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社科类古文汇总(含答案)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982305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社科类古文汇总(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6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社科类古文汇总(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6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社科类古文汇总(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浦区 题尔遐园居序 张鼐 缁衣化于京尘 非尘能化人也 地不择其偏 交不绝其靡 精神五脏 皆为劳薪 能于此 中得自在者 其惟简远者 尔遐以治行入官柱下 卜居西城之隅 数椽不饰 虚庭寥旷 绿树成林 绮蔬盈圃 红蓼植于前除 黄花栽于篱下 亭延西爽 山气日佳 户对层城 云物不变 钩帘缓步 开卷放歌 花影近人 琴声相悦 灌畦汲井 锄地栽兰 场圃之间 别有余适 或野寺梵 钟 清声入座 或西邻砧杵 哀响彻云 图书润泽 琴尊潇洒 陶然丘壑 亦复冠簪觞咏 之娱 素交是叶 尔遐尝言 高林受日 宽庭受月 短墙受山 花夜受酒 闲日受书 云 烟草树受诗句 余谓非尔遐清适 不能受此六种 然余尝笑人眼目不天 辄浪谈泉石 桎梏簪裾 彼实无所自树乃尔 夫能自树者 寄澹于浓 处繁以静 如污泥红莲 不相染而相为用 但得一种清虚简远 则浓繁之地 皆我用得 马头尘宁复能溷我 尔遐读书高朗 寡交游 能自贵重 而以其僻地静日 观 事理 涤志气 以大其蓄而施之于用 谁谓园居非事业耶 然尔遐临民 卓然清静 中州 人比之为刘襄城 卓太傅 则今日之园居 其又以六月息者 而九万里风斯在下 吾益信 京尘之未必不能息人也 21 可填入第 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 矣 B 乎 C 欤 D 耶 22 第 段加点的 此 指代的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2 分 23 对第 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得简远需放开眼界 不甘束缚 B 自树 是得简远的关键所在 C 得简远便能适应官场的污浊 D 尔遐得简远 于园居中积蓄力量 24 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第 段与第 段的关系 3 分 25 评价本文所提倡的 简远 思想的意义 4 分 答案 21 B 22 官场的喧嚣劳顿 23 C 24 叙议结合 先叙后议 尓暇园中清雅与人之轻适 只要内心清虚简远 即使于农藩 之官 也能化繁为简 卓然亲近利益百姓的道理 为下文做铺垫 引出下文 与上文相照应 25 本文的简远是指为官之人在险恶污浊的环境中 不与世俗为伍 能 自树 人在官场 心在远方 评价 历史意义 这种 寄澹于浓 处繁以静 的思想常是中国传统士大夫为人 的一种境界追求 实为可贵 现实意义 这种思想在今天的社会对为官之人 治学之人 读书之人有着积极影响及 嘉定区 赏花 清 黄图珌 山园日静 花径风甜 即一草一木 莫不怡人心 爽人目 况乎众香毕具 百态娟妍 既可人怜 奚容不赏 然一瓯茶 一杯酒 吟风醉月 赏必求其宜也 乃为之书 兰花 空谷幽兰 不言自芳 孔子是为 猗兰 之操 余皆圣人之徒 当焚香对琴 重其 声而和之 兰独守贞择禄 不类他卉 置之盆中 携近书案间 自有一种善气迎人 兰之品类最多 色色俱可去俗 当为珍之 以作盆玩 若置之庭砌 与众草为伍 既 不能舒其志 亦无所见其长 何异士之困穷不遇者 梅花 梅花 清客也 和靖爱之而植 周天之数 吟咏甚富 赏宜启湘帘 拂石榻 静坐 于花间 吸清茗 读 汉书 毋焚异香 毋对俗客 毋语世事 毋泛霞觞 如是可以 为和靖友矣 冰清玉润 足称出世之芳姿 貌婉心娴 洵是重闺之佳丽 香入轻烟而宛宛 色凝佳 月以盈盈 当此时也 铁笛迎风 瑶琴横膝 抛残世上弹不了之棋局 收拾人间做不完之 春梦 噫 非吾为之 其谁能之 疏影暗香 孤标别韵 且丽且妍 自得佳人之态 极清极冷 常怀君子之风 至若雪 满山中 卧当林下 即使铁心石肠 亦为情移意夺 梅花宜植于松冈竹圃间 另放一园 庶不失为岁寒三友 鼎峙以垂清名也 桃花 欲赏是花 必求一叶小舟 随风漂泊 芳香红雨 可许近攀远眺 自得武陵渔人误入 花源之想也 至若陆地赏桃 既不得其宜 而反增吾俗 君其慎之 即可助娇 尤能销恨 闺阁所宜植也 世俗忌之 吾亦莫知其所以然矣 选自 看山阁闲笔卷十三 注 猗兰 之操 即 猗兰操 琴曲名 相传为孔子所作 也称 幽兰操 周天之数 此处代指梅花 泛霞觞 谓饮酒 21 对画线句 赏必求其宜也 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赏花一定要处于最合适的场景 B 赏花一定要拥有最合适的心情 C 赏花一定要采取最合适的方式 D 赏花一定要具备最合适的态度 22 可填入文中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 耳 B 矣 C 哉 D 也 23 作者认为赏梅之 宜 在于 3 分 24 桃花 闺阁所宜植也 但 世俗忌之 为什么 结合日常阅读予以探究 3分 25 作者笔下的兰花 梅花 桃花都有君子之风 但其内涵又各有侧重 请集合原文概 述之 3分 答案 六 12分 21 B 22 C 23 拥有与林和靖一样的精神境界 怀有君子之风 郑重的态度和清雅的方式赏梅 能欣 赏梅花 冰清玉润 的 出世之芳姿 24 可通过比较李白 崔护等诗歌中桃花的意象或民俗中桃花的寓意来探究桃花种植环境 的 宜 与 不宜 自圆其说条理清晰可也 25 兰花重在 幽 内涵表现为坚贞脱俗 梅花重在 清 是 清客 内涵表现在在清高的 节操 桃花重在 隐 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崇明县 送孙正之序 王安石 时然而然 众人也 己然而然 君子也 己然而然 非私己也 圣人之道在 夫君子有穷苦颠跌 不肯一失诎 己以从时者 