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5-6单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1441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5-6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5-6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5-6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17 长城课 型新授课课 时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合作自主教具学具中国地图 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象怎样?(请同学们自由发言)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教师小结: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思考: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1)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2)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3)城台: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3、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4、 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四、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板书设计:远景:像一条长龙城墙:很宽近景:高大坚固 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互相呼应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历史地位:伟大奇迹课堂检测下列词语和“看”有关,请你补充完整:俯游瞭欣仰其中表示从高处往下看,表示站在高处往远处看。教学反思课题17 长城课 型新授课课 时2-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重点难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学法指导合作自主教具学具中国地图 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复习巩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长城的结构特点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长城的?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巩固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万里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她高大(),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长城是由()建造的,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和()。2、给生字注音组词3、抄写课后生词4、比较句子,把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1)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5、背诵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三、回归整体,抒发情感。1画面欣赏:长城风光2抒发情感,赞美长城。四、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课堂检测一、 课文内容我熟悉(根据课文填空)、远看长城,它像,在之间。这个比喻生动地表现了长城的特点。蜿蜒本义指。、本文按观察顺序,先写,再写,然后写长城是,最后指出长城是二、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请用你的语言来赞美长城。教学反思课题18 颐和园课 型新授课课 时2-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学法指导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课件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3、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4、汇报,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昆明湖5、引导、点拨:作者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6、课件出示:聘请导游(怎样才能做好导游)三、再读课文,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按照学生的意见,选择学习内容引入学习描写长廊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廊的美。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2、集中交流: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3、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深入体会、感悟长廊的美。4、引入学习作者描写万寿山的相关段落,体会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万寿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四人小组用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五、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进行语言训练。1、结合课文、参考相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采取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自由组织导游词)2、同伴合作,演导游3、竞聘导游、评价4、学生自由展示课堂检测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带我们走进了的大门,绕过,就来到了有名的。走完,就来到了脚下。登上,站在的前面向下望,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下来,就是。本文是按顺序写的。教学反思课题18 颐和园课 型新授课课时 2-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重点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学法指导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齐读全文。昨天我们领略了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佛香阁的美景,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桥的美景。二、学习课文第四段。1指名朗读第四段。思考,回答问题:(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2)十七孔桥是怎样的?(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并且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教师范读。教师在范读时,要通过表情语气的变化,感情的处理来加以体现。(2)学生模仿练习。(3)指名朗读、齐读。三、默读课文,体会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游览顺序、观察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序。)2运用好过渡句,交待清游览顺序。3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具体。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四、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五、检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课堂检测点球大战(选词填空)美丽美妙美好、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的大公园。