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1719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B . 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C .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D .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这个走shu_,穿着红袄,已经捉到他,还预备着细细的收拾他。所谓的画家却大多数是些骗子狂徒,只会向附庸风雅的愚人zh_取钱财而已。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shu_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mi_ ,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3. (1分)古诗文填空。 (1)此夜曲中闻折柳,_。 (2)_,百般红紫斗芳菲。_,惟解漫天作雪飞。 (3)独坐幽篁里,_。 (4)士别三日,_。(孙权劝学) (5)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的逢入京使) (6)木兰诗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_,_。 (7)古往今来,诗人们以诗词的形式,歌咏祖国大好河山,赞颂爱国历史人物,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抒发个人报国之志,请写出与爱国题材有关的连续两句:_,_。 四、 名著阅读 (共2题;共3分)4. (2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怞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那妖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那猴才跳下崖,撞入洞里,脱了妖衣,整一整锦直裰,束一束虎皮裙,执了铁棒,径出门来。慌得那群猴拦住道:“大圣爷爷,你往那里去?带挈我们耍子几年也好。”行者道:“小的们,你说那里话!我保唐僧的这桩事,天上地下,都晓得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他倒不是赶我回来,倒是教我来家看看,送我来家自在耍子。如今只因这件事,你们却都要仔细看守家业,依时插柳栽松,毋得废坠,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功成之后,仍回来与你们共乐天真。”众猴各各领命。(1)选文中的妖精是_。 (2)结合文段,谈谈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3)联系整部作品,说说孙悟空是因何事被逐回花果山的?小说中孙悟空还被唐僧逐回两次,试概括其中一次逐回的起因、经过、结果。 5. (1分)名著阅读。现在我在岛上已有了两个“庄园”。一处是我的小小的城堡或帐篷,四周建起了围墙,后面是一个岩洞,岩洞已扩大成好几个房间。其中有一间最干燥最宽大,里面放满了我用陶土烧制成的大瓦缸这段文字选自英国作家_写的长篇小说_选文中的“我”在岛上搭建房屋、烧制陶器、_、_等,奇迹般地生活了28年。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6.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所有成就都不及你在我身边那场灾难,来得突然,且气势汹汹,连让她喘息的机会都没有。从发病到医院下发死刑宣判,不过短短的一周时间。癌症晚期,几乎没有治疗的意义,最长还能活两个月医生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支冷飕飕的箭,直射她的心窝。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想了整整三天三夜。第四天,她带着从北京买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中药包坐上了飞往老家的航班。虽然已经放弃了治疗的打算,可她得给母亲一个交代。带着满身的疲惫与委屈,她敲开家门。她原以为母亲看到她会有满脸的惊讶,却不料母亲只淡淡地打着招呼把她让进屋,然后就在她面前的沙发上坐了下来。“说说吧,发生了什么事?”母亲的声音不高,平静得有些不近人情。“你看看吧。”轻轻地把医生的诊断书推到母亲面前,她到底还是哭了。母亲拿过了那张薄薄的诊断书,看一眼,再看一眼,就轻轻地把它放下了。那一刻,她不敢抬头,不知道母亲脸上的表情,可她却很快听到了母亲清晰有力的一句:“一切等明天再说。”第二天凌晨三点钟,母亲蹑手蹑脚起床,外出。天亮时,母亲带着一个煎药壶从外面回来。药很苦,喝得她直反胃。她摇头说:“不喝了吧。”母亲的脸就沉下来:“喝下去,你还有一分希望;不喝,等着你的只有死亡。而且你还要明白一件事,就算你能活下来,你可能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样子了,你可能会变丑变残。但你给我记着,不管你什么样子,我都要你活着!”隔一天,母亲从外面推回一辆轮椅。