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下第一单元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3222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下第一单元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三下第一单元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三下第一单元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燕子 年 月 日课时1课型精讲教学目标1、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2、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3、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重难点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写法特色或训练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教学切入点课题切入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主要流程(标注出重难点突破设计)课堂生成及反思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1、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的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2、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3、听完后大家有什么感受呢?二、自学课文。1、老师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能读懂多少。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复习自学符号之一,表示疑问的:_?三、指导看图。1、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教师出示燕子剪影)教师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学习第一自然段。四、讲读课文。1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2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教师指点:也就是从全身写到局部。3、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齐轻轻地读课文。4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为,把有关词语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二,表示重点词句的)5、指导朗读: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示范)6、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在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教师指点: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这一句在小节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朗读时,音调可提高些, 小燕子的小要轻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爱。7、另外,这一节三个量词用得很准,哪三个?(一身、一对、一个)学生回答并书空课题。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谈感受。学生自读课文。学生观察并口述观察顺序。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读文回答。学生勾画相关词语。拓展练笔、巩固练习仿写第一自然段。检测内容结果及反馈语册拓展阅读自主阅读作业设计C识记生字,b语册,a背诵课文第一段。课题燕子 年 月 日课时2课型精讲教学目标1、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2、巩固生字。3、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4、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重难点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写法特色或训练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教学切入点复习切入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主要流程(标注出重难点突破设计)课堂生成及反思一、复习1、复习生字:俏(俊俏)、伶、俐(伶俐)、唧(唧的一声)、偶(偶尔)2、复习朗读;轮读一、二两节,读一遍。二、讲读课文。1导入:课文第一节写了小燕子的形状;第二节写了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那么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什么样的生趣呢?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三、四两节。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2指导看图我们先看正在飞行的燕子。图上画了有在高处飞的,也有低处飞的,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呢?(由上下)高处的燕子在怎么飞;低处的燕子又在怎么飞呢?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谁能用最少的字,概括出燕子飞行的特点。(快,美)3课文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燕子飞得快,飞得美?4谁能根据书上描写的内容、画面,联系平时你所观察到的想象一下,说说小燕子飞行怎么快、怎么美?上面这些词语注意运用。提示:这一节开头,简单的两笔在微风中在阳光下描写了春风轻轻,春光明媚的画面。这是燕子飞行的背景,小朋友描述的时候,也要把这情景描绘出来。5我们再来看课文,你觉得这一节中哪一句写得更美些?学习第四自然段。1上节写燕子飞行的美,其实燕子停在那儿又有另一种美。2看图,你们觉得停在电线上的燕子,这情景象什么?课文上打了一个很美的比喻。为什么说是几痕电线不说几根电线?(板书:几痕)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这电线上,这落字你觉得怎么样?(板书:落)课文最后不只说这多么像曲谱啊还加上正待演奏的,你觉得好在哪儿?