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1讲《地球在宇宙中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中图版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57284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1讲《地球在宇宙中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1讲《地球在宇宙中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1讲《地球在宇宙中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必修1 第二章 第1讲地球在宇宙中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最新考纲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分析解读1.了解八颗行星概况,并能解释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的原因。2.能说出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并能结合实际解释一些天文现象。3.从方向、轨道、速度、周期及绕转中心等方面理解并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4.能在“地球公转图”和“二分二至光照图”上判读节气、晨昏线、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状况。5.掌握地方时、区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以及日界线和晨昏线的判读,学会利用地转偏向力判断自然现象。6.掌握四季的划分,并理解其含义。第1讲地球在宇宙中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宇宙1天体(1)概念:宇宙中不同形态的物质,统称为天体。(2)类型2天体系统(1)形成:邻近天体相互吸引,形成的以质量大的天体(公共质心)为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2)层次总星系方法指导天体系统的概念较多,记忆时易混淆,可按概念外延(概念所反映地理事物的范围)由小到大串联起来记忆: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其中总星系是目前观测到的宇宙部分,但并不是整个宇宙。二、太阳系1组成:由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2八颗行星三、地球1普通性:大小和质量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并不显眼。2特殊性(1)表现: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别是存在着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温度适宜,液态水得以存在地球自身的体积、质量结构和运动特征等特点,为生命活动提供了理想条件(2)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自身条件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几乎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沿各自椭圆形公转轨道和相同方向运行,互不干扰,运行安全。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2)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波长范围0.154.0微米之间分区A区B区C区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3.对地球的影响五、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结构及其太阳活动2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地球气候: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密切相关。(2)影响地球电离层:耀斑爆发发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3)影响地球磁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带电粒子“轰击”高层大气,出现极光。思维拓展太阳活动影响的时空差异(1)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和地球磁场的影响白天较强。(2)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地区的夜晚。考点一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分析1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与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答案A解析地球与行星相比,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具备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考向立意】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分析。【思维过程】阅读题干及图示明确题干中“与行星相比”选择地球上具备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排除“B项中强烈的太阳活动”不利于生命存在,并明确C、D两项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没有关系。【误区警示】题干信息获取不准,调运知识不够是导致失误的主要原因。【预测展望】1分析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特征,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2从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和地球内部条件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3结合最新宇宙探索成果,分析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应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自身条件两方面进行研究。(1)宇宙环境条件条件类型影响宇宙环境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具有近圆性、共面性和同向性特征,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相对稳定,使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繁衍,并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演化(2)自身条件1“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在下图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温度条件 B恒星质量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答案A解析由图中可居住带、恒星质量、行星轨道半径三者的关系,联想地球“可居住”是因为适当的日地距离使得地球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不难得出结论。考点二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布2(2011海南地理)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 B植被少C地势高 D云雨少答案(1)D(2)D解析第(1)题,PAR数据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农业生产潜力越大。读图可知,我国青藏高原地区PAR最大,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第(2)题,读图知,甲地为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加上盆地地形影响,降水丰富,云雨天较多,PAR较小;乙区域位于河套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云雨天少,日照时间长,PAR较大。【考向立意】结合等值线,考查光合有效辐射(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思维过程】结合题干获取信息明确光合有效辐射的含义读图并调运所学相关知识结合选择设问确定正确答案。【误区警示】不能准确获取题干信息,对新型等值线判断不准且不能有效调运所学知识是导致失误的主要原因。【预测展望】分析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影响;结合世界或我国局部太阳辐射分布图,分析其影响因素。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影响因素原因日照时数纬度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地势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天气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年太阳辐射总量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天气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由此可知,山地背风坡太阳辐射强2.太阳辐射分布规律(1)全球的太阳辐射分布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且不同季节表现出的结果并不相同。如图所示(注:图中的横剖面表示的是某一时间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分布情况,纵剖面表示的是某一纬度太阳辐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总体特征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特例分析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2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3)题。(1)下列四地中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A B C D(2)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 B天气状况C昼夜长短 D海拔高度(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A B C D答案(1)A(2)C(3)B解析第(1)题,由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及等值线图的判读原理可推导出,地冬季日照时数为700 h,夏季日照时数为(900 h,1 000 h),冬夏日照时数差为(200 h,300 h)。同理计算出、地的日照时数差分别为(100 h,200 h)、(0 h,100 h)、100 h,因此冬、夏日照时数差最大的是地。第(2)题,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上,西部全年多晴朗天气,冬夏日照时数的差异主要在于昼夜长短的差异。第(3)题,图中四地中不论冬季还是夏季,以地的太阳辐射量最丰富,其次是地,但太阳能电站的建设应靠近消费区,相对地来说,地比较靠近省级行政中心,因此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地。太阳辐射分布图的判读技巧图中处太阳辐射量高于,主要是处(黄土高原)天气晴朗且地势较高;而处(四川盆地)地势低且多阴雨天气。图示区域太阳辐射量由南向北递增。该区域为非洲几内亚湾北部地区,气候由南部热带雨林气候向北过渡到热带草原气候,晴天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减弱。等太阳辐射量线分布图是太阳辐射及其影响的主要考查依据,正确判读等太阳辐射量线分布图不仅是对太阳辐射及其相关知识的主要运用,也是等值线考查的重要形式。在解答该类试题时,应把握以下几点:1正确描述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描述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时,要注意时、空两个方面:从时间上,一般分析其冬、夏季的差异;空间上一般描述其“从向递减(或递增)”、“哪个地区多,哪个地区少”,如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时间上,大部分地区夏半年多于冬半年;空间上,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2正确分析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可从日照时数、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几方面分析。