不以时胜道也 故其得志于君 则 变时而之道 若反手然 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 时乎杨 墨 己不然者 孟轲氏而已 时乎释 老 己不然者 韩愈氏而已 如孟 韩者 可谓术修而志素定也 不以时胜道 也 惜也不得志于君 使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 然其于众人也卓矣 呜呼 予观今之世 圆冠峨如 大裙襜如 坐而尧言 起而舜趋 不以孟 韩为心 者 果异于众人乎 予官于扬 得友曰孙正之 正之行古之道 又善为古文 予知其能以孟 韩之心为 心而不已者也 夫越人之望燕 为绝域也 北辕而首之 苟不已 无不至 孟 韩之道去 吾党 岂若越人之望燕哉 予未之信也 予亦未之信也 正之之兄官于温 奉其亲以行 将从之 先为言以处予 子欲默 安得而默也 庆 历二年闰九月十一日 注释 诎 同 屈 杨 墨 杨 杨朱 战国初期哲学家 墨 墨翟 春秋战国 时期思想家 政治家 释 老 即佛教与道教 21 可填入第 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 焉尔 B 也哉 C 矣乎 D 之邪 22 对第 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君子即使穷困潦倒也要坚定志向改变世俗 B 孟子和韩愈因为学术素养深厚而成为君子 C 君子与众人的区别在于坚定志向不从时俗 D 君子要超越众人使自己能在当世显露出来 23 第 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3 分 24 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 段的两个划线处 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一日得志于吴君 以正之之不已 而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 而不至焉 A B C D 25 作为赠序 本文有赞许义和勉励义 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议论色彩 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 析 4 分 答案 六 13 分 21 A 1 分 22 C 2 分 23 批评不以孟韩为心的公卿贵族 1 分 与上文以孟韩为代表的君子形成对比 1 分 同时 引出下文对孙正之的褒扬与勉励 1 分 24 D 3 分 25 作为赠序 作者赞扬了孙正之的德才 1 分 同时勉励他持之以恒成就儒道 发挥儒效 1 分 文章将君子与众人 圣人之道与时俗好恶对照来写 并列举孟轲 韩愈的 事例 引用越人望燕的比喻 联系孙正之的立身行事 由面到点 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述 论述 过程 1 分 阐明了真正的君子不随俗改变自己 并且会引领时俗走向圣人之道 阐明的观 点 1 分 参考译文 时俗流行什么就认为什么是对的 这种人是普通人 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 己见 这种人是君子 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自己的见解 他并不是自私自负的表现 是因 为圣人之道在里面 君子穷苦困窘的时候 却不愿意让自己屈从时俗 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认为时俗能胜过 圣人之道 所以他们得到君主的信任时 就立即改变世俗而让人们走向圣人之道 这是轻 而易举的 这是因为他们的学术修养很深 他们的志向非常坚定 时俗都崇尚杨朱 墨子 的学说而自己认为这些学说不对的 只有孟轲 时俗都崇尚佛家及老庄学说 而自己认为 这些学说不对的 只有韩愈 像孟 韩二人 可以算得上学术修养深而且志向坚定 不认 为时俗能胜过圣人之道呵 可惜他们不被君主信任 使得真正的儒家学说 儒者的作用 不能够在当世盛行起来 显示出来 但是他们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很杰 了 唉 我看现在的世道 带着高高的圆顶帽子 穿着飘动的宽大衣裙 坐下来就谈论尧 的语录 站起来就模仿舜的动作 却不把孟 韩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 和普通人又有什 么区别呢 我在扬州做官 交了个朋友叫孙正之 他奉行古人的学问 又擅长写古文 我知道他 能够把孟 韩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而不动摇 越地的人看燕地 觉得那是绝远的地方 但是只要驾着马车向北出发 只要不停 肯定能走到 孟子 韩愈的学说和我们的距离 哪里有越地人看燕地的距离那么远呢 凭借孙正之的求学不止 如果学不到孟 韩的学问 我不相信 如果有一天他得到君主的重视 而真正的儒家学说 儒者的作用 不在 时盛行 起来 显示出表 我也不相信 孙正之的哥哥在温州做官 带着他们的母亲一起上任 正之也将要跟着去 动身前他 先写了篇文章来激励我 我打算沉默 沉默得了吗 所以就写了这篇序 庆历二年闰九月 十一日 奉贤区 天圣七年 予始游京师 得吾友谢景山 景山少以进士中甲科 以善歌诗知名 其 后 予于他所 又得今舍人宋公所为景山母夫人之墓铭 言夫人好学通经 自教其子 乃 知景山出于瓯闽数千里之外 负其艺于大众之中 一贾而售 遂以名知于人者 繄其母之 贤也 今年 予自夷陵至许昌 景山出其女弟希孟所为诗百余篇 然后又知景山之母不独 成其子之名 而又以其余遗其女也 景山尝学杜甫 杜牧之文 以雄健高逸自喜 希孟之 言尤隐约深厚 守礼而不自放 有古幽闲淑女之风 非特妇人之能言者也 然景山尝从今 世贤豪者游 故得闻于当时 而希孟不幸为女子 莫自章显于世 昔卫庄姜 许穆夫人 录于仲尼而列之 国风 今有杰然巨人能轻重时人 而取信后世者 一为希孟重之 其不 泯没矣 予固力不足者 复何为哉 复何为哉 希孟嫁进士陈安国 卒时年二十四 景祐四年八月一日 守峡州夷陵县令欧阳修序 22 高中阶段我们学过的欧阳修作品有 1 分 23 下面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2 