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3届高三·十二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精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0279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3届高三·十二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精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2013届高三·十二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精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省2013届高三·十二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精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3届高三十二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精校word版)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2013年3月9日下午考)打印整理:永州一中 刘小忠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成语或短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共商国是 暗度陈仓 暴殄天物(tin) 斗转参横(shn) 钟灵毓秀(y) B优柔寡断 鸠占鹊巢 东风骀荡(di) 乳臭未干(chu) 纤尘不染(xin)C一幅对联 隔靴搔痒 栉风沐雨(zh) 日臻完善(zhn) 舐犊情深(sh) D稗官野史 明火执杖 为虎作伥(chng) 佶屈聱牙(j) 俾众周知(b)1.A ( B 乳臭未干xi; C ,一副对联; D ,明火执仗。)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并在叙述和描写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深感震撼。 B在那个完全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旧时代,张大伯因无儿无女,晚年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到头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一路走低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天香写一个上海士绅家族几代人声色犬马的生活,并引出其女眷所习的“天香园绣”,是流传沪上的又一“传奇”。2 . D(A楚楚动人:形容女人打扮得漂亮,姿态娇柔,能打动人。使用对象错误。 B 马革裹尸: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战死疆场的无畏气概。不是“死得很惨,死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的意思。误解词义。 C 火中取栗:指受人利用冒了险,结果白吃苦头自己还没有得到好处。这里用来形容消费者,明显是望文生义。D 声色犬马:形容寻欢作乐、腐朽的生活方式。可用作定语,含贬义。这里使用正确。)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于那些指责这一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B学生冒雨为撑伞的领导表演节目、在阳光底下暴晒夹道欢迎领导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的教育者要深刻反思这些事情是由于什么深层原因所造成的。 C异地高考是一项有利于打破教育地域特权、维护社会公正的改革,它不仅免去了部分考生的奔波之苦,更可以消除当前高考制度中蕴含的户籍歧视。 D蛇年春晚主持阵容打破了惯常的“三男三女”组合模式,改用“四男两女”组合,刻意拉大了主持人的年龄跨度和风格搭配,亦庄亦谐,新颖活泼。3. C ( A 成分残缺,删去“对于”和“的人”,在“那些”后加“人”。 B “由于什么深层原因所造成的”句式杂蹂,可改为“由什么深层原因造成的”或“由于什么深层原因”。 D ,搭配不当,“拉大”不能搭配“风格搭配”。) 4下面八句诗是晚唐时期湖南籍诗人李群玉的五言律诗岳阳春晚中的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去翼灭云梦 寂寞对汀洲 不觉春物老 云沙鹧鸪思 来帆指昭丘块然湖上楼所嗟芳桂晚风日沅湘愁 A BC D4.B (根据律诗偶句押韵,巾间两联对仗的特点确定为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管仲论来源:www.shulihua.netwww.shulihua.net宋苏洵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 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霸莫盛于桓、文,(晋)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选自古文观止岳麓书社,有删改)【注】竖刁、易牙、开方:齐桓公宠幸的三个近臣。管仲死后,这三个人共同专权。桓公死后,诸子争位,竖刁与易牙等杀害群臣,立公子无亏,太子昭奔宋,齐国因此发生内乱。四凶:旧传共工(古代的世族官)、罐兜(人名)、三苗(古族名,这里指其族首领)、鲧(人名)为尧时的四凶。少正卯:春秋时鲁国人。灵公:晋灵公,晋文公之孙。孝公:齐孝公,齐桓公的儿子公子昭。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 攘:排斥 B其祸蔓延,讫简公 讫:至,到 C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 絷:拴,系,捆住 D而义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漫不足信也 逆:违背5.D (逆:预先。)