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考试历史科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1973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中考试历史科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天津市中考试历史科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天津市中考试历史科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中考试历史科试卷(I)卷一、 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佳的一项。 (共30题;共60分)1. (2分)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 .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 .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 .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 .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国家大一统2. (2分)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都二世而亡,某校七年级(1)班的四位同学归纳分析了四种主要原因,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 . 甲同学:周边少数民族骚扰B . 乙同学:横征暴敛苛政黩武C . 丙同学:宦官擅权外戚临朝D . 丁同学:统治集团内讧变乱3. (2分)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的朝代是( )A . 唐朝B . 西汉C . 隋朝D . 东汉4. (2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一现象与( )的推行直接相关。A . 世袭制B . 郡县制C . 分封制D . 科举制5. (2分)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1300 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A . B . C . D . 6. (2分)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B . 统一国家的建立C .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D . 中华文明的起源7. (2分)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A . B . C . D . 8. (2分)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 . 改国号为周B . 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C . 破格用人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 . 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9. (2分)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A . 遣唐使来华B . 鉴真东渡日本C . 玄奘西游天竺D . 文成公主入藏10. (2分)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被称为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的是( ) A . 汉朝B . 南北朝C . 唐朝D . 明朝11. (2分)唐代出过不少高僧,其中最有名的两位是算玄奘与鉴真了,这两位高僧都有过远赴异国的壮举,在唐代外交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两位高僧的经历,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 . 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B . 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C . 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D . 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12. (2分)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是( )A . 鉴真B . 玄奘C . 阿倍仲麻吕D . 一行13. (2分)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的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 . 人面鱼纹彩陶盆B . 兵马俑C . 驼载胡人舞乐俑D . 青釉莲花尊14. (2分)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简图是( )A . B . C . D . 15. (2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专兵”,此类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 . 汉朝B . 隋朝C . 唐朝D . 宋朝16. (2分)下列对完颜阿骨打事迹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在他的领导下,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 他建立了金政权 他领导金灭掉了辽政权 在灭辽后,他又灭掉了北宋 南宋和完颜阿骨打订立了和约A . B . C . D . 17. (2分)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其都城在( )A . 上京临潢府B . 长安C . 兴庆府D . 开封18. (2分)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 . B . C . D . 19. (2分)在我国封建长河中,有一个王朝在农业上大力推广占城稻,在手工业方面,造船业居当时世界之首。该王朝最有可能是( )A . 唐朝B . 元朝C . 宋朝D . 明朝20. (2分)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下列选项与宋元时期史实不符合的是( )A .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 . 司马光主持编写史记C . 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D .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21. (2分)下面是某位同学阅读中国历史地理学后摘抄的资料,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两宋时期( )A . 北方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B . 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C . 南方的商业水平超过北方D . 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22. (2分)学会运用原因和结果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下表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因果A玄奘口述,弟子记录成书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史料B宋朝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谚语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C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发展生产农业经济迅速超越中原地区D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元朝正式建立,定都大都A . AB . BC . CD . D23. (2分)宋代城市文化生活中供居民娱乐的场所是( )A . 瓦舍B . 交子C . 会子D . 网吧24. (2分)他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他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下令开凿新运河,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他就是( )A . 铁木真B . 忽必烈C . 阿骨打D . 元昊25. (2分)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 )A . A地B . B地C . C地D . D地26. (2分)两宋时期,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 )A . 当时政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B . 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C . 便于从事生产劳动D . 受国外风俗习惯的影响27. (2分)我国古代的平民发明家在11世纪中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A . 毕昇B . 蔡伦C . 郭守敬D . 张骞28. (2分)某同学查阅了有关锦衣卫、军机处的一些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 . 中华文化的起源B . 对外文化的交流C . 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D . 民族政策的演变29. (2分)“消息传了出去,在朝中又有点小轰动。本朝立国以来,下诏狱不算稀罕,但像方应物竟然连续换了三个地方,厂卫衙门全部经历一遍的情况实属破天荒。”这本网穿小说中的“本朝”是( )A . 唐B . 宋C . 明D . 清30. (2分)观察下图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契丹族建立的政权都城所在位置是( )A . B . C . D . 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50分)31. (20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专题学习。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材料一: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而缠迷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英国学者威尔斯材料二: 宋朝时中外交往活动更加频繁。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摘编自人教版七(下)材料三: 观看下列图片材料四: 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清高宗实录卷550(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时期中国人思想是开放的、兼收并蓄的。(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3)指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历史意义(4)材料四与材料一、二、三相比较,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2.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1)上述词句是谁的作品?(2)这位作者创作的词的特点是什么?(3)两宋时期还有那几位著名词人?他们的词作的特点是什么?33. (15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材料三: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偏房”外景(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 “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那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佳的一项。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50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