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及试卷分析(人教实验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3391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及试卷分析(人教实验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及试卷分析(人教实验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及试卷分析(人教实验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及试卷分析(人教实验版)(答题时间:120分钟)一. 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愆(qin)期 卜(b)筮 戌(w)时 否(p)泰B. 垝垣(hun) 渐(jin)车 赍(j)钱 陨(yn)落C. 伶俜(png) 朝搴(qin) 自缢(y) 纨(wn)素D. 潺湲(yun) 修葺(q) 木屐(j) 衣袂(mi)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洵美 瘦骨嶙峋 骀荡 贻笑大方 B. 渲染 锣鼓喧天 国事 共商国是 C. 拙劣 相形见绌 磨砺 再接再励 D. 哀叹 唉声叹气 惮烦 殚精竭虑 3.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越人语天姥(指浙江一带的人) 日月照耀金银台(传说金银聚集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眉) 渌水荡漾清猿啼(凄清)B. 名属教坊第一部(唐代官办管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去来江口守空船(来来往往)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江州司马青衫湿(黑色,唐代官职低的服色)C. 王孙自可留(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此指诗人自己)艰难苦恨繁霜鬓(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塞上长城空白许(比喻能守边的将领)素衣莫起风尘叹(白衣,指自身)D. 留恋处兰舟催发(对船的美称)忍顾鹊桥归路(忍不住看)红藕香残玉簟秋(秋天)烽火扬州路(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在的“省”)4. 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文意的一组是( )(1)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 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2)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又时常多雨而少风。(3)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 。(4)好, 是洋唐僧,那就取走吧,王道士爽快地打开了门。A. 简直 并且 品位 既然 B. 而且 并且 品味 虽然C. 简直 而且 品味 既然 D. 而且 而且 品位 诚然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这是跟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B. 杜甫、白居易等人,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乐府”体制,自立主题,创作的诗称为“新乐府”,如“三吏” “三别”等。 C. 词的标题和词牌有严格的区别。标题表明了词所涉及的内容,词牌是与韵相配合的乐调,两者分别表示词的内容和形式。 D.“念奴娇”“沁园春”“水调歌头”“天净沙”“浣溪沙”都是词牌名。二. 文言文阅读博陵李文博,性贞介鲠直,好学不倦。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开皇(隋文帝年号)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捡书史,并察己行事。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愈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给以资费。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然无吏干。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整。道衡为司吏大夫,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遂奏为从事。在洛下,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玄龄谓之曰:“公生平志尚,唯在正直,今既得为从事,故应有会素心。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文博遂奋臂厉声曰:“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今治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皆此类也。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选自新唐书)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 知:了解 B. 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 典:经典C. 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 延:邀请 D. 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 下考:指下等的考核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遂奏为从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 然无吏干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 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捡书史 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D. 论者以此贵之 皆以美于徐公8.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文博才识卓越,被人赏识的一组是( ) 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 恒以礼法自处。 侪辈莫不敬惮焉。 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 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 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A. B. C. D. 9.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文博性情耿直,清正廉洁,虽然很有才能,但是却没有当官的才干,因此外调做官几年都不能升职。B. 文博开皇中为羽骑尉,常在所事帷中披检书史,由于办事很有才干,薛道衡非常器重他,立即提升他为校书郞。C. 李文博的为人操守在当时来说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的。D. 李文博在与房玄龄道别时无所顾忌,敢于对朝廷直言批评。卷三. 翻译与默写: 10.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译文:_ (2)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译文:_ _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题)(1)_,反信谗而齌怒。(屈原离骚)(2)纤纤擢素手,_。(迢迢牵牛星)(3)青青园中葵,_。(长歌行)(4)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出师未捷身先死,_。(杜甫蜀相)(6)_,短歌微吟不能长。(曹丕燕歌行)(7)青青河畔草,_。(饮马长城窟行)1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惊残:惊醒。 故乡: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四.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书法艺术在总体上是一种形式美,它与人品的关系曲折错综、许多性格柔弱的文人却有一副奇崛的笔墨 而沙场猛将的字迹倒未必有杀伐之气。