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教案(北师大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0770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教案(北师大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教案(北师大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教案(北师大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信息课题六年级上册教案(北师大版)复式条形统计图作者及工作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河湾小学 谭国锋教材分析小学五年级学习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了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中位数,本节在这些基础上学习服饰条形统计图。统计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深入到统计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本节课贴近学生生活,让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形成统计观念。统计思想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经济发展、生活安定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好奇心理强,习惯形成较弱,但是比较认真。学生合作意识强,具有分工写作的基础。学生已经有统计的初步意识,并接触了统计活动,能对简单的统计活动做出正确的分析。日常生活中知识学生都了解。但整理这些知识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绘制复试统计图还存在一些障碍,对绘图不能分出阶段,有可能还会一楼数据或误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比较学习,是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知道在制图方法上与单式统计图的不同之处,学会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服饰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2.能看懂服饰条形统计图、能对服饰条形统计图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过程与方法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简单绘制与对图中数据的简单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具有初步的统计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回顾下雨情况激发导入。2.回顾旧知 出示2005年的甲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师问: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这些原始数据?通过生生问答引入教学。3.引出新知老师又提供了2005年的乙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呢?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二全班交流,形成方法1、学生交流:(1)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2)这种统计方式有什么好处(3)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想法。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从中说明两者的关系与功能。2、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制作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并由两位学生板演并进行分析。3、教师对学生在黑板上的统计图进行讲解。(1)应该注意些什么?要解决图例问题。为了能清晰的表示两个量,我们可以用实线与虚线来表示。也可以用两种不同颜色来表示。(2)引导学生对统计图进行分析。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分析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的观察角度。)三、联系实际 激发兴趣想想,生活中还从那儿见过这种复式折线统计图? 探讨四、巩固练习,复习小结: 1、完成课本第62页的“试一试”。2、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它帮助我们便于看出事物发展的变化趋势。而且单式和复式两种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们可以用实线与虚线来表示。也可以用两种不同颜色来表示。(2)教师引导学生对统计图进行分析。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在这里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想一想进一步分析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的观察角度。)4、通过比较,形成共识。通过比较大家都认为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更能反应这(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复式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1)整理数据 2)画出纵横轴 3)画直条 4)写标题、制图日期及数量关系2.图例两种直条分别归类画出3.特点及能对一身红数据分析,又能对两种数据对比分析,数据间关系直观明显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我 评我评 价 内 容评 价能仔细听老师上课、倾听同学发言吗 经常举手发言吗? 回答问题的声音响亮吗?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和你们友好相处吗? 总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吗? 作业工整清楚吗? 做完作业后经常检查验算吗? 能帮助同学或善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吗? 能常提建议,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吗? 你还想说:教学反思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分析,掌握本节课重点,对信息的处理。在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把两个单式的条形统计图用一个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是一节操作性强,时间上又不好控制的一课。一堂课上下来:感到自己在教学时出现赶时间的现像,不利学生的学习;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像时间的合理调控,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等等。首先,时间安排不太合理。单式条形统计图画法学生在五年级已学过,在这部分的复习引入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在进行统计表内容介绍之后,老师演示如何画单式条形统计图,然后可以让同桌两个一人画“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一人画“某地乡村人口统计图”。这样,既练习了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又节省了时间,还增强了学生之间分工合作的意识。其次,内容衔接不太连贯,难点突破不太好。这节课我是让学生自己先画“城镇人口统计图”,又画“乡村人口统计图”,然后自己对比2005年城镇和乡村人数的比较,这样即浪费时间,学生的积极性也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若同桌两人各画一图,一个画城镇,一个画乡村,然后再要求比较某年两地人口比较,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的切入点:在两本书上比较特别麻烦,如何将两图合并成一个图呢?这就为本节课的重点埋好了伏笔。让学生在这种“迫切的需要”中寻找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学得会更快。然后自然而然比较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让本节的重点加以强调,难点得以突破。另外,从学生画图的反馈情况看,部分学生出现有涂色涂在格外,斜纹画得不美观、不均匀,没有用尺子比着画等画图不规范情况。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得强调。最后,本节课还有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是条形统计图直条上要标上相应的数据,而我在讲课时忽视了这一点。这是备课不细致造成的,以后备课还得认真、认真、再认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