、这是一首()歌曲,大家都能喜欢听。、我们的生活多么() 欣赏 游赏、颐和园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今天,我们()了音乐剧龟兔赛跑。教学反思课题19 秦兵马俑课 型新授课 课时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课文内容,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学法指导合作自主教具学具兵马俑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导入新课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三、检查、交流: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2、通过查阅工具书互相交流成语的含义3、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4)写将军姿态。(5)写武士姿态。(6)写骑兵俑姿态。(7)写车兵俑姿态。(8)写弓弩手姿态。(9)写马俑姿态。(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四、精读第二段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2)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作业:抄写词语感情朗读课文课堂检测一锤定音(请在加粗字的正确的读音下面画“”)鸟瞰(gn kn) 披靡(m fi) 征(zhng zhng)战 魁(ku gu)梧火眼金睛蹄()享()乌()缰()拟()啼()亨()鸟()僵()似()教学反思课题19 秦兵马俑课 型新授课 课时2-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课文内容,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学法指导合作自主教具学具兵马俑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复习1、听写词语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二、精读第三段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不仅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威武凝重骑兵俑勇猛善战兵车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拏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3、朗读有关语句。4、学习第10节引读5、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三、齐读最后一段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四、总结课文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规模宏大19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课堂检测添枝加叶(扩写下面的句子)(分)、秦兵马俑是文物。、我和爸爸参观兵马俑。教学反思课题语文园地五课 型新授课 课时4-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读并背诵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交流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感受风景名胜的优美。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体会用熟知的事物来作比照这样写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养成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重点难点.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学法指导合作自主教具学具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通 案个 案一、我的发现、生自由读例句: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分角色读小林或小东的话,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分析比较:自己的发现和小林小东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再读句子,体会:文中句子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使句子更加形象具体的呢?、用熟知的事物来作比照,使人很容易想象出文中描绘的事物的具体形象。、找一找:在已学的课文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试着自己写一写。二、日积月累、生自读对联。、指名学生读对联,师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读好对联。、交流自己对这几幅对联的理解,之后,教师展示对联所描绘的相应的风景名胜的图片。4、熟读背诵。三、宽带网提出要求,让学生课后自己搜集资料,展示资料。四、 课后实践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课堂检测你知道下面的句子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吗?写一写:、“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教学反思课题语文园地五课 型新授课 课时4-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以“保护文物”为题,清楚具体的表达观点。过程与方法目标:讨论交流与集体评议相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重点难点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学法指导合作自主教具学具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通 案个 案口语交际一、 激情引入,揭示话题、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你有什么感受?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二、 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三、 创设情景,模拟交际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四、 课堂小结,表扬激励五、形成书面建议或倡议书。1、学生写建议或倡议书。2、教师巡查,指点建议或倡议书的格式。课堂检测1、我会画请画出长城的垛子,瞭望口和射口,并注上名称。2、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教学反思课题语文园地五课 型新授课 课时4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交流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重点难点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学法指导合作自主教具学具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通 案个 案习作指导与讲评一、创设情景,1、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2、要求:() 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写出并熟悉导游词。二、 交流资料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2、说说你要介绍的最有特色的内容。三、阅读范文,借鉴写法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四、自主完成习作课堂检测一、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用得真好,我能体会到它的好处、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好处:、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好处:二、你能再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吗?教学反思课题语文园地五课 型新授课 课时4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与掌握导游词的写作要点。