她的病情发展得太快,几天前走回母亲身边的她已经不能下床。“看来,你的中药不管用了,我们去试试西医吧。”母亲开始多方打听找最好的医院,筹集她的医药费。一切准备就绪,她和母亲,一起踏上了去北京治病的征途。从最初站在母亲面前到去北京做治疗,不过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那半个月里,母亲内心经历的惊涛骇浪,她在母亲的脸上一点也看不到,甚至没有看到母亲的一滴眼泪。母亲的第一次崩溃,是在她们去北京之后的第一个夜晚。医生得知她已经完全依赖止疼药在支撑时,近乎残酷地对她说:“如果你想治疗,首先要戒掉止疼药;如果不能,光止疼药也能把你毒死。”她得活着,她答应了医生的要求。那一个晚上,她被一波又一波的疼痛折磨得死去活来。母亲哭了整整一个晚上。母亲一次又一次去求医生,让他们给女儿一点止疼药,却一次又一次地被医生拒绝了。这么多年,那是她第一次看到强势的母亲在自己面前哭得那样心碎与无助。开始化疗,疼痛,呕吐,她躺在床上,吃喝拉撒甚至连轻轻地翻一个身也不能。她的病床前,只有母亲,母亲给她喂饭给她洗脸,母亲一夜要为她翻数次身,几乎不能合眼。天气好的时候,母亲还要艰难地把她背到楼下去晒晒太阳。为了哄她开心,母亲甚至到外面的小礼品店重新给她买回毛绒玩具。母亲说,等于再重新生她养她一次。母亲说这些时,她扭过头哭了。陪伴一个新生儿一天天长大,那是一个喜悦的过程,陪伴着病床上三十岁的女儿,母亲面对的却是生死未卜的前途。那年,母亲已经六十四岁。她一直不知道是母亲的坚强最终让死神妥协,还是母亲那份爱最终让上苍感动。被几家医院宣判最多只能活两个月的她,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竟然慢慢好转。半年后,她康复出院。一年后,在母亲的帮助下,她在家乡的城市开了一个8平方米的小店,专卖各种毛绒玩具。不敢确定自己体内的癌细胞会不会再卷土重来,经历过那一场生死劫难,她早已把生死看得很淡。工作的间隙,去健身,去跟朋友们聊天,把自己的经历告诉给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告诉他们,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当然,她做得最多的事还是陪母亲去散步。灿烂又温暖的秋阳下,她和母亲轻轻地走过那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妈妈,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勇敢地活下去吗?”“当然。我会开开心心地活下去。”“妈妈,您看您设计的这些高楼大厦,是不是特有成就感?”“是的。但是妈妈这一生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比不上你走在我身边,这么多的建筑站在街边也比不上你好好活着。你快乐地活着,就是妈妈的骄傲。”她的眼睛湿了,望着天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对母亲说:“妈妈,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做母女。我做母亲,您做女儿。”(1)请品味本文标题的妙处。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怎样理解第段中母亲“有些不近人情”的平静? (4)体会第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7. (20分)非文学作品阅读 谈吃夏丐尊中华民族是善吃的民族。过年了、轮流吃年饭,送食物。新年了,彼此拜来拜去,讲吃局。端午要吃,中秋要吃,生日要吃,朋友相会要吃,相别要吃,只要取得出名词,就非吃不可,而且一吃就了事,此外不必有别的什么。不但活着要吃,死了仍要吃。他民族的鬼只要香花就满足了,而中国的鬼仍依旧非吃不可。死后的饭碗,也和活时的同样重要,或者还更重要。道学家为了死后的冷猪肉,不辞假仁假义,拘束一世。不但人要吃,鬼要吃,神也要吃,甚至连没嘴巴的山川也要吃,有的要吃猪头,有的要吃全猪,有的是专吃羊的,有的是专吃牛的,各有各的胃口,各有各的嗜好,较之于他民族的对神只作礼拜,似乎他民族的神极端唯心,中国的神倒是极端唯物的。俗语说得好,只有“两脚的爷娘不吃,四脚的眠床不吃”。中国人吃的范围之广,真可使他国人为之吃惊,中国人于世界普通的食物之外,还吃着他国人所不吃的珍馐;A.吃西瓜的实,吃燕子的窠,吃狗,吃乌龟,吃狸猫,吃癞虾蟆,吃癞头鼋,吃小老鼠。有的或竟至吃到小孩的胞衣以及直接从人身上取得的东西。如果能够,怕连天上的月亮也要挖下来尝尝哩。 至于吃的方法,更是五花入门,有烤,有炖,有蒸,有卤,有炸,有烩,有醉,有炙,有熘,有炒,有拌,真正一言难尽。如果中国有一件事可以向世界自豪的,那么这并不是历史之久,土地之大,人口之众,军队之多,战争之频繁,乃是善吃一事。中国的菜肴已征服了全世界了。B.有人说中国人有三把刀为世界所不及,第一把就是厨刀。不见到喜庆人家挂着的福禄寿三星图吗?福禄寿是中国民族生活上的理想。画上的排列是禄居中央,右是福,寿居左。禄也者,拆穿了说就是吃的东西。吃最要紧,其他可以不问。吃的重要更可于国人所用的言语上证之。在中国,吃字的意义特别复杂,什么都会带了“吃”字来说。被人欺负曰“吃亏”,打巴掌曰“吃耳光”,希求非分曰“想吃天鹅肉”,诉讼曰“吃官司”,中枪弹曰“吃卫生丸”,此外还有什么“吃生活”,“吃排头”等等。相见的寒暄,他民族说“早安”“午安”“晚安”,而中国人则说:“吃了早饭没有?”“吃了中饭没有?”“吃了夜饭没有?”对于职业,普通也用吃字来表示,营什么职业就叫做吃什么饭。