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人行经济类主观题总结.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25862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人行经济类主观题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人行经济类主观题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人行经济类主观题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简述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答: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原凯恩斯主义的传导机制理论在解释货币政策变动对于经济影响的强度、时间和构成方面存在着不足,他们提出了信贷传导机制理论。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的建立有三个必要条件:第一,至少在一些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公司向银行的贷款与其他形式的公司债务并不是完全替代关系,在公司的贷款供给减少时,它不能完全通过向公众发行债券来弥补贷款的减少。第二,当货币政策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时,必然会影响到银行贷款的供给。第三,假定经济体系存在某种形式的不完全价格调整,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非中性,即可以引起实际变量的变化,对实质经济产生有效的影响。在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上,信贷传导机制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有关货币、债券和贷款三种资产组合的模型,并且在债券和贷款之间不存在完全替代关系。信贷传导机制说认为,由于不对称信息和其他摩擦因素的存在,干扰了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出现了外部筹资的资金成本(如发行债券等)与内部筹资的机会成本之间裂痕加大的情况。这种裂痕被新凯恩斯主义称作“外在融资溢价”,它代表净损失成本。影响外在融资溢价的因素包括贷款人评估,监视和筹集资金的预期成本,以及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借款人对他的未来前景比贷款人拥有更多的信息等。按照信贷传导机制说,货币政策不仅影响到一般利率水平,而且还影响到外在融资溢价的大小。外在融资溢价的变化比单独利率变化能够更好地解释货币政策效应的强度、时间和构成。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有两个渠道可以解释货币政策行为与外在融资溢价之间的联系:1资产负债渠道当借款人所面临的外在融资溢价取决于借款人金融地位时,货币政策就可以通过资产负债渠道进行传导。由于借款人的金融地位影响到他的外在融资溢价,因此也影响到他面临的借贷条件,进而影响到他的投资和生产。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不仅影响到市场利率,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借款人金融地位时,就出现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渠道。2银行借贷渠道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货币政策除了对借款人资产负债的影响外,还会通过商业银行贷款的供给来影响外在融资溢价。由于在大多数国家,银行贷款是借款人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出于某种原因导致银行贷款的供给减少,就会使许多依赖于银行贷款的借款人,特别是中小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去寻找新的资金来源,因此,银行贷款的减少将增加外在融资溢价和减少实质经济活动。当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后,例如,采用公开市场业务减少商业银行的头寸,使商业银行可供贷款的资金数量下降,就会限制银行贷款的供给,通过银行借贷渠道使企业减少投资,收缩生产,减少雇员,产生经济紧缩的效应。他们通过对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在80年代后货币需求越来越不稳定和银行贷款占主要外部资金来源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非常明显。2. 简述人民币汇改重启的影响。(答案版本一来自郎咸平教授观点,答案版本二来自中国外汇网)版本一答:首先,汇改重启是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做出的自主决定。考虑到近期欧元的剧烈波动,以及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比较明显的下降,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已缺乏显著的趋势性升值空间,重启人民币汇改的时机已然成熟。可以预期,未来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仍将在强调“主动、可控、渐进”三性的框架下进行。 其次,人民币汇改重启不是人民币汇率将大幅重估,而是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有利于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汇价水平。 第三,此次汇改重启的重点在于,人民币汇率将更具弹性。尽管每日汇率波动区间没有进一步放宽,仍维系在正负0.5%,但未来在0.5%的区间内,一方面人民币继续跟随美元波动,但幅度较以前更具弹性;另一方面,浮动是双向浮动,不等于单边升值,这有助于帮助中国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 最后,汇改重启表明中国政府对全球经济复苏更具信心,且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调节全球需求方面更加积极主动。 人民币汇改重启无论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是件大事情,将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影响: 首先,人民币汇改重启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目前汇率政策的重点应当致力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培育汇率避险市场,为人民币最终走向完全自由浮动和国际化奠定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该恢复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其次,进一步推进汇改有利于增加就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就业。汇改可以增强国内企业和居民个人用汇及持有外汇资产的便利性、降低兑换成本。 第三,从短期来讲,汇改重启后,短期内人民币若是升值,将对我国部分行业出口带来不利影响,但考虑到不是一次性大幅升值,企业可通过产业升级,进行结构调整来规避汇率风险。从长远来看,汇率浮动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动力和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汇率浮动促使出口从简单加工转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拉长了生产链条,细化了分工,有利于优化资源在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品部门间的配置,有助于引导资源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贸易不平衡和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总的来看,进一步推进汇改对出口和就业的影响利大于弊。 