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C 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臣诚恐见欺于王之负赵D 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 作师说以贻之6. D ( A 代词, 的人; 助词引出判断。 B 代词,他; 动词,到。 C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因果。 D 均为连词,来。) 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 B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所致;并批评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自代为“不知本”。 C针对管仲临死前不荐贤者的举动,作者认为天下不可能没有贤者,而管仲没有像史进蘧伯玉,萧何举曹参那样推举贤才,是一种严重的失职。 D苏洵尝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管仲这位历史人物,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只是评判管仲的过失,揭示管仲的真面目。7. D (作者其实是借管仲之事强调辅弼之臣当伯乐举贤的重要性借史论今。) 8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0分) (1)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3分) 译文: (2)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4分)译文: (3)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3分)来源:www.shulihua.net译文: 8 . (1)灾祸的发生,不是发生在它发生的那天,也一定有它发生的根源和征兆。(采分点:作、于、由兆) (2)即使桓公幸而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或“其他的像他们一样的奸险小人”) ,管仲能一个也不剩余除掉他们吗?(采分点:虽、其余者、悉数、去之)(3)这是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够托付以国家重任。(采分点:是、以为、托国)【参考译文】 管仲做齐桓公的宰相,(使齐)称霸于诸侯,并排斥打击夷、狄等异族,在他一生里,齐国经济富裕,兵力强盛,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三位奸臣)被重用,桓公在宫廷内乱中死去五位公子争抢君位,这灾祸蔓延开来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事业的成功不是成功在成功的那天,一定有它的起因;灾祸的发生,不是发生在它发生的那天,也一定有它发生的根源和征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起于管仲,而说是起于鲍叔。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说是起于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起于管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固然是乱国者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桓公有了虞舜,然后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孔子然后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桓公是什么样的人呢?但是使桓公能够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时,桓公问他承相的人选。当这个时候,我认为管仲将要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回答桓公,可是他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个人违反人之常情不能亲近”罢了。唉!管仲以为桓公当真能够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人如无此三人,就没有人能够满足他的欲望。他起初不重用他们,只是因为有管仲在。一旦管仲没了,这三人就可以弹着帽子,互相庆贺高升了管仲认为自己的遗言就能够捆住桓公的手脚么?那齐国并不担心有这三人,而是担心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个人就只是三个普通人罢了。如果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乏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幸而听了管仲的话,杀掉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一个也不剩地除掉他们吗?唉!管仲可以说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如果他趁着齐桓公询问时,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虽然死了,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不说也可以明白啊!