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中考中不适应数学考试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8000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中考中不适应数学考试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生中考中不适应数学考试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生中考中不适应数学考试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中考中不适应数学考试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江苏省运河中学 冯君柏笔者曾对所在地的20余所中学的近几年中考数学成绩及中考数学试卷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成绩普遍偏低,总体水平呈下滑趋势,大部分学生在探索性问题、猜测论证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上失分率较高,有点根本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客观地讲,这里面既有原有教育教学理念的问题,也有原有教材体系的问题;既有教师教的问题,也有学生学的问题。本文就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结合初三数学教学实际,加以粗浅的分析和探究。一、成因分析(一)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注意课程改革的进程,对当今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思考1.目前的数学教育教学现状长期以来,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与海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法形成了现今教学的坚不可摧的教育根基,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家庭高度期望与介入;“善于心算”的传统;“熟能生巧”的教育原则;“强调背诵”的学习理念,以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变现为:教学上:重僵化教条的教学模式,学习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繁难偏旧;教学安排一昧地按教材课时,缺乏对教材的优化整合、灵活变通;学习内容的呈现过于形式化,教学环节教条僵化,墨守陈规;学习方式单一,学生缺乏自主探索,缺乏合作学习的时空间;训练方式单一,大搞题海战术;教学手段的采用不根据教材的内容,盲目追求教学工具的先进性,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个性差异的关注。学习方式上:重记忆轻理解;重模仿轻创新;重练习轻应用;重解数学难题而忽略解真实情感中的问题;重答案唯一而轻做题的多样化。基于以上两点,目前绝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呈现以下弊端:数学基础知识扎实但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基本技能熟练但动手能力较弱;基本计算推理技巧强但创造力缺乏;学习态度认真刻苦但易产生厌烦、自卑的心理;对数学的理解停留在考试的层面而缺乏对数学的全面理解。2.当前数学改革面面观(1)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代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信息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经济资源;科学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到来;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强烈,“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全球一体化进程急剧加快,国际间的合作日益加强。这些特征构成了进行数学课程改革的源动力;次之,第三次全教会上,明确了公民素质的新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正确快速地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够进行合作和交流,进行探究性地学习;形成学会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这标志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再者,数学自身的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数学图形的再造理论与物理的结合产生了CT,海湾战争、反恐战争的胜利显示了数学运筹学的巨大威力;概率分析和统计学甄别了红楼梦的作者并非一人;当今的信息传输标志着人们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所有这些推动了数学的课程改革的进程。(2)数学课程改革所渗透的基本理念毋庸置疑,一个理想的数学课程,不仅要包括数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及数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而且还要通过教育达到个人职业的乃至人类整体的目的。如:自尊心的发展、合作意识、合作态度与科学的精神等。新的标准(实验本)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同时新出台的标准向人们展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里的价值并不等于实用,它包涵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的价值;二是在数学自身的发展上有价值;三是对社会发展有价值。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保证有不同层次的发展;数学教育要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并于他们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联系;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进程是学生理解和探索数学的重要途径。(3)数学课程改革对教学的要求显然,与这种全新的理念相适应,教学中必须做到: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重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关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应用意识和能力始终与课程的进展相伴;充分了解你的学生,达到“学科要求、学生终身发展、时代要求”三者的平衡。引导学生“顺应”,达到“同化”。可以想象,一个对于课程改革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依托,他在教学中是不可能达到以上境界的,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教学工作的滞后。(二)对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原则、命题的发展趋势等相关信息缺乏理性的分析和研究,致使初三数学复习的针对性不强,复习方法陈旧,导向失误,高耗低效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与标准相适应,命题发展的总体趋势表象为:几何论证转向考查发现、猜测和探索;代数更多地考查规律意识类;统计由计算向统计过程方向发展。实现了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逐渐形成了“以能力立意,增加思考量,加强对考生创新能力和学习潜能品质的考查”的改革方向,试题的设计体现出“出活题、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发展趋势。