分 A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B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也 C 今有杰然巨人 能轻重时人 D 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 24 希孟之言尤隐约深厚 守礼而不自放 一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希孟的文词格外的深沉厚重 谨守礼法而不自我放纵 B 希孟的语言格外凝练厚重 谨守礼法而不自骋才气 C 希孟的文辞特别含蓄厚重 谨守礼法而不自我放纵 D 希孟的语言特别委婉厚重 谨守礼法而不自骋才气 25 第二段为什么要写卫庄姜 许穆夫人诗篇被孔子记录下来而编入 国风 之事 3 分 26 赏析第二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 分 答案 22 1 分 伶官传序 秋声赋 23 2 分 D 24 2 分 C 25 3 分 衬托谢希孟虽诗才杰出 却不能 彰显于世 引出作者的希望 今有傑然巨 人 能轻重时人 而取信后世者 一为希孟重之 其不泯没矣 表明欧阳修看重人才 不 受时俗偏见束缚 为有才的人鸣不平 爱护人才 26 3 分 反复 反问 短句 音韵和谐 简洁有力 强调突出了作者为谢希孟这样有才气 的女子不能彰显于世而感到惋惜不平 哀叹自己只能写序加以赞赏 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社会偏见 虹口区 冬月 山之叟担一牡丹 高可隐人 枝柯鄂韡 蕾丛丛以百数 主人异目视之 为损重赀 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 庭之正中 旧有数本 移其位让 幂锦张烛 客来 指以自负 亡何花开 薄如蝉翼 较前大不如 怒而移之山 再移之墙 立枯死 主人惭 其故花 且嫌庭之空也 归其原处 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 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 宜山者山 宜庭者庭 迁而移之 在冬非 春 故人与花常两全也 子既貌取以为良 一不当 暴摧折之 移其非时 花之怨以死也 诚宜 牡丹之来也 未尝自言曰 宜重吾价 宜置吾庭 宜黜汝旧 以让吾新 一月 之间 忽予忽夺 皆子一人之为 不自怒而怒花 过矣 当其时 新者虽来 旧者不让 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 则俱不死 就移焉 而不急复故花之位 则其一死 其一不死 子 亟亟焉 物性之不知 土宜之不辨 喜而宠之 怒而贬之 主人之喜怒无常 花之性命尽 矣 然则子之病 病乎己尊而物贱也 性果而识暗也 自恃而不谋诸人也 他日子之庭 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 请具砚削牍 记之以自警焉 袁枚 小仓山房文集 有删改 注 鄂韡 花蕾繁盛 赀 财货 22 可填入第 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 矣 B 焉 C 哉 D 也 23 第 段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 24 第 段中 客 举 善种花者 这一例子的目的是 25 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根据自然规律 移植花木宜在春季 可主人却在冬季移植 结果导致原有的牡丹枯 死 B 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 比原有的牡丹好 新牡丹死了 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 好 C 客人认为主人处理不当 使旧牡丹死去 如今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花 是错上加 错 D 作者认为导致原有的牡丹的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主人自身的修养 性情 见识有问 题 26 纵观全文 简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3 分 答案 六 12 分 22 B 2 分 23 答案示例 通过对主人因新牡丹花开得不好而一怒之下将其废弃使其枯死的举动 与 先前高度重视新牡丹的所作所为进行对比 并引出第 段 客 对 主人 的指责 3 分 24 答案示例 与主人种花进行对比 突出了主人种花全凭自己的喜怒 全然不顾花木的习性 与土壤是否适宜 最终导致新旧牡丹全都死亡的错误 3 分 25 D 2 分 26 答案示例 作者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以牡丹的遭遇喻人才的遭遇 既生动形象又委婉含 蓄地批评了统治者仅凭自己的喜怒对人才生杀予夺的社会现实 并对人才的不幸遭遇寄寓 了深切的同情 意对即可 3 分 参考译文 冬天 山中有位老翁挑了一株牡丹 牡丹 有一人多高 枝条繁茂 花苞蔟簇数以百 计 主人对它另眼相看 出高价买了下来 怕栽在别处与这株牡丹不相称 庭院中原有几 株牡丹 4 夺地移到别处 把地方让出来 上面用錦帐遮盖 晚上点上烛火 客人来了 主人 常指着它感到自豪 不久 花开了 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 大大不如原先的那几 株 牡丹 于是主人愤怒地将它移到假山上 第二次又移到墙边 牡丹很快枯死了 主人感到 对不起原有的那几株牡丹 并且嫌庭院太空 便将原来的牡丹移回原处 没过几天 它们 也枯死了 来访的客人指责主人道 您没见过善于种花的人吗 适宜在山上长的就种在山 上 适宜在庭院中长的就栽在庭院 如果迁移它 应该在冬天而不是春天 所以人和花 常能两 全其美 您既然根据外貌认为那株牡丹是良种 一见不如原来想的那样 立即粗 暴地摧残 损害他们 移栽不按时节 牡丹花含冤而死理所当然 况且牡丹来时 并不曾 自己说 应该看重我的身价 应该把我栽在庭院中 