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有效教学设计案例之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755873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课程有效教学设计案例之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课程有效教学设计案例之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课程有效教学设计案例之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课程有效教学设计案例之第一章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学习方案设计学校名称: 河南省临颍一高 课程名称: 高二地理 内容主题: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教材版本: 人教版选修五 教师姓名: 刘虎 教 龄: 2 本班学生课堂学习情景照片简介:我班实施高中新课程有效教学刚开始。本课是高二地理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人教版)选修五,课时安排为2课时,分别是“问题发现评价课”、“问题展示解决课”.在本课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结构化预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以及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阅读和思考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等。上课年级高二地理学科主题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导学教师刘虎课时2课型问题发现评价课,问题展示解决课学习日期2014.02.21学习目标知识技能: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2.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3.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过程与方法: 从实例分析中认识自然灾害带的分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懂得事物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重点难点重点:1.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 2.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规律。 难点: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关键问题通过实例进一步思考各种灾害的预防措施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走进文本2.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交流,解决疑难及重点难点3.展示交流法:通过小组展示,探讨自然灾害形成和分布,进行思维拓展训练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学习工具单2.学生准备一些现实生活中有关自然灾害的实例。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一课时)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一.创设情景呈现目标3分钟创设语言情景1. 呈现实例2. 呈现学习目标通过实例,激发学习兴趣,希望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二.自主学习结构预习20分钟创设自主预习情景旁白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情景,发现问题、评价问题1.课前下发问题导读-评价单2.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困学生3.采用“一分钟关注法”对不认真的同学进行关注1.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单上的要求,采取“六字”预习法(查、划、写、记、练、思)进行结构化预习2.学科长组织成员自主学习三.预习评价合作讨论7分钟创设预习评价情景旁白请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1. 关注学困学生1. 学生自主独立完成2. 学科长、小组长检查四.小组展评合作探究11分钟创设组间展评情景小组内部进行小展评,最后进行组间大展评.1.组内小展评,小组长负责2.组间大展评,学术助力负责五.归纳共性生成问题4分钟创设问题生成情景旁白要求学习小组讨论生成1.教师引导学生对预习所生成的问题进行整理2.教师巡回指导和观察问题质量1. 小组合作交流,对个性问题进行有效评价,答疑解惑2. 生成小组共性问题,由学术助理将问题生成卡回馈给老师 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二课时)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一.创设情境问题呈现5分钟创设问题学习情景旁白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结构化预习,这节课我们接着对生成问题进行深层思考,通过合作展示交流解决所有问题1.课前下发问题解决-评价单2.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逐组巡查,教师参与进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围绕此单上的问题分组展开积极讨论,使讨论具有实效性和深刻性。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5分钟创设讨论学习情景旁白下面由小组内部讨论,时间为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学习2.引导学生讨论中展写1.讨论中遵循“12345”策略.2.由学科长负责组织讨论. 三.展示交流规范评价25分钟创设展示学习情境1.对学生展示情况给予及时评价2.采用“煽风点火”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3.采用“阳光灿烂法”鼓励学生大胆演讲1.展示时要遵循“展、思、论、评、演、记”六原则2.在小组展示时,各组成员要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积极思考并及时质疑追问,要科学评价别人发言,适当保留个人意见四.问题训练合作指导6分钟创设自主学习情景1.教师根据小组展示情况,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对重点进行拓展指导2.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3.小班学生发放问题拓展-评价单1.学生积极主动并自主完成挑战性问题2.让最先做完的学生到黑板展写,并给大家展讲五.归纳概括提升意义4分钟创设总结情景1.小组内讨论1分钟2.各小组代表发言,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1.每个小组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2.积极发言,高度概括专家评价:附件:1.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问题导读-评价单 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问题解决-评价单 3.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问题训练-评价单参考文献: 【1】韩立福:有效教学法 【2】新教材完全解读 【3】地理选修五教师教学用书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问题导读-评价单高二地理组 设计人: 刘虎 审核人:郭俊红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2014.02.13【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3.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过程与方法: 从实例分析中认识自然灾害带的分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懂得事物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重点难点】1. 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2. 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规律。 【关键问题】通过实例进一步思考各种灾害的预防措施。【学法指导】学习本节要在实现结构化预习(采取“查、划、写、记、练、思”阅读“六字诀”方法)基础上,结合重点难点、学习目标来学习,解决教师生成的主要问题。课中学生讨论,采取12345策略,课后学生进行回归拓展学习.【知识链接】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它象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在北半球热带气旋中的气流绕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相反,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受地球自转的影响。 热带气旋的生命史可分为生成、成熟和消亡三个阶段。其生命期平均为一周左右,短的只有2-3天,最长可达一个月左右。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需要巨大的能量,因此它形成于高温、高湿和其它气象条件适宜的热带洋面。据统计,全球的热带海洋上都有热带气旋生成。当热带气旋登陆或北移到较高纬度的海域时,因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高温高湿条件,会很快消亡。大量的热带气旋生成于赤道辐合带中,赤道辐合带的北侧是强大的副热带高压。热带气旋的移动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引 导,向偏西方向移动,这类热带气旋常会在我国东南沿海至越南沿海登陆。有时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当热带气旋移动到副热带高压西缘时,受那里的偏南或西南气流引导,热带气旋会转向偏北或东北方向移动,登陆我国鲁辽沿海或朝鲜、日本,甚至在日本以东洋面上北上。【预习导读】问题1热带气旋的形成与分布?(7-8页)问题2.干旱的成因与分布(8-9页)问题3.寒潮的概念与成因?(9页)问题4.地震的概念和成因?(9-11页) 问题5.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机制(11-13页)问题6.洪涝和风暴潮的概念(13-15)问题7.生物灾害的概念与几种常见类型(15-17)【预习评价】1影响我国夏秋季东南沿海灾害性天气成因的是()A气旋 B反气旋 C锋面气旋 D冷锋2形成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成因的是()A副极地低压 B反气旋C气旋 D赤道低压3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震级越大,破坏越大震源越深,破坏越大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A B C D4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A震源深浅 B释放能量多少C破坏程度大小 D震中距远近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56题。