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8430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正确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2、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顶点、边和角的大小。3、学生可以用画图工具来“角”。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射线和角;知道角的顶点、边。难点:总结画“角”的方法;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四、教学设计理念: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的生成性,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基础上,师生共同生成新知识。五、教具和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一副、小黑板、投影片、活动角。学具:学生三角板一副、活动角。六、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运用了线。例如:木工师傅、建筑工程师、缝纫工人、我们的课间游戏活动“跳皮筋”等。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已见到过线。现在就请孩子们在纸上画一条“线”(板书:线)生:操作。(期望:学生能够画出:“直线、曲线、线段)(补救方案一:如果学生都画出“直线”,教师出示“曲线”凸现直线的直)师:你两(生1画的是直线,生2画的是曲线)画的线有什么区别吗?生:(一直,一曲。)(板书:直)师:我们把这种线叫做什么?(直线)师问生1:你画的这条直线还可以像这样一直画下去吗?(可以)师:那么,我们能量出直线的长度吗?(不能)为什么?(没有尽头,无法量)师: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直线有什么特点?(无限长、没有端点。完成板书)师讲述:我们在画直线时,只画出其中一部分就可以了。(板画: )过渡: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很少用无限长的直线,只用其中的一段。展示生3所画的“线段”(有明显的两个“端点”)。(补救方案二:如果没有学生画出“线段”,由教师画“线段”)师:这条线与直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直”的、直线没有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师讲述:实际上这种线是直线的一段,我们以前把它叫做什么?(线段)在数学中科学的说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板书: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二)探究新知1、认识射线引言:刚才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直线和线段,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条线。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一条新的线。(教师版画: )“大家看,这条线有什么特点?”(直、有一个端点、无限长)(板书:一个端点、无限长)(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无限长”,引导学生可否把无端点的一边无限延长?)师讲述:这种只有一个端点的线称为射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射线的例子,比如:手电筒发出的光、电灯射出来的光线、太阳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射线。师出示小黑板: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线段?引导学生想象: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做铺垫。师:我们已经知道,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看,这里有一个点(投影)我从这个点引出了一条射线,从这一点能不能再引出一条射线?还可以吗?让学生想一想:从这一点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无数条)(师演示后只留下两条射线。)2、认识角师:孩子们,这个图形,我们以前好象见过,叫什么?(角)(板书:角)(补救方案三: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出示三角板,让学生指一指三角板的三个角在哪儿,形状是什么样)师:请孩子们试着画一个角。再画几个。在小组内交流你自己是怎样画的?学生操作后讨论。(学生可能说:画两条线。进一步引导:是两条什么线?教师补充是共同用一个端点的两条射线)那么我们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板书:一点 两条射线)。师生同时画一个角。师:根据你们画角的方法,试着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角?生在小组内交流,汇报。(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完成板书)师:根据你们总结的“角”的概念,以后我们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该怎样判断?(看它是不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在定义中的“一点”、“引出两条射线”下面加着重号)师讲解: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边、边)师出示小黑板: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并请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过渡:在以后我们研究的图形中往往是很多个角,例如:以前学习的正方形、长方形就有四个角,那么我们怎样来区别它们呢?出示小黑板。师讲解:角通常用符号“ ”来表示。(板书)读作“角”。(生读)角的符号和以前学过的小于符号“ ”有一点像,但不完全一样,角的符号第二笔是平的,以后在书写时要注意。(学生练习)角多了,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可以给它编上号,在角的符号内写1、2、3、4,分别记作1 2 3 43、角的大小比较师:出示活动角“我这里有两根硬纸条,现在并拢在一起,大家看,我把两根硬纸条怎样了?”师把根硬纸条*开。(生可能说“分开”、“张开”、“*开”、“撑开”等)师:看起来,同学们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我们就说成这两根硬纸条是*开了。