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0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第一讲 考 点 分 析文言文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筛选文中信息,概括主要内容,分析作者观点考点: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阐析: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含义: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用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文言实词的复习一不要离开原文(语言环境),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推断实词的含义是最有效的方法。文言实词主要有三个特点:通假性,单音性,多义性把握古代汉语实词主要通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1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1、文言文的单音性:1.注意文言文词语以单音为主的特点壁有瑕,请指示王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2.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今异义)语言是发展的,词义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同是一个词就有了古义和今义的差别。注意区分古义和今义的不同,就成了我们准确理解古人语言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有些词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没有什么变化,如“明日,徐公来”(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来”,还有一小部分词语,文言文里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白话已经不用,如“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执事”,这部分词语,虽然我们比较生疏,但通过查字典就可以明了,不会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不能掉以轻心的是那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被忽略的词。概括起来,古今词义的差别,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中的“好”,原来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这些都属于词义的扩大。(1)原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例如:雏(小鸡幼小的动物或诱饵,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雏鸟,雏形)“雏”。说文:“鸡子也。”本义指小鸡。现在指幼小的动物或幼儿,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如“雏鸟”、“雏形”等等。(2)由感觉性质相通,从原意扩大到其它感情相似的意义。例如:甘(味甜味甜乐意)苦(味苦痛苦辛苦)“甘”。说文:“美也。”“物之甘美者也,甜也。”现在常用的意义除了指味美,味道甜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苦”。说文:“苦,苓也。”“苓”是一种苦菜,表示味苦的意思。现在的“苦”,不仅有“甘苦”之“苦”义,还衍生出“辛苦”、“痛苦”等义。还有像“病”(重病病)(3)由专名扩大为通名。例如:“江”、“河”。(专指长江、黄河之后来扩大到河流的通名)“好”(女子貌美后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善良的品质等)“中国”,(中原地区,现在指全中国)(4)由原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词,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的整体。例如:秋(秋季秋季,一年)百年(晚年很多年,一辈子,一生)宾客(门客客人)“秋”。说文:“禾谷熟也。”本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由一个季节扩大为一年的意思。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百年多病独登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年好合;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二、词义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如“丈夫亦爱怜其子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夫”,是指成年男子,“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勾践灭吴)中的“丈夫”则是指男孩,在古代,不管是成年的还是未成年的,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男人,均可称丈夫,但在现代汉语中“丈夫”一般仅指已婚女子的配偶。再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因”(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行李”,在古文中既可以指出使的人,也可以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在该句中就是指出使的人,而在现代汉语中仅仅指出门所带的东西。这些都是词义的缩小。(1)词义程度的减弱。例如:饿(严重的饥饿,受死亡威胁肚子饿)怨(恨不满意,责备)“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孟子告子篇:“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即用“饿”的古义。今义的“饿”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弱了。“怨”。古义指“恨”的意思。屈原列传:“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个“怨”即是古义。今义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从无怨言”、“任劳任怨”。(2)词义的表示范围的缩小。例如:丈夫(男子的通称-女子的配偶子(孩子总陈男子)臭(气味难闻的气味)“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触龙说赵太后:“丈夫变爱怜其子乎?”这里指成年男子。今义“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子”,最初是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孩女孩都称子。现在“子”只指“儿子”。“臭”,古代泛指气味。现在只指难闻的气味。(3)词义义项的减少。例如:劝(鼓励、劝说、规劝劝说、规劝)让(辞让、谦让之意,责备辞让)“劝”古义常用义项有鼓励、劝说、规劝。劝学之“劝”就是鼓励的意思;赤壁之战:“肃劝权如瑜还。”即“劝说”之意。今义中只剩下“劝说、规劝”这一义项。如“劝人改过”。“迁”。古义常用义项有迁移、变换、调任、升职、贬谪、流放。指南录后序:“战、守、迁皆不及施。”(迁移);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太史令。”(调任、升职)屈原列传:“顷襄王怒而迁之。”(流放)。今义“迁”只剩下“迁移、变换”之义。如“迁居”。“让”。文言中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现在只用前一意义。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三、词义弱化。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比如大家熟悉的“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如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即用“饿”的古义,而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如“怨恨”的“怨”字,古义即“恨”,而今天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任劳任怨”;再如今天的“疾病”一词中的“病”,和“疾”一样,都是指一般的生病,而古义中的“病”却和“疾”有别,是指大病。这些词的词义在今天看来,程度都减弱了。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约束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举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吾羞,不忍为之下 羞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四、词义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文言词汇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如“弃兵曳甲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走”,古义是“跑,逃跑”,今天是“一步步地走”的意思。“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中的“中原”,古义指原野,而在现代则指中原地区。还有大家熟悉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古义指祭祀用作祭品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是动词。这些,都是典型的词义转移现象。(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例如:“币”,古义指礼物。“置币遗单于”。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涕”,古义指眼泪。促织:“儿涕而去。”今义一般作“鼻涕”解。(2)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表示乙动作。例如:“走”,古义为“跑”、“逃跑”。