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9542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年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年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书弄熟后背这个)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设问术语及应对1、现象、表现“现象”、“表现”俱指情况、史实而言,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如“上引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即要求答出材料中反映的史实。“南朝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即要求答出经济发展的情况。2、体现、反映“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如,“下列19世纪中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历史潮流的有”此题的含义可这样理解:“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个实质,通过“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来“体现”。又如,“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民族关系既有“战乱和分裂”,又有“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且后者是主流,这样的答案,要转几道弯才能组织现来(不是直接能够得现结论的),考生如不能领会此意,何能作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答案?3、说明、表明“说明”,“表明”的含义也相似,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结合论,(这个意义多用“表明“),;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如“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以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94年高考历史第43题最后一问“(恩格斯)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说“表明了什么?”也就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的意思。北大清华状元笔记(衡水毕业生)高考手写笔记2013年5月上旬正式登场,适合2014年高考生使用,敬请期待!如果你想了解最新高考动态,敬请关注“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腾讯微博gaokaoge、微信号80796072,每日为您推送最新高考资讯。4、评述、评价、评论评述就是评论性叙述。评价就是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特指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评述偏重于叙述,评论(评价)偏重于结论。高考中的评论(评价)题,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关键是要准确而又深刻,精炼而又恰当。在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如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评论顾炎武八股之害的观点等。评价和评论历史问题有一套专门的方法,设问呈现:(1)“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评述”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2)评价、评述类设问含有这样的词语:评价、简评、评论、说明、证明、解释、你认为、如何理解、你的看法等。答题模板:(1)评价类历史评价史实(即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是否促进社会或生产力发展)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结论(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是什么或你同意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即你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怎么样”,即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的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5、联系、结合例,“联系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到20世纪20年代英法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试结合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联系”、“结合”意思差不多,字面上说是与之发生关系,实际上则是以之作背景用依据,用以说明或论证或阐述后面的问题。也就是说,题中要求“联系(结合)的内容是次要的,而后面要回答的问题才是主要答案所在。那么前者究竟答不答呢?当然要简明扼要地回答,但重心应放在后面的问题之上。下面再看一例,就更清楚了:“结合13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此题要求答出英国在700年间的“经济”、“阶级关系“、“议会”、“政党政治”四个方面的变化,但前两个方面是次要的,后两个方面是主要的;同时后者以前者为背景、依据,两者有密切联系,而不是毫无关系。因此,此题答题内容虽包括四个方面,但不能分别将四个方面的史实一一列出了事,而必须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先述前两个方面的情况,后述后两个方面的情况,才符合题目要求。6、经验、教训、启示:经验一般指正面的成功的方面;教训一般指反面的失败的方面;启示则二者兼而有之。7、情况、状况情况和状况都是指情形。因此二者基本相同,可以通用。例如:“试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状况”一题就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特点和影响。它们的差异在于情况偏重于动态,状况偏重于静态。因此在题目问情况的时候就要着重答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8、简述、综述、概述简述就是简要叙述的意思。但是历史问答题的题目中如果出现了“简述”二字,就意味着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简单叙述题,如“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二是复合简述题,如“简述明清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措施及影响”三是综合叙述题。如“简述中国古代在医药学方面的主要成就。”综述就是综合叙述。历史问答题中如果含有“综述”二字,就肯定属于综述题。然而,在历史问答题中,综述题直接用“综述”作提示语的并不多,更多的是用“简述”作提示语,有的甚至不用提示语。所以,判断一道问答题是不是综合题,主要应该看全题意思是否以综述作为主要解答方法。综述题和简述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从答案内容来看,简述题只要求叙述一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集中;综述题则要求叙述多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分散。第二,从解答方法来看,简述题主要概括叙述,而且采用的是“详细概括法”,综述题虽然也要概括,但它采用的是“高度概括法”;而且它的主要解答方法是综合。第三,由上述两点就决定了简述题属于普通题或“基础题”,而综述题属于综合题或“提高题”。概述就是概括叙述的意思。概述和综述的意思基本相同。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采用“高度概括法”去叙述。如“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9、效果、结果、后果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结果是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后果是指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从词性上看,效果是褒义词,后果是贬义词。在历史问答题目中,使用效果的不多。最常用的是结果,有时用后果。例如,简述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经过和结果。在这一道题中就不能用后果。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如何?后果怎样?在这一题中用“后果”好。一般情况下,结果可以代替后果。10、作用、影响、意义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影响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意义指的是价值和作用。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问答题中,一说作用和影响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影响从性质看,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范围看,有对内(如国内)影响,有对外(如国际)影响;从时间看,有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如此等等。