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69794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北省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北省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18 页 湖北省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I 卷 一 选择题 共 20题 共 70分 1 2 分 我国山河壮美 地形复杂 读我国沿 32 N纬线地形剖面图 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序号 表示的地形区分别是 A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C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D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华北平原 2 以下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图 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A B C D 2 6 分 一位网友结合省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给各省区设计了生动形象的图形文字标志 读四省 图形文字标志 回答下列各题 第 2 页 共 18 页 1 图形文字标志与省区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A 川 B 甘 C 闽 D 鲁 2 这位网友设计四个省区图形文字标志的灵感来自于 A 服饰 B 河流 C 饮食 D 民居和建筑 3 6 分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油菜开花日期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油菜花种植区域主要位于 A 湿润区 B 半湿润区 第 3 页 共 18 页 C 干旱区 D 半干旱区 2 造成图示地区油菜开花日期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人为因素 3 不同的温度带内 出产不同的水果 该地区的水果最可能是 A 山楂 B 柑橘 C 苹果 D 鸭梨 4 2 分 下列位于我国第二阶梯的是 A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平原 C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D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5 2 分 下图为沿 106 5 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第 4 页 共 18 页 1 图中甲地形区是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渭河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 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 为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 是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D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 2 分 决定我国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势的高低 D 复杂的地形 7 2 分 图中 该条大河是 第 5 页 共 18 页 A 雅鲁藏布江 B 黄河 C 长江 D 澜沧江 8 2 分 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近十年来 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B 全国各省市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 C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蒙古族 最少的是赫哲族 D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聚居 小杂居 9 2 分 造成下图甲 乙两地同一时刻所示地理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A 离海洋远近不同 第 6 页 共 18 页 B 地形差异大 C 经度差别大 D 纬度差别大 10 2 分 国家统计局 13年 2月 26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 2012 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 132802万 人 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45 7 男性占总人口的 51 5 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 12 14 死亡率为 7 06 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小题 1 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 正确的是 A 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B 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 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 D 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 2 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资源紧缺 劳动力不足 环境破坏 就业压力大 住房困难 A B C D 3 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A 秦岭 淮河 B 黑河 腾冲 第 7 页 共 18 页 C 长城沿线 D 等温线 4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A 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 B 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慢 C 人口基数小 人口增长快 D 人口基数小 人口增长慢 5 我国关于人口问题的国策是 A 控制人口数量 B 提高人口素质 C 实行计划生育 D 晚婚 晚育 11 6 分 下图为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 读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该地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位于南方地区 B 气候湿热 农作物一年收获 2至 3次 C 地降水比 地少 第 8 页 共 18 页 D 地形是造成 两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 2 关于图中河流特点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含沙量大 B 无结冰期 C 自北向南流 D b曲线反映了 河段流量变化特点 12 4 分 读我国黄河与长江水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黄河干流 ABC三处易出现凌汛的是 A 三处均有凌汛 B A和 C处 C A和 B处 D C和 D处 2 关于黄河与长江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黄河与长江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B 两河均有冲积平原 C 两河的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都在上 中游 第 9 页 共 18 页 D 黄河与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 13 8 分 我国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城市是 A 上海 B 武汉 C 南京 D 长沙 14 8 分 读 济南和哈尔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回答下列各题 1 下列关于哈尔滨和济南气候差异的分析 正确的是 A 济南比哈尔滨热量充足 B 济南比哈尔滨冬季漫长 C 哈尔滨比济南降水丰富 D 两个城市夏季气温差异更大 2 根据两地气候资料推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东北平原热量充足 B 制约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不足 第 10 页 共 18 页 C 华北平原春季容易发生旱灾 D 华北平原水 热搭配不合理 15 4 分 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气候类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南方地区 1月份平均气温在 0 以上 因此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B 青藏地区距印度洋较远 身居内陆 因此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C 北方地区受海洋影响小 且纬度较高 因此以草原景观为主 D 西北地区距太平洋较远 海洋气流难以到达 因此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16 2 分 关于长江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 B 宜昌和湖口是划分上 中 下游的分界点 C 水能主要集中在下游河段 D 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被称为 黄金水道 17 2 分 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 从东向西增多 B 从南向北增多 C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D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18 2 分 北京属于干湿地区中的 A 湿润地区 B 半湿润地区 C 干旱地区 第 11 页 共 18 页 D 半干旱地区 19 4分 某同学家住农村 春季金黄色的油菜花令人心醉 夏季绿色的稻田一望无际 去年 棉花又 获得丰收 该同学家乡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辽东丘陵 20 2 分 我国各地形中 面积最广的是 A 平原 B 高原 C 山地 D 丘陵 二 解答题 共 4题 共 14分 21 4 分 2017年春晚北京主会场 哈尔滨 西昌 凉山 桂林 上海分会场 演艺出 东西 南北中 全民大联欢 的年夜 大餐 读我国夏季风的进退与雨带移动示意图和我国部分城市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与我国 mm 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第 12 页 共 18 页 2 我国东部季风区南方的雨季比北方 长 短 降水量比北方 多 少 3 哈尔滨分会场位于 省 舞台展现出 冰城 欢歌 形成哈尔滨 冰城 的主要原因是 因素 4 西昌分会场位于 盆地南侧的川西高原 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 每年 10月至次 年 4月是最佳发射季节 这是因为该地为 气候 冬季多晴天天气 22 3 分 读 中国地形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 地势 呈阶梯状分布 图中地形 D位于 阶梯 有 之称 2 A B E 之间的地形区是 高原 该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严重 3 B 山脉是 它与 1月 0 等温线和 mm 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大体吻合 4 长江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 汛期 长 短 结冰期 有 无 长江上 游水能资源丰富 因此被称为 23 3 分 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第 13 页 共 18 页 1 从图中看出 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 由于战争 疫病等原因 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率 人口增长速度 2 人既是生产者 又是消费者 人口数量的增长应与经济的发展和资源 环境的条件相适应 为 此我国政府把实行 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控制人口 提高人口 24 4 分 最近 30年间 大量粮食从东北输往南方沿海省区 从 南粮北运 到 北粮南运 中 国农业历经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被悄然改变 读中国 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 完成下列题 1 当前 北粮南运 最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运输 2 东北地区土壤肥沃以 土为主 平原面积广大 化水平高 制约东北地区农业 发展的因素是 3 A 省简称是 农作物可 作物熟制 4 C 地与我国血脉相连 当地的闽南话与 省的方言非常相似 第 14 页 共 18 页 5 B 地区近年由粮食输出省区变为粮食输入省区的原因包括哪些 写出三点原因即可 第 15 页 共 18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 20题 共 70分 1 1 1 2 2 1 2 2 3 1 3 2 3 3 4 1 5 1 5 2 6 1 7 1 8 1 9 1 10 1 第 16 页 共 18 页 10 2 10 3 10 4 10 5 11 1 11 2 12 1 12 2 13 1 14 1 14 2 15 1 16 1 17 1 18 1 19 1 20 1 第 17 页 共 18 页 二 解答题 共 4题 共 14分 21 1 21 2 21 3 21 4 22 1 22 2 22 3 22 4 23 1 23 2 24 1 第 18 页 共 18 页 24 2 24 3 24 4 2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