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与函授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606500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与函授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考与函授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考与函授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及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旨在提高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毕业设计(论文)应能表明学生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毕业设计(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的工作。一、毕业设计(论文)的表述毕业设计(论文)属科技论文,它应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性。就描述对象而论,是指论文只涉及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命题,就描述内容来看,是指它要求文章的论述具有可信性。2、逻辑性。指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推论合理、计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前呼后应、自成系统。3、首创性。对描述内容区别于其他文献的一种特殊要求,是科技论文的灵魂,要求论文所提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以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属性、特点以及运动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而不是对他人工作的复述或解释。二、毕业设计(论文)的类型毕业设计(论文)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研究报告型。针对本学科的某一个专题,有目的地进行调查与考察,试验与分析,或进行相应的模拟研究,得到系统的观察现象、实验数据或效果比较等重要的原始资料和分析结论。原始资料的准确与齐备,往往使它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依据与基础。研究报告的论文占毕业设计的多数。2、计算型。讨论不同类型数学物理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辅助设计及计算机在工程中应用的原理、方法与计算收敛性、稳定性、精确度等分析。3、发明型。阐述发明的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艺、形式或方法的性能、特点、原理及使用条件等。4、综述型。统述型文章的题目比一般科技论文题目笼统,它的写法通常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通过回顾过去,察看现状、展望将来,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启发性的评价与建议。5、论证性。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的基本经济制度与讨论。如对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基础性学科及其他众多匠应用技术性学科的公理、定理、定律、原理、原则或假设的建立、论证及其适用范围、使用条件的讨论。很多实验技术、工程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认证亦可列入本类型。三、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包括选题,围绕选定的题目,查阅有关文献、法规及资料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2、科学研究。确定研究主方法,制定研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搜集文献资料;对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在研究分析资料之后提炼出论点。3、写作阶段。拟定提纲,分步骤进行论文写作。4、结束阶段。主要包括论文的答辩和归档 。四、毕业设计(论文)编写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一律要用A4白纸打印,选用楷体,四号字,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毕业论文不得少于7000字。实习报告不少于4000字。2、论文原稿必须用白纸单面打印,论文宜用A4标准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在书写、打印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左右,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左右。五、毕业设计(论文)编写格式毕业设计(论文)的构成如下:前置部分: 封面 摘要 目录文体部分: 前言 正文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部分(必要时)可增加 附录A 、附录B 1、前置部分(1)封面 封面是论文的外表面,除起保护作用外,它应提供如下信息:专业、准考证号码、设计题目、设计人、指导教师及论文完成日期(详见表1所示)。(2)摘要 摘要的内容应该是概括的、不加解释地简要陈述论文研究的目的与对象特性、观点、方法以及最后得出的主要结论。撰写要求用字准确、阐述简明,切忌空洞议论,尽量避免引用正文中所列出的公式号、图号、表号、或参考文献号,要一气呵成,不分或少分段落,文长以200-500个汉字为宜。摘要完成后,需提出关键词。(3)目录 目录由论文的篇、章、条、附录等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别页排在摘要之后,其目的是便于读者了解论文结构、查找有关内容(详见表3所示)。2、主体部分(1)前言(或引言、绪论)。前言(或引言、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荼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2)正文。正文是论文的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3)结论 正文结束后,结论不仅单独成段落,还须另起一页。结论要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地指出如下几点:A、由对研究对象进行的考察或实验得以的结果所提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B、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难以解决的问题;C、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研究工作的异同;D、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E、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4)致谢 致谢同样也须单独成段落,另起一页,放在结论后面。它是对曾经给予论文的选题、构思或撰写以指导或建议,对考察或实验过程中作出过某种贡献的人员或曾经给予过技术、信息帮助的单位、团体或个人致以谢意。(5)参与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部分。它向读者提供论文中有关引用资料的出处,或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以下为几种常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A、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B、专(译)著:序号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C、论 文 集:序号作者文题见(in):编者,编(eds)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 止页码D、学位论文:序号姓名文题: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E、专 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F、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举 例 如 下:1 张昆,冯立群,余昌钰,等机器人柔性手腕的球面齿轮设计研究清华大学学报,1994,34(2):1-7 2 竺可桢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56-603、附录部分 附录是论文的附件,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向读者提供论文正文中部分内容的详尽推导、演算、证明、仪器、装备或解释、说明,以及提供有关数据、曲线、照片、辅助资料等。六、毕业设计过程(1)确定论文题目以及指导教师;(2)学生直接与指导教师协商撰写毕业论文事项。(3)由指导教师填写设计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收集整理有关设计资料。(4)撰写毕业论文。(5)论文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对论文评阅及提出建议,学生针对指导教师的建议进行修改,直至指导教师同意论文定稿,方可答辩。七、毕业答辩 毕业答辩可分为四个过程A、准备过程:答辩之前要对自己的论文认真分析、确定论文讲解方案,准备答辩所用图、表、简短提纲性说明材料,简明的图、表可以帮助流利地讲解论文及答辩。B、讲解论文:答辩开始,学员面对答辩委员会在给定的时间内(一般为10-15分钟)讲解论文的主要内容。讲解论文时切忌照本宣料,更不要像背书一样背论文,而是要把文中的主要内容及精华部分讲解出来,要做到主要观点清楚,一般来讲,是讲选做此课题的目的,讲利用何种方法、原理去完成研究目的的;是讲取得了何种成果与效益。C、提问:讲解完成论文之后,答辩委员根据论文情况,提出一些问题,要逐条记好,等所有委员提问完以后,再开始回答问题。D、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可按答辩委员们提问的先后顺序回答,也可不按顺序回答,要求回答问题时思路清晰、客观实际、紧扣主题、切忌不着边际,答非所问。表1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毕业论文题目:XXXXXXXXXXXX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学(本科)学生姓名:XXX 准考证号:XXXXXXXXXXXX 指导老师:XXX老师 完成日期:200X年X月表2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毕业实习题目:XXXXXXXXXXXX专业名称:行政管理(本科)学生姓名:XX 准考证号:XXXXXXXXXXXX 完成日期:200X年X月表3目录摘要4目录3第一章 绪论51.1研究背景61.2国内外研究现状71.2.1国外流动人口研究概述81.2.2我国流动人口研究回顾与现状91.3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0第二章 流动人口管理理论及国外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经验启示112.1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概念和范围122.2中国流动人口增长和变化的决定因素132.2.1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增长和变化的宏观决定因素142.2.2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增长和变化的微观决定因素152.3城市流动人口的国际经验与启示162.3.1发达国家人口流动发展的特点172.3.2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发展的特点182.3.3人口流动国际经验的启示19第三章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历史发展及存在的问题203.1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历史发展213.1.1计划经济时期的对乡城人口流动制度安排223.1.2市场导向改革时期乡城人口流动的制度变迁233.2我国现在城市流动人口所面临的问题243.2.1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过多,并且农村人口占大多数。253.2.2以男性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263.2.3流动人口带来交通压力273.2.4流动人口的其他社会问题28第四章 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流动人口科学管理294.1人口流动的合理化的内涵、要求和必要性304.2流动人口的发展战略和管理对策314.2.1流动人口的管理方针324.2.2流动人口的合理导向334.2.3流动人口的宏观调控和行政管理方法34结语35参考文献36致谢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