“吃赌饭”,“吃教书饭”,诸如此类,不必说了。甚至对于应以信仰为本的宗教者,应以保卫国家为职志的军士,也都加吃字于上。在中国,教徒不称信者,叫做“吃天主教的”,“吃那稣教的”,从军的不称军人,叫做“吃粮的”,C.最近还增加了什么“吃党饭”,“吃三民主义”的许多新名词。在中国,衣不妨污浊,居室不妨简陋,道路不妨泥泞,而独在吃上分毫不能马虎。衣食住行的四事之中,食的程度远高于其余一切,很不调和,中国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是口的文化。佛家说六道轮回,把众生分为天、人、修罗,畜生,地狱,饿鬼六道。如果我们相信这话,那么中国民族是否都从饿鬼道投胎而来,真是一个疑问。1930年1月中学生第1号(有删改)(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吃”。 (2)联系上下文,从划线A、B两处任选一处作批注(可品析、可质疑。可引发思考等)。 批注C:此处由生活引向国事,批判看似委婉,实则辛辣,投机政治家们看了,会出一身冷汗!(3)“中国”一词在文中出现十几次。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反复强调“中国”一词的用意。 (4)文章开篇提出:“中华民族是善吃的民族。”请细读上文并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一份土豆烧鸡,一份糖醋鱼,一份油麦菜,一碗鸡蛋羹,外加二两米饭,这是某校女生晓燕独享的美味。但晓燕只吃了一点儿就完事了:一鸡肉和鱼肉各吃了两块,土豆还剩下一大盘,油麦菜吃了不到一半,米饭也只吃了一两口。晓燕说:“虽然点一份某也可以吃饱,但是营养单一。饮食要讲究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我从小就养成这样的习惯”摘自大学生食堂浪费现象调查直到有一天,和萍萍一起吃饭时,看见她直到盘于不剩一颗米粒,一星菜叶方才起身。摘自再忆里的“吃”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1分)8. (21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2)两小题。九日寄子约 明皇甫汸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注】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黄河 :代指故乡.羁宦 :离家在外地做官。(1)从首联_ 、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_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如情感,请作赏析。(3)从首联_ 、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_ 。(4)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如情感,请作赏析。七、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9. (5分)根据要求,完成写话。 西湖边上刻有“杭州西湖”四个红字的石碑是游客们合影的最爱,被称作网红石碑。10月1日早上,工作人员发现石碑上多了“平文涛、无砂之禅”七个字。近年来,像平文涛这样在旅游景点乱刻乱涂的行为时有发生,假如你在旅游之中看到这一行为,请你对其进行劝说。要求表达合理、得体,110字左右。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写作就像说话,我们只需要将自己心中想说的话用笔完整地表述出来就行了。在将心中的话写出来之前,我们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将那些纷扰杂乱的思绪捋清捋顺,确定好行文顺序,然后将它们呈现成文字。叶圣陶我有一个习惯:将忽然想的一个感觉上很新颖、很独特的故事随手记在笔记本上。这个故事也许是完整的,也许只是一个开头。有时,连开头都谈不上,只是一个词、一个短句而已,而这些词、这些短句,让我隐隐约约地预感到它们会让我引申出一个不错的故事。曹文轩从小到大,“作文”相伴,读了上述文字,引发了你对“作文”的哪些记忆和思考,请以这样作文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不少于6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1、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3-1、3-2、3-3、3-4、3-5、3-6、3-7、四、 名著阅读 (共2题;共3分)4-1、4-2、4-3、5-1、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6-1、6-2、6-3、6-4、7-1、7-2、7-3、7-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1分)8-1、8-2、8-3、8-4、七、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9-1、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