第四,汇改重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汇改重启利好中国股市,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热钱将以各种方式大量流入,从而推高资产价格,短期来看有助于改变中国股市的疲弱局面。但就行业细分而言,有大量美元债务的航空业,原料设备大量进口的造纸行业、石化行业,拥有大量人民币资产的银行业都将明显受益,而纺织等以出口占较大比重的行业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最后,人民币汇改将促进对亚洲贸易以及区内经济增长,同时也会对亚洲货币汇率形成支持。汇改重启不仅消除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未来变化的种种猜疑,表明了我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继续推进汇改以实现互利共赢、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维护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的战略机遇期和国际经贸环境的决心。版本二: 答:解析人民币汇改重启原因、内容和影响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本文将结合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启的原因,并对下一步深化改革具体措施和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了初步展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汇改重启对中资银行的影响,同时提出中资银行应高度关注的12个方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启的原因全球经济总体复苏态势为汇改重启提供了有利契机201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呈现全面复苏的态势:一方面,虽然金融风险并未彻底出清,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最终解决还尚存悬念,但金融海啸已经基本平息,系统性金融危机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也已经微乎其微,国际银行业度过生存性危机并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全球金融体系的能力建设则重回平稳的轨道,全球金融监管的深入改革也正渐次推进。另一方面,虽然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尚未彻底消除,但前期大规模金融救助政策和经济刺激政策已帮助全球主要经济体走出衰退,进入新的复苏阶段,2010年第一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0%、0.5%、5.0%、8.6%和11.9%;根据IMF的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4.2%,大幅高于2009年的-0.6%。全球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这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全球跨境资本流向多元化趋势降低了汇改重启的风险随着实体经济的普遍复苏,全球跨境资本流向的多元化特征进一步显现,不同于以往更多地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当前全球跨境资本倾向于在美国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建立分散化资产组合,以期在分享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利益的同时减小不确定性丛生带来的投资风险。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统计,2010年第一季度美国国际资本流动净额约为92亿美元,实现了连续三个季度的资本净流入。据EPFR(Emerging Portfolio Fund Research,中文全称“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统计,2010年第一季度流入新兴市场债市股市资金总计达188.7亿美元,其中债市流入资金约114.3亿美元,股市流入资金约74.4亿美元。而随着大量资金进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国际黄金原油价格也大幅上涨,截至2010年6月21日,国际黄金现货价格和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为1233.7美元/盎司和77.42美元/桶,分别较一个月前上涨了4.8%和9.59%。全球跨境资本流向多元化降低了人民币汇率由于跨境资本大进大出而宽幅波动的可能性,降低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启的市场风险。美元中短期强势减小了新兴市场货币的升值压力2010年以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和扩散导致美元币值大幅走强,截至2010年6月21日,美元指数收于85.94点,较2009年末上升了10.29%。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实行了实际钉住美元的特殊汇率制度安排,因此年初以来的美元升值导致其被动对一篮子货币升值。根据BIS的数据,2010年5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为119.99点,较4月上升3.36%,自年初以来上升5.49%。实际有效汇率与美元指数的同步上升导致新兴市场货币的升值预期有所下降。升值预期和升值压力的下降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启提供了有利契机。汇改重启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减轻通胀压力目前,中国正处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调整经济结构既是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是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持续性得到增强。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这一任务更加重要和紧迫,正如李克强副总理在2010年6月1日出版的求是中撰文指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两个字上下功夫、见实效”。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浮动汇率可灵活调节内外部比价,有助于引导资源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贸易不平衡和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此外,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还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减少央行被动投放货币的压力,保障物价水平和金融市场的中长期稳定。因此,当前重启汇改是适应中长期经济发展需要和短期宏观调控需要的必要举措。适时重启汇改有利于把握“以我为主”的主动权2010年6月25日至27日,八国集团(G8)和二十国集团(G20)联合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财政巩固与金融业改革是本次峰会的主要议题。