎上去,脸上堆满笑问找谁,按规定先登一下记。没想到,人家根本不点他,从车上下来的瘦高个微昂着头,看也不看他一眼,直接进了大厅,上了电梯,派头大得很。老李一时懵了,不由得呆了会儿,进而满腔怒火,问车上的司机,此为何人,这么缺德,还头一次见。司机是个小青年,忙和他笑说:“是人大秘书,找你们领导的。”“啥,一个秘书就这样牛?我还以为多大官呢,一个秘书牛啥,这以后要是当个啥小官官,尾巴不得翘上天。啥人呢,上去了能对老百姓好,还不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呀,个啥东西。县里的领导我见得多了,还没见一个这样呢。”老李满肚子的气没处撒,非要司机下车来登记好,又让车停在指定的地方。人家司机没和他计较,只是笑,并按他的要求做了。老李就像是受了很大的侮辱,面子上很是过不去。心里想着,一个小小的秘书就这样瞧不起人,不是个啥好东西,等着瞧,不跟我说句道歉的话还别想走了。我可是按规定办事,不是故意刁难。因此,他气呼呼的进屋来,透过窗户一直盯着大厅进出的人,心里发誓一定找回面子来,怎也得对自己说个对不起。自己个平头百姓怕个啥,最多也就不干了,如此的骄横跋扈,还得非治治他的坏毛病,让他知道怎尊重人,一个破秘书有啥了不起,眼皮子往上翘,非要给他拉下来。老李发着恨,气的浑身颤抖。大约一个小时的光景,他就看到电梯门一开,刚才把那麻杆似的瘦高个从电梯里走出来,他赶紧奔出门来迎上去,才发现于副局长跟在后面,是亲自把人送下来的。看于副局长满脸的笑,微躬着身,双手紧握着瘦高个的手道别,老李就有点怵,还是头一次见于副局长亲自把客人送下楼,两人一定有特殊的关系,或是说这个瘦高个秘书对于副局长来说很重要。可是,已经拦挡在人家面前了,看瘦高个斜看了他一眼就不自主的说:“刚才你违反了来访规定,我已经让你司机帮你登记了,以后来可注意点。”老李说话也算客气,却依旧使于副局长愕然了,睁大眼睛看着老李,一时回不过神来。瘦高个看着老李也愣在那儿,很快的尴尬起来,握着的手也僵硬了。于副局长终于醒过神来,忙使眼色给老李,示意他赶紧开门,又亲自送瘦高个到车旁并帮着打开车门。老李呢,也就手举遥控器开了门。于副局长举起双手把客人送走,直到车拐了弯看不到为止才收回目光。笑,顿时从他脸上消失了,他看着老李想说啥,嘴唇哆嗦着,蠕动着,终没有说出口,一转身上了楼,也不乘电梯了把老李晾在大厅里。老李在大厅里愣着,刚才在场的人也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就像看一个外星人一样,谁也不再橡平日见了一样,亲热的和他打招呼。而是都匆匆走开了。老李琢磨了一下午,终于回过味了,觉得自己闯了祸,给了领导难堪,就有些后悔,怨自己太仓促,太冒失了。可又一想,自己也没做错啥,是瘦高个违反规定,不对在先,自己不过是提醒他,说不上错。于副局长不是光对自己说要严格按规定执行吗。这样一想,他心里不再虚,甚至也不想去给于副局长解释了。这样,过了一个星期,啥事没有。老李也慢慢的把这件事给忘了。保安公司来找他谈话是晚上,也没解释原因,光和他说公司人多,没那么多活,要裁减一部分人。并把他的工资给结算好了(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老李任劳任怨,把单位治安管理的井井有条,小李这种性格特性与其下岗的现实格格不入。B老李为人不知变通,这一性格特性预示着他注定在单位呆不久,这是作者对这类人的笑谈。C小说中于副局长先后对老李态度的转变,显示出了人性在利害、权势面前往往会不堪一击。D本文情节紧凑,语言质朴,全篇以人物对话的形式为主展开行文,并由此来烘托人物性格。E本文以老李这一小说化人物深刻地反映出残酷的社会现实,体现出作者对泥沙俱下的叹息。(2)请用恰当的方式分析第一段的作用(6分)(3)请结合文本分析,本文从哪些角度,运用了何种方式在烘托老李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6分)(4)请运用恰当的方式分析文章标题“下岗”的合理性(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林绍良:从油店学徒到华人首富6月10日,印度尼西亚前首富、著名华商林绍良去世。除了在他的家乡中国福建省福清市,人们可能对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东南亚“红顶商人”了解不多。被誉为世界12大银行家之一的林绍良,资产曾超过了香港船王包玉刚、工商巨子霍英东、地产大王李嘉诚、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长期雄踞世界华人首富的宝座。和中国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经历相近,林绍良在印尼当地拥有良好的官方关系和官方信息网络,总能在国家的巨大变局中获得先机,巧妙地在私人财富和国家财富之间创造腾挪空间。1995年林绍良79岁的时候,林绍良集团的总资产高达184亿美元,营业总额约200亿美元,到达财富的顶峰。印尼名为苏多诺沙林(Soedono Salim)的林绍良能够成为“最红”的商人,和前印度尼西亚强权总统苏哈托密不可分。1916年出生的林绍良,22岁时从中国投奔其印尼的叔父,在其经营的一个花生油店里当学徒。