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六中七年级导学案语文第一单元编号.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6700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昌六中七年级导学案语文第一单元编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宜昌六中七年级导学案语文第一单元编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宜昌六中七年级导学案语文第一单元编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昌六中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编号001学习时间:第一|、二周 2010年9月学习内容:第一单元在山的那边编写人:付菊红 审核人:学习目标:1、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2、 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3、 深入理解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的象征手法及蕴含的人生哲理。重难点:1、 对于“山”与“海”,“我”小时候和今天的理解有何不同?2、 为什么“我”爬上山顶后看到的山“铁青着脸”?方法指津: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新知预习(基本知识、基本训练):1、 查字典解决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写在书上)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感情。(写在书上)新知学习(自主探究、拓展延伸):(参见课后研讨与练习)1、 探究诗中的“海”、“山”与“爬山”小时候与今天蕴含着什么意思,即象征了什么?(写在书上)2、 联系上下文,品味诗中“痴想”、“诱惑”、“枯干”、“铁青着脸”、两处“是的”句的含义及好处(写在书上)3、 课文中的“山”与杜甫哪句诗中的“山”含义相似吗?4、 写“我终于见到了大海”或“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课内练习(当堂练习、课内小结):做语文课堂作业第一课当堂检查(当堂检查、及时批改)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9分)痴想( )隐秘( )凝成( )喧腾( )瞬间( )yu hu( ) qng ch( ) hun xing( ) hi cho( )2、 给形近字组词(9分)喧( )渲( )暄( )枯( )估( )沽( )菇( )咕( )怙( )3、 体会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4、 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5分)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5、 体会诗句的意义,回答问题:(17分)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3)诗中的海、山长大前后,与“爬山”各蕴含着什么意思?(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5)“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6)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7)为什么山顶所见的山“铁青着脸”?(8)本文主旨?唐朝何人与作者有相同的理想?何以为证?(9)“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与课文哪句意思相近?6、 选词填空(2分)(1)只有抱定坚定的-(信心、信念),理想才能变为现实。(2)想不劳而获无疑是-(痴想、幻想)7、 据课文填空(6分)(1)在山的那边,是海! (2)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3) ,夜夜奔来、 (4)本文的体裁是 ,作者是 。8、 仿写(2分):(1)海在喧腾海在远方为我喧腾我听见海在远方为我喧腾(鹰在飞翔;鱼在游泳)(2)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时架在河上的桥梁。(请浓缩在山的那边内容进行仿写)(2分)9、比较阅读韩东山民(4分) 小时候,他问父亲/“山那边是什么”/父亲说“是山”/“那边的那边呢?”/“山,还是山”/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他只能活几十年/所以没等到他走到那里/就已死在半路上/死在山中 他觉得应该带着老婆一起上路/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到他死的时候/儿子就长大了/ 他不再想了/儿子也使他很疲倦/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选自青春1982年8期)(1) 你认为山民是一个怎样的人?(2) 本文主旨何在?10、写“我终于见到了大海”或“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2分)12略3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4略5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3)海,前是想象中的开阔世界,今是理想境界;山,前是自然界中的山,即封闭的现实世界,今是重重艰难险阻。“爬山”比喻艰苦奋斗。(4)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5)对理想的渴望;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6)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7)“铁青着脸”,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8)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最后一节6、信念、痴想7、8、略9、(1)悲观、保守、愚昧、只想不做(2);山民所表现的则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民族冲破闭塞走向开放,摆脱狭隘步入宽广博大的强烈渴望,以及在这个过程的种种艰难与困惑。 “山民”有走出群山的渴望,当他从父亲那里知道“山那边”“是山”,“那边的那边”“还是山”时,他感到“疲倦”。“山民”渴望见到“海”,然而“海”又“十分遥远”,因而感到“遗憾”,于是只好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显然,诗所揭示的是社会由僵稳状态转入变革开放过程中人们普遍的复杂心态。诗人把握了变革时代的整体真实,表现了一个民族艰难起飞时急欲改变现状的躁动不安。尽管实现理想的漫长的过程使他感到“遗憾”,但其中也分明流露了在对“祖先没有象他一样想过”的惋惜中产生的自己生逢其时的慰藉与欣喜。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树立起理想就能产生实现理想的精神力量,则是一条真理。10、略宜昌六中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编号002学习时间:第一、二周 2010年9月学习内容:走一步,再走一步编写人:付菊红 审核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2.学习本文周密的记叙、精彩的细节描写和“以小见大”的表现方法。3.学习作者寄寓文中的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培养独立自主的品质。重难点:1、 父亲是怎样教孩子脱险的?他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2、 父亲的教育方法对“我”一生有什么影响?方法指津:阅读、理解、体验、感悟、内化新知预习(基本知识、基本训练):1、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课后字词读音弄清词义;2、 步体验“我”小时候历险经过,感受对待困难的态度与方法。回答: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最大的启发或感想是什么?3、 发现问题,回答: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 新知学习(自主探究、拓展延伸):1. 对“我”为什么被困在悬崖的岩石架上及当时心理的关注与体会2. 对父亲的态度、做法及意义的关注和探究3、 设情境激活思维,如“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不听母亲告诫,在外冒险,陷入困境,你父亲会”或“假如你是那个父亲,将怎么办?”等,在学生的讨论中不知不觉地关注文中父亲的态度、做法,探究其意义。4、 假如你是杰利或文中的“我”,将怎么办?5、 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遇到过你认为无法克服的困难?你认为你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现在有没有解决的办法?你有没有需要大家帮你想办法解决的困难?课内练习(当堂练习、课内小结):做课堂作业第二课当堂检查(当堂检查、及时批改)1、给加点字注音(9分):闷热( )玩弹子游戏( ) 不能动弹( ) 全身颤抖( )着眼( )卜卜乱跳( ) 连攀带扒( ) 啜泣( )瘦骨嶙峋( ) 2、选择下列词语之一二造句(2分):训诫迂回凝视 啜泣 嶙峋 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小心翼翼6、 给形近字组词(9分)啜( )辍( )缀( )掇( )暮( )幕( )墓( )慕( )募( )7、 选词填空(3分)(1)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招、花样、方法)来玩。(2)“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讥笑、嗤笑)道,“不用客气。”(3)“下来吧,孩子,”他带着-(轻松、安慰、期待)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8、 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读后你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2分)9、 变换角度复述故事。要求:尽量运用文中形象生动的语言;随着叙述人的变换,叙述的内容要重新整合,有所创造。(3分)从内德的角度(以内德为第一人称)来叙述事情的起因(1-6自然段)从杰利的角度(以杰利为第一人称)来叙述莫顿爬悬崖陷入困境的经过(7-15自然段)从父亲的角度(以父亲为第一人称)来叙述莫顿爬下悬崖,摆脱困境的经过(16-22自然段)10、 文学常识填空(4分):(1)文章用了-的表现手法?本文的体裁是-(2)本文作者是-国-(姓名)。11、 品味“我落在最后,全身发抖,冷汗直冒,我的心在搜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描写的妙处。(3分)12、 父亲是怎样教孩子脱险的?他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父亲的教育方法对“我”一生有什么影响?(3分)10、文章开头写“我”的病弱有何作用?(2分)11、.搜集摘录并背诵三、五条对待困难的名言佳句。(3分)12、情境想像作文:假设自己是故事中“我”的一个小伙伴,以当同伴陷入困境后为题,写一记叙文片段。(15分)1、2、3略;4、花样、嘲笑、安慰5、“我”与几个小伙伴爬悬崖而遇险,最后在在父亲的帮助下,“我”终于脱险的经历。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困难不要害怕,而要把它分解为一个个小困难,大困难就容易战胜了。6、略7、以小见大、记叙文、美、莫顿亨特8、细节描写,表现了“我”内心的极度恐惧,也让读者为之担心。9、父亲教孩子把困难分解为一小步。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经受一次磨练,增长勇气积累经验也告诉读者当孩子遇到困难是,要给予指导鼓励,但不能包办替代,路要让子自己走,这样才能长大与成熟起来。“我能应付一切”困难和危险。10、为后文“害怕悬崖”伏笔,也与战胜“悬崖”进行对比,利于突出中心。11、12略宜昌六中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编号003学习时间:第一、二周 2010年9月学习内容:蝉、贝壳编写人:付菊红 审核人:学习目标:1、 体感知课文,理解两篇短文所揭示的生命意义,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 学习蝉先抑后扬的写法和两文从自然现象中通过“联想”感悟哲理的写法重难点:1、 两文是怎样从自然现象中通过“联想”来感悟人生哲理的?2、 如何理解“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中一组矛盾词语?