“窃计欲亡走燕”。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去”,古代指离开某地,现在则指到某地去。“去国怀乡”。“念去去千里烟波”“勤”。古义是“辛苦”,与“逸”相对。肴之战中“勤而无所,必生悖心”的“勤”就是“辛苦”的意思。今义“勤”已没有它的原义了。转移为“做事尽力,不偷懒”的意思。(3)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例如:“慢”古义是“怠慢”的意思。今义的“慢”是速度缓慢,与“快”相对。古今词义的范围,从心理活动转移到动作方面来。(4)由甲义转移为乙义时,词性也产生转移。例如:“牺牲古义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畜,属名词。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即是古义。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属动词。“假”。古义指“借”的意思,属动词。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即是古义。后来“假”逐渐转移为“假期”和“真假”的“假”,不仅古义消失了,词性也由原来的动词转移为现在的名词或形容词。练习,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颜色不少变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秋天漠漠向昏黑 秋天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五、感情色彩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历史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谤”是“批评议论”之义,而今天的“谤”却是“恶意中伤”之意,已由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还有大家熟悉的“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地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如此说来,古今书写相同的词,其词义并不尽相同,为此,我们阅读古文时,要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注意在同中求异,切忌望文生义,以今释古,唯其如此,才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古书中的内容。(1)褒义词变化为贬义词。例如:“明哲保身”,源出诗经:“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今义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词义由“褒”变“贬”。“衣冠禽兽”,原指官司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现在指穿在衣服戴帽子的畜牲。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畜牲一样的人。(2)贬义词变化为褒义词。例如:“乖”。古义指偏执、不驯服。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即是古义。今义是“听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子真乖。”(3)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例如:“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祥”。古义指预兆、有吉有凶。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即是古义吉凶预兆的意思。今义多指吉兆,如“吉祥”。7.名称说法的改变。例如:“足”改称”脚”,“甘“改称“甜”,“目”改称“眼睛”,“日”改称“太阳”,“寡”改称“少”等。8.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例如:“前”变为“前面”,“敌”变为“敌人”等。六.词义强化: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3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4词类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第二讲 一词多义一.了解词义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为跑等。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义是指后者。例:(1)战则请从跟随(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攻伐(3)范增数目项王眼睛(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换取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如说:“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 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 时间久。如:“夜深人静。” 浓,重。如:“颜色太深。”“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例: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身: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士: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相: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选择”(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面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例:(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3)草菅人命,纵横乡里 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词的假借义: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要求熟记初高中教材中出现过的通假字(学生用书P336))二.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1,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举例“亡”说明,说文解字说:“亡,逃也”,可见“亡”字的本义是“逃跑”。由“逃跑”这个意义可以推衍联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国家的灭亡)。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丧失)。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通“无”,相当于“没有”)。如“亡”字由逃跑不见,引申出了物的丧失不见和人的死亡。丧失物质亡:逃亡、隐避(本义) 死亡 灭亡(引申义) 2,抓住词义引申的一般趋势:由具体到抽象,如“爪牙”,本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生的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劝学“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用其本义。后来,比喻得力的帮手与武士,用久了新的意义便固定了下来,不再是临时的比喻手法了。诗经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由个别到一般,如“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由实到虚,如“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再虚化为副词、连词。因果引申,如“好”,“女子得男子以为伴表示貌美”3.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1)类似联想。引(本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2)接近联想。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3)对比联想。去(本义“距离”离开废除舍弃)4.要集中记忆。(见120个实词表)第三讲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今异义)第四讲词的偏义:偏义复词一,偏义复词例谈偏义复词是文言实词运用的一种特殊现象。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有两个意义相近(关)或相对(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意义,只作陪衬,只具备语法作用。偏义复词并不固定,它只是在一定语境中,为了句式的整齐或行文的需要,在本应用一个的地方用上了偏义复词。如“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中的“作息”就是偏义复词,“作息”分别是“耕作、休息”的意思,但在此处,意义偏在“作”,“息”并不表示意义。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1、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如: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2、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学习文言文时对此类的词的识别,主要是把它放入语境当中,联系上下文,看它是否符合语境,符合逻辑关系。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这句话是用来描写刘兰芝的,刘兰芝是一个知书达礼、勤劳善良、忠于爱情的妇女形象,所以不分昼夜勤于的只能是“作”,耕作、劳作,而非休息,故此处只取“作”意,“息”只作陪衬,这样既合语境又合逻辑。再如“刺诸县短长”中,“刺”是指责,指责的只能是“短”,而不能是“长”,故“长”在此不表意义,只取“短”意。只得注意的是,在辨别偏义复词是一定要把两个语素相近的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区别开来。