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再强盛的了,晋文公的才能没有超过齐桓公,他的大臣又都赶不上管仲;晋灵公暴虐不如齐孝公宽厚可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文公的余威还能在一百多年里充当诸侯的盟主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君主虽不贤明,但是还有老成练达的大臣存在。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这是一香、也不奇怪的。他仅依靠一个管仲,可是管仲却已经死了。天下并不是没有贤能的人,然而有虽有好的臣子却没有能够使用他们的君主这种情况啊。桓公在世时,竟说天下不再有管伸这样的人才,(这样的话)我不相信。管伸的书里有记载他将死时论及鲍叔牙、宾哥无的为人,并列出他们各自的短处。这是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而且预料自己将死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值得相信。我看史,因为活着不能荐用蓬伯玉和斥退弥子瑕,为此有身后劝谏之事。萧何临死推荐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应该如此啊!国家因一个人而兴盛,一个人而灭亡。资人不悲痛自己的死亡而比虑国家的衰败。因此必须再推选出贤明的人来然后才可以放心死去。那管仲,凭什么可以死掉呢?(二)文言文断句。(3分)9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白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B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哀辞后)C稼轩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D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9. D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夕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同答后面的问题。(8分)村晚 茅塘马上宋雷震 宋贺铸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注】壮图:过去的抱负。忽忽:形容时间的流逝。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落日”意象,你最欣赏哪首诗中的“落日”意象所呈现的意境画面?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赏析。(4分) (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说明。(4分)10(1)示例一:我更欣赏雷诗中的“落日”意象呈现出的意境画面。作者勾勒出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山村晚景图:火红的夕阳好像被山日衔住一样,日影倒映在尚有凉意的池水涟漪中( 2 分)。诗人把池塘、远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呈现出宁谧安适的意境( 2 分)。 示例二:我更欣赏贺诗中的“落日”意象呈现出的意境画面。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秋日黄昏池塘边颜色浅淡的落日场景一个“薄”字,突出了略现寒意的季节特征( 2 分),营造了一种清凉、宁静、恬淡的意境氛围( 2 分)(2)第一首表达了作者对山村自然风光和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 2 分);第二首侧重表达了作者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慨,因而向往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流露出隐退田园之意(2分)。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 ?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 (2)山寺钟鸣昼已昏,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4)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李密陈情表)11(1)心非木石岂无感(2)渔梁渡头争渡喧(3)亦足以畅叙幽情( 4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 -14题。禅与古典诗歌的融合 汉魏以后,由于佛教的传播和禅宗思想的流行,以诗论禅、援禅入诗渐成风气。诗人谈禅,禅师写诗成为雅趣,历代诗人以此相沿成习,诗学与禅义又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禅是天竺之语,全称禅那,公元初随佛教一起进入中国,后成于东汉至南北时期,而兴盛于大唐。佛教从开始被视为一种仙术,到后来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相当重要的学术流派,最终上升为中国人的哲学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体系,禅定之说和禅宗之学功不可没。“禅”在汉语中通常被理解为“思惟修”,亦名“静思虑”。其实,这都是人们提高自身智慧和品德修养的一种通称,也是通过静坐调节身心,超越狭隘的自我的修习方法。禅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修炼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 虽然诗歌属于文学艺术,禅属于宗教,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文化层面,但是二者的内心观念却有互相衔接之处。禅是融合的精神概念,是启迪思想的审美境界的意识。