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古诗文默写.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8914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古诗文默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古诗文默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古诗文默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古诗文默写解题技巧1.名句积累的方法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常见的积累方法有:(1)理解积累就是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达到一种见“字”知“名”、见“句”知“义”的效果。要将“眼到、口到、心到”这一过程同时进行,并贯穿始终。(2)归类积累就是将相关的诗文名句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类整理,找出其“异”诵读,进而把握其特征,理解其意义,熟读成诵。(3)联想积累就是借助类比联想的方法积累名句。或由某一诗句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句子,或由某个作家作品名联想到某一名句。(4)回环积累就是利用艾宾豪森的遗忘曲线规律:先快后慢。意思是说第一次感知的内容记得较快,忘记得也快些,若反复诵读,记得就牢靠一点,忘记的速度就慢些,如此反复就能获得终身受用的知识,永远不会忘记。(5)抄读积累就是将一些重点诗文名句抄写、读背,既加深印象,又提高积累效率。2.默写的总体要求(1)书写准确阅卷时对这类题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句中错、漏、添字,该句就不给分。因此,同学们必须正确理解诗文中每一个字词的意思,平时加强练习,规范书写,落实到笔头。复习时可以把平时练习中常错的字用笔圈起来以引起注意,或者准备一个“纠错本”,勤于积累,纠正错误。(2)理解到位理解型默写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能正确地理解题干,不能从课文中筛选出准确的答案。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以教材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句子,把握某些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把握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3)灵活运用同学们要把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篇目烂熟于胸,尤其是每一篇诗文中的名句更应该作为识记的重点。做题时根据试题中所给语境作具体分析,选择恰当的句子进行填写。总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默写题,都要建立在背诵的基础上。但从上面的题型看,古诗文默写重在理解运用。因此,在学习古诗文时,就必须在记忆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内容,在记忆的同时求得理解。记忆只是手段,理解才是目的,理解是记忆的生命力之所在。考点例析例1 (2014随州)古诗词名句默写。(任选其中6题作答)(1)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 ,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3)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4)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5)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6) ,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7)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8)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思路点拨】这几道题属于直接默写题,考查的都是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只要平时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把这些诗句熟练地背诵并默写下来,特别注意诗句中的易错字,不写错别字就可以了。如(3)句中的“霄”易写成“宵”,(4)句中的“携”易写成“挟”,(5)句中的“碾”易写成“辗”,(7)句中的“自”易写成“只”。【参考答案】(1)山光悦鸟性 (2)力尽不知热 (3)便引诗情到碧霄 (4)提携玉龙为君死 (5)零落成泥碾作尘 (6)雪暗凋旗画 (7)自缘身在最高层 (8)云横秦岭家何在例2 (2014烟台)根据提示填空。(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 , ”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2)艰难困苦的境遇,更能显示人的高贵品质,正如论语十则中所说的“ , 。”(2014聊城)根据提示填空。(3)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对国事忧伤、对家人思念的两句诗是 , 。(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景物的句子是 , 。【思路点拨】这几道题都是理解性默写题,此类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准确掌握诗文名句的意思、写法及表达的情感等;二是读懂题意,根据所给提示准确选定句子。审题或文意理解有误,就会导致文句确定错误,因此要加强对诗文内容的积累与理解。【参考答案】(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例3(2014广州)古诗文默写。古人在诗文中常流露一腔愁绪。柳宗元小石潭记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愁之深,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 , ”抒发了愁之多,李清照武陵春的“ , ”道出了愁之重。【思路点拨】这道题是迁移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要读懂语境,根据设置的语境,从选定的诗词中确定符合语境的诗句。由“古人在诗文中常流露一腔愁绪”这个中心句,我们可以确定所填的诗句均与愁绪有关。再根据“愁之多”“愁之重”以及题干中提示的试题和作者,我们不难联想到相关的诗句。【参考答案】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例4 (1)(2014巴中)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清明、中秋、重阳、春节等节日的诗(词)句,请你写出前后相连的任意两句: , 。(2)(2014嘉兴)静默的山会说话,只要我们用心聆听,细心品味,就会悟到许多生活的道理,如古诗文中: , 。(写出连续两句)(3)(2014云南)面对沙尘暴肆虐,雾霾遮天人们对蓝天碧水倍加期盼,请你借用两句连贯的古诗词,来表达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 , 。(4)(2014黄冈)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与水有关的连续两句古诗句: , 。【思路点拨】这几道题都是拓展型默写题(开放性默写题)。这类考题也应特别注意提示信息,根据提示信息写下自己最有把握的答案,答案不唯一。作答时应注意紧扣题目中的要点:(1)题中的要点为“节日”“连续的两句”;(2)题中的要点为“山”“生活的道理”“古诗文”“连续的两句”;(3)题中的要点为“蓝天碧水”“两句连贯的古诗词”“理想的自然环境”;(4)题中的要点为“与水有关”“连续两句古诗”。【参考答案】(1)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示例: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示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4)示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考点精炼【参考答案】1.示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示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示例: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5.肠断白洲 羌管悠悠霜满地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可怜白发生6.示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7.示例: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8.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9.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0.示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附录5 常考名篇名句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