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庠序”,同义复词,两者都是学校,只是时代不同叫法不同,故合译为“学校”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从许”, 同义复词,都有“答应”之意,故合译为“答应或允许”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恐惧”,同义复词,都有“害怕”之意,故译为“害怕或恐惧”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藩篱”,同义复词,都有“篱笆”之意,故译为“篱笆”,比喻边境的屏障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同义复词是几个词处于同一语法位置的固定结构,都表且共同表示一个意义。而偏义复词虽是两个词复用,但意义只落在一个词身上,另一个只作陪衬,且结构一般是不固定的。二,偏义复词曾经在 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三,课文偏义复词示例: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6 . 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7 .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8 .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9 . 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10 . 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11 . 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少”是衬字。意谓“谁的年龄大”; 12 .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13 .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14.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15.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16.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第五讲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应当注意: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不同:某词活用作其他类词,只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仍属于原先的词类。而词的兼类乃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是词自身固有的,它们各自的用法是固定的、经常的。一名词活用作动词普通名词活用作动词先看例句:范增数目项王(目,用眼睛看) 晋军函陵,秦军南(军,驻扎)从左右,皆肘之(肘,用胳膊肘撞)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雍水(表,做标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 左右欲刃相如(刃,杀)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之)而有之(笼,用笼子装)我们可以看出,上述七句,都是加线的词是活用的。而通过分析这些活用的词的环境可以总结出识别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如下:两个名词连用,而它们之间又不是并列关系,则前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作动词,后一个名词是它所带的宾语。例如两句。名词前带有副词修饰,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如句。(说明:“先”表示空间的先后是方位名词,表示时间的先后是时间副词。第句的“先”是时间副词)名词前带能愿动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如句。连词“而”连接一个名词和一个动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连词“而”只用于连接动词)如句。不仅名词能活用为动词,名词性词组也能活用为动词,其规律与名词活用作动词相同。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子路从而后(后,落在后面:“而”连接动词“从”和方位名词“后”)江水又东(东,向东流去:方位名词受副词“东”修饰)齐军既过而西矣(西,向西行进:同)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以为先,以为后:同)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识别规律与一般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识别规律相同。其实,形容词、数量词也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为名词。二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根据表修饰或限制的不同情况,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 1.表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例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 2.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如: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例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例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3.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例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例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 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 例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例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例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同样,例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 6.表对人的态度。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 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 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 7.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例中的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同样,例中的“旦”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三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分述如下: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这个动作。这种动宾结构形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先看两个例句:孟子将朝王 武丁朝诸侯这两例的结构形式完全相同,谓语动词都是“朝”,但它们的动宾关系却不同。前一例是一般句式,“朝”的动作是主语“孟子”发出的,宾语“王”是谓语动词“朝”的对象。语译为“孟子将朝见齐宣王”。后一例是使动用法,“朝”的行为不是主语“武丁”发出的,而是宾语“诸侯”发出的,是主语“武丁”使诸侯发出这个动作。语译为“武丁使诸侯朝见”。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是由不及物动词充当的。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用作使动时,便带有宾语。这也是识别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途径。如:庄公寤生,惊姜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上两例中,“惊”和“亡”是不及物动词,但后面带了宾语,我们就知道它们是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之 也。当翻译时,省略了的宾语要补上。古代汉语及物动词也有用作使动的,但为数不多。如:外连衡而斗诸侯。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正由于及物动词本来就是可以带宾语的,要识别它是使动用法就困难得多。有的从句子的意思就可以识别,如下例的“饮食之”,我们解释为“吃喝他”就解释不通,只能解释为“让他吃喝”。子路从而后中的“杀鸡为黍而食之”的“食”也属于这种情况。有的从中国的一般礼仪和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识别,如开头举的两例:孟子身份地位低,他朝见齐宣王是正常的;而武丁是天子,比诸侯的身份地位高,他去朝见诸侯是不正常的,只能作使动用法解。“阳货欲见孔子”也属于这种情况。阳货是鲁国季孙氏的家臣,地位高;孔子是老百姓,地位低,阳货并不是想要去拜见孔子,而是想让孔子去拜见他,所以“见”是使动用法。有的则还要熟悉历史。如“外连衡而斗诸侯”是商鞅的策略:对外采用连横亲秦的策略,不是秦国自己同诸侯斗争,而是使诸侯相互争斗,秦国坐收渔人之利。所以“斗”是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用作使动时,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形容词作使动用法,这个形容词首先活用作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作一般动词,也可进一步用作使动。比较两个例句: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前一句“长”和“短”都是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分别解释为“擅长”和“不擅长”。