这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板书:像正待演奏的曲谱)3指导朗读:这两节具体写出了燕子给春天带来的生趣。写动态的美,朗读的速度应该怎么样?语调也可以怎么样?第四节,写静态的美,速度和语调又应该有什么变化呢?语气适当加强些。三、练习复述同学们以燕子的身份复述这篇课文。学生读生字,并用生字组词。学生轮读课文。学生观察图画。生读文回答。学生联系课文进行语言训练。5、学生利用掌握的学习方法赏析句子。学生看图、思考、回答问题学生练习朗读。学生练习复述。拓展练笔、巩固练习以燕子的身份复述这篇课文。检测内容结果及反馈语册拓展阅读自主阅读作业设计C熟读,背诵课文。B语册。A仿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课题古诗二首 年 月 日课时1课型精讲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古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写法特色或训练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了解诗意大略,以赏析的角度教会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教学切入点古诗切入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主要流程(标注出重难点突破设计)课堂生成及反思一、 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自然的伟大神奇)(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指名读,师生评议。(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四、背诵同学们,这首古诗写的多么有趣、多么生机盎然啊,你们会背了吗?一起来试一试。指名学生背诵。学生认读诗歌咏柳。指名学生读。学生读注释,同桌互相交流。小组互相交流。学生朗读古诗。全班交流诗意,教师相机点播。学生练读、指读、与教师做相应练习。学生练习背诵。拓展练笔、巩固练习将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检测内容结果及反馈语册拓展阅读自主阅读。作业设计C识记生字,b背诵古诗,语册,a再背几首。课题古诗二首 年 月 日课时2课型精讲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古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写法特色或训练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了解诗意大略,以赏析的角度教会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教学切入点复习导入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主要流程(标注出重难点突破设计)课堂生成及反思一、复习导入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指名读,师生评议。(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四、背诵古诗。古诗的意思都了解了,古诗会背了吗?谁来试一试?学生背诵古诗,解释诗意。学生读准诗歌的字音。指名学生读。读注释,了解诗歌大意。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读,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全班交流诗意,教师相机点拨。学生练读、指名读,并与教师完成口头练习。学生练习背诵。拓展练笔、巩固练习将古诗写成一段话。检测内容结果及反馈语册。拓展阅读自主阅读作业设计C识记生字,b背诵古诗,语册,a再背几首。课题 年 月 日课时课型精讲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2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重难点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写法特色或训练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教学切入点谈话导入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主要流程(标注出重难点突破设计)课堂生成及反思一导语,揭示课题。1同学们,在我们学校的对面有一座非常美丽的公园莲湖公园,每到夏天的时候,那里总是会开满亭亭玉立的荷花。有个小姑娘非常爱荷花,她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板书课题)。荷花又叫“莲花”。2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3我们还学过一首古诗,里面也赞美过荷花,我们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师生一起背古诗咏荷)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二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1、启发:那个小姑娘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幅美丽的图画。(出示多媒体课件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指导看图:请同学们按次序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再读读课文。2、读中启发:课文中有个小朋友在看荷花,她见荷花非常美,就写了这篇文章。现在打开书本,自己看看图,读读文章。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三自学讨论,理清层次。1“我”去看荷花。2“我”看荷花。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四讲读课文。学习第一小节1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学习第二节1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很快地读。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些什么?(出示小黑板。提供句式,分步训练)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荷叶();又看到()荷花();还看到()花骨朵()。(小莲蓬)要求学生用“又”“还”这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2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师生互动,回答问题、背诵古诗。学生观察图画。学生自读课文。学生看图。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学生默读课文第二小节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拓展练笔、巩固练习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检测内容结果及反馈语册。