诗是文字中最美妙的言辞,是文中最精彩的华章。禅可以“思惟修”,亦可“静思虑”,定坐可以调养身心,静思可以超越自我之狭隘。 禅融于诗始于唐代。禅在当时诗人中产生广泛的影响,也涌现出了很多擅长以禅入诗、在诗中表现出禅理禅趣的诗人。王梵志、王维等是其代表人物。王梵志的诗见于敦煌残卷,影响甚大,被称为梵志体,内容多为阐释佛家教义,以浅近语言劝人为善。如“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中唐时期的寒山子也写过不少模仿梵志体的诗。甚至宋代理学家的诗也有仿作的痕迹,在“二程”、朱熹,特别是邵尧夫的诗中都可得到印证。来源:www.shulihua.netwww.shulihua.net 禅师为诗,主要是实现了禅对诗的渗透,在诗中表现他们对世界的观察、思考和理解,从而赋予诗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这样,中国诗固有的冲和恬淡的艺术风格就取得了重要地位。唐代,一批包括诗僧在内的山水田园诗人崛起并汇成诗派,是事出有因的。自宋以降,凡是隐迹山林、托足岩阿的诗人,他们的作品有些表现得淡远有味,乃至近于不食人间烟火的,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禅的浸润,直至近代,仍是如此。 在学诗的方法上,宋代诗人严羽著沧浪诗话,主张“妙悟”,并注重诗的意境和韵味,强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也与禅宗注重“顿悟”与妙造自然相吻合。沧浪诗话论诗,运用了禅理和禅语,而且成为诗话的一大特色,给后世以启迪,并为清代的“神韵”“性灵”之说开先河,使得某些诗人的作品也随之而带有禅味了。 从禅与诗人的最终分析着眼,禅宗所专注的应该是如何求道而最终悟道。而悟道的那种最高境界的显示,从根本上说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叙述的,属于不可说之域;禅机要借助诗的语言来表达,诗要表现的极致也似乎就是禅的追求。宋人之所以把赏诗与参禅类比,是由于他们看到了二者在本体的性质、进入本体的过程以及体验到本体的感受都有相似之处。 (选自名作欣赏中旬刊2010年10期,有删改)来源:数理化网12下列关于“禅”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禅是天竺语,是随佛教一起进入中国的仙术,形成于南北朝,兴盛于唐代。来源:www.shulihua.net B禅常被理解为“静思虑”等,因此使得佛教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禅是人们提高自身智慧和品德修养的方法,可以通过静坐调节身心,超越狭隘。 D禅隶属于宗教的范畴,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修炼则讲究由浅入深。12C(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 项,“是随佛教一起进人中国的仙术”错文中说“佛教从开始被视为一种仙术” ,说明“仙术”是当时人们的一种看法,并不是真的仙术。 B 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使得佛教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禅定之说和禅宗之学。 D 项,“修炼则讲究由浅人深”错,原文是“修炼则有浅有深”选项属于故意混淆。)1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些归隐诗人的部分山水诗表现出淡远有味的风格,说明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禅的影响。 B在中国禅宗历史上,产生了一批作禅诗的诗人,他们的诗引譬联类,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内容。 C禅与诗结合,使得一些诗歌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出神入化的意境,含蕴着无法言尽的意味。 D在唐代,禅开始融于诗,王梵志、王维等都比较擅长以禅人诗。后来寒山子、“二程”、朱熹等都曾模仿过王梵志。13A(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 项以偏概全,原文第 段说“自宋以降,凡是隐迹山林、托足岩阿的诗人,他们的作品有此表现得淡远有味,乃至近于不食人间烟火的,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禅的浸润 ”这里有一个时间界限,因而并不是所有的淡远有味的山水诗都受了禅的影响。) 14结合全文,谈谈禅对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4分)14山从诗歌的题材和内容发展看,以禅入诗丰富了古典诗歌的题材,表现了禅理佛趣,拓宽了诗歌的表现范围。 从诗歌风格的演变来看,禅师为诗,实现了禅对诗的渗透,赋予诗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这样,中国诗固有的冲和恬淡的艺术风格就取得了重要地位。 从学诗的方法来看,“妙悟”成为学诗的重要方法,并注重诗的意境和韵味,这与禅宗注重“顿悟”的思想相吻台(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得 4 分,意思对即可)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 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清唱朱以撒 “那就清唱吧。”她抿了一口茶,站了起来,轻轻走了几步。 这个夏初清凉的夜色里,竹木搭就的简易花架上爬满了我叫不出名的藤萝,缀着纤细的花遥遥垂下。天街仍在盛宴之中,万千星辰。几个人共同怀有的闲逸心情,以至能细语言说,小口品茶。看远处愈发朦胧的山林,还有延伸蜿曲的小径,蓦然觉得,时分已经深浓了。 静下来,倾听。 她唱的是一支江南小曲,清澈婉转,细腻甜润。夜间的宁静,使她的咬字尤其清晰,音色尤其清纯。以前,她都是在台上的,衣饰雍容华贵,身后是一支庞大的乐队,显示着堂皇和厚重。