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教师文化节行知小学阅读沙龙活动记录一.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1620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教师文化节行知小学阅读沙龙活动记录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教师文化节行知小学阅读沙龙活动记录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教师文化节行知小学阅读沙龙活动记录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教师文化节行知小学阅读沙龙活动记录一时间:2013年7月10日 下午7点到9点地点:悠仙美地共读书目:这个社会会好吗熊培云记录人:葛元出席人:6/10签到表葛元余庭玲朱雅婷阮敏周胜琴郭莉唐兴友吴晓燕孔德军何艳丽(林晨)【活动流程】1、 组长询问阅读情况1、 唐兴友结合该作者的另一本书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谈对作者的认识和看法。2、 郭莉谈对本书自序的看法,认为该自序论点明晰,论据充分。二、共读自序1、组长提问一: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1) 吴晓燕我对于“中国梦”的认识,很模糊。2) 唐兴友虚无。3) 郭莉请大家翻到第16页,我认为作者已经在自序的最后揭示了他的“中国梦”:庐山东林寺的对联“自修自持莫道此间非彼岸,即心即佛须知东土是西天”,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讲用心于此生此地,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圆满;这是我的土地,我必让它自由”。4) 周胜琴请看第10页,罗莎帕克斯拒绝让座,特里西亚用摄像机保卫自己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自身的小事开始做起,最终实现了国家“梦”。5) 林晨翻到13页,自由与责任,荷马说,“当一个人成为奴隶时,他的美德失去了一半”。对此,阿诺德补充说, “当他想要摆脱这种奴隶状态时,他又失去了另一半”。我是这样理解的,当他摆脱这种身份时,心里会有怨念,对主人的仇恨,并付出行动,肢体伤害、语言伤害、心理伤害。(葛元补充:怨念转化为暴力时,美德全然失去。注:此处偏离讨论主题)6) 葛元“中国梦”的概念是从哪里来的?不如先去了解一下“美国梦”。请大家看第2页,詹姆士亚当斯说:“美国梦是一种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能够以其天赋与能力来获得他的成就,而且他们的成就也能被其他人认可,无论他们出生的环境和地位的偶然境地如何”。我认为关键词有以下几个:1、社会秩序,梦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一种规范的,被法律条文规定下来的;2、天赋与能力,通过自身所拥有的天赋和付出的努力,来获得成就;3、认可,努力了,获得了,并且被认可了(注: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你的天赋、努力、成就才会被认可?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我认为这是学者对“美国梦”非常好的概括。7) 葛元作者其实在一开始就表述了他的“中国梦”,请大家翻到第1页,“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既安全又有尊严的过节啊,那里有成熟的市场经济、公民社会、多元文化、民主政治,以及持久保障的人权、法治、自由,等等。”在作者提出的这些要素中,你认为哪些是你特别关注的?8) 唐兴友我想谈一谈“自由”,结合我看的上一本书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目前中国在网络上的自由还是相对较宽松的,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中国总体来说,自由还是缺失的。(众人讨论美国政治自由,总统竞选等,组长及时将各位拉回主题)9) 林晨你们都没有提到一点“持久保障的人权”,我们没有人权,哪里有民主、政治、投票权!我们的投票权只是说说而已,无法实现。10) 葛元我们的权利通过什么来得到保障?法律条文,实行法治社会。11) 吴晓燕我不认同,很多时候我们还需要通过道德来调节。12) 郭莉在我读的人心与制度中就提到了美德。(之后再分享)13) 唐兴友我认为法治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媒体曝光大量官员违法事件,法律针对穷人事件,是事实存在的。要我们(在路上)犯一个错误,立刻被交警抓住了;要是当官的,搞不好把交警免职。官员在老百姓的口碑中是很糟糕的。法律对人不平等,执法者执法不严。14) 林晨我来举个例子。(行贿免罚的例子),我认为法治已经遭到了钱的污染。15) 葛元看来大家认为想要实现“中国梦”,最迫切的还是“法治”。、2、 组长提问二:在本自序中,作者认为这个社会会好吗?大家找一找。1) 郭莉作者的观点在自序的最后有表述,我的人生我的土地那一段。在第15页也有,请大家看第4自然段,“这几年来更多的是着眼于将来的建设,希望自己能为这个社会转型播下一些真正的自由与宽恕的种子。”,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他希望大家相信这个社会会好的,并且为之付出努力。他的演讲不仅仅是对当前的形势进行分析,更多的是考虑到以后。2) 唐兴友请大家翻到221页,作者到早稻田大学演讲,讲到中日关系,杀戮的仇恨该怎么消除,作者在最后说,“总而言之,我愿意站在时间一边,站在生命一边。