过程与方法目标:交流与指导相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在习作中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学习导游词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法指导合作自主教具学具精选的范文通 案个 案习作讲评一、课前丰富语言师:把积累本准备好,选择这一主题单元中你所摘录的二、赏析习作师:还记得上次我们的习作主题和习作目标吗?多么欣喜地看完了同学们的习作,每阅读一篇就仿佛有一幅幅美景展示在我眼前。课前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互相探讨,不知你们的感受是否和我一样?(生:针对老师的感受发表看法,在看法中发现习作中的优点。)三、修改习作师: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每次文章写成后,总要贴在墙壁上,进出都要认真看看,随时改定,有时一篇文章改到一字不留。美国作家海明威写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30多遍。认认真真地修改一遍所得到的收获不亚于写一篇习作。师:还记得我们的习作修改歌吗?一圈错字二改词,增删调换灵活使试试着也将你的重点段作一番修改。学生修改重点段后展示交流。课堂检测指名说导游词的写作要点教学反思课 题20.古诗两首课型新授课课时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会写生字,正确理解“西辞”“尽”“唯”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与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具、学具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通 案个 案一、导入:1、你知道哪些关于朋友送别的古诗? 2、为什么喜欢它? 3、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朋友相送的古诗,生读题目。4、解题:谁送谁从哪儿出发去哪里?“之”:去的意思。5、你知道李白和孟浩然是谁吗?6、黄鹤楼在哪儿呢?师生交流,激起同学们对黄鹤楼的向往之情。(出示黄鹤楼、广陵的地理图)二、流利地读诗1、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首诗,特别注意把注音的生字读准。2、认读生字卡片:鹤浩陵辞州孤帆碧惟际每个字读三遍。3、跟好同桌一起再读这首诗,把它读流利。4、认字组词;结合诗中词语,对比古今词义的不同。浩:这里指名字中的一个字;陵:古代多用作地名;孤:联系孤帆来解释;惟:联系惟见来理解。5、再读古诗,注意它的停顿。6、指名读古诗,生评议;(字音、节奏等);再指名读。三、理解诗意1、说说哪些词的意思你不懂,师作上记号。2、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呢?(生自由说) 3、师帮助归纳:老师给大家三条求助方法: 1看课文插图,用心思考;2查学习古诗的工具书; 3求助学习古诗的高手或者求助教室里的老师。4、生开始自主学习,老师也和你们一起学习。5、指名说说自己的收获,比比谁知道的最多。重点词句教师板书。 烟花:柳如烟,花似锦。三月:阳春三月。下:顺流而下。碧空:蓝天。尽:消失。惟见:只看见。天际:天边。6、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的意思。7、老师与学生交流学习体会。老朋友孟浩然辞别了黄鹤楼,在这柳如烟、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坐着船顺流而下去千里之外、繁华的扬州,多想跟老朋友一起去那繁华的扬州城里看看。我站在黄鹤楼上一直看着看着,直到那孤零零的帆影越飘越远,慢慢地消失在蓝天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边流去。8、老师说的跟同学们讲的有什么不一样呢? 9、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四、体会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1、想想作者李白此时的心情。2、用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这首诗。3、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加上动作朗诵这首诗。指名背,生评议,再指名背,齐背。五、布置作业:1、检测本课生字词,读字组词。2、今天你想做什么作业?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课堂检测一、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并写在括号里。 1烟花三月下扬州 ( ) 2孤帆远影碧空尽 ( )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留。”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教学反思课 题20、古诗两首课型新授课课时2-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会写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探究学习教具、学具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通 案个 案一、导入新课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二、指导自读自读送元二使安西1、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悒 客舍 尽 故人(2)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2 、讨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第2题: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引导看注解)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二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瓦楞青青,路边柳色清新如洗。 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 3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 译文: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客舍边一片青翠,柳色嫩绿清新。临别的时候,劝你再喝完这杯酒,向西边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故人!4 、试背这首诗。三、拓展练习。我还知道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我来给大家背一背。课堂检测一、下面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吗?在相同的后面打“”。1故人西辞黄鹤楼 西出阳关无故人 ( )2孤帆远影碧空尽 劝君更尽一杯酒 ( )二、送元二使安西是( )代诗人( )所写。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为好友( )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 )之情。教学反思课 题21.搭石课型新授课课时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7 个生字,会写11 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具、学具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揭题。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书课题。2、质疑,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纷纷提问。生:(1)什么是搭石?(搭石是什么样的?)(2)搭石是做什么用的?(搭石的用途)(3)在什么地方搭石?(4)谁搭石?怎样搭石?师:有这么多问题,我看出来了,咱们班的同学都是些爱提问题的小问号,很聪明,很了不起,不知道这种聪明劲在解决问题方面是不是也这么突出?那好,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 生:读书。师:这可是个好办法。二、整体感知全文。 1.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读明白的地方画上,表扬表扬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上?遇到难题,也可以跟老师交流。开始吧。生开始自由读课文。2、出示词语:脱鞋、挽裤、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学生自由读、个别学生领读、全班齐读。3. 学生合作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作者的家乡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用我们学过的四字词语概括地形容一下。三、个性朗读。 1. 默读课文,哪些句子是你最喜欢的?