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3136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学科 教师姓名周梅英年级及学科三年级语文执教时间课 题21、古诗两首目 标认识2个字。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重点、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或反思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介绍一下他?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谁来背背他写的诗?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介绍李白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了解背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b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b大家说说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生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生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呢?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练习生字“断、楚、孤、帆”。默写望天门山。练习生字“断、楚、孤、帆”。默写望天门山。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板书设计: 21、古诗两首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反思: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在屏幕上进行有机组合,从而完成随机性交互式操作。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内容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学科 教师姓名周梅英年级及学科三年级语文执教时间课 题21、古诗两首目 标识2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重点、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准备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或反思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教师重点指导:潋空蒙淡妆浓抹相宜读通诗句。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教师重点指导:潋空蒙淡妆浓抹相宜读通诗句。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学生自由背诵。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学生自由背诵。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课后反思:总觉得学习古诗没有完全脱离老的套路,就是现在加强了学生的朗读、感悟,但是随着诗的难度的增加,仅凭课堂学习就能掌握诗的意思是不可能的,所以还必须要求学生课前了解诗的背景和大意,这样才能帮助有效学习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学科 教师姓名周梅英年级及学科三年级语文执教时间课 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目 标整体感知课文。重点、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准备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或反思(一)导入(在黑板上悬挂中国地图,向同学们简单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这是我国的版图,这里是北京,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板书课题)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默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明确:海水、海底、海滩、海岛2学习第2自然段。(1)默读: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明确: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水都有哪些颜色?设问:仅仅颜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吗?通过与“五颜六色”进行比较,体会“五光十色”中的“光”的意思。准确理解:五光十色:这里指西沙群岛海水色彩缤纷、鲜艳明亮。瑰丽无比:异常美丽,没有什么能比得上。(3)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结合学生回答画简笔画 (4)说话训练。找学生指图说说海水为什么“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述。(5)指导感情朗读。1默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明确:海水、海底、海滩、海岛2学习第2自然段。3、有感情朗读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思: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开发,变封闭为开放,教学活动犹如放飞快乐的翅膀,让学生的阅读快乐从课本飞向想象的空间,从课堂飞向课外,多形式和多渠道,高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学科 教师姓名周梅英年级及学科三年级语文执教时间课 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目 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重点、难点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准备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或反思(一)复习导入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2西沙群岛的海底、海滩、海岛又是怎么样的呢?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2西沙群岛的海底、海滩、海岛又是怎么样的呢?(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3自然段:(1)指读并思考:这一段共几句话?介绍了哪几种物产?(2)逐句理解:启发学生重点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美丽、各种各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3)朗读第3自然段。自由分句读:这一段写了哪些动物的怎样的特点?(引导同生由部分到整体,为概括自然段主要意思做好铺垫)小结内容:这一段写西沙群岛的海底是_,有_,有_。(4)指导感情朗读。2学习第4自然段。(1)指读后提问:课文是从几方面具体介绍鱼多的?明确:数量、种类(2)自由读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多?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成群结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体会鱼的数量、种类繁多。(4)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并说明理由。明确:第三句(5)完整表述:第一、二、四句是怎样围绕第三句来写的?(6)指导感情朗读。3学习第5自然段。(1)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纲自学第5自然段。(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拣不完“、“庞大”、“有趣”等词语进行理解,训练学生概括句意和段意。应注意:语句精炼、要点全面。4学习第6自然段。(1)用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按照提纲自学第6自然段:1学习第3自然段:(1)指读并思考:这一段共几句话?介绍了哪几种物产?(3)朗读第3自然段。自由分句读:这一段写了哪些动物的怎样的特点?(引导同生由部分到整体,为概括自然段主要意思做好铺垫)小结内容:这一段写西沙群岛的海底是_,有_,有_。(4)指导感情朗读。2学习第4自然段。(1)指读后提问:课文是从几方面具体介绍鱼多的?明确:数量、种类(2)自由读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多?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成群结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体会鱼的数量、种类繁多。(4)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并说明理由。明确:第三句(5)完整表述:第一、二、四句是怎样围绕第三句来写的?(6)指导感情朗读。3学习第5自然段。(1)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纲自学第5自然段。(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三)总结1启发学生明确这节课学到的理解词句的方法。2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再次质疑问难。1启发学生明确这节课学到的理解词句的方法。2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再次质疑问难。(四)感情朗读全文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成群结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鱼的数量、种类繁多。反思: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积极有效地评价,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但我在教学中,评价方式太过单一,只有师评,还应该给学生提供自评与互评的机会,这样做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在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学科 教师姓名周梅英年级及学科三年级语文执教时间课 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目 标学习生字词;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重点、难点学习生字词;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准备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或反思检查背诵第四自然段(二)字词学习1刺(c)(左边中间不要多一横);拣(jin)(右边中间不要少一横);饶(ro)(右上角不要多一点)。2其他生字写法。3带拼音抄写生字词。1刺(c)(左边中间不要多一横);拣(jin)(右边中间不要少一横);饶(ro)(右上角不要多一点)。2其他生字写法。