应迁移你原有的旧花 把地方 让 给我这 新来的 一个月中 忽而珍视它 忽而贬抑它 都是您一个人所为 不责怪自己 却迁怒花 错误啊 如果当初 新的牡丹虽然买来 旧的牡丹先不移走 比较它们开的花 哪一种更好 然后再移栽 就都不会死掉了 即便当初将旧牡丹迁走了 发现情况不妙 后 却不急着 将他迁回原处 那么 新牡丹死了 旧牡丹却能不死 您急急忙忙 既不懂 生物的习性 又不知道土壤是否适宜 高兴了就抬举它 生气了就摧残它 主人如此喜怒 无常 花的命 也就送掉了 那么 您的毛病在于看重自己却又轻视生物 性情专断却又 缺乏见识 自以 为是却又不和人商量 以后您的庭院中 大概不会再有花木了 主人听了无以对答 于是准备下笔墨纸砚 记下这件事情来警戒自己 青浦区 三游洞序 白居易 1 平淮西之明年冬 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 微之 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 又明年春 各祗命 之郡 与知退 偕行 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 翌日 微之反棹送予至下 牢戍 2 又翌日 将别未忍 引舟上下者久之 酒酣 闻石间泉声 因舍棹进 策步入缺 岸 初见石 如叠如削 其怪者如引臂 如垂幢 次见泉 如泻如洒 其奇者如悬练 如 不绝线 遂相与维舟岩下 率仆夫芟芜刈翳 梯危缒滑 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 仰睇俯 察 绝无人迹 但水石相薄 磷磷凿凿 跳珠溅玉 惊动耳目 自未讫戌爱不能去 俄而 峡山昏黑 云破月出 光气含吐 互相明灭 昌荧玲珑 象生其中 虽有敏口 不能名状 3 既而 通夕不寐 迨旦将去 怜奇惜别 且叹且言 知退曰 斯境胜绝 天 地间其有几乎 如之何府通津繇 岁代寂寥委置 罕有到者乎 予曰 借此喻彼 可 为长太息者 岂独是哉 岂独是哉 微之曰 诚哉是言矧 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 两偶于是得无述乎 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 书于石壁 仍命予序而纪之 又以吾三人始 游 故目为 三游洞 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 两崖相廞间 欲将来好事者知 故备 书其事 注释 白居易在元和九年 任太子左赞善大夫 因上疏请求捕杀刺死宰相武元衡 的刺客 得罪权贵 被贬为江州司马 从江州司马任上改授忠州刺史 微之 元稹 字 微之 是白居易的诗交好友 祗 zh 命 遵命 知退 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 梯危缒 zhu 滑 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 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 矧 sh n 况且 21 在第 3 节中找出与第 2 节画浪线句相呼应的句子 2 分 22 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第 1 节写三人相会的情形 交代了相会的背景 时间 地点等内容 B 第 2 节写发现并游览三游洞的经过 洞内景致特点可用险 惊 幻概括 C 本文因事起意 因景伤情 景致与人的感情达到了契合无间的地步 D 这是一篇游记 也是一篇诗序 作者为三人游洞后所赋诗作的序 23 第 2 节画双线句表达效果是 3 分 24 用 为第 3 节画线句断句 2 分 诚 哉 是 言 矧 吾 人 难 相 逢 斯 境 不 易 得 今 两 偶 于 是 得 无 述 乎 25 第 3 节中的 通夕不寐 的原因有哪些 用自己的话概述 4 分 答案 六 14 分 21 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嵌间 2 分 22 B 惊 错 是游者的感觉而非特点 3 分 23 用比喻的手法 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泉水之奇特 在高处泉水飞泻而下成瀑布 像悬挂的白 絹 像绵延不断的线 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3 分 手法 景象各 1 分 情感 1 分 24 2 每处 0 5 分 诚 哉 是 言 矧 吾 人 难 相 逢 斯 境 不 易 得 今 两 偶 于 是 得 无 述 乎 25 4 分 喜欢这里的美景不舍离去 珍惜兄弟 朋友的情谊 依依不舍 由三游洞的寂 寥委置想到自己的被贬内心忧愤难平 前两个各 1 分 后 2 分 静安区 秋夜小洞庭离宴序 唐 苏源明 源明 东平太守征国子司业 须昌外尉袁广载酒 回源亭 明日遂行 夜留宴 会庄子若讷过归莒 相里子同祎过如魏 阳谷管城 青阳权衡二主簿在座 皆故人 彻馔新樽 移方舟中 有宿鼓 有汶簧 济上嫣然能歌五六人共载 止回源东柳门 入小洞庭 迟夷彷徨 眇缅旷漾 流商杂徵 与长言者啾焉合引 潜鱼惊或跃 宿鸟飞复 下 真嬉游之择耳 源明歌曰 浮涨潮兮莽迢遥 川后 礼兮扈予桡 横层沃兮蓬迁延 川后福兮易 于舷 月澄凝兮明空波 星磊落兮耿秋河 夜既良兮酒且多 乐方作兮奈别何 曲阕 袁子曰 君公行当挥翰右垣 岂止典胄米廪 邪 广不敢受赐 独不念四 三贤 源明醉曰 所 不与吾子及四三贤同恐惧安乐 有如秋水 晨前而归 及醒 或说向之陈事 源明局局 然笑曰 狂夫之言 不足罪也 乃 志为序 注 东平 唐代郡名 后文的须昌 莒 阳谷 青阳 宿 汶 济上 均为地名 袁 广 庄若讷 相里同祎 管城 权衡等是当时的几位贤士 迟夷彷徨 悠然荡漾 眇缅 旷漾 水面渺远幽旷 流商杂徵 乐曲悠扬 长言者 唱歌的人 啾 吟唱 嬉游之择 游玩中最妙之事 川后 河神 君公 敬称对方 行当 此行应当 挥翰右垣 担任 中书省官员 典胄米廪 代指国子监司业 所 如果 局局 俯身大笑 22 填入第 段方框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2 分 A 随 以 至 矣 B 从 于 及 也 C 随 于 至 也 D 从 以 及 矣 23 对全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本文写于作者调任国子监司业 