在8年后印尼的抗荷独立战争中,因为掩护一个参与独立战争的印度尼西亚革命军领导人哈山丁(印尼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的岳父),林绍良与苏哈托等印尼军官结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并在他们的庇护下从事丁香的买卖,成为了当地最著名的“丁香商人”,收获了第一桶金。而当印荷之战终以印尼获得独立告终时,林绍良也获得了今后让他飞黄腾达的政治资源。1952年,林绍良从衣食住行入手,相继办起了肥皂厂、纺织厂、轮胎厂以及自行车零件制造厂,并逐渐把目标放在进出口贸易上,在新加坡和香港建立起贸易关系。5年后,他还在泰国的金融巨头陈弼臣的帮助下,正式创办了中央亚细亚银行。至此,一个兼有工业、商业、金融的林氏集团已初显雏形。1968年苏哈托颁布了国内投资法令,林绍良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利用他与苏哈托总统以及其他军政官员的良好关系,在事业上大展拳脚。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林绍良已经建造起一个令人咋舌的企业王国:三林集团拥有印度尼西亚中央亚细亚银行和华仁谊集团。前者是印尼最大的私营银行;华仁谊集团则经营进出口贸易、制造业、建筑业;由林绍良与福清同乡林文镜共同合资组成的林氏集团专营金融业务,产业包括第一太平投资公司,业务跨越亚、美、欧、非各洲。不过,同所有的“红顶”商人一样,他们最大的风险在于“一朝天子一朝臣”。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印尼当地的群众抗议示威风暴,及其最强大的支持者苏哈托下台,林绍良的财富缩水了至少50亿美元。林绍良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海外市场,比如收购新加坡电话公司,加大对中国内地的投入。林氏王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以商业技巧来奠定成功基础,而不是仅仅依赖政治关系。2001年,三林集团开始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最引人瞩目的投资是2002年和2005年,三林集团两次共斥资2.5亿美元向中远集团收购了中远置业集团的全部股权,改组为三林万业(上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三林集团在中国的投资和管理平台。如今,三林集团在中国的投资累计已超过10亿美元。相关链接:大家都知道红顶商人胡雪岩,在华人中,他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之所以叫红顶商人,是因为胡雪岩充分利用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在今天同样,华裔商人也能够在海外担当红顶商人的角色,甚至取得了远远超过胡雪岩的成就,这个就是印度尼西亚华裔商人林绍良创造的辉煌林绍良个人曾总结说:“勤俭奋发是华人的美德,方向、意志和策略是第一要素,不怕失败、奋斗不懈、运筹帷幄、出奇制胜和深思熟虑是成功的必备条件。”(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林绍良作为叱咤风云的“红顶商人”,巧妙地运用自己过人的商业头脑在全球市场占有先机。B林绍良因其独到的眼光、独特的人格魅力、良好的人缘关系,将其商业帝国推广到世界各地。C林绍良在稳定的政治格局下实现华丽的转型,完美地从油店学徒一步一步攀至世界商业顶峰。D“一朝天子一朝臣”是“红顶商人”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诸多冲击下,林绍良转向海外发展。E作者大篇幅对林绍良事业发展的历程进行褒扬,表达出作者对林绍良独特的人格魅力的赞叹。(2)林绍良为什么能长期雄踞世界华人首富的宝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3)商海文化很少有人能仅凭一生的探索就能将其参透,由此可知林绍良的人格魅力着实让万千商海人士叹服。请结合全文指出林绍良有何超于常人的特点。(6分)(4)林绍良从油店学徒到华人首富,由“丁香商人”成为雄踞华人首富的商海风云人物,这一过程的推演,给了你什么启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II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到底是怎样丧尽天良的人,才会犯下这桩 的灭门惨案。近几宗事故中,传媒 的报道手法激发了公民的强烈抗议。在野党人民职责他对恐怖主义屈服, 指斥萨特帕罗这一决策将危及国家团结。A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危言耸听 B骇人听闻;耸人听闻;危言耸听C骇人听闻;危言耸听;耸人听闻 D耸人听闻;危言耸听;骇人听闻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10月4日,陕西某景区出现了好几名边写作业边卖山货的“小商贩”。经由询问后得知,他们是住在景区内村民家的孩子,其中年龄最小的才5岁。B日本媒体24日宣布,日本第一款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MRJ的交付时间将推迟一年左右,三菱飞机发现MRJ的主翼强度不足,需要再次进行改造与实验。