平时她的身材修长高挑,玉树临风,信步而走就有几分艺术气质随着手的摆动散发出来。人在台上,真要让乐队给淹没了,她的真实音色,被乐队奏出的黄钟大吕之声遮蔽了,如果没有清唱,外边的人还真不清楚。 没有附加的、装饰的,一个人的真实,像阳光下的曼陀罗花,骤然张开。 一曲终了,人皆散去。这是我听她唱歌以来,最本真的部分。 这样的机会反而很少。 如果一位歌唱家登台,摒弃乐队的辅助,总是以清唱的面目出现,观众是不能容忍的,似乎即兴、随意,是不能常登大雅之堂的,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演唱。这就像各式饮料,它的主要成分是水,却由于掺入了各种配料,颜色交错杂陈,味道也变得稀奇古怪。事实是,人们乐意弃清澈之水而倾心这些浑浊之液。 宣纸用完了,就上一家店铺去购买,选择其中一种白色宣纸。主人很热情,推荐新到的泥金纸、泥银纸、仿古宣、洒金宣,除了大红色,也有大绿色,各种形制的彩色宣纸横陈,已经把白宣挤到角落边上去了。主人说有颜色的销路不错,字写于上,视觉效果更加明显。我没吱声,还是要了两刀上好的白色玉版宣,扛了就走。我一贯是这样的思路,在白色的宣纸上书写,这是多么自然啊。白色映衬黑色,一目了然,想在其中掩盖、逃避是徒劳的,当然,刻意、造作也会毫不客气地暴露出来。我常常为在白宣上的笔墨破绽而焦虑,却也因此让我知错即改,以至越发走向清劲和雅气。 淡素本身就是趋于单纯和简朴。 淡化素化都难以应对这个社会喜爱浓艳的目光,像是嗜荤嗜腥的人,觉得淡素过于清汤寡味了,因此动用许多加工,使之浓艳和浓酽。“包装”生活中我们越来越多地运用了这个词,每一种有形的物质都染上了包装的丰富色彩,远远超过了这个词的本意。欧洲的著名诗人里尔克在谈起卑微者的财宝一书时,曾经生动地论道:“这是一本忧心忡忡的书。”换言之,“包装”也已经成了让人忧心忡忡的词,在华丽的包装之下,我们对于内在的本质,是相信还是疑窦重重? 最近一次和包装有关的是在武夷山,学生来访,带来上品的大红袍。一个精美的袋子里,是一个精美的盒子,盒子上带着扣。体积骤然大了起来,还有分量的沉甸。为了行程的便利,我一层层打开,接触到内部,是两罐精美的茶叶,便取出放入旅行袋中。他来送行,我把袋子盒子还给他,让他拿回去继续包装别的茶叶,做到物尽其用。包装使物品上升了档次,就像人穿上了高档的礼服。 其实,对我这样的人,毋须如此。 有人找我说事,讲了前两句客套,我就缺乏耐心倾听了。请他直说。少了过程迂回,从速地抵达目的,话语中有了一种坦然。语言的装饰是言说的大害,让人不知有多少是真实可信的,多少是客套无用的。像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我不知道他如何秉笔慢书,琐细而不厌其烦,这里边,有多少是多余而乏味的呢?我少年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土豆加牛肉”,真是语言的典范,不知是谁发明了如此感性的表达带着弹性的筋脉、肌腱的牛肉块、牛排和酥松甘甜的土豆它的学名叫马铃薯,像是快马脖颈上铃铛那么浑圆、丰满。如此饱满的两种生命放在一个大锅里炖,耐心等待着香气从锅盖的缝隙中奔涌而出。这个口号平白地安慰了我辘辘的饥肠,愿意为它付出我的青春。后来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也就不再言说,但是它深深进入了少年的味觉、视觉,不能忘怀。 如果生活真像清唱那么简淡,毋须粉饰,素面、素色,清澈见底,也就离本质未远了。现在我们的视觉、味觉、触觉,在过分装饰的外表下,已经无力辨其真伪。那种在每日喝一杯牛奶,剥一粒鸡蛋都要倚仗仪器的检测,不免过于沉重。一个寻常市民要成长为辨识真伪的专家是不可能的,那样的日子使人过度警觉而倍感疲惫。 海边的小住,看讨海的船泊岸,一筐筐的海鲜卸下,马上被女人勤快的手捞出,杀好洗净,放入锅中清煮、清蒸或者清炖,并不向客人建议红烧、油炸。和鱼虾一同下锅的只是一些去腥的姜,或者调味的葱花,此外再无多余。简单,本来的滋味不至冲淡,将真实地让口舌接纳。就着海风闲谈,心思闲逸。15联系全文,请简析“清唱”的含义。(3分)15 没有伴奏的演唱(l分); 趋于单纯和简朴,而接近本质、本真的形式或内容(回答“简淡,毋须粉饰的生活状态”也可给分)(2分)。 16第二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16作者描写了一幅清凉朦胧的夜色图(1分),营造了轻松闲逸的氛围( 1 分)为后文写“她”的清唱和听众的倾听提供了清雅的背景( 1 分),并借此衬托“她”的音色气质之佳( 1 分)。 17文中说“包装也已经成了让人忧心忡忡的词”,结合全文,请分析原因。(6分)17 包装会掩饰刻意、造作和破绽,使人不能知其错; 包装使得语言变得客套而不再真实可信; 包装使我们的视觉、味觉、触觉在过分装饰的外表下无力辨其真伪,变得警觉而疲惫; 包装使人失去简单冲淡、闲雅木真的享受。(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得满分) 18文中作者说“语言的装饰是言说的大害”,在硬笔书法二题中作者又写道“创作很需要一种散漫的情绪”。结合本文内容,从语言、结构、选材三个方面任选两个方面谈谈作者散文创作的这种无拘无束、自由任意的“散漫”风格。(8分)18 . ( 1 )语言上作者不刻意雕琢,而是按照生活的实际进行叙述。( l 分)如第一段写“她”的动作,三个动词“抿”、“站”、“走”信手而来,不经丝毫修饰,于简简单单之中,自然而清晰地呈现出“她”姣好的身形、动人的艺术气质。最后一段,作者写女人也不刻意于详细的描绘,只是将自己的所看、所听原汁原味地写出来,而女人的勤快、麻利却表现得淋漓尽致。( 3 分)(2)结构上作者自由开阖,行文流转无痕。(1分)开篇由听“她”清唱开始,但并没有因此展开议论,而是信手写到自己购买宣纸的事情,就事论事之后,一句“淡素木身就是趋于单纯和简朴”将谈论的中心由外在形式转移到内在本质上,接连引出武夷山收礼,少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事,不知不觉便到了末段,但作者并无意结尾,颇有雅兴地谈起吃海鲜的事情,然后一句“简单,本来的滋味不至冲淡,将真实地让口舌接纳。就着海风闲谈,心思闲逸”结尾,没有像一般散文在结尾处高谈阔论,肆意抒情,而是戛然而止,余味无穷。可见,作者在行文中极为随意随性。(3分) ( 3 )选材上并没有从大处着眼,而是从小处着手,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随意拿来用。