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同步练习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30341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同步练习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同步练习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同步练习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同步练习C卷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9题;共37分)1. (7分)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亦免冠徒跣 _ _ 请广于君_轻寡人与 _ 天下缟素_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_ 且秦灭韩亡魏_2. (3分)慧眼识珠。请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只觉得我的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_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话,慢慢向外走_那手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_3. (5分)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标2处)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4. (2分)读曹刿论战,“夫战”中的“夫”读作_,讲作:_5. (2分)下列关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雷电颂)运用排比和反复,突出表达了屈原呼唤正义力量、摧毁黑暗势力的强烈愿望。B . “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晨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鲁迅故乡),第二个“圆规”比喻杨二嫂,表现了她的尖酸刻薄,表达了“我”对她的厌恶之情。C . “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王鼎钧那树),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树以人的特征,生动地描写了老树遭受砍伐的悲惨情景。D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运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用具之美和酒菜之贵,突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苦闷。6. (2分)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王视晏子日:“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日:“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日:“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A . 晏子避席对日 避:躲开B . 其实味不同 实:果实C . 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同“嬉”,开玩笑D . 寡人反取病焉 病:辱7. (8分)组下列文字注音榻_擘_谕_谒_箧_杵_臼_戮_8. (6分)解释句中加线的词。旋闻垂帘之谕。_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_吾与足下分任之。 _谋救皇上,事卒不成。 _卒不去,故及于难。_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_9. (2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句出自( )A . 康有为B . 谭嗣同C . 刘光第D . 杨深秀二、 能力提升 (共14题;共78分)10. (5分)从送东阳马生序这篇课文中找出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11. (5分)翻译下列句子。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2. (20分)翻译下面句子。(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13. (5分)指出下面句子表达的语气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呜呼烈矣!14. (2分)与“吾已无事可办”内容相关的一是 “_,_”15. (1分)写谭嗣同英勇就义场面的一句是“_”16. (5分)狱中题壁,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17. (5分)课文写光绪破格提拔谭嗣同有什么作用?18. (5分)政变发生后谭嗣同做了哪些事?19. (5分)谭嗣同为什么不肯逃亡?20. (5分)谭嗣词对中国的变法持什么观点?请引用谭嗣同的语言分析。21. (5分)谭嗣同为什么自己甘愿赴死却劝说梁启超逃亡日本?22. (5分)“呜呼烈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3. (5分)谭嗣同临刑前说“吾有一言!”,根据本文内容想一想,谭嗣同要说的话可能与哪一句内容相关?三、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0分)24. (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不有行者, 无以图将来; 不有死者, 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1)从文中看,谭嗣同是对变化变法失望而悲观准备赴死的吗?(2)对谭嗣同的变法思想你如何评价?四、 拓展阅读 (共1题;共15分)25.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可以调素琴 无案牍之劳形(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选文结尾作者提到了“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意是什么?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9题;共37分)1-1、2-1、3-1、4-1、5-1、6-1、7-1、8-1、9-1、二、 能力提升 (共14题;共78分)10-1、11-1、12-1、12-2、12-3、12-4、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三、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0分)24-1、24-2、四、 拓展阅读 (共1题;共15分)25-1、25-2、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