拓展阅读自主阅读作业设计C识记生字b语册a背诵第一二自然段。课题荷花 年 月 日课时2课型精讲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2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最后两段能背诵。并通过补充教材王冕看荷花片段的略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重难点1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2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写法特色或训练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教学切入点复习切入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主要流程(标注出重难点突破设计)课堂生成及反思一导入新课第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荷花一课,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课文读一遍,要把描写荷花的色彩、姿态的词语读出美和爱的感情来。如“碧绿的”“嫩黄的”。二复习阅读。1你们读了这一课,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2第四节是展开想象,课文中的“自己仿佛”“自己觉得”后面写的就是想象的内容。什么叫“仿佛”?(“仿佛”就是“似乎”“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而有真的感觉的意思。)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意思用“仿佛”说句话“什么仿佛什么?”“什么仿佛怎么样?”这样想句子就容易正确了。(通过用“仿佛”造句,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的同学相互对讲,然后集体交流。)三、识字、写字1、出示字卡“荷、挨、莲蓬、胀、仿佛、裳、翩、蜻蜓”2、重点指导: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注意形近字的区别:裳和常、蜻和晴。注意分辨、记忆字形,比如,裳与衣服有关,下边是衣字;蜻与虫子有关,左边是虫字旁;蹈与用脚跳舞有关,左边是足字旁。写的时候注意字的笔画和书写顺序,“蹈”的第十四笔 “佛”的第四笔。三教补充教材。王冕看荷花(略读)(1)导语:刚才同学们用“仿佛”说话,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学了荷花这篇课文,现在李老师再介绍一篇材料让你们读。教师介绍读物:这篇材料是从一篇很有名的书儒林外史里选出来的,写的是王冕看荷花。小朋友们很快地把这材料看一遍。(学生阅读课文)(2)指导:这材料上有几个词是古文中的词,我们现在不查字典,你结合上下文读读,想想。“须臾”是什么意思?天气烦躁里的“烦躁”是什么意思?要学会看注释,可以根据上下文猜读。(板书:须臾、烦躁)看注释:“须臾”就是一会儿的意思;“烦躁”是指天气闷热。(3)这篇材料中有一句写王冕看荷花,看到怎样的程度?(突出“人在画图中”)看这些长篇的文章要学会抓主要的。(4)引导运用:现在我们想想在我们刚学的荷花这篇课文的第四节末了,是不是可以再加上一句话,来点明这一节的中心意思,你们想想应该加哪一句呢?(“真是人在画图中”)(在原来板书的“风过了”后面加上“真是人在画图中”。学生齐读课文。学生认读生字。学生观察字形。学生练写。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课外读物。拓展练笔、巩固练习王冕看荷花(节选)检测内容结果及反馈语册。拓展阅读自主阅读作业设计C语册b背诵课文a仿写。课外资料:王冕看荷花(节选)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合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它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荷花简介花的种球由圆球狀至圆锥状的球茎( 或称根茎),及著生于球茎基部的贮藏根( 或称营养球) 所組成,一个球茎可著生1-6 个不等的贮藏根。球茎上有二排对生的芽,但春季种植后一球茎通常仅萌一个第一代芽;新芽萌芽后,叶片展开3-5片时,开始抽出花序,随后花序发育,花梗抽长并开花。在露天栽培下,切花长度约40-60 公分,遮阴处理则可达70 公分以上。 荷花的叶片为长椭圆形,中肋紫红色,在露天栽培下,平均叶片长度约为30公分宽度约5 公分,一般比花茎短。但在遮阴栽培下,叶片较为狭长,长宽可达45公分,有时甚或比花茎还长。在田间栽培時,上午10 时以后,因日照强度增加,温度升高,叶片常会因失水而有反卷现象。 荷花的花序为穗状花序,花梗上端有7-9 片半圆状绿色苞片,接著为9-12片彩鲜明的阔卵形粉红色苞片,这些粉红色的苞片形状似荷花的花冠,是主要观赏的部位。目前栽培品种的粉红色苞片尖端带有绿色斑点,是其特色也是他的缺点。 荷花真正的小花着生在花序下半部苞片內,每片苞片着生4 朵小花。小花为唇状花冠,具3 片外花瓣,及3 片內花瓣;其中一枚內花瓣为紫色唇瓣,而且唇瓣中央漏斗状的部位为黃色。 荷花新芽在顶芽花芽分化、开花的同时,茎基部逐渐肥大,形成圆球状至圆锥状的新球茎。新球茎的基部直根状的营养根的根尖,则在入秋后逐渐肥大形成球状的贮藏根,而形成新的种球。课题珍珠泉 年 月 日课时1课型略读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重难点1、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2、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写法特色或训练点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教学切入点课题导入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主要流程(标注出重难点突破设计)课堂生成及反思一、揭示课题导入:1、同学们,你们见过泉水吗?请说说你印象中的泉水?(指名)板书:泉2、课件出示:资料袋中的三大泉的图片(配乐)3、教师引言: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珍珠泉走走!(补充课题:珍珠)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称珍珠泉?(指名猜测,由此引水泡。)2、课文的哪小节写了“水泡”?三、学习第三小节。1、自由读第三小节,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2、交流(指名畅谈)。随机出示讲解以下句子:(1)出示“最有趣的水泡了。”这个句子和图片。说说你认为这句话写的成功之处在哪?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状色泽动作声音饱满晶亮冒一嘟噜课件随机演示声音,形状,色泽,动作的图片,让学生形象感受。拓展练习:你还想说这是怎样的水泡?填空:()的水泡通过朗读表示可爱的,喜欢的语气。(2)出示“有时候多像一串彩色的珍珠啊!”自由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美感。