后句“正”、“笃”、“睦”、“和”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们之间一般通过句子的意思就可以区别开。名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时,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音wng,“使为秦王”。一般地说,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做什么;形容词的使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成为什么。(但也有个别例外,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这个“肉”就不表示成为肉,而是表示“使长肉”。)四意动用法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其动词与宾语的关系,动词表示对宾语的认识,可以用“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要注意:意动用法仅限于名词和形容词,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以贤勇知,以功为己(贤,以为贤)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以为少;轻,以为轻)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侣鱼虾而友麋鹿(侣,把当作伴侣;友:把当作朋友)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把当作良药)楚亭怪而察之(怪:对感到奇怪)我不女瑕疵(瑕疵:认为有毛病。注意:“瑕疵”所带的宾语, 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了。这是由于句子是否定句,宾语又是用代词充当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结构形式上一致,主要靠上下文,从语义上加以区分。如上例“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首先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既可理解为“把当作药”,也可以理解为“使成为药”。但联系上文人们在乡校议论郑国为政的得失,有人劝当政者子产毁乡校。“闻”的肯定是人们的议论,子产只能把人们的议论当作治理国家的良药,而不能使人们的议论成为药。再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是形容词,但后面带了宾语,肯定活用作动词了。既可进一步理解为“使美”(把我打扮得美),也可进一步理解为“认为美”。但联系上文邹忌问自己的妻子,自己和徐公比,谁美妻子当然是认为他美,“美”应该作意动用法理解了。第六讲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的常见方法及注意的问题一文言实词含义推断的常见方法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怎样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呢?有八种方法,在推断和解释文言实词含义上还是非常有效的,对考生复习也会有帮助的。(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例如:(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例如:(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例如:(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例如:(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例如:(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南边”,即表示方位的“南面”,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而不说“南面”;二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做“南面为王”、“南面称孤”等。句中的“南面”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文句中的“南面”与现代汉语是不相同的。(八)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例如:(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 指行军的弯曲道路。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对部下的关爱一致;C项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结发”指到了成年。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二,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词的古今义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3注意通假现象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5要注意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考点: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一, (学生用书P331-336)二,理解虚词用法的方法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文言虚词,大多“身尊数职”,一词多用。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的虚词的常见用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譬如“以”,可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拿”“凭借”“依据”“按照”。如“余船以次进”中的“以”应译为“按照”;可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也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中的“以”。“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用法与“而”相近,只是不表示转折。“以”作连词时,还可以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译为“用来”;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的“以”可译为“因为”。只有通过全面复习,掌握其常见用法,考试时才能结合语境作辨别。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基础,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是能力。根据语境,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还是用“以”作例子来说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一句中,“愈”通“逾”,超过,胜过,“养”养蝗虫,放纵蝗虫“遗患”表示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根据“以”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用来”。“孤违蹇叔,此辱二三子”,“辱二三子”的意思是:使你们遭受羞辱,根据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以致”、“因而”。(二)理解虚词应注意的问题1分清虚实文言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在“余自齐安身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而然“适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词,译为“恰好”。2辨明用法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执手相看泪眼”中的“相”,表示互相,而在“当以晋书相付”中的“相”就不是“互相”之意,而是作代词用,“相付”即“付之”。又如“见”,在“君既若见录”中,是前置代词,“见录”就是记住我;在“徒见欺”中,则表示被动,“见欺”,即被欺。3分辨古今有些虚词,古今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辨别,如“所以”,今天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古代却用法多样,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表示“方法”,可译为“依靠”;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中,则表示“的原因”。又如“溺者入水,拯之者亦入水。入水相同,所以入水者则异”,句中的“所以”也是表演原因,后两句可译为:他们同样是落入水中,但落入水中的原因却是不同的。4注意特殊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诸”,可以相当于“之乎”、“之于”,“焉”,可以相当于“于之”;“盍”,相当于“何不”,等。二是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多用于句末,其重点总是在最后一个,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表达语气的重点在“矣”上。虚词也有单音双音的问题。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句中的“至于”是动词“至” 与介词 “于”的连用,不要把它混用于现代汉语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至于”。考点:文言句式一, (学生用书P340-341)二,文言句式的难点: 在考试中常见的文言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及一些固定句式。复习时要抓住每种特殊句式的难点或易误点。 第一关于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这三个句子都比较容易分辨,如果提炼主干的话,都呈现“名词主语”+“名词谓语”的结构。而对下面这个句子,有些同学就要犯迷糊了: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