离开东平之时 B 全文记述了与友人泛舟湖上 游宴达旦的情景 C 作别时 友人祝愿作者在仕途上有更大的发展 D 秋夜临别不免感伤 良宵美景仍萦绕浓浓愁绪 24 赏析第 段画线句 2 分 25 对第 段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袁广委婉提示作者 要看在老朋友的面上 提携大家 B 作者回答愿与友人同甘苦 表现了真挚 坦诚的友情 C 文末将前面对话当作酒后狂言 请友人原谅自己轻诺 D 高雅的歌词与饶有趣味的对话相交织 行文富有变化 26 本文既是赠序 也是游记 请任选一个角度 简本文的文体特点 4 分 答案 22 2 分 B 23 2 分 D 24 2 分 动静对照 以深水中的鱼和投宿的鸟在音乐声中或 惊 或 跌白 或 飞 或 下 的举动 衬托夜晚湖面的幽静 1 夯 鱼跃鸟飞 还增添了夜晚宴游的情趣 1 分 25 2 分 C 26 4 分 答案示例 赠序 赠序是离别时对朋友的推荐 赞贺 勉励的文章 本文作为赠序 是作者赴任时 写给前来送别自己的袁广等朋友的 2 分 指出赠序的大意和本文作为赠序的大致内容 各 1 分 序文中吟歌诗 叙友情 感离别 还针对朋友对自己的请托 表达了自己的志趣 从精神上给朋友以慰勉 2 分 赠序的共性内容和本文的独特主旨 各 1 分 游记 游记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本文作为游记 描写了作者和友人畅游小洞庭的见 闻和感受 2 分 指出游记的大意和本文作为游记的大致内容 各 1 分 本文描绘了湖上 美景 赞叹此夕湖上泛舟乃 嬉游之择 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美景和友情的珍惜 表明作者 愿与朋友同忧共乐的情怀 2 分 游记的共性内容和本文的独特主旨 各 1 分 27 参考 2015 年高考上海卷评分标准 闵行区 小云山记 清 王夫之 湘西之山 自大云并湘以东 其复数十 大云之山至东 其陵乘 十数 因而曼衍 以至于蒸水湘水之交 登小云 曼衍尽见 为方八十里 以至于蒸水湘水之交 遂逾 乎湘 天宇澄清 平烟幂野 飞禽重影 虹雨明灭 皆迎目授朗于曼衍之中 其北则南岳 之西峰 其簇如群萼初舒 寒则苍 春则碧 以周乎曼衍而左函之 小云之观止矣 春之 云 有半起而为轮困 有丛岫如雪而献其孤黛 夏之雨 有亘白 有漩流 有袅雨 有隙 日旁射 耀其晶莹 秋之月 有澄淡而不知微远之所终 冬之雪 有上如暝 下如月万顷 有夕灯烁素 悬于泱莽 山之观 奚止也 小云之高 视大云不十之一也 大云之高 视岳 不三十之一也 岂止大云 岳之 视所能度越此者 唯祝融 焉 他则无小云若 盖小云者 当湘西群山之东 得大云之委 而临漫衍之首者也 故若此 是故湘西之山 观之尤者 逮乎小云而尽 系乎大云而小者 火云庞然大也 或曰 道士申泰芝者 修其养生之术于火云 而以小云为别馆 旅馆 故小之 虽然 尽湘以西 终无及之者 自麓至山之颈 皆高 柯丛樾 阴森葱绿 陟山之巅 则古木百尺者 皆俯以供观者之极目 养生者去 僧或庐 之 庐下莳杂花 四时萦砌 右有池 不雨不竭 予自甲辰始游 嗣后岁一径之 不倦 注释 1 陵乘 高山 2 曼衍 山峰连绵不绝 3 泱莽 天空 4 岳 指南岳 衡 5 祝融 即祝融峰 衡山主峰之一 22 第 段开篇先写大云山及周围群山 这样写有何用意 2 分 23 第 段中 作者先说 小云之观止矣 后又说 山之观 奚止也 这样写矛盾吗 为什么 3 分 24 阅读第 段 概述小云山得名的缘由 2 分 25 下列对 养生者去 僧或庐之 一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养生的道士去到那里 僧人就给他安排住宿 B 养生的道士离开此处 僧人有时居住在这里 C 养生的道士去到那里 有时僧人也在此居住 D 养生的道士离开此处 有个僧人住他的房屋 26 阅读全文 简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 分 答案 22 点明小云山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的环境 1 分 为下文写登小云山所见之景作铺垫 1 分 铺垫内容要明确 只写 为下文做铺垫 不给分 23 不矛盾 1 分 登小云山看到的山峰形态的变化是有限的 1 分 而随着四季变化呈 现的景色却是无穷的 1 分 笼统地说两种情况下看到的景色不同只给 1 分 一定要答 出 变化 24 相对大云山的高大 它比较矮小 1 分 道士在大云山修道养生 以小云山为旅馆 1 分 25 B 26 结束全文 收束全文 总结全文 不对 1 分 表现出小云山美景无限 令人 百看不厌 1 分 表达了作者对小云山独特的喜爱之情 1 分 普陀区 烟艇记 陆游 陆子寓居 得屋二楹 甚隘而深 若小舟 甲 名之曰 烟艇 客曰 异哉 屋之非舟 犹舟之非屋也 以为似欤 舟固有高明奥丽逾于宫室者矣 遂渭之屋 可不可 乙 陆子曰 不然 新丰非楚也 虎贲非中郎也 谁者不知 意所诚好而不得焉 粗 得其似 则名之矣 因名以课实 子则过矣 而予何罪 予少而多病 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 盖尝慨然有江湖之思 而饥寒妻子之累 劫而留之 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苍茫杳霭之间 未尝一日忘也 使加数年 男胜鉏犁 女 任纺绩 衣食粗足 然后得一叶之舟 伐荻钓鱼而卖芰芡 入松陵 上严濑 历石门 沃 洲 而还泊于玉笥之下 醉则散发扣舷为吴歌 顾不乐哉 虽然 万钟之禄 与一叶之舟 穷达异矣 而皆外物 吾知彼之不可求 而不能不眷于此也 其果可求欤 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 纳烟云日月之伟观 揽雷霆风雨之奇变 虽坐容膝 之室 而常若顺流放棹 瞬息千里者 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 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一日记 注 烟艇 烟波中的小舟 22 第 段的 甲 乙 两处中应填入的虚词是 2 分 A 也 乎 B 焉 也 C 然 邪 D 者 哉 23 第 段划线句中的 彼 指的是 此 指的是 2 分 