3能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是落实基础、把握规律的前提,例如,分析我国某些特殊地区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和特点,就可以结合表格说明如下:地区太阳辐射对比分析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丰富排除纬度因素,侧重分析:北方地区天气:晴天多,阴雨天少;夏季北方地区昼较长,日照时间长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丰富应从气候的角度侧重分析天气晴朗青藏地区最丰富重点强调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四川盆地贫乏重点分析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雨、雾天多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请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答案(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2)3 600小时甲3 800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 400小时乙2 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年日照时数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第(2)题,从纬度、海拔、天气状况等方面分析年日照时数的长短。一、选择题2011年9月12日,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回答12题。1下列与材料中所说的“橙矮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哈雷彗星2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A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B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很近,只有约35光年C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D这颗行星可能存在着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答案1.A2.D解析第1题,材料中表明,新发现的这颗行星绕转的母星是“橙矮星”,应是一颗恒星。第2题,判断某颗天体上是否存在生命,主要看它是否存在液态水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读下图,回答35题。3图中所示天体系统层次中的最低一级的是()A地月系 B总星系C银河系 D太阳系4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5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没有坚硬的地表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体积和质量很小A B C D答案3.A4.B5.C解析第3题,结合图示与所学知识知,图示天体系统中的最低一级的是地月系。第4题,M居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为类地行星,很可能是水星或金星。第5题,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物质的天体,而M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由于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回答67题。6“蓝月亮”应属于()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7“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太阳 B地球 C行星 D恒星答案6.C7.D解析第6题,“蓝月亮”绕行星旋转,属于卫星。第7题,“蓝月亮”本身不发光,其光照是来自所处天体系统的恒星上的光。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许多现象与太阳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8太阳给地球带来无限生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蕴含的能量是远古生物固定和积累的太阳能B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是人类各种食物的来源C太阳能是地球上水循环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D地球上季节的变化与太阳活动有关9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A人口迁移加快 B风力电厂增产C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答案8.D9.D解析第8题,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显著,它能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提供动力,同时也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能源;地球上季节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运动有关,与太阳活动无关。第9题,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气候的影响,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包括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分布情况见下表。其中可能总辐射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是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根据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纬度60504030200可能总辐射(4.18 kJ/cm2)105128148163172187有效总辐射(4.18 kJ/cm2)41547491X8210.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层厚度 B大气湿度C日照时间 D太阳高度11北纬20地区有效总辐射量“X”的值可能是()A75 B78 C80 D100答案10.D11.D解析第10题,可能总辐射主要受太阳高度影响。纬度愈高,太阳高度愈小,总辐射愈少。第11题,北纬20地带,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晴朗,云量小,有效总辐射量最大。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图为“某地区各月日平均天文辐射随纬度变化图”。读图,完成1213题。12该地区天文辐射受纬度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3导致图中a线数值高于b线数值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和昼长 B地表状况和昼长C太阳高度和纬度 D地表状况和纬度答案12.D13.A解析第12题,由图可知,11月、12月、1月天文辐射随纬度变化曲线图的斜率最大,说明该时期天文辐射受纬度的影响最明显。第13题,从图中各条曲线的分布规律不难看出,a线表示的为4月,b线表示的是10月。4月份太阳直射在北半球,10月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与10月份相比,4月份北半球各地的太阳高度更大、昼长更长,故天文辐射的数值更大。太阳风暴指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的剧烈爆发活动。爆发时释放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据此回答1415题。14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和周期是()A太阳风、黑子,11年 B太阳风、耀斑,14年C日珥、耀斑,11年 D黑子、耀斑,11年15如果太阳风暴强烈,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高速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圈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B高速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圈扰乱地球磁场,使降水增多C高速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圈产生极光,干扰导航D温度高,太阳辐射强烈,影响导航设备正常运行答案14.D15.A解析第14题,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第15题,太阳风暴产生的高速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圈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二、综合题16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八颗行星中,B、D表示的天体名称并说明其结构特征类型。(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试解释说明其同向性的表现并说明其他运动特征。(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试说明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有哪些?答案(1)B:金星。D:火星。类地行星。(2)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运动。近圆性、共面性。(3)A(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解析第(1)(3)题,八颗行星按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运动特征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地球上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如果地球在H行星轨道上运行,因距离太阳太遥远,地球会变成“冰球”。第(4)、(5)题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17太阳能发电是全球各国都非常重视的研究项目。为了充分利用全球的太阳能资源,科学家设想,把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如下图,图中的A、B、C、D、E、F、G、H为世界上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以便在昼夜半球之间调节太阳能的余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地都位于北纬4060之间,试分别说明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2)图中C、D、E、F、G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图中H地(30N附近)位于_(地形区),说明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答案(1)A地处于落基山脉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B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晴天多。(2)位于南北纬2030大陆西岸,都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多晴朗天气;沿岸有寒流经过,加剧了干旱程度。(3)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解析太阳能丰富的直接原因是日照强且时间长,气候干旱、晴天多,这是太阳能丰富的三个主要原因。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还与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少有关。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