C冯先生认为汤臣倍健鱼肝油胶囊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因为服用该胶囊感觉没有效果,于是将百姓阳光大药房有限公司及汤臣倍健代言人姚明诉至法院。D魏晋风骨不仅仅只是阮籍,嵇康,谢灵运等人的主场。在征程之外,更有酒痕。还有追求自然宁定,天人合一生活的陶渊明。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当前,随着中国崛起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加强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变得异常紧迫。构建中国文学理论独立话语,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方向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目标的统一,融合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学科认同的统一。A既要坚持本土化策略,又要置于全球化背景之中B不仅要考虑全球发展背景,又要坚持本土化策略C既要坚持西体思想,又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需求D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文化认同,又要进行融合发展16在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貼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他未必才思泉涌,但他却 ,了悟人生;他未必生活富足,但他却 , 可种花,可饮酒,可作诗,无暇 。这是海子究其一生的追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陶渊明面朝南山,种菊东篱,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7请写出下面图片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耍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近年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问题冲突不断,应试教育之下的人才往往会成为“高分低能”的浮世材,而那些在素质教育之中成绩“不尽人意”的学生却在活得有滋有味,百般精彩。不少学者面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各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全盘否定应“应试”,有人质疑“素质”的不务正业。于此,究竟是“应试教育”该占主场,还是“素质教育”?这着实令人有些沉吟。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想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不得泄露个人信息。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C(A:根据原文第三段:“孟子的夷惠之论,在中唐引发夷惠清和之辩。”得知前半部分是正确的,由“士人对夷惠清和的辩论,体现出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与人生观。”可知后一部分是正确的;B:在这里有点儿绕,先看第三段:“孟子的夷惠清和之辩”这属于孟学理论,再看文章第四段,主要在讲夷惠清和之辩对形成两大诗派有促进作用,选项说:“孟学理论对部分士人的创作起着一定的影响。”表述一致;D:根据原文第二段:“孟子学在唐代的发展,既有统治者的提倡”可知前一部分为正确的,后半部分可根据“自有其内在学理触发士人心灵和精神需要的原因”判断;C:强加文义,文章是说:“,对我们今天诸如社会道德的建构、个人心性的修行、廉政的倡导与建设等现实问题,均可提供有益借鉴。”但选项中说“重构”这一点在文中不能体现,并且“越来越重要”这一趋势也无法彰显。)2.D(A:可根据文中第一段整理出答案,侧重看“以及儒家文化影响所及的世界。它是由孔子研究、儒学、孟子学等构成的世界。”B:前半部分可根据文中第二段:“也是士人主动选择的结果。”判断,后一部分可由文中第二段后面举的例子得知,这些士人分别在不同层面对社会发展进行思考,如批判社会黑暗现实,比如关心百姓疾苦,因为这都是士人的主动选择,故“决定”一词不存在错误。C:可根据文中第五段:“唐代士人对孟子思想的阐释而形成的新的论述和理论”得知前一部分是正确的(也可由:“在统治者的倡导,也是士人主动选择推断出“在社会不断的演变过程”,注意“个人心性的修养,现实问题等可提供有益借鉴。”)可以体现出“能为时代发展服务”;D:扩大内涵,注意文中第三段:“世风日下”可由“士人思考如何在动荡的世间安顿人生”转换出,但文中说:“而就儒家内部则形成多元趋向”与选项中“以孟学为奠基的儒家文化开始显现出多元发展趋势”表意有冲突,选项把“内部”一词直接变为“儒家文化”为错误的选项。)