命题的指导思想突出三个有利: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也就是说突出个性化,有一定的区分度,层次性明确;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实施,也就是重视“双基”的考查;有利于课程改革,即凸显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中考数学命题的原则突出地表现为:出“活题”,也就是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考查,同时又有助于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思考。“活题”大部分以“能力型”来反映,对于“能力型”试题,它包含三个指标:一是不惟知识面的考查,重在包含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二是试题本身具有思考性;三是内容灵活,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体现在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现实情境。即试题能体现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抛弃繁难偏旧,助长死记硬背、人为编造的试题。二、对策针对以上弊端,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实现“两个突破”(一)实现“课堂教学与标准要求相一致”的突破1.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形象地讲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建造大楼的过程及建造方法,教师应向学生再现建造大楼的脚手架,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去参观整座大楼。2.鼓励学生自主地探索和合作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已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策略。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4.关注证明的必要性、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证明的教学所关注的是:对证明的必要性的理解,对证明基本方法和证明过程的体验,而不是追求所证命题的数量,证明的技巧。5.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现“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向”的突破,训基础、训能力、训素质1、对“双基”的训练和考查重在理解和应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形成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发展创性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训练和考查不能以识记和再认识为重点,而要注重对知识理解和在理解上的应用,不应刻意追求单纯记忆的训练和考查,不应出现单纯记忆型的直接回答式的训练题。如:如果是多项式的一个因式,则等于( )A、-6 B、6 C、-9 D、9本题设计的目的是对因式分解的深刻理解和待定系数法的灵活运用,没有考查因式分解、分解因式的记忆。2、注重对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与综合的训练与考查。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搞清知识间的来龙去脉,做到融会贯通,防止机械记忆。10如:但A在数轴上的对应的数为1(1)请用尺规作图,作出表示的的对应点(2)能不能用尺规作图作出的对应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简要说明作法。这道题将代数、几何中的数轴、勾股定理、尺规作图等知识融合在一起,注重知识综合考查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实践能力。3、减少复杂运算,加强对思维能力的训练。针对中考试题量相对减少,同时没有烦琐运算与证明的趋势,训练中应精心设计训练题,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如:解方程:解:两边都乘以,去分母得:解这个方程得:检验:当时,所以2是增根所以原方程无实数解。请你根据这个方程的特点,用另一种方法解这个方程。这道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解题的多样性,考查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发散性、深刻性和批判性。4、加强探索性、开放性、主观性、猜测归纳性试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创性能力的考查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是数学特点决定的。因为这样的试题,有的需要学生探索解题方法;有点需要探索结论,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如:已知四边形ABCD中,AB=DC,AC=BD,试探索四边形ABCD可能是什么形状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本题由于结论不唯一,条件不完备,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开放性,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5、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抽象出来的数学知识精髓,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同时它对数学思维有着观念性的指导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的思想方法有:消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归纳猜测法、特例法、配方法、分析法、演绎法、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整体思想等。6、加强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训练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从而去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身边有许多事情需要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如: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作用,刹车后还要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我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限速40千米/时以内的弯道上,甲、乙两车相向而行,发现情况不对,同时刹车,但还是相碰了,事后现场测得甲车的刹车距离为12米,乙车的刹车距离超过10米,但小于12米,查有关资料,甲种车的刹车距离S(甲)米与车速X(千米/时)之间有下列关系:S(甲)= ;乙种车S(乙)米与车速X(千米)的关系如下图所示:X(千米/时)S(乙)米6015请就两车的速度方面分析相碰的原因。因为这些问题的背影各异,解答方式灵活多变,能较好的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我们只有在教学中科学规范地贯彻执行标准的基本理念,时刻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使学生学会了思考是否加强了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思维过程的教学,是否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彻底扭转“记题型、对套路”的死板僵化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加强对中考数学试题的分析和研究,并形成理性的认识,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达到初三数学复习针对性强、方法科学、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就一定能够实现中考数学成绩的新突破。(注:本文获2003年江苏省“师陶杯”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