2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客人对主人把小屋命名为 烟艇 虽有不同看法 但也十分赞赏 B 作者反对 因名课实 认为诗意的想象可以超越外物的限制 C 文章以主客对话引发自己的观点 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写作手法 D 这篇文章表面作旷达语 实际寓有陆游 英雄无用武之地 的感叹 25 分析作者将自己的居所取名为 烟艇 的原因 3 分 26 文章第 段在语言上采用整散结合的句式 请对此加以赏析 4 分 22 C 23 万钟之禄 一叶之舟 24 A 25 一是因居所 甚隘而深 形似小舟 二是以此填补 意所诚好而不得焉 的缺憾 寄 托自己隐逸江湖的志趣 三是因为功名不可求 唯有归隐江湖之趣还可以通过遐想求得 形似 好 而 不得 可求 4 点中答出 3 点即可满分 25 答案示例 作者以灵活多变的散句叙写自己困于现实 无法报效当世的人生遭遇 表 明屋名 烟艇 的原因 吐露内心沉郁的痛苦 问以 男胜组犁 女任纺绩 入松陵 上严濑 纳烟云日月之伟观 揽雷霆风雨之奇变 等整句淋漓尽致地抒写归隐江湖 逍 遥游历 开阔生命境界的美好梦想 增强语势 调节音律 整散结合 张弛有致 琅琅上 口 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27 略 参考译文二 陆游寄居他乡 获得房子两间 屋子 很狭窄并且深邃 好像小船的样子 命名它为 烟艇 烟波中轻快的小舟 客人说 真奇怪啊 屋不是船 就像船不是屋 可以认为它 们相似吗 船本来有高敞明亮深邃富丽超过宫室的 就被称作屋 可不可以呢 陆游说 不是这样的 新丰不是东楚的丰县 虎贲郎不是中郎蔡邕 这谁不知道 想 想实在爱好而不能得到的事物 如果 得到一个大体相似的事物 就命名它了 根据事物 的名称来苛求它的实际情况 那么是您错了 而我有什么过错呢 我年纪轻的时候就多病 自己想着不能在当世施展微小的作用 我就曾有所感慨产生了归隐江湖的念头 然而妻子 儿女的饥饿寒冷拖累我 强迫我留下来 我就只能把自己的志趣寄托在烟波洲岛的旷远与 迷茫中 一日也不曾忘掉 假使再过几年 儿子们能够胜任耕种的劳动 女儿们能够胜任 织布的劳动 穿的吃的都大致满足了 这样以后得到一叶小舟 就砍砍柴钓钓鱼卖卖菱角 和芡实 入松陵 上严濑 游历沃州而回来 停泊在玉笥山下 醉了就披散头发击舷唱唱 吴歌 难道不快乐吗 虽然这样 很多的俸禄和一叶小舟 是得志与不得志的差别罢了 但是它们都是身外 之物 我知道万钟之禄不可以得到 就不能不念念不忘一叶之舟 那果真能求得吗 归隐 山水的意愿使我的胸怀浩大空旷 可收纳云霞日月的雄伟壮观 能包揽雷霆风雨的奇异变 幻 即使居住在狭小的房屋 而常觉得像顺流行船 转瞬之间游于千里之外 那么怎么知 道这小房间就不是烟艇呢 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一日记 松江区 处州照水堂记 宋 苏舜钦 括苍郡署冠山之椒 林壑蔽翳 故当暑有蒸郁之烦 至者或神明不开则事务隳废 咸平初 杨文公起凝霜阁 下览平旷 得遥岑远林之赏 当时固已为嘉处 景祐中 孙 公元规以言事南迁 移守此郡 考政之始 众务毕举 乃历访雄胜之地 以图燕休 又得 西北隅绝巘之巅 刬去丛秽 化出异境 溪山之势 奔放坌来 始规地命名 诏徙他郡 后更三守 泯然不寻 李君然明之来 刷剔隐滞 纲条一心 吏民晓然 逾年甚便 然后思有所以自适 且将以风迹留遗乎后人 景与意并 正获乎元规之地 遂构广厦 且 以照水题之 摩豁虚明 坐视千里 虽甚盛暑 洒然如秋 有长溪者 源自闽来 趋过槛 下 前向南明山 盖王方平之旧隐也 苍峰古刹 阴晴隐见 又于东南创月轩 稍却为燕 阁 阁之右又为风亭 亭前启轩曰夕霏 是皆出于照水 而乃有斯胜也 华榱髹楯 下上 相焕 易去榛莽 与政俱新 盖基于元规 成于然明 使元规之久 则然明乐成其成矣 然明之去速 则来者其谓斯何 二君默契 遂亡异趣 是政之所起 故自有乎后先 一日然明书来 求予文其事 予慨然东望 神爽坐驰 恨不能剧饮酣歌 俯仰周览 于其上 又不能具道其营建之勤 山水之胜 徒胸中耿耿 终日有所思 然明或能图以为 贶 使予对而销忧 尚可更发咏歌 以足其未至者矣 21 分析第 段划线句的作用 2 分 22 文中第 段方框处应填入的虚词是 1 分 A 耶 B 哉 C 乎 D 矣 23 概括第 段 而乃有斯胜也 中 胜 的内涵 3 分 24 下列对第 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照水堂由三人修建完成 作者都做了详细记录 B 每次修缮照水堂都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改造 C 照水堂周围的山水之胜作者无法一一加以描述 D 本文的写作缘由是为了满足没有到达之人的愿望 25 孙元规和李然明 二君 的 默契 体现在哪里 3 分 答案 六 阅读下文 完成第 21 25 题 12 分 21 1 分 D 22 3 分 交代了照水堂附近的风景 天气还有修建的原因之一 与下文写 虽甚盛暑 洒然如秋 形成对照 23 3 分 山水 建筑 人文 意到即可 24 3 分 C 25 3 分 二君都有对照水堂的扩建 都在当地政务取得一定成果之时 他们为众人宴 游休憩寻得合适场所 然明对于照水堂的修缮 也是建立在 刷剔隐滞 纲条一新 吏民晓然 之时 也为当地留下了可供百姓和后人同乐的胜地 他们每次对照水堂的修葺都没有离 开对政事与民生的关注 一点两分 两点三分 长宁区 左传 庄公二十四年 刻其桷 非礼也 御孙谏曰 臣闻之 俭 德之共 也 侈 恶之大也 先君有共德而纳诸大恶 无乃不可乎 共 字 经典释文 无音 而世人乃并读为 恭 余窃以为非 或有疑之者 余曰杜注 先君有共德 句 云 以小 丹楹刻桷 为共 盖言世之诸侯 无丹楹刻桷者 故云 共 也 若读为 恭 则其义 不可通矣 况 释文 无音 果何所据而平读 后见司马公 传家集 训俭篇 云 御孙云 俭 德之共也 共 同也 言有德者 皆由俭来也 观此 可以证余之说 矣 近读顾仲恭 炳烛斋随笔 而 共 之义益明 其言云 共之为义 盖言诸德 共出于俭 俭一失 则诸德皆失矣 今请得中其说 假如为人上者而知俭 则樽节 爱养 自不伤财害民 是俭有当于仁也 为人下者而知俭 则制节谨度 自不至纳贿窃帑 是俭 有当于忠也 就士庶论 不俭者 必多方奔走以谋生 俭则身常闲而心常逸 岂非善自为 谋 是俭有当于智也 不俭者 或多方谄媚以规利 俭则闭门无事 耻辱自远 是俭有当 于义也 谨服先畴 菽水可以尽欢 是俭有当于孝也 