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末统考试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603613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2010年秋季学期九年级期末测试卷语 文(考试用时:150分钟 满分: 120分)第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2分)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陶渊明饮酒东篱的悠然 xi( )思,李白困居长安的慷( )慨悲吟,杜甫身处茅屋的j( )世情怀,龚自珍辞官还乡的浩荡离( )愁,通过熠熠生辉的、隽永的文字流传永久。A遐 kng 济 l B暇 kng 济 l C遐 kng 寄 l D暇 kng 寄 l2选词填空,准确的一项是( )备选词语:寂静 安静 平静过了半晌,四周依旧是一片死一般的 。我的这位朋友的热烈的握手和简单的告别话,使我的心情很久很久不能 。个个人那么专心,考场上那么 !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那时天还没亮,周围是很 的,只有机器房的响声。A寂静 平静 寂静 安静 B安静 平静 寂静 安静 C安静 平静 安静 寂静 D寂静 平静 安静 寂静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七星山七峰并峙,宛如北斗七星座;七星岩洞内石钟乳千姿百态、蔚为壮观。B独秀峰石刻中有一块从来没有被人发现过的摩崖石刻,上面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字不差的字句。C象山水月洞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形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D关于纪念华夏文明始祖之一的虞舜帝曾南巡到桂林虞山,从秦代开始就建有虞帝庙。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B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C市政府对两江四湖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了:“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D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5鲁滨逊漂流记中有个情节:鲁滨逊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住处后,感到这个暂时栖身的地方不宜久居,他要找一个新的住所。他认为新住所要符合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是( ) 地势要高 有淡水 要安全,避免暴晒,抵御野兽要能望见大海 有小动物,排遣寂寞 有木材,方便造船A B C D 6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等等。如果要你从下面的四副对联中挑选一副送给爷爷,为他祝寿。你认为恰当的一副是( ) A依山傍水景中胜景 坐北朝南画里新居B红梅点点 春意浓浓C福分洋洋如东海 鹤寿悠悠似南山D故人却向书中见 男子要为天下奇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711题(共10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 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7以下各项是对本文的综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这篇驳论文很经典,它思想深刻,语言犀利,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B读了这篇文章,我们能感受到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那种忧国忧民、关心民族命运的热切情怀。C驳论文有它自己的文体特点。无论是立意、结构还是语言,都有不同于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地方。D本文篇幅短小,语言凝练,言简意赅。只是逻辑结构略显松散。8对本文结构层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的逻辑说理,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在反驳对方时从先抓住对方的论点进行批驳,最后盛赞“中国的脊梁”。B第一部分:开头两段,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C第二部分:中间六段,驳斥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为两层,35自然段抨击对方,68自然段歌颂中国人民。D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号召广大人民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9对15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作者先承认对方的论据是事实,只是为了给对方一点面子。B第段中加着重号的“他信力”一词,采用仿词的修辞手法,指相信和依赖其他事物的思想和心态。C第段中加着重号的“自欺力”一词,也采用了仿词的修辞手法,指自己欺骗自己的思想和心态相信和依赖其他事物的思想和心态。D“他信力”是针对“两年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后来只希望国联”的现象而提出的;“自欺力”是针对“信地、信物、信国联、求神拜佛”这些现象提出的;前两种现象改为第三种现象时,可以说他们失掉了“他信”,发展着“自欺力”。10对69段的探究,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的画线句子,是作者在批驳对方的基础上提出的自己的观点。B支撑作者观点的论据是“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和“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C“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D第 段中,“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这两种力量并提,不是为了对比,而是巧妙交代当时的背景。11关于文章语言的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的画线句子,含义深刻,意思是说这些埋头苦干的人、拚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的光耀,连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都掩盖不住,可见其光耀之巨大,光耀之辉煌。B第段中的画线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是反驳论点的关键句。它揭示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作者用一个全称命题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荒谬的。C本文语言洗练,言简意赅,越读越能读出味来。标题采用反问句的形式,内涵丰富,发人深思。D第段中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一句中,“总”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同时也间接讴歌了“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三、阅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第12题(2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2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第卷:非选择题(共96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阅读卷中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第13题(3分)13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3分)答:思想感情: 哲理: 四、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共10分)14在答题卷横线上填入相应的诗句。(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均不得分。)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子曰:“ ,见不贤而自省也。”(论语十则)杜牧的泊秦淮中,运用曲笔,讥讽晚唐统治者荒淫误国的名句是 , 。晏殊的浣溪沙中传诵千古的佳句是 , 。我们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困难,但我们不怕,而且还可以用辛弃疾的书江西造口壁中的名句“ , 。”来激励自己。古诗词中有许多思乡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古诗词 , 。五、阅读文言文捕蛇者说,完成1519题。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几死者数矣 向吾不为斯役 则久已病矣 16.将句子“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 17. 阅读第段中的画线句,回答: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异蛇”之“异”的?(2分) 答: 18.阅读选文第段,用你自己的话说说唐代永州农民的生活状况。(3分) 答: 19.作者在文章结尾说,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请你猜想一下:如果考察民情的高官或者唐朝皇帝看到了捕蛇者说这篇文章,会不会采取措施减轻农民的负担,让人民过上比较安定的生活?为什么?(3分) 答: 六、阅读散文紫藤萝瀑布,完成2026题(15分)紫藤萝瀑布宗 璞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相关链接】本文的写作背景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20标题“紫藤萝瀑布”有哪些含义?(2分) 21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并说一说它的表达作用。(4分)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22课文第7段中有这么一句:“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请思考后回答:为什么紫藤萝瀑布能带走疑惑和痛楚?(2分) 23文中提到“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与文章的中心有何联系?(2分) 24课文结尾写“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一句有何作用?(2分) 25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句话的理解。(3分) 七、综合性学习(共6分)26学习了你是你的船长,班上组织了一场辩论会,就十五六岁的初中生能否成为自己的船长展开辩论,请你作好下列准备:如果你是正方的辩手,请陈述能支持你观点的两个理由。(2分)答: 为你的辩论准备好一个简短的开场白。(4分) 答: 八、作文(50分)27题目:我不认输 要求: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主题明确,有真情实感,尽可能展示自己的个性或独特的感受和见解;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 X或虚拟名称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