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课外古诗学校课程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88543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课外古诗学校课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课外古诗学校课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课外古诗学校课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嶝小学 学校课程 教案第( 1 )周主 题大风歌一、导入揭题:二、原文展示大风歌 西汉刘邦 d fng q x yn fi yang大 风 起 兮云 飞 扬, wi ji hai ni x gi g xing威 加 海 内 兮 归 故 乡, n d mng sh x shu s fng 安 得 猛 士 兮 守 四 方。 三、课堂活动1、师范读,学生听音,看句子;2、学生自读,能读准音,读通顺句子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4、教师解释诗歌译文大风刮起来了, 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 威武平天下,荣归故乡。 怎样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 5、介绍创作背景汉高祖十二年末平定了英布后,路过家乡沛县,置酒召父老宴,酒酣,刘邦击筑大风歌(即三侯之章)使当地儿童歌唱。他在快乐当中,想起过去自己怎样战胜了项羽,又想到以后要治理好国家,哪儿去找勇士帮他守卫呢?想到这里,十分感慨,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高祖驾崩之后,令沛邑按四季在他的宗庙里歌唱舞蹈。经过惠帝、景帝、武帝三朝,都没有增加什么,只是在乐府里经常练习旧乐章而已。 6、理解诗意,熟读成诵7、男女生赛背8、小组赛背小结小嶝小学 学校课程 教案第( 2)周主 题登幽州台歌一、导入揭题:二、原文展示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三、课堂活动1、师范读,学生听音,看句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学生自读,能读准音,读通顺句子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4、教师解释诗歌译文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5、介绍创作背景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念这首诗,读者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6、理解诗意,熟读成诵7、男女生赛背8、小组赛背小结小嶝小学 学校课程 教案第( 3)周主 题易水送别一、导入揭题:二、原文展示易水送别(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三、课堂活动1、师范读,学生听音,看句子;2、学生自读,能读准音,读通顺句子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4、教师解释诗歌译文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5作品赏析: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这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县,是战国时燕国的南界。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刺杀秦王,太子丹和众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临别时,荆轲怒发冲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义无反顾,勇敢地启程这位轻生重义、不畏强暴的社会下层英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昔时人即指荆轲。没,死亡。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 6、理解诗意,熟读成诵7、男女生赛背8、小组赛背小结小嶝小学 学校课程 教案第(5)周主 题渡汉江一、导入揭题:二、原文展示渡汉江 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三、课堂活动1、师范读,学生听音,看句子;2、学生自读,能读准音,读通顺句子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4、教师解释诗歌译文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5、作品赏析这首诗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6、理解诗意,熟读成诵7、男女生赛背8、小组赛背小结小嶝小学 学校课程 教案第( 4 )周主 题咏风 ( 虞世南)一、导入揭题:二、原文展示咏风 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 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 吹花送远香三、课堂活动1、师范读,学生听音,看句子;2、学生自读,能读准音,读通顺句子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4、教师解释诗歌译文长袖轻飘,大家起舞蹁跹,共歌一曲,歌声绕梁,经久不息。风吹动树枝,影子随之摇动,和风将花香吹送到远方。5、作品赏析太宗的第四子李泰,封为魏王,他作了一首咏风的诗,请陪同的大臣也作一首,所以题作“应魏王教”。风本无形,诗人通过“舞”、“歌”、“枝”、“花”在风吹动下各种动态的描写,使人看见、听到、闻到,生动形象。应制之作,情感常不由境发,除非正好触动心弦。又多为酒肉之宴,颂扬之歌,因而难以看出诗人独特性情。6、理解诗意,熟读成诵7、男女生赛背8、小组赛背9、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风 (李峤) 剪落三秋叶,催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咏 风 (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1、李峤的风中“剪”“催”二字用的极妙,请任选其一加以分析。 2、请分析这两首咏风诗在描写手法上的异同。 【答案】 1、“剪”字巧用比喻,把风喻为剪刀,象剪刀一样扫落秋叶,形象地表现出秋风之迅疾。“催”字为“催促”之意,运用拟人手法,风促花开,暗示春风使万物生长,促发生机。 2、同:均用侧面描写,句句写风而不见“风”字,均借助外在事物表现风,使之具体形象,生动自然。 小结小嶝小学 学校课程 教案第( 6 )周主 题山中一、导入揭题:二、原文展示山中 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三、课堂活动1、师范读,学生听音,看句子;2、学生自读,能读准音,读通顺句子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4、教师解释诗歌译文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5、作品赏析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湿人衣并不是真的衣服湿。原来是山青树绿,翠色欲滴,仿佛沾湿了衣裳。这不是客观的真实,而是情感的真实,(错觉)。6、理解诗意,熟读成诵7、男女生赛背8、小组赛背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