有遗业可以处子孙 且有遗法可以 教子孙 是俭有当于慈也 衣食所余 可以济亲友之急困者 是俭有当于睦姻任恤也 凡 人生百行 未有不须俭以成者 谓曰 德之共 不亦信乎 注 丹楹刻桷 漆红的柱子和雕刻精美的橡子 形容建筑物的精美壮观 樽节 节省 21 可填入第 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 哉 B 乎 C 欤 D 也 22 第 段中的 司马公 指的是 填写人物姓名 1 分 23 对第 段画线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这句话引经据典 增加了论证的权威性 B 这句话自然交待了作者所要批驳的靶子 C 这句话的内容是本文所探讨问题的出处 D 这句话开宗明义 突出文章节俭的主旨 24 作者认为 德之共 之 共 应读 g ng 而不读 恭 g ng 的依据是什么 请逐条 概括 3 分 25 第 段所引顾仲恭 炳烛斋随笔 的一段话 可单独成文看 请简要评析这段文字的 论证特色 3 分 答案 六 1 1 分 21 1 分 B 22 1 分 司马光 23 3 分 C 24 3 分 1 读 恭 则 以不丹楹刻桷为共 解释不通 2 司马光 传家训 解释 共 为 同 3 顾仲恭 炳烛斋随笔 认为 共 指 诸德共出于俭 25 3 分 这段文字分别把 俭 与 仁 忠 智 义 孝 慈 以及 睦姻 任恤 等美好品德相提并论 由大到小 涉及人生百行 2 分 令人信服 运用对比增强 了说服力 运用排比增加了感染力 答出任意一点 即可给 1 分 26 作文 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二 部分 左传 庄公二十四年 记载 又在桓公庙的椽子上雕花 这件事与去年庙柱上涂红 漆都是不合礼制的 御孙劝阻说 下臣听说 节俭 是善行中的大德 奢侈 是邪恶中 的大恶 先君具有大德 而君王却把它放到大恶里去 恐怕不可以吧 徐汇区 与孙季逑书 清 洪亮吉 季逑足下 日来用力何似 亮吉三千里外 每有造述 手未握管 心悬此人 虽才 分素定 亦契慕有独至也 吾辈好尚既符 嗜欲又寡 幼不随搔首弄姿顾影促步 1 之客 以求一时之怜 长 实思研精蓄神忘寝与食 以希一得之获 惟吾年差长 忧患频集 坐此不逮足下耳 然犬 马之齿三十有四 距强仕之日 尚复六年 上亦冀展尺寸之效 竭志力以报先人 下庶几 垂竹帛之声 传姓名以无惭生我 每览子桓 2 之论 日月逝于上 体貌衰于下 忽然与万物迁化 及长沙 3 所 述 佚游荒醉 生无益于时 死无闻于后 是自弃也 感此数语 掩卷而悲 并日而 学 又佣力之暇 余晷尚富 疏野之质 本乏知交 鸡胶胶则随暗影以披衣 烛就跋 4 则携素册以到枕 衣上落虱 多而不嫌 凝尘浮冠 日以积寸 非门外入刺 巷侧过 车 不知所处在京邑之内 所居界公卿之间也 夫人之知力有限 今世之所谓名士 或悬心于贵势 或役志于高名 在人者未来 在己者已失 又或放情于博奕之趣 毕命于花鸟之妍 劳瘁既同 岁月共尽 若此皆巧者 之失也 间尝自思 使扬子云移研经之术以媚世 未必胜汉廷诸人 而坐废深沉之思 韦 宏嗣舍著史之长以事棋 未必充吴国上选 而并亡渐渍之效 二子者专其所独至 而弃其 所不能 为足妒耳 每以自慰 亦惟敢告足下也 注 1 顾影促步 形容风流自赏 2 子桓 魏文帝曹丕的字 3 长沙 东晋长 沙郡公陶侃 4 烛就跋 蜡烛将尽 22 这封信开头的 二字 即紧扣主题 1分 23 第 段两处引用在文中的作用是 2 分 24 对第 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余晷尚富 表明作者在京城的生活比较优越 B 衣上落虱 凝尘浮冠 写出作者读书之专注 C 入刺 过车 的环境反映出作者交游之广阔 D 此段写作者虽身处繁华 生活安逸 仍一心向学 25 赏析第 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 26 结合文章结尾段 简析 形散神聚 的特点 4分 答案 1 用力 1分 2 都强调生命短促不能荒废 由此触发自己潜心于学问 是借古人之口说明自己加倍 用功的原因 2分 3 C 3分 4 此句运用对偶有力批评了醉心权势和虚名的 名士 表达对丧失进德修业时机的 惋惜 文气充沛 语句整齐有力 3分 5 最后一段结合社会现实 又以扬雄 韦曜为例 说明不追求浮名 不讨好世俗 专 注于有用的学问 发挥专长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不但抨击了世人的盲目追求虚度 时光 也是紧紧围绕作者主张潜心学问 珍惜光阴的中心 可谓形散而神不散 4分 参考译文 季逑阁下 近来用功如何 我在数千里之外 每有著述 还未提笔之时 心里 就挂念着你啊 虽然你我才能 天赋早已注定 然而我也深深地仰慕你有自己的专 长啊 我们这些人的爱好和崇尚相符合 嗜好和欲望又少 年轻时不跟随那些装模作 样卖弄姿态 自我欣赏 边走边回顾自己的影子 的人 以求得世人一时的爱慕 长大后认真思考 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 来寻求一点学问上的收获 只是我略微年 长一些 忧虑又多 因为这个缘故比不上您 然而我三十四岁的年龄 距离强仕之 日 即四十岁 还又有六年 向上也希望能竭尽自己的智力 展示微薄的力量 来报恩于先人 向下希望在史册留名 传布我的姓名于天下而使父母不以生了我而 感到惭愧 每每读到曹丕的观点 日月在天上消逝 形体相貌在人间衰亡 忽然 与万物化而为一 以及陶侃的论述 沉溺游乐 饮酒无度 活着的时候无益于 当时 死了以后不能留名于后世 这是自暴自弃啊 感念这些话 掩卷而悲 于 是把一天作两天用 勤奋学习 又加上受雇于人的余暇时间 还有富余的空闲时间 由于我粗野的本性 原本就缺乏知心的朋友 因此得以 鸡叫时就伴着自己的暗 影披衣起床 蜡烛烧完了就带着书卷睡觉 衣上落满了虱子 虽多却不嫌 浮尘凝 集于冠 每日都有一寸厚 不是门外有名刺递入 巷侧有车辆经过 不知自己处在 京邑之内 住的地方界于公卿之间呀 人的智慧和力量有限 当今的所谓名士 有的人对富贵权势用尽心思 有的人 为求取功名而操劳心志 富贵高名 操纵于别人之手的东西 还没有得到 自己的 身体精力就已经衰竭了 又有人放纵个人的情感爱好于棋类游戏的乐趣之中 消磨 生命于花鸟的钻研之中 劳苦相同 岁月也都荒废了 像这样都是华巧不实的人的 过失啊 我有时想 假使扬雄改变研究经学而来讨好世俗的人 未必可以胜过汉朝 朝廷的那些人 而将废弃深沉的思考 