3带拼音抄写生字词。(三)作文训练学习第6自然段叙述的顺序,写一段话。介绍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也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环境的具体情况,选出学生有话可说的内容,进行语言训练)。学习第6自然段叙述的顺序,写一段话。介绍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也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环境的具体情况,选出学生有话可说的内容,进行语言训练)(四)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并写几个打比方的句子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并写几个打比方的句子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并写几个打比方的句子板书设计: 反思:本堂课,我和学生在探讨上进行的十分圆满,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这一块。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究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有迹可循。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学科 教师姓名周梅英年级及学科三年级语文执教时间课 题23、美丽的小兴安岭目 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1小节。2、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多读多想,读懂了哪些问题,提出读不懂的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准备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或反思一、导入1、启发谈话,借助地图介绍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2、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图片、文字资料。小兴安岭:是黑龙江省自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山脉,海拔6001000米,长约400千米。1、启发谈话,借助地图介绍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2、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图片、文字资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后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3、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后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3、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组织学生认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然后交流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归纳主要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1、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思考:读了这一段,你们都知道了什么?2、默读第一小节,想一想,从几个地方看出树很多?出示红松、白桦、栎树的图片,认识这些树木,了解各自的特点。3、练习朗读,体会“绿色的海洋”的美丽。组织学生认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然后交流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归纳主要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1、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思考:读了这一段,你们都知道了什么?2、默读第一小节,想一想,从几个地方看出树很多?出示红松、白桦、栎树的图片,认识这些树木,了解各自的特点。3、练习朗读,体会“绿色的海洋”的美丽。五、作业:1、书写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书写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反思:把知识延伸到课外,在立足于课内,打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把语文知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学科 教师姓名周梅英年级及学科三年级语文执教时间课 题23、美丽的小兴安岭目 标1、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的特点,从而激发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找出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多读多悟,体会意境。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语句,感悟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特点。帮助学生再现小兴安岭的美丽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准备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或反思一、复习检查1、出示部分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小兴安岭什么最多?朗读第一小节。(板书:林海)1、出示部分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小兴安岭什么最多?朗读第一小节。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继续学习课文,知道小兴安岭美在哪里。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1、继续学习课文,知道小兴安岭美在哪里。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三、学习第二小节1、(出示春天景物投影片)这一小节主要描写了这些景物。它们是按顺序列出的。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些景物什么样?3、理解描写树木的句子。(1)读这一句,想想:春天的树长得什么样?(2)出示句子,比较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3)指导朗读这句话。4、其它景物各是什么样?学生自学汇报。5、看图想像春天的画面,感悟春天的美。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1、(出示春天景物投影片)这一小节主要描写了这些景物。它们是按顺序列出的。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些景物什么样?3、理解描写树木的句子。(1)读这一句,想想:春天的树长得什么样?(2)出示句子,比较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3)指导朗读这句话。4、其它景物各是什么样?学生自学汇报。5、看图想像春天的画面,感悟春天的美。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四、学习第三小节1、大声朗读这段话,像学习春天的一段一样,按顺序一句一句找景物,用“”画下来,对照图画说出夏天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2、再次朗读,思考这些怎么样,怎么美?并提出不懂的问题。3、学生自学汇报。4、练习朗读。1、大声朗读这段话,像学习春天的一段一样,按顺序一句一句找景物,用“”画下来,对照图画说出夏天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2、再次朗读,思考这些怎么样,怎么美?并提出不懂的问题。3、学生自学汇报。4、练习朗读。五、以自学为主,学习第五、六小节1、观看录像,激发兴趣:2、学生自学:(1)体会秋天和冬天的美,找出秋天、冬天各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2)再读这两段话,把你的感情读出来。3、秋天。重点理解秋天“飞舞”的落叶和丰硕的“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感情朗读。4、冬天。重点体会“刮”的准确,并感情朗读。1、观看录像,激发兴趣:2、学生自学:(1)体会秋天和冬天的美,找出秋天、冬天各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2)再读这两段话,把你的感情读出来。3、秋天。重点理解秋天“飞舞”的落叶和丰硕的“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感情朗读。4、冬天。重点体会“刮”的准确,并感情朗读。六、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树木的特点。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树木的特点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树木的特点七、齐读最后一小节。齐读最后一小节。齐读最后一小节。八、学习拓展:1、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下来。2、把你最喜欢的季节的景色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来。1、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下来。2、把你最喜欢的季节的景色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来。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树木嫩绿春水涨满夏树木茂密野花盛开美丽的花园绿色的海洋秋落叶飞舞野果成熟巨大的宝库冬积雪覆盖野兽进洞反思: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发现学生的潜能,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倡导的改革方向,只有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学科 教师姓名周梅英年级及学科三年级语文执教时间课 题24、香港,璀璨的明珠目 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课文。2、理解词语“琳浪满目、物美价廉、一应俱全、璀璨”能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3、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课文时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同学的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准备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或反思一、激情导入新课:1、播放东方之珠引入新课。