(这里再说一下B选项,结合第2段进行判断,可由第二段中“也是士人主动选择的结果”推导出“士人对孟子思想的阐释而形成的新的论述和理论。”可知前一部分为正确的,然后“社会发展趋势”可由“孟子主张仁义,轻言私利”、“柳宗元主张以利益诱导官员廉洁奉公。”可得知他们两个人对社会发展趋势有着不同层面的思考,故后一部分正确)3.A(B:可根据文章第五段的“义利之辨”的论述得出答案;C:这个选项可以参加第二题B选项进行判断;D:见文中第一段第一句话,以及“不仅仅指孔孟所生活的时代”判断前一部分是正确的,因为孔孟等先秦儒家开创和奠基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复古开新的源泉与核心,那么便预示着后一部分的表述是合理的;A:无中生有,促使元白、韩孟两大诗派的形成是由于中唐的夷惠清和之辩,注意这里的逻辑关系,孟子理论确实可以推出后一部分,但说孟学理论的发展揭开了唐代文化发展的新序幕则无从体现。)4.A(时间后划(有时会与某些事件合并),官职名后划(有时会与具体职责合并),具体使命或并列关系不划)5.D(A:始于唐,宋、金等朝沿用。制科,科举时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B:在世袭制王朝下,君主将君位禅让给其家族里的人成为“内禅”,因其实在本家族内进行,故得此称。C:北魏孝明帝时和籴是为了边防需要,但到中唐后,和籴往往是强行推行,不公正的征收,使民户遭到剥削。D:薄籍并不能指各县平民的册籍名单,薄籍是指名册,记事薄,又可泛指官府文书。)6.B(倚仗家势表述有误,潘孟阳是倚仗权势。)7.(1)公卿官员中有很多潘孟阳父亲的朋友以及随从其外祖父的官员们,因此(潘孟阳)被推荐任用官职,多次升迁至兵部郎中(定语后置2分,语意通畅3分)(2)随从(周围)的人回应(皇上)说是潘孟阳。潘孟阳因惧怕皇上治罪于他而停止修建居宅,他生性喜好宴饮玩乐,公卿朝官许多人都与他交往,游玩,当时指斥愤恨他的不止是一个人(“左右”、句式、“指怒”各1分,语意通畅2分)8起句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景物联动在一起(手法)起句将淡淡的闺怨之苦转化为可让人遐想的物体上(情感)起句与第三句形成了呼应,渲染氛围(结构)起句以和谐的自然景下笔,给人一种清新明快之感(谋篇布局)(1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9全词运用了白描、照应、拟人、对比、互文、融情于景等表达手法(2分)笼中鹦鹉在呢喃与独倚栏前的女主人共形成对比,表现出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孤寂,思夫不得的情感(拟人)起句运用白描与互文的手法,渲染了一种迷蒙的氛围,与后文女主人公的孤寂相补相应,表现出闺怨之苦最后两句主人公由思念转化为悲伤,表达出主人公对丈夫的无尽思念与悲苦无尽的等待,以及失落之感(任意答2点即可)【附】 译文:在杨柳与玉楼交相辉映下春日的夜晚显得分外漫长,斜风细雨,烟草迷蒙显得草十分轻柔。堂前那对鹦鹉在笼中呢喃,镶有金粉涂饰的屏风也是半遮掩的。沉香已经烧尽,床帷中的人独守着冷寂,倚靠在栏杆前唯有愁绪渺远,只是在恨叹丈夫你此时在何处纵情的游乐呢?经常念挂着你,如今我满含泪水,就连眉宇间都神采不在10(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2)乍暖还寒,最难将息(3)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1)抓住关键词“自由游动”(2)突破点在于“淡淡愁思”(3)引号之内的描写主要是以梦境展开的,突破点在于一个“梦”)11A C(选A得3分、选C得2分、选E得1分,选B、D均不得分。)(B:小说主要表达的并不是老李的不知变通,并且主题也不是说作者对这类人的笑谈,而是对老李这种坚守原则人的赞叹;D:全篇并没有以人物对话的形式为主展开行文,更多的则是对心理的刻画;E:作者对泥沙俱下的叹息表述有问题,这里并没有呈现出一种趋势。)(2)首尾呼应,形成鲜明的对比。于副局长对老李的赏识与后文的冷漠形成对比(结构) 推动情节发展。因受于副局长的赏识,老李的工作热情高涨,且一丝不挂(情节) 与标题形成一种矛盾感,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文中寻找答案(标题) 塑造了人物形象,体现出老李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人物)(每一点2分,任答3点即可)(3)角度:直接描写,侧面烘托(1分)第一段运用直接描写,写出了老李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1分)人大秘书不守规矩,老李执意要给他“教训”,烘托除老李是一个坚守原则的人(1分)方式:心理描写,神态描写(1分)文章通过第五段的心理描写,刻画出老李是一个正直的人(1分)通过第六段的神态描写,可以看出老李是一个固执的人(1分)(概括要结合具体语句,笼统回答不得分)(4)在世风日下的当头,人们都极力在追名逐利,而老李却坚守原则,这就是老李最终下岗的“合理性”所在(主题)在于副局长的态度变化下,暗示着老李由受宠走向离职这一过程的合理性(结构)文章没有一处在刻意谈下岗这件事,但文章始终贯穿着下岗这一线索行文(情节)标题新颖,且引人深思,且与第一段产生矛盾,在文中这一矛盾一步步被激化(艺术效果)以下岗为题,侧面在讴歌像老李这样坚守原则的人,也在为老李的命运感到叹惋(人物塑造)(每一点2分,任答4点即可)12A B(选A得2分,选B得3分,选C得1分,选D、E不得分。)