(1分)无论是听歌、买宣纸,还是收礼品、小时候的向往,甚至海边吃海鲜的事,都是生活中极其琐碎的事情,也是我们平时经常碰到的,但是作者能够挖掘其共性,将其组织在一起,给人极其平易之感、亲切之感。(3分) 六、选做题(19、20题任选做一题,12分)19阅读下面选段,同答问题。(12分)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 【注】辟:同“譬”。轫:同“仞”,长度单位,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1)孟子这句话说明了怎样的道理?(4分) (2)联系现实或白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8分)19 (1)孟子的这句话是说做一件事就像挖井,挖得很深还不见泉水,若是停下来,仍然是一口废井(1分)。孟子借此说明持之以恒特别是坚持到底的重要性。锲而不舍,使人成功;中途而废,哪怕是最后关头放弃,也会使人前功尽弃(3分)。(若答做事不可一味蛮干,同样可以得分)(2)现实中很多人意志不坚定,做事很难坚持到底,总是遇到一点点困难就败下阵来。俗话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成功的桂冠不是每个人都能摘取的要想成功必须有始有终,有不达日的誓不罢休的豪情,浅尝辄止的人永远都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坚持住了,就做到了。(若从做事不可一味蛮干的角度答,同样可以得分) 20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标题: 中评社北京2月4日电 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全国3 1个省(区、市)的人大会议相继召开。各省级政府都向当地人大提交了过去一年的经济发展答卷。有记者发现,去年全国各省(区、市)核算出的GDP相加总量达到5769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20 12年初步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51 93万亿元高出576万亿元,相当于多出一个广东的经济总量。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多年。 据介绍,自1985年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地方统计总和一直高于全国的GDP总量,不仅呈现出“l+1 2的局面,而且有递增的趋势。例如,2009年各省GDP之和超出全国268万亿元;2010年各省GDP之和超出全国32万亿元;2010年31省区市GDP超出全国总量35万亿元;2011年31省区市GDP总和超出全国总量46万亿元,而2012年地方GDP之和竟然超出全国576万亿元之多。 有的地方在统计GDP时搞双轨制:“摆政绩时是一个数字,要补贴时又是一个数字”,甚至身兼“百强县”、“贫困县”两个头衔。如果没有扎实的经济发展与民生的改善,表面土的GDP繁荣,非但没有意义,还可能误导宏观决策,挤占民生空间。而有的地方官员还躺在GDP政绩的沙发上沾沾自喜。统计数字注水、GDP层层加码,地区之间互相攀比的现象屡见不鲜。 (1)给这则新闻材料拟一个标题。(4分) (2)自选角度,写一则15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8分)20 . (1)兜不拢:各省GDP总量超全国 5 万余亿(要点:各省 GDP 、超全国) (2)参考要点:各省GDP总量远高于全国统计数据,绝不是统计误差,也不是统计技术差异,主要应是地方官员的政绩观作祟。要挤出统计水分,除了掀统计检查风暴,设计制度补丁以外,修正官员政绩评价体系尤为必要。只有痛下决心改革政绩评价体系,保持对官员政绩考核的连续性,增加民众对官员绩效评价的话语权,让地方政府不单纯对GDP负责,也对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民生福祗、可持续发展负责,才有望修正官员的 GDP 政绩观,逐步摆脱中央与地方 GDP 统计悬殊的尴尬,实现政府职能的华丽转型。(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皆可酌情给分) 七、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最近,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显示,779%的受访者痛感当下社会做好人的成本高。民调揭示做好人的心理成本:“71%的人表示会被怀疑动机不单纯;506%的人认为会被嘲笑。” 一网友发帖:“你没有办法判断别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但你自己可以做一个好人。” 季羡林说过:“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的人就是好人。” 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21【 出题理由与审题提示】 自江苏南京彭宇案被报道之后,关于“救人反被诬陷”的类似报道不绝于媒体,“做好人难”日益成为助人为乐的拦路虎,见义勇为的绊脚石,甚至出现了“没有十万元,不要扶老太”的戏谑之言。不必去追究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的始作俑者,重要的是当下,为改变“做好人难”的现状,每个人应该做些什么。上述材料中,有普通民众为“做好人难”焦虑,有身体力行的做好人者,有国学大师简单朴素的好人标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笔鞭挞丑恶,歌颂善行,为创建“做好人易”的社会环境出谋划策,也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做好人”的践行者。立意角度一:好人原本平凡;做一个好人很简单;好人就在身边立意角度二:为好人喝彩;让法律为好人护航;为好人减负立意角度三:善行唤醒良知;善行是一粒火种,传递善意;寒夜因你而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