把它划出来反复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 反馈交流(1)每当上工、下工画一般的美感。随机理解:人影绰绰。还能说说几个描写景色的词语。A找出文中的一句俗语。B说说这句俗语的意思。C你还知道哪些俗语?D师小结:这些由大多数劳动人民创造反映他们生活经验和愿望的定型的语句,就叫俗语,也叫俗话。(2)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随机理解:谴责(3)一排排搭石美好的情感。(4)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溪这就是搭石。随机解决课始问题,刚才同学们都找出了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原因,那么同学们刚刚提出的问题会了吗?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四、小结:同学们,在我们眼里这是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静静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悔、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乡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五、作业。1、抄写你认为难写的生字。2、留心观察自己身边事物,找一找有没有让你感受到美的事。课堂检测听写词语脱鞋挽裤、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教学反思课 题21搭石课型新授课课时2-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体会其中的人性美,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美、感受美。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画面,表演等语文训练手段学习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重点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平凡的事物展示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学习教具、学具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整、走、让、背、过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1一行人“走”石图。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1)读通句子,正音。(2)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小结学法。(3)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石图”的美。(4)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5)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6)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7)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2背老人“过”石图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1)指名读。正音:伏。(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3)指导朗读,运用字理、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4)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五、激发想象,训练表达。1展开想象,试着用“假如,总是,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句话。2写话交流。3升华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课堂检测小练笔:搭石一文的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们很有启发。请你也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教学反思课 题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型新授课课时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奉献精神。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具、学具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课题导入,引入文本1、老师板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2、桥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毛主席曾在一首词中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却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命桥是什么意思?围绕海峡两岸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一齐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求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力求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3、交流初读所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初读课文,你对“生命桥”一词是怎样理解的?4、这座生命桥联接着大陆和台湾,让我们跟随作者手中的笔,一同走进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三、品读课文,深入感悟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完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2、当我们从甜美的梦乡中醒来,打开窗子,灿烂的阳光洒在身上呼吸着带着花香的清新的空气,你会油然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老师范读,请同学们闭着眼睛想像一下:在这样的一个早晨,城市的各个角落会有哪些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呢?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3、换位思考:同学们所描绘的这些画面,使我们感到生活是多么美好,然而这一天,对于小钱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第2自然段,学生用准确词语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4、指导朗读。5、患了白血病,生的希望是如此渺茫,小钱有没有一线希望获得重生呢?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有的同学可能会发出感叹,小钱真幸运呀;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小钱怎么会在台湾找到合适的骨髓呢?在这里我们必须提到一个人,也就是下文所提到的李博士。正是因为有了像李博士这样热心公益的人,还有许多自愿捐献骨髓的热心人,才会使像小钱这样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向他们表示敬意!四、小结激趣,铺垫下文同学们,这场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是否能够成功?小钱最终能否获得新生?海峡彼岸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动魄的故事?下一节课,我们将把镜头切换到宝岛台湾,一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相信你对“生命桥”这个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课堂检测听写词语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彼岸、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教学反思课 题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型新授课课时2-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梳理文章结构,品词析句,感悟作者的叙述特点和表达感情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台湾青年及李博士的高尚品质。