师讲述:现在把两根硬纸条看作是角的两条边, 1两条边是这样*开的, 3两条边呢?(*开的比 1大) , 2两条边呢?(*开的比 3小)教师利用活动角的投影片演示,使学生知道“角的两条边*开得大,角就大;*开得小,角就小”。出现在投影片上。师问:看起来,角的大小跟角的什么有关系?(两条边*开的程度)师出示小黑板:下面的角谁比谁大?(属于直观的判断)在投影片上比较,着重比较的过程。(三)巩固扩展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随意的比较角的大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比较的是哪两个角?结果是怎样的?是怎样比较的?生操作后回报。师引导:“两重合”“一观察”。(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共同研讨了些什么问题呢?(完成板书课题:直线 射线 线段和角)你能用吗?试试看。(五)布置作业书上第126页练习二十八第1、2、3题。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孔祥云角的度量这一课,要求学生能达到会用量角器正确量出角的度数的目标.具体说来,就是会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并能根据角开口方向的不同,确定一条边为0度,选择量角器内圈(或外圈)数据,按正确的方向读出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这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量角器中有两圈数字,且顺序相反,学生往往分不清该读哪圈,往哪边数.尤其那些非整十度的角,是超过整十几度还是差几度未到,方向不同则数法不同.过去的教案手册中有建议用儿歌帮助学生读过难关的,如:中心对顶点,底边对0线,他边看度数,分清内外圈.这种儿歌能朗朗上口,但对于难点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分清内外圈只是目标,如何分清才是策略.要找到解决难点的策略,必须分析造成难点的原因.我认为学生之所以分不清内外圈,找不对数的方向,原因是把角看作是静止的图形而非动态的过程,他们将角的两边孤立地量度,以为像量线段,看钟表一样,只要把一边对准0度,另一条指着几就读几.如果学生能把静态的角想象成从0度开始,慢慢打开,而度数随之增加的动态过程,我想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由此,我认为应采取变静态为动态的教学策略,并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来实现.具体实施如下:活动一:伸展运动.我带着学生把两手臂伸开,当作角的两条边,把身体当作角的顶点.他们跟着我从两臂重合开始,一臂不动,另一臂慢慢展开,并一起读:0度,1度,2度,3度,4度,5度,10度,20度到90度时停下来感受一下.然后继续:100度,110度180度,360度.然后我引导说:我们可以这样想象,所有的角都是从0度慢慢张开的.这个活动学生很感兴趣,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感受到角从0度张开的过程.虽然所指度数并不精确,但为后面在量角器上想象角的动态变化奠定了最直观的基础.活动二:穿针引线.刚才的肢体动作只是粗线条的感受,而第二个活动则开始进入精细化的认识了.学生已经在课前预习了量角器的外部特征,汇报后我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出一条射线,再用一根带黑线的针从射线的端点处穿出.这样,纸上的射线和穿出来的黑线就能形成动态的角了.我把量角器摆在上方,在实物投影中大大地演示出来.从0度开始,师问:这时角的边所对应的刻度有两个:0度和180度, 该读哪一个 往下数的时候数内圈还是外圈 学生很聪明,立即回答说读0度,该读外圈.随着老师缓慢地拉动针线,学生从外圈0度开始,也逐一读出了相应的数据,一直读到180度.接着,我又换了一个方向,从另一边的0度开始,这回学生反应可快了,读内圈,因为这次的0度在里面!学生在动态中进一步感受到角的度数的变化过程,并明白了当选择不同方向为0度时,读数方向也随之改变的原理.这一活动为学生度量静止的角奠定了表象基础.活动三:笔尖指路.这一活动则是测量完全静止的角了,也是本节课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我在实物投影中呈现了一个完整的角,提出问题:这个固定的角,你能想象出它是怎样展开的吗 学生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把右面的边视为0度,慢慢展开;另一种是把左面的边视为0度而慢慢展开,同学们认为都是可以的.于是按不同的展开方向,我们共同确定了0度所在的圈,并从0度开始,用笔尖顺着数据增加的方向慢慢移动,边移动边读出整十,整五的数,直到接近角的另一条边,将度数准确读出.结束了三个活动后,我问学生:量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说:一定要从0度开始顺着数下去.是的,这正是量角的关键,他们学会了.课后,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检查,发现虽然还是有些学生出错,但为数不多,而且只要面对面稍作指导也就懂了.聪明的孩子掌握原理后很快就能找到最接近整十,整五的刻度再进行加减;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则乖乖的从0开始,顺着方向将可见的度数一一读出.虽然速度会慢了些,但方法掌握了,相信熟练后就会快起来.以上三个活动之所以能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原因有三点:一,凸显了量角的原理.首先,在上述每一个活动中,学生都把角从0度展开,这就帮助了学生确定0度的边,也就是找到了度量的起点和标准.再者,学生一直开口读数,并都是从0度开始往下读.不管0边在左还是在右,也不管是内圈还是外圈,只要从0开始,从小到大地顺着往下读,就一定不会错,这其实也是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本质化,利于学生对量角方法的掌握.二,克服了知识的负迁移.学生学过用直尺度量线段的长度,这一知识基础和本节课的度量,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操作起来,量线段时学生只要对好了0刻度,观察线段另一端的刻度就行了,并且都是从左往右数的,这恰好对本节课容易造成负迁移.通过以上三个动态化的活动,打破了学生在度量上的思维定势,重新建立起正确的度量习惯.三,活动的层次性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三个活动都是以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但体现了目标达成过程中从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阶梯性.要让学生正确度量,必须建立刻度增加的动态表象,而动态的表象又有赖于直观的感受,因此从最直观的肢体语言到半抽象的角,最后到完全几何化的角,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起来自然轻松,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