2、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二、创设情景,学生自主学习: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了解各段主要内容。2、学生汇报说说自己知道哪段主要写的什么。3、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当小导游,带领大家去香港游览。1)从第一片自然段中知道了“东方之珠”的是香港。香港在祖国的南端2)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琳琅满目应有尽有)3)激发朗读,欣赏图片,加深印象。4)学生当小导游介绍“美食天堂”的香港。(引:香港我们领略了香港的繁华,认我们去看看香港有什么好吃的。)5)人们为什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读后、看图交流。6)学生介绍“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7)你觉得香港的海洋公园好玩吗?为什么?(因为公园里有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一会儿有时有时)8)当小导游带大家参观香港的夜景。(1)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2)自由朗读看看书上怎样写灯的。(灯的海洋)a.用“”勾出中心句。用“”勾出中心词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来。读好比喻句。c.你得香港怎么样?(用了一个描绘、美丽、漂亮、繁华都可,师相书:美丽。)9)香港的海洋公园是那样的迷人,街市是那样的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了解各段主要内容。2、学生汇报说说自己知道哪段主要写的什么。3、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当小导游,带领大家去香港游览。1)从第一片自然段中知道了“东方之珠”的是香港。香港在祖国的南端2)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琳琅满目应有尽有)3)激发朗读,欣赏图片,加深印象。4)学生当小导游介绍“美食天堂”的香港。(引:香港我们领略了香港的繁华,认我们去看看香港有什么好吃的。)5)人们为什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读后、看图交流。6)学生介绍“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7)你觉得香港的海洋公园好玩吗?为什么?(因为公园里有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一会儿有时有时)8)当小导游带大家参观香港的夜景。(1)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2)自由朗读看看书上怎样写灯的。(灯的海洋)a.用“”勾出中心句。用“”勾出中心词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来。读好比喻句。c.你得香港怎么样?(用了一个描绘、美丽、漂亮、繁华都可,师相书:美丽。)9)香港的海洋公园是那样的迷人,街市是那样的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小结全文,升华感情:1、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是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香港的热爱之情。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香港的热爱之情。板书设计: 24、香港,璀璨的明珠灯的海洋万国市场旅游胜地美食天堂课后反思: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阅读真的很有魅力,它可以使人们原本陌生的认知变得丰富,它留给了读书的人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在课后,学生激动的说道:“香港好美,香港真好,有机会我一定要去那里看看。”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学科 教师姓名周梅英年级及学科三年级语文执教时间课 题语文园地六 口语交际目 标会说自己去过的风景优美的地方。重点、难点准备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或反思口语交际这个单元,我们随李白欣赏了天门山,跟苏轼游览了西湖,南下游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北上观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还到“东方明珠”香港逛了一圈。你还去过哪些地方?你还想去那些地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风景优美的地方。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结合照片或图片说具体说清楚语言生动形象生生交际。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全班展示交流。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拓展延伸。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这个单元,我们随李白欣赏了天门山,跟苏轼游览了西湖,南下游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北上观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还到“东方明珠”香港逛了一圈。你还去过哪些地方?你还想去那些地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风景优美的地方。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结合照片或图片说具体说清楚语言生动形象生生交际。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全班展示交流。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拓展延伸。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的地方 结合照片或图片说具体说清楚语言生动形象反思: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开发,变封闭为开放,教学活动犹如放飞快乐的翅膀,让学生的阅读快乐从课本飞向想象的空间,从课堂飞向课外,多形式和多渠道,高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学科 教师姓名周梅英年级及学科三年级语文执教时间课 题语文园地六 习作目 标能按顺序写清楚自己去过的地方。重点、难点准备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或反思习作联系口语交际导入。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按顺序写清楚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学生构思,自主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联系口语交际导入。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按顺序写清楚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学生构思,自主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学生再次修改习作。板书设计: 按顺序写清楚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反思: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加上老师恰到好处的提醒,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比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更有效,给学生的印象更深刻,也使暂时朗读不到位的学生积极性没有受到挫伤,仅成了学生提高自己朗读水平的一次鼓舞。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学科 教师姓名周梅英年级及学科三年级语文执教时间课 题语文园地六目 标知道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是不同的,并学会运用。掌握AABB、ABAC式词语的构成特点重点、难点准备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或反思我的发现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海水有深有浅。深与“浅”的意思相反。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深久,时间长。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密闭。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日积月累一、读读背背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指名读。集体齐读。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二、读读记记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AABB式:严严实实来来往往舒舒服服确确实实ABAC式:不松不软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说又笑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一、读读背背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指名读。集体齐读。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二、读读记记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AABB式:严严实实来来往往舒舒服服确确实实ABAC式:不松不软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说又笑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宽带网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风景类,物产类;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办一期“可爱的中国”手抄小报。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风景类,物产类;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办一期“可爱的中国”手抄小报。板书设计: AABB式:严严实实来来往往舒舒服服确确实实ABAC式:不松不软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说又笑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课后反思:本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描写优美风景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他们看过的和想看的优美风景,以导游介绍的形式,游客提问补充,形式很吸引学生。习作中要注意的一个是叙述顺序,另一个是要把此处风景描写的优美。所以一定要用上好词好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