我相信时间可以消灭一切,也可以成就一切。”作者认为,这个社会会好的。3) 葛元我不由想到了杨瑞清校长的一句话,“花苞心态,耐心等待”。4) 林晨15页,“希望自己能为这个社会转型播下一些真正的自由与宽恕的种子”,再跳到32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如果三月播种,九月将有收获,焦虑的人啊请你不要守着四月的土地哭泣,土地已经平整,种子已经发芽,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来完成。”和15页相互呼应,都说到了“种子”和“时间”,把种子交给时间,未来会更好。5) 作者相信,经过时间的洗涤,经过时间的孕育,中国未来会更好。3、 组长提问三:作者是如何看待自身与国家、社会的关系?1) 吴晓燕在我读的篇章里有写到,请大家翻到250页,救赎,个人如何改造社会。标题给了我疑问:个人能不能改造社会?怎么改造社会?你们对这个话题有什么想法?2) 葛元我认为个人改造社会不是一下子,不是全部改造完毕;而是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比如我们老师,要做好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超越合格。每个人都是一个很小的量,每个人都动起来,才有可能改造社会。3) 林晨能,但是为什么社会还是这样呢?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有的是朝好的方向发展,有的是朝坏的方向发展,两个方向就有可能抵消了。4) 唐兴友个人肯定能改造社会,就拿“南京彭宇案”来说,他的确改变了这个社会,“让中国道德倒退三十年”,个人的行为,加上网络、媒体的炒作,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改变了这个社会的风气。“佛山小悦悦”事件也是,只有这位老太太伸出援手,也带给我们很多感动。(中间夹杂对“改造”的不同理解,吴认为改造只能是朝好的方面去发展)5) 周胜琴个人改造社会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是一个人能改变整个社会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改朝换代,但在今天就不太可能了。只有通过每个人一点一滴汇集,才有可能改变社会。6) 吴晓燕题记的这一小段字让我很悲哀,“在历史的社会转型期中,最悲哀的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极度沉默。马丁路德金”,其实现在的社会就是给我这样的感觉,好人就是在沉默,而且是极度的沉默。路见不平不说、不做,社会缺少正能量,所以我看的时候心里充满悲哀。但是我还是要看看作者的观点,在251页,作者认为个人是能改造社会的,“就个体而言,你是社会的一部分,当你发生改变时,意味着社会也随之改变。就社会影响而言,蝴蝶效应积聚。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次微小的改变或者介入,都有可能引发一场摧枯拉朽的小风暴。”所以,个人是可以改造社会的。在后面,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来说个人如何改造社会?我们来把大标题共读一下。第一,以己任为天下,救起你自己。第二,找到你的兴趣与使命。第三,以独立之心,做合群之事。第四,保持一点抵抗的精神,守住自己的良心一厘米。第五,心有所想,身体力行。第六,悲观是卧底,不要活在恐惧里。第七,相信时间。第八,相信人心大势。第九,保持一颗慈悲而宽恕的心。第十,相信因果律,相信你的努力终有报偿。7) 葛元有一些宗教的色彩,比如说“慈悲心”、“因果律”等。8) 吴晓燕其实我觉得这一篇章讲的是“个人如何做自己”,只有把自己改造好了,社会肯定会有所改变。9) 林晨我想谈两点:第四,保持一点抵抗的精神,守住自己的良心一厘米。简单的说,就是不同流合污,守住自己的良心;第九,保持一颗慈悲而宽恕的心。我觉得这两点都很重要。10) 葛元我想谈一谈第八条,相信人心大势。现在好像路见不平,大家都沉默,那如何才能相信人心大势是朝好的方向去发展呢?我如何去相信沉默的大多数呢?11) 郭莉看143页,泰尔戈飞鸟集,“你离我有多元呢,果实呀?”“我是藏在你的心里呢,花呀。”有时候人保持沉默,不是他不想说,可能是社会的制度、道德等大环境限制了他说的自由,有可能说了以后得不到回应,这些顾虑让他不说。12) 林晨但是有所谓的“蝴蝶效应”,一个人开口以后,另外的人就会接踵而至。主要是要有这种勇气,克服心里的恐惧。13) 郭莉最近媒体报道了很多这样的有勇气的人。高考时那个小男生背女同学就医,没考好却有大学愿意录取;前两天报道有一个大学生回家,身体不适晕倒,有警察背他去医务室救治,这个女生表示愿意嫁给他,其实是为了表达感谢之情。我们社会上分为两类人,一种是有名望的人,他们要向社会传递正面的形象。比如习近平主席,可以说众望所归,人们都希望他能有所作为,因为大家都希望这个社会会更好;还有一部分是普普通通的人,这样的底层力量出现得越来越多的话,再加上媒体正面宣传,可以渐渐打消大家的这种顾虑。顾虑是因为什么呢?请大家看146页,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善恶会随着环境变化。整个大环境如果变好了,人的友善的一边会慢慢激发出来。14) 葛元个体的善积累改变环境,环境再去影响更多的人。15) 郭莉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涟漪,在慢慢扩散开。3、 组长总结今天的沙龙活动。4、 组长和组员商议下次沙龙活动的阅读任务及活动形式。(本活动记录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如有曲解发言者表达意思的,请及时与我联系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