意义和作用、影响相比较,它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后果、评价、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所以,如果题目问某件事的意义怎样,上面提到的这几点都应该加以考虑.运用范例:例创刊于1923年的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其及时地对国际问题发表的看法、对国际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的深度跟踪报道,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有很大影响,其每期的封面人物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邓小平于1985年9月成为时代周刊当期的封面人物,封面上标题为“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注:图中邓小平画像两侧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人民的生活的对比。一边是革命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请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对图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进行简要评价。解析第一步,审清设问,明确该问要求回答的是“评价”,对象是“图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第二步,套用“答题模板”。(1)“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从材料内容和时代周刊的标题看,其观点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我们的观点是不同意时代周刊的观点。(2)“为什么”,即你的理由是什么。用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本质和相关成就的史实进行说明即可。(3)“怎么样”,分析这一观点错误的根源。答案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不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进行变革。从政治上看,我们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经济上看,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从外交上看,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成效上看,经过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辉煌成果,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是西方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歪曲。尝试运用: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真正属于“家天下”的事例,主要有两项:一为“皇位世袭制”;二为“皇族特权制”。皇位世袭制史称“皇统”。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行嫡长子继承制。如西汉有司请于文帝曰:“子启最长,敦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文帝许之。启为太子,后即位为景帝。“皇族特权制”秦朝建立,李斯主张“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置诸侯不便”。刘邦大封其子弟为九国,占去国土的大半。东汉史学家班固论曰:“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诸侯王都处于半独立状态,君国子民,拥有军、政大权。材料2:说此制(三公九卿制)中有“公天下”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1)官僚制度自秦朝以来,中央官吏不再行世卿世禄制度,而代之以官僚制度(2)皇权的制衡制度主要制衡方式有三种:一为太傅制度;二为廷议;三为法律廷议也叫做朝议、朝会和大议等,是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定期集会议事的一种形式。所议有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救灾、战争等等,参加廷议的官吏有文有武,职位自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侯王、众卿、将军,下至大夫、博士、令长等(3)诸卿的设置和执掌材料3: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郡县制,大小官吏都是来自地主阶级和庶人,这与西周时期的宗法贵族世袭分封制度有根本的不同柳宗元对于这一变化(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十分看重,给予了极高地评价。他在封建论一文中说:两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朝“有叛将而无叛州”,证明了郡县制是一种好的制度。以上材料均摘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1)根据材料1,请你给“皇位世袭制”和“皇族特权制”作简明扼要的定义。(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秦汉开始的选官制度是如何体现“公天下”的。(3)你认为应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材料2中提到的“朝议”制度?(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积极作用。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用文明史观准确理解、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第(1)问应抓住材料1中“宗法制度”“行嫡长子继承制”“大封其子弟为九国”“诸侯王拥有军、政大权”等信息来作答;第(2)问应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的“科举制”等选官制度的变革来说明废除官僚世袭制所体现的“公天下”;第(3)问可以从材料2中关于“朝议”的情况以及参加人员范围广来说明其具有集思广益和减少决策失误的优点,但是最后的决定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朝议”制约皇权是有限度的,故评价应从这两个方面予以说明;第(4)问可结合材料3的观点及所学知识,围绕中央集权制度在巩固国家统一、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简要说明即可。答案:(1)皇位世袭制,是中国古代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由皇帝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制度。皇族特权制,是皇族(皇帝的父母、兄弟、子女等)获得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特权的制度。(2)汉代“察举制”由地方官吏向中央推荐人才,中央予以考察任用;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是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自秦汉开始,选官制度重在唯才是举,打破了官吏世卿世禄制,体现了“公天下”。(3)朝议是皇帝与大臣们集体议政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另一方面,朝议召集与否、朝议的结果采纳与否和采纳的程度如何,都完全取决于皇帝一人,因此,朝议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4)中央集权制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政治文明,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持了社会稳定,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横滨出版的杂志开智录发表了一篇题为“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的文章,文章中写道:“压之愈力,则起之愈骤,自然之理。故北部山东、直隶之人民,日唱外人之侮我,上天亦代为不平,当联络民气,共竭腕力,顺天之命,尽人之责,幸则杜绝列强,不幸亦振起国民排外之思想,此义和团之所由作也。”材料2:孙中山认为,在义和团的排外主义中表现了“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请回答:(1)概述上述材料对义和团的评价。(2)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的观点进行评论。解析:第(1)问由材料1中的,“日唱外人之侮我尽人之责,幸则杜绝列强,不幸亦振起国民排外之思想”以及材料2中的“义和团的排外主义”“其勇锐之气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可知,这两则材料既指出义和团有“盲目排外”的一面,又肯定其有反侵略的民族精神和勇气。第(2)问实际上要求对第(1)问所形成的答案进行评论。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既可以肯定这一观点,也可以否定这一观点,还可以既肯定这一观点的正确之处又指出其不足之处。无论是何种评论,思考时都要结合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背景、斗争目标、历史意义、局限性等,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回答时要结合答题模板:“是什么”你的观点,“为什么”理由,“怎么样结论。