5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地形崎岖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地表基岩广布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 B C D【我的问题】【多元评价】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问题解决-评价单 高二地理组 设计人:刘虎 审核人:郭俊红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2014.02.13【学生生成问题】【教师预设问题】问题1.比较记忆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 问题2.比较记忆滑坡和泥石流?问题3.台风的特征?问题4.分析旱灾的分布?挑战性问题: 右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2题1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A台风、寒潮B寒潮、沙尘暴C沙尘暴、干旱D干旱、寒潮2甲地受该种气象灾害的影响较小,主要原因是()地形为盆地受盛行风影响小距离海洋较远纬度较低A B C D3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A陡峻的沟谷山坡 B平原地区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4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A地势起伏大 B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C植被覆盖较差 D短时内有大量水流5有关生物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A病虫害的发生只与受灾区的环境有关B危害我国森林的主要害虫有松毛虫、松材线虫等C蝗灾的发生与洪涝有密切关系D鼠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6环太平洋地带灾害集中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多山地地质灾害沿海地带多水文灾害暴雨集中,滑坡时有发生A B C D7下列灾害具有渐发性特征的是()A干旱 B寒潮 C地震 D热带气旋8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A震中 B震级 C震源 D震波9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A地势起伏大 B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C植被覆盖较差 D短时内有大量水流10干旱和洪涝容易发生的地区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C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D非洲11洪水的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 A江河上游地区 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 C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 D降水丰富的山地12温带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和发生的季节搭配,正确的是()A台风、夏秋季节节 B温带气旋、夏秋季节C寒潮、春秋季节 D温带气旋、春秋季节13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为震源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C地城无论大小都具有破坏性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14滑坡和泥石流的能量来源于() A太阳重力能 B地球的内能 C重力能 D潮汐能【多元评价】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问题训练-评价单高二地理组 设计人:刘虎 审核人:郭俊红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2014-02-131 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 B台风常发生在秋冬季节C台风是一种在海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D台风现象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2寒潮容易发生的地区是( ) A.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B.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C.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D.日本和东南亚国家3. 下列四在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煴:无焰的微火)据此回答4-5题。4.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灾害的是( ) A稻瘟病 B.蝗虫 C森林火灾 D赤潮5.造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现象的是( ) A .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 台风过境6.从材料中可知,此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 A隆冬季节 B盛夏季节 C初春季节 D仲秋时7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修建水利工程修建护坡工程清除河道淤泥A B C D8下列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发生在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中下游地区B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C发生在地形陡峻地区D河流两岸、中下游地区较多9形成风暴潮的动力因素是()A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B月球产生的天体引潮力C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能量D大气运动产生的风能10(12分)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丙图中能正确反映A、B两地降水特征的点分别是_和_。(2)A、B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_,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 (3)A、B两地中,自然灾害较少的是 。其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什么?11. 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8分)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BCA0100E(1)B岛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4)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5)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性。【多元评价】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 .参考答案预习评价单: 1A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灾害性天气是台风,台风属于热带气旋,所以选A项。2B梅雨季节过后,我国长江流域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天气,称为伏旱,形成原因是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气压从气流状况来看属于反气旋,所以选B。3C震源越浅,破坏程度应越大;震中距越小,破坏程度越大,所以排除、,应选择C选项。4B地震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5C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68月滑坡、泥石流灾害非常多,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地地壳活动频繁,地形崎岖,岩石破碎。问题解决评价单: 1.B2.A根据经纬度分析,该气象灾害在我国西北地区出现次数最高,而西北地区受寒潮、沙尘暴影响较大,该地区降水稀少但季节变化不大,虽干旱但不易形成旱灾。甲地为四川盆地,四周高山阻挡,冷气团不易进入,受寒潮影响较小,冬季气温高与同纬度其他地区3A泥石流的形成有三个条件:陡峻的沟谷;大量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4D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而滑坡不需要。5B病虫害的发生除了与气候条件有关外,还与外来病原体入侵有关;蝗灾的发生与旱灾关系密切;蝗虫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6D环太平洋灾害带处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地带,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吻合,多火山、地震灾害。环太平洋灾害带又位于海陆交接处,受海洋灾害影响大,多风暴潮、海啸。 7A 8C 9C 10B 11.B 12.D 13.D 14.C问题训练评价单:1C 2A 3A 4C 5B 6C 7D防御措施主要包括护坡和进行山地植被建设。8D洪涝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9D风暴潮是由台风和温带气旋引起的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10.(1) (2)A 主要类型: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原因:地处板块碰撞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地势起伏,坡度较陡;降水集中,植被较少。 (3)B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少旱灾;远离热带气旋生成地,少台风灾害;处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11. (1)西南高东北低 河流多从西南流向东北。(2)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细菌繁殖和疾病传播)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3)突发性群发性防灾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严密监视相关地区海底地震的发生;及时接收和发布海啸信息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