中国传统文人面壁十年,博览诸子,行迹万里,宦海沉浮,文化人格的土纳几乎是一个混沌的秘仪,不可轻易窥探;而当文化人格折射为书法形式时,又会增加几层别样的云霭。 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赵孟頫,他的书法确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却又时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的沉淀。清代书法评论家包世臣说,见到一幅赵孟頫的墨迹,乍看全是赵孟頫,但仔细一看,这个过于纯净的赵孟頫就不可能是赵孟頫。赵孟頫学过二王,学过李北海,学过褚河南,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孟頫只剩了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 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像赵孟頫这么复杂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结构汇聚和深化的结果。已经汇聚、溶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可以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上指认出来,这种现象,与人们平时谈艺时津津乐道的“融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正好相悖。 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融汇百家而了无痕迹”的情况也是有的,主要出现在早期创业者群体中,如王羲之,曾悉心学习过卫夫人的书法,后来又追慕钟繇和张芝,还揣摩过其他许多秦汉以来的碑迹,他自称隶胜钟而草逊张,终于融会贯通而攀上万世瞩目的书学峰巅。要在王羲之的行书中一辨认出他师法过的汉代书家的痕迹,不太容易,但是,当高峰树起之后,他也就成了后世书家不能不继承的遗产。继承者又成了高峰,遗产也就累聚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使代代子孙既富足又惶恐,即使力求创新也摆脱不了遗传的干系。苏东坡算是敢于创新的了,但清代翁方纲却一眼看破,说苏字中最好的仍然是带有晋贤风味的那一种。二王余绪的远代流注,连苏东坡也逃不过。 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不能说完全没有独立的人格,但传统的磁场紧紧地总摄着全盘,再强悍的文化个性也在前后牵连的网络中层层损减。本该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于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互渗于空间便变成一种社会性的认同,互渗于时间便变成一种承传性定势。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生命的发射多多少少屈从于群体惰性的熏染,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请看,仅仅是一支毛笔,就负载了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 (节出自余秋雨文化苦旅。笔墨祭)13. 第段开头说“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其中“这个论断”指什么? 14. 第段末尾说“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请简要说明这种“重要特征”的内容。15. 第段开头说“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这里指什么?为什么说是“可敬可叹”的?请摘引原文加以简要说明。答:“中国文化”这里指_ 说“可敬”是因为_ 说“可叹”是因为_16. 下面是对本文的一些理解,选出符合原文意思的几项( )A. 文品与人品、书品与人品是不完全一致的,其关系曲折错综。B. 傅青主认为赵盂頫的书法有甜媚之弊,但也沉淀着许多前人的风范.C. 包世臣说:“乍看全是赵盂頫。”这个“赵孟頫”和后面的“一种字形”所指相同。D. 文章举苏东坡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要完全摆脱传统的影响很不容易。E. 末段中说:“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华丽的重担”这个比喻的是个人的名和利等等。F. 文章最后说:“请看,仅仅是一枝毛笔就负载起了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一枝毛笔”比喻“书法”,“文人”泛指所有的“文化人。”五. 语言运用题:17.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 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 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物质。答:_18. 下面短文的第二段没有写完,请按要求续写要求:(1)续写的文字,不少于50字;(2)至少有一处要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3)续写后,三段文字要构成一篇内容完整、中心明确的短文。雨伞早年,雨伞没有美丽的色彩。当人们需要的时候,它就张开臂膀,挺身而出,主动承受着风雨,为的是给人们一份温馨。当人们不需要的时候,它就紧缩着身子,悄悄地站在房间角落,甘心寂寞。后来,人们觉得雨伞的外表也应当是美丽的,_。现今,雨伞的心灵和外表都非常美丽。六. 作文(60分)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从“它”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戏园中,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试以“对镜”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800字左右。【试题答案】一. 1. D(A戌x时 B渐jin车 C伶俜png)2. C(再接再厉)3. C(A. 金银台:神仙居住的地方 B. 去来:走了以后 D. 秋:凉意。)4. A(品位:文学作品达到的水平或一个人的修养程度;品味:仔细体会或尝试滋味的意思。)5. D.(“天净沙”是元代曲牌名。)二. 6. B(典:编辑整理)7. C(A前一个“为”是做、当,后一个“为”是谋划;B前一个“然”是却、但是,后一个“然”是这样;C两个“恒”都是常常、经常;D前一个“以”是因为,后一个“以”是认为。)8. D(注意题干中“被人赏识”)9. B(是做羽骑尉时为道衡所知,非常器重他,后来才任校书郞。)三. 10. (1)道衡每次听到他的建议,没有不高兴地听取采纳的。(2)在当时朝政风气不好,世人多行贿贪赃,只有李文博不改变他的操行,评论者因为这一点而敬重他。11.(1)荃不察余之中情兮(2)札札弄机杼(3)朝露待日晞(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5)长使英雄泪满襟(6)援琴鸣弦发清商(7)绵绵思远道12. 答:(1)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 (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总无声”衬“啼杜宇”,而啼声“催成清泪”)。四. 13. 过于纯净的赵孟頫没有了先师们的痕迹,而只剩了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14. 丰富的中国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是割不断、摆不脱的。15. 泛指整个中国文化。 丰富的中国文化遗产累聚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官。 文化个性在传统的总摄下层层减损,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17. A C F(B项“但也沉淀着许多前人的风范”不是傅青主的观点;D项应为“文章举苏东坡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文化的承传性”;E项中所说的“个人名利”问题原文没有论述)五. 17. 18.(后来,人们觉得雨伞的外表也应当是美丽的,)就给它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平时,它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静静地躲在主人的居室里;在风雨中,它则绽放盛开,雨景中也便增添了几分亮丽。(内容,4分;修辞,2分。字数不够,酌扣内容分。评卷时,不必紧扣此答案,有特色的答案酌情加分)六. 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