答案:(1)指出义和团的“排外主义”,肯定其反侵略的民族精神和勇气。(2)第一种观点:评价是公允和客观的。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背景下,义和团举起反帝斗争的旗帜,是爱国的。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打击了清朝统治,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材料既指出了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又肯定了其历史作用。第二种观点:评价不够客观,不合乎实际。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背景下,义和团虽举起反帝旗帜,但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农民阶级笼统的排外性及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模糊认识。义和团运动未能挽救民族危亡,也未能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材料过高评地价了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地位,没有揭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第三种观点:评价既有合理之处,又有不足之处。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背景下,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统治,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是爱国的。但它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农民阶级笼统的排外性及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模糊认识。材料肯定了义和团的反帝爱国精神,但未能从根本上揭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诏曰:“天下大定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流民复业者各就丁力耕种,毋以旧田为限”七年春正月甲戊,都督佥事王简、王诚、平章李伯升屯田河南、山东、北平是月,平阳、太原、汾州、历城、汲县旱蝗,并免租税五月丙子,免真定等四十二袆府州县被灾田租。辛巳,赈苏州饥民三十万户。癸巳,减苏、松、嘉、湖极重田租之半。六月,陕西平凉、延安、靖宁、鄜州雨雹,山西、山东、北平、河南蝗(蝗灾),并蠲(免除)田租。(洪武十三年)秋八月,命天下学校师生,日给廪膳(指官府发给银粮补助生活)。摘自明史材料2: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摘自孙中山全集材料3:在整个西方国家中,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立法历史最久,实施最早,由于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肆虐,直到本世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才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形成“福利国家”。概括起来,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两大类。在社会保险方面包括:(1)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失业救济在生老病死、伤残孤寡、教育就业失业等各个领域,均有促进、鼓励、保险、赔偿、补贴及救济等各项配套立法。它以社会承担为主,三分之二的开支由具有法人地位的各种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其他三分之一由政府和慈善机构负责。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请回答:(1)依据材料1,归纳明太祖在民生方面的举措。(2)依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孙中山的民生主义。(3)依据材料3,归纳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价。(4)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解析:第(1)问主要根据材料1中的“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流民复业者”“屯田”“免租税”“学校师生,日给廪膳”等信息进行归纳。第(2)问结合答题模板,首先要明确三民主义的性质;其次明确三民主义反映了谁的要求,也就是主体;再次要注意三民主义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第(3)问中的第一小问从材料3中提取信息,根据“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立法历史最久,实施最早”“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两大类”“以社会承担为主”等回答。第二小问要求回答的内容是“评价”,主体是“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由答题模板可知,评价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德国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对人民、对社会、对德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二是从对政府财政和人民及社会的消极影响方面考虑。第(4)问是开放性设问,答案较为灵活,但一定要回答和题目材料紧密联系的内容。答案:(1)举措:释放奴隶为平民;扶助困难人群;鼓励流民复业耕种;实施屯田;减免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租税;学校师生饮食由国家供给。(2)民生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生主义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无法实现,也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辛亥革命因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3)特点:在欧洲最早实行;立法实施;保障范围广泛;以社会承担为主。评价: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或使低收入阶层获得生活、工作上的保障),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促进联邦德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扩大了社会消费,推动了社会生产。但同时,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造成巨额财政赤字,使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使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4)只有关注民生,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民生问题事关社会稳定、政权巩固,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都关注民生问题;要减少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以民为本、保护人民利益;要关注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等。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材料二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身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品特点形成的原因。(12分)(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12分)(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意义: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开创举办世博会的先河;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8分)(2)特点: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有西方色彩。西方: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原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农业文明高度发达,手工业技术精湛;现代化滞后,工业发展程度低;中西文化交流增强。(12分)(3)变化:19世纪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20世纪更关注人类和平、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因: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科技作用的两重性受到关注:冷战凸显对抗的危险;经济全球化,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环境、资源问题;技术革命展示了新的发展前景。(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