(C:林绍良从油店学徒一步步攀至世界商业顶峰并不仅仅是在稳定的政治格局下实行的,还有其善于抓住机遇.D:文章是说: “林绍良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海外市场”而D表述说”转向”有误。E;作者并没有对林绍良做出多少褒扬,文章情节比较平淡,作者在此并没有直接对林绍良进行评价)(2)拥有优越的关系网,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善于抓住机遇,利用资源积极进行调整,捕获商机不怕挫折,面对一系列的冲击,依旧选择不放弃(每一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3)能够充分利用人缘关系,极力寻求贸易壁垒有敏感的政治头脑,积极对外出口贸易不过分以来政治关系,巧妙运用商业技巧勤奋、拥有出奇制胜和深思熟虑的品质(每一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4)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过程中,都要积极与人处理好关系要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不浪费帮助要善于抓住机遇,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在挫折中不能放弃,要积极的去寻找出路,勇气不竭要把握好方向,锻炼意志,做事要有策略与原则,更要深思熟虑(每一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13A(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危言耸听: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14D(A:缺少主语;B:表意不明;C:语序颠倒)15A(根据后文可知前面应该填一个范围比较大的表述,排除B。后文讲的并不都是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需求,排除C;“加强自身的文化认同”与前文内容有所矛盾,“加强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变得异常紧迫。”)16但他却用心在体味生活;但他却依然自得;无暇顾及功名利禄(答对一空1分,两空3分,3空5分)17构图要素:主体由数字书写的“70”构成,图中有描述性的文字、和平鸽、长城、以及“19452015”等要素(3分)寓意:中国以长城构筑和平高地,不容侵犯。我们呼吁和平,我们爱好和平(2分)18材料不难理解,该段辩论反映出了当今普遍的社会现实,究竟是应该推行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这类辩证问题常出现在日常生活当中,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词“利害”。许多只看结局的人,会刻意观察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下人们的出路如何,本着一种“金钱论”来对人进行评价。钱多意味着他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就是正确的,合理的,钱少就意味着他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就是失败的,荒谬的。于此,引发热议,结果如何,我认为并没有任何结局,本就属于没有意义的争论,治标不治本,教育问题还需还原到现今的教育常态之中,在深思中谋取出路,而不是在争辩之中寻找一种“赢”的快感。命题立意:树立合理的价值观,能辩证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一些生活之中的辩论可以生发自己的看法,当然这种看法要在情理之中,不提倡做愤青,也不提倡冷眼旁观。取舍有度,任意一方阐释即可,并不一定要完全站在哪一方的立场,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最好,当然这种见解只能是“新常态”。一类卷50分左右,范围45分60分,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就事论事,道理论证明确,事例论证吻合材料。二类卷40分左右,35分45分,由材料引出观点,论点明确,但是谈论其他方面去了,论据脱离材料,偏离题意,或者是“骑墙派”,含含糊糊,没有给出明确的建议。三类卷30分左右,0分35分,不符合文体要求,直接得出观点,根本就没有扣材料,另取观点,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