假如韦昭放弃自己著史的举处而去下棋 未 必能成为吴国的头等人才 反而连自己多年积累的学问也会失掉 这两个人 把心 思放在他们的特长上 抛弃他们所不擅长的东西 这 是值得人羡慕的啊 每每 以此来宽慰自己 也只敢告诉您了 浦东新区 贫乐庵记 金 耶律楚材 三休道人税居于燕城之市 榜其庵日贫乐 有湛然居士访而问之日 先生之乐可 得闻口 日 布衣粝食 任天之真 或鼓琴以自娱 或观书以自适 咏圣人之道 归夫 子圭旦 于是息交游 绝宾客 万虑泯绝 无毫发点翳于胸中 其得失之倚伏 兴亡之反 覆 初不知也 吾之乐良以此耳 日 先生亦有忧乎 日 乐天知命 吾复何忧 居士进日 予闻之 君子之处贫贱富贵也 忧乐相半 未尝独忧乐也 夫君子之 学道也 非为己也 吾君尧舜之君 吾民尧舜之民 此其志也 使一夫一妇不被尧舜之泽 者 君子耻诸 是故君子之得志也 位足以行道 财足以博施 不亦乐乎 持盈守谦 慎 终如始 若朽索之驭六马 不亦忧乎 其贫贱也 卷而怀之 独洁一己 无多财之祸 绝 高位之危 此其乐也 嗟流俗之未化 悲圣道之将颓 举世寥寥无知我者 此其忧也 先 生之乐 知所谓矣 先生之忧 不其然乎 道人瞪目而不答 居士笑日 我知之矣 夫子以为处富贵也 当隐诸乐而形诸忧 处贫贱也 必隐 于忧而形诸乐 何哉 第恐不知我者 以为洋洋于富贵 而戚戚于贫贱也 道人日 他人查皇上予忖度之 吾子之谓矣 请以吾子之言以为记 22 可填入第 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 夫 B 哉 C 欤 D 矣 23 从句式角度赏析第 段画线句 3 分 24 第 段中说 处贫贱也 必隐于忧而形诸乐 其原因是 用自己 的话说 2 分 25 下列对第 段画线句理解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赞扬了居士安贫乐道的精神 B 抒发了道人深受启发的喜悦 C 突出了居士谦虚自抑的品行 D 表明了道人认同居士的观点 26 第 段说理思路清晰 请加以分析 4 分 答案 六 12 分 22 1 分 C 23 2 分 运用整句 1 分 节奏鲜明 1 分 强调了乐的具体内容 凸显了三休道人 雅致充实的生活情趣 1 分 24 2 分 恐怕不了解我的人 1 分 认为我对贫贱感到忧伤 1 分 25 2 分 D 26 4 分 首先亮出忧乐相半的观点 1 分 再指出君子应具有的理想 接着分别从得志 与贫贱两方面对比阐述忧乐的内涵 最后点明三休道人的忧乐 2 分 总分式说理 层次 清晰 逻辑分明 增强说服力 1 分 杨浦区 庄辛论幸臣 战国策 臣闻鄙语曰 见兔而顾犬 未为晚也 亡羊而补牢 未为迟也 臣闻昔汤 武以 百里昌 桀 纣以天下亡 今楚国虽小 绝长续短 犹以数千里 岂特百里哉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 六足四翼 飞翔乎天地之间 俛啄蚊虻而食之 仰承甘露而 饮之 自以为无患 与人无争也 不知夫五尺童子 方将调铅胶丝 加己乎四仞之上 而 下为蝼蚁食也 夫蜻蛉其小者也 黄雀因是以 俯噣白粒 仰栖茂树 鼓翅奋翼 自以为无患 1 与人无争也 不知夫公子王孙 左挟弹 右摄丸 将加己乎十仞之上 以其类为招 昼游 乎茂树 夕调乎酸咸 倏忽之间 坠于公子之手 夫雀其小者也 黄鹄因是以 游于江海 淹乎大沼 府噣鳝鲤 仰啮陵衡 奋其 六翮 而凌清风 飘摇乎高翔 自以为无患 与人无争也 不知夫射者 方将修其碆卢 治其矰缴 将加己乎百仞之上 被礛磻 引微缴 折清风而抎矣 故昼游乎江河 夕调乎 鼎鼐 夫黄鹄其小者也 蔡灵侯之事因是以 南游乎高陂 北陵乎巫山 饮茹溪流 食 湘 波之鱼 左抱幼妾 右拥嬖女 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 而不以国家为事 不知夫子发方受 命乎灵王 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 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 君王之事因是以 左州侯 右夏侯 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 饭封禄之粟 而戴方府之金 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 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 不知夫穣侯方 受命乎秦王 填黾塞之内 而投己乎黾塞之外 黄雀因是以 因 犹 是 此 以 通 已 语助词 1 21 文章第一段庄辛告诉楚王 用自己的话概括 2 分 22 对 饭封禄之粟 而戴方府之金 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吃着各地进奉的粮食 载着四方府库缴纳的财务 与幸臣纵马游乐于云梦泽 B 给百姓吃各地进奉的粮食 载着四方府库缴纳的财务 与百姓纵马游乐于云梦泽 C 给幸臣吃各地进奉的粮食 载着四方府库缴纳的财务 与他们纵马游乐于云梦泽 D 吃着百姓的粮食 载着四方府库缴纳的财务 与幸臣纵马游乐于云梦泽 23 文章设喻说理 其在庄辛设喻中的作用是 3 分 24 文章在语言上具有整散结合的特点 请以第 3 4 段为例 加以赏析 4 分 25 庄辛论证严密 有气势 试从文章结构方面加以分析 4 分 答案 21 楚国凭几千里土地 1 还要兴盛的可能 1 亡羊补牢还是有兴盛的机会 22 A 23 参考答案 原答案 庄辛用蜻 蜓 黄雀 天鹅等事物设喻 由物及人 把深刻的治 国道理用形象的方式阐释 深入浅出把道理说明白 达到了劝说的目的 3 分 修订 把深刻的治国道理用形象的方式 深入浅出 1 分 告诫楚王不能之 贪图享乐 一味亲近幸臣 1 分 而要励精图治 居安思危 以国家为重 1 分 24 在段落与段落之间 如 3 4 两端的起首句 形成整句 每段当中的句子与句子之 间如 举例 1 分 与散句集合 既错落有致 富有节奏感 1 分 表明了为人和 治国都有危机感 励精图治 以天下国家为事 的道理 2 分 4 分 25 庄辛先写蜻蜓 黄雀 天鹅 再写蔡灵侯 直到劝谏楚襄王 2 分 3 点写全给 2 分 写不全给 1 分 论述由小到大 由远及近 由物到人 层层推进 1 分 可以说 前面 各层是在大量铺垫 最后一击击中要害 达到了告诫楚襄王不要被幸臣所惑 关注国事的 目的 1 分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