指名朗读。评议。解“筛”(配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为什么用这个“筛”字。四、学习第二小节。1、引入:珍珠泉的水泡美(板画水泡)那水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读。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清深绿3、齐读描写珍珠泉的水的特点的句子(带图片)4、练习说话,出示句式:水是那样清,清得()。水是那样绿,绿得()。水是那样深,深得()。任选其中一句说一说。五、赞泉。用自己的话来赞美珍珠泉。学生根据生活经历回忆。学生观察图片。学生齐读课题。学生边读边勾画优美词句。学生交流。学生自由读。学生回答问题。学生齐读句子。学生练习说话。学生各抒己见。拓展练笔、巩固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赞美珍珠泉。检测内容结果及反馈语册。拓展阅读自主阅读作业设计C熟读课文b语册a背诵课文。课题语文园地一 年 月 日课时1课型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重难点说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写法特色或训练点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和发现家乡的美和可爱之处表达出来。教学切入点谈话引入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主要流程(标注出重难点突破设计)课堂生成及反思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二、 明确说与听的要求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介绍的同学要介绍的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的同学还可以补充、提问。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同学们,刚才在小组内我们已经交流过了,现在我们请小组推选小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听、说的要求还是跟刚才一样。五、布置生活中的交际。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学生明确听、说要求。四人小组介绍交流。小组代表全班交流。拓展练笔、巩固练习本课无拓展检测内容结果及反馈本课无检测拓展阅读本课无拓展作业设计Cba将交际内容说给家长听。课题语文园地一 年 月 日课时2、3课型习作教学目标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重难点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写法特色或训练点习作课,无写作特色。教学切入点口语交际切入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主要流程(标注出重难点突破设计)课堂生成及反思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同学们,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都是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二、明确习作要求。引导学生阅读第15页习作要求,明确这次习作的内容、范围、注意事项等。三、例文赏析读与本次习作有关的范文,引导学生赏析。三、 自主习作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学生明确要求。学生赏析。拓展练笔、巩固练习本课无拓展检测内容结果及反馈本课无检测拓展阅读本课无拓展作业设计Cba完成习作。课题语文园地一 年 月 日课时1课型习作讲评教学目标通过范文引领具体地体会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及重点,并能结合本次习作要求对自己的习作做有效的修改,促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重难点学习学生优秀范文,领会写作的重点。写法特色或训练点学习学生优秀范文,领会写作的重点。教学切入点范文导入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主要流程(标注出重难点突破设计)课堂生成及反思一、好词好句前几天同学们写的那篇作文老师看过了,很多文章写得很不错,内容很丰富下面是摘录于同学们作文中的一些好词佳句,我们一起来欣赏。1、这些优美的词语就来自于我们同学的文章中,哪位同学来给大家美美的读一读。2、读了同学们写的这些文章真让人大开眼界,你们相信吗?不信我们来读一读( )同学写的-吧。二、美文共赏下发典型文章-,要求:默读,想想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词好句也可用笔划下来。三、互评互改四、个别展示屏幕出示学生作文中的一些好词。出示句子,请作者自己读一读。教师适时板书:有顺序有重点 有感受 。同桌互相批改,教师巡视。拓展练笔、巩固练习本课是习作课,无拓展检测内容结果及反馈本课是习作课,无检测拓展阅读本课是习作课,无拓展作业设计ABC:修改习作,誊抄到作文本上。课题语文园地一 年 月 日课时1课型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2、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重难点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写法特色或训练点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教学切入点复习切入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主要流程(标注出重难点突破设计)课堂生成及反思一、 我的发现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二、日积月累1、我会填(1)自己尝试填一填(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2、读读背背(1)自由读成语(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4)多样读(5)背诵三、宽带网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3、抄写在采蜜本上。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学生读词语。学生思考词语中的规律。学生互相交流。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总结出有类似规律的词语。完成我会填。完成“读读背背”学生自读导语。学生自读课外文章。采摘好词佳句。拓展练笔、巩固练习搜集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检测内容结果及反馈语册。拓展阅读自主阅读作业设计Cba完成语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