难点:理解“生命桥”的含义。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具、学具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回顾旧知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并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到小钱所遭受的不幸,以及合适的骨髓对小钱的重要性。我们在为小钱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为他感到庆幸,因为在海峡彼岸,有一位台湾青年,正无私地为小钱捐献骨髓,来挽救他十八岁的生命。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吧。二、深入阅读文本1、默读36自然段,了解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所发生的一切,请你用一个词来谈谈你的感受。2、为一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捐献骨髓,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待的?学生谈自己感受,老师引导:帮助他人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3、捐献骨髓的事例,并不止这一件,而作者却单单写了这件事,那这件事例有什么特别让人感动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上记号。(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地方以及感动的原因。)这例骨髓移植手术跨越海峡两岸,有着深远意义。抽取骨髓的工作是在剧烈的余震中进行的。4、有那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余震的可怕?找出来读一读。5、同学们,我们可以想像余震每一次发生时的情景:大地颤抖,房屋摇晃,玻璃破碎,人们惊慌失措这一切让人感到多么可怕,而此时,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反应如何呢?课件出示: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6、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呢?学生更深入体会台湾同胞不顾亲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小钱的精神的可贵。7、台湾青年的爱心和骨肉同胞的亲情,伴随着那涓涓流出的骨髓,被带到海峡彼岸,给小钱带来生的希望,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三、点明主题,想像拓展。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次感受“生命桥”一词的深刻内涵。师:你认为这仅仅是一座生命桥吗?课件出示:它还是一座( ) 桥,因为( ) 。学生根据提示,用此句式说出自己的感受。2、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小钱在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后,他的身体一天天恢复健康,苍白的脸也红润起来了,生命之花傲然绽放,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感激。假如你就是小钱,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情感得到升华。3、老师小结。感悟作者的叙述特点和表达感情的方法,内化、积累课文中的经典语言和表达方法。四、布置作业给台湾李博士写一封感谢信。课堂检测一、说说“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的桥。”这话的含义。二、同学们,如果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教学反思课 题23.卡罗纳课型阅读课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感情,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具、学具课文插图通 案个 案一、 导入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师引导,世上只有妈妈好,母亲给我们无微不至的爱,可是有一个我们的同龄人,他的母亲却因病去世了。他的名叫卡罗纳,板书,齐读。二、投影出示学习要求:通读课文,划出生字和词语;卡罗纳失去了母亲,心情是怎样的,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用横线划;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用波浪线划。三、读后交流,说说你读后的感受。1、大家看,卡罗纳虽然失去了母爱,可是,他又得到了什么?交流,板书老师的爱同学的爱长辈的爱2、这些爱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交流,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投影出示表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3、同学交流,口头填表。4、是啊,卡罗纳失去母亲,多么不幸啊,可是,他又是幸运的,有那么好的师长,那么多的好同学爱着他,关心着他。四、情感朗读:1、让我们在爱的奉献这一旋律下,有感情地朗读本文, 注意生字读音及多音字“(号)啕大哭”。2、大家读得可真好!五、引导质疑: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么做呢?相信大家读了这一课,都得到了深刻教育,也会明白在遇到伤心失望的人的时候,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该怎么做。六、课外拓展,投影出示:推荐阅读爱的教育说说你课前收集和阅读的情况,课外继续读完,谈谈感想。七、作业1、摘录好词好句;2、写下自己的感想。板书设计:23、卡罗纳语言 动作 神情老师的爱痛失母爱得到同学的爱(我)长辈的爱课堂检测一、组词遭( )悯( )咛( )咐( )啕( )二、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教学反思课 题24、给予是快乐的课型阅读课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生字,理解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感受。重点难点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具、学具课文插图通 案个 案一、导入课文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想看看吗?(出示)漂亮吗?看得这么入迷,心里在想什么呢?老师今天不但带来了这么多汽车,还带来了一个跟汽车有关的动人故事,题目是“给予是快乐的”。(同时板书:给予是快乐的)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同学们,让我们暂时抛开世俗的纷扰,用心聆听这个感人的故事!(出示) 2、谁来说你此时的心情?3、过渡:带着你们的感动,打开课本,轻声地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内容。4、学生自学 5、全班讨论 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哪两个是主要人物?哪些内容让你感动?(学生自由说)三、 精读课文1、“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指名读。评价指导。(读出“羡慕”)2、女生齐读。男生齐读。同学们认为小男孩会希望什么?3、分角色读。四、总结深化1、过渡: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侯,我真的很感动, 感动于小弟弟的幸福,感动于小男孩的无私,感动于保罗思想的升华。 我把自己的收获总结为这样一句话:(出示)2、学了课文,你们想到了什么呢?拿出小卡片,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3、生书写,小组交流。4、选12个比较优秀的打到电脑上,大家一块儿读。再指名说说自己写的。5、师总结:看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感想,老师感到很高兴,有句话叫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给予别人一丝关怀,一份帮助,同时也获取一份真正的快乐。五、布置作业 尝试给予别人一句关怀、一次援助,哪怕是一个笑容,并将自己的快乐与同学交流。课堂检测给予是快乐的,日常生活钟,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把你的感受和自己的父母、伙伴交流一下。教学反思课 题语文园地六课型新授课课时4-1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