方法指津:学生合作探究、比较阅读新知预习(基本知识、基本训练):1、 借助工具书,读准课后字词读音弄清词义。2、 作者对蝉的生命的认识有一个过程:由厌烦()()3、 蝉中抑扬何在?4、 两文是是怎样从自然现象中通过“联想”来感悟人生哲理的?5、 两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新知学习(自主探究、拓展延伸):关于蝉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同学们尝试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2“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3、蝉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关于贝壳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3、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关于两文1、读此短文,你对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比较两文的异同。课内练习(当堂练习、课内小结):做课堂作业第三课当堂检查(当堂检查、及时批改)1、给加点字注音(3分):聒( )一丝不苟( )收敛( )2、据拼音写汉字(3分):lng( )落 bi( )微 宽sh( )3、给多音字注音组词(4分):壳 颤4、给形近字组词(3分):蝉( )禅( )婵( )5、选词填空(8分):(1)-(怎能、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2)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完蛋、消失)了。(3)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标、图画、图样)(4)千年之后,也许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玩弄、玩味)(5)杜鹃花还没-(零落、凋谢、散去)就听到了断续的蝉声了。(6)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饶恕)了那烦人的蝉声(7)贝壳很小,但很坚硬很-(精致、精巧)(8)在海浪、沙粒和阳光的-(淘洗、冲刷)下,贝壳中生命痕迹就消失了6、 文学常识填空(8分):(1)蝉的作者是香港的-,原名是-,选自 ;用了-的表现手法。(2)贝壳的作者是台湾的-,选自 (3)两文同属-(文体),都用了从自然现象-到人生哲理的写法。7、请写出关于“蝉或贝壳”的成语或熟语或古诗词两个。(2分)8、据文章回答问题:(1)蝉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4)读此短文,你对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写出珍爱生命的名人名言一句,注明作者。9、品味词句之美(4分)(1)“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角度转换之妙?(2)“在海浪、沙粒和阳光的淘洗下贝壳中生命痕迹就消失了”中“淘洗”能否换成“洗涤”?10、仿写(2分):(1)生命是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节奏的心跳。(2)我要做勇敢地攀登者,用脚步丈量每一座山峰;我要做无畏的航行者,用双桨征服每一处险滩;1、2、3、4、5、略6、先抑后扬;哲理散文、联想7、略8、(1)“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2)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所以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3)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4)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珍爱自己的生命,努力增加生命的长度与宽度。9、(1)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2)不能,“淘洗”表明了贝壳经受的磨砺时间长。10、略宜昌六中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编号004 学习时间:第一、二周 2010年9月学习内容:紫藤萝瀑布编写人:付菊红 审核人:学习目标:、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使学生热爱生命。、能力目标: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抒发感情。、知识目标: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体会文章的比喻、拟人修辞。重难点:1、对景物的分析是文章的重点,即对描写花的角度(色、形、态)的掌握。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是本文的难点,即把握作者含蓄的情感。方法指津:朗读、分析、引导新知预习(基本知识、基本训练):1、 借助工具书,读准课后字词读音弄清词义。2、 梳理行文思路结构。初步明了作者的情感。新知学习(自主探究、拓展延伸):1、朗读课文弄清紫藤萝它美在哪里?2、文中描写紫藤萝的顺序何在? 3、文章描写景物是用了哪些修辞?作用?4、看了紫藤萝之后为什么觉得痛苦暂时不存在,只有宁静,只有喜悦呢?假如你是宗璞,读者向你提出这个问题,该怎样回答呢?先前为什么焦虑和痛苦?你能从文中找出答案吗?“生死谜、手足情”这两个词透露了作者正遭遇怎样的不幸?5、花又为什么会稀零甚至遭砍呢?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你们觉得花和生活应该是什么关系?那时是什么时候? 6、紫藤萝虽然遭遇被毁的不幸,但又重生了,说明了什么? 7、在文中找出作者读懂紫藤萝精神美的感悟,并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8、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别具匠心,为什么? 9、 链接作者相关知识,及其写花的文章。