在此次会峰会上,G8和G20成员国对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实施的财政刺激政策的退出进行协调,并讨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未来趋势。中国人民银行在本次峰会召开前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方面有利于把握“以我为主”的主动权,坚持汇改的“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保障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多伦多峰会将更多注意力放在财政巩固政策协调的核心议题上,并在合作氛围改善的背景下达成更多有利于全球经济稳健复苏的实质性共识。答案来源:http:/www.chinaforex.com.cn/Default.aspx?TabID=1&InfoID=227253&ctl=InfoDetail&mid=6066&ContainerType=G&ContainerName=_default&ContainerSrc=notitle.ascx论述:最优货币理论及欧元的形成对欧洲和其他国家的意义,此次债务危机对欧元制度的影响。答:所谓“最适度货币区”是指一个区域内国家在货币完全一体化之后拥有一个共同的货币,或保持各国货币刚性的固定汇率制和货币的完全自由兑换,而对区域外汇率实行浮动。“最适度”的核心是保护外部均衡并且能够实现充分就业以及价格稳定的能力;“最适度货币”指的是以替代浮动汇率的固定汇率货币或统一货币;“最适度货币区”强调的是相对于整个动荡国际金融体系而在一定区域内构建的以努力实现内外均衡的相对稳定的货币区。 构成“最适度货币区”的主要条件:1.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2.经济开放度较高。 3.产品生产多样化。4.通货膨胀的相似性。5.政策一体化程度比较高。欧元形成的初衷主要是提升欧洲国家政治和经济地位。二战前,欧洲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曾长期称雄于世界。二战后,欧洲国家的世界地位大幅度下降,随着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欧洲各国越来越希望在政治、经济上联合起来,以达到与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相抗衡的目的。从1958年的欧共体发展到1991年的欧盟,欧洲各国在经济上合作不断加深。相应地,欧盟各国在经济上合作的愿望也越来越强。从经济角度来看,欧元的形成对欧洲意义主要为以下几点:1.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 欧元启动以后,统一货币与统一市场的共同促进无疑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使得欧盟在与其他经济强国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减少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在经济竞争日益全球化、地区化、集团化的大趋势中,统一货币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但对国内市场动荡的冲击仍然缺乏抵御能力。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6年的日元危机,都一度导致欧盟经济增长滑坡、出口下降、就业减少。事实证明,欧盟浮动汇率机制下各自为政的多国货币币值“软硬”不一,利率的差别、汇率的变动等因素都引发过欧盟内部金融秩序的混乱。欧元作为单一货币正式使用后,上述问题将自然会大大得到缓解。 摩根史坦利经济学家费尔斯指出,EMU的计划具持久性,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已经体现出这套体系的优势,以往欧洲地区是无法安然度过这类风暴的侵袭的。 3.简化流通手续,降低成本 欧元的使用,不仅简化了手续、节省了时间、加快了商品与资金流通的速度,而且还会减少近300亿美元的兑换和佣金损失,使欧盟企业无形中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实力。随着欧元地位的上升和欧洲资本市场的发展,成员国的资金成本也会下降,有利于投资和经济增长。 4.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 在欧盟内部尽管统一大市场已经建立,但由于多种货币的存在,使得同样的资源、商品、服务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价格。这种现象如长期存在下去,将扭曲各国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不利于大市场的合理发展。如果实施单一货币,由欧洲中央银行(ECB)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各国的物价、利率、投资利益将逐步缩小差别或趋于一致,形成物价和利率水平的总体下降,居民社会消费扩大,企业投资环境改善,最终有利于欧盟总体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世界各国来说,欧元的形成的意义主要表现为:1. 欧元的建立可以减少国际贸易中数以百亿计的外汇交易费用。2. 欧元的流通也将促进世界各国与欧盟的关系,及向发展中国家投资。欧元启动促使欧盟内部经济政策趋向稳定,其稳定资源优化配置也引发了产业结构变动。这将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影响。3. 欧元的建立也将促进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此次债务危机对欧元制度的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是由希腊债务危机蔓延而形成的。希腊债务危机实际就是希腊政府的债务危机,是政府的开支大于收入,造成政府无力偿还而成的危机。原因有:1、税收制度不合理,偷税漏税很严重。2、财政支出过大。3、政府不能独立发行货币,即希腊政府没有权利用印钞权来制造通货膨胀,间接来提高政府收入。由于希腊是欧元区,投资者因为希腊的危机,进而担心到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体系。故投资者大量抛出欧元(欧元下调),而美圆则相对欧元必然上涨(这是相对的)。 欧元区最大的软肋在于各地区不能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 “最适度货币区”不是真正的“最优”货币区,因为它不仅没有摆脱克鲁格曼所称的“永恒三角”(Eternal Triangle)的羁绊,而且是“永恒三角”的一种体现。“最适度货币区”在“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三者不可得兼的“三元悖论”之下,利害相交取其“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而牺牲“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结果。这里蕴藏着这样一种危险,即出于利害相交,成员国选择“最适度货币区”,也可能依旧出于变化了的利害相交,从而导致“最适度货币区”的解体。 显然欧盟现在正处于这样一种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的巨大矛盾中。一方面匆忙加入欧元区的希腊、西班牙等国家不符合当时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导致了现在南欧地区的债务危机此起彼伏。另一方面统一的货币使这些相对经济上处于弱势的国家不能灵活的运用下调汇率等货币手段缓解国内的危机和极高的融资成本。这无疑是欧洲债务危机久久挥之不去的一大因素。 其次,欧洲各国家独立的财政政策也使欧洲央行在危机出现时不能有效地运用统一的财政政策来进行调控。希腊的债务和美国、日本比差不多,美国、日本没有出现债务危机是因为背后有政府在支撑这个债务,政府来为这个债务做担保,这样的话,投资者都会相信不会出现违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