10、 收集花木的象征意义,及咏花的诗词名句。课内练习(当堂练习、课内小结):做课堂作业第四课当堂检查(当堂检查、及时批改)1、注音(4分):迸溅( )伶仃( )酿( )酒 琼( )浆2、写汉字(6分):tng( )萝 沉din( )qi( )枝 zh( )立 花su( ) 忍俊不jn( ) 3、形近字组词(8分):绽( )淀( )锭( )、贮( )伫( )、瀑( )爆( )曝( )3、 据课文选词填空(5分):(1)这里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拥、群)蝶阵(2)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光辉中,有的只是精神的-(安静、宁静、平静)(3)那是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衅、挑逗)(4)它带走了我心上的-(焦灼、焦虑)和悲痛(5)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发、迸溅)的水花4、 文学常识填空(8分):(1)题目中“瀑布”既比喻出了-,有暗示了-(2)本文作者是-,原名-,选自 ,文章多用-、-修辞写景,-抒情。5、 标点不当的是( )(2分):“我在开花”!它们在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试探着什么。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想凑上去摘一朵。、品味词句,体会写景的妙处:(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爱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张满”“笑容”如何理解?并仿写一句。(4分) (2)“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般轻轻地笼罩着我。”(2分) (3)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2分)8、追求积极又含蓄的主题是宗璞写景散文的一贯风格。请你先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再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旨,并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4分)9、试写出三种花的象征意义(3分)。10、试写出咏花的诗词三句(3分)。1、2、3、4略5、紫藤萝花形似瀑;作者思绪如瀑6、A7(1)很形象地表现了花朵已经完全开放的样子,很有生机。“笑容”让我们感受到花儿跟人一样有着娇媚、可爱的神态。作者的想像很丰富,由花朵想到帆、仿写:例: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只漂亮的蝴蝶,在那里翩翩起舞。(2)“浅紫色”给人朦胧、淡雅、轻柔的感觉,所以我们可以想像紫藤萝的香气就是那种淡雅、朦胧。用了通感的修辞,把嗅觉视觉化,写出了紫藤萝的紫色光彩浓厚与朦胧。(3)用对比与比喻夸张,写出紫藤萝长势的茂盛浓密8、(赏)花(忆)花(悟)花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应向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热情,投身到人生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宜昌六中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编号005学习时间:第一、二周 2010年9月学习内容:童趣编写人:付菊红 审核人:学习目标:1、节奏分明地反复诵读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重点字词,并背诵课文。2、疏通文义,体味文中的童真童趣,品位文中的精彩语句。3、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让学生学会观察、联想和想象,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重难点:1、 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2、 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方法指津:1、诵读法:字音、节奏、文意、内容。(文言文诵读方法指导: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任务是诵读,诵读的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清句读和停顿:三是读出语气和感情。文言字词翻译方法指导: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要特别记忆。文言文学常识识记要点:名、时、地、评、作、字、号)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新知预习(基本知识、基本训练):1、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2、思考:(1)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件趣事。新知学习(自主探究、拓展延伸):1、把你认为最有趣的地方推荐给同学们,并说明理由。(生品读、推荐精彩语句,师生共同交流,欣赏)2、读了这一课,你觉得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能不能用原文的语句回答?(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师生探究。)3、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4、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5、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6、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7、拟几条热爱草坪、热爱动物的标语。8、能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让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感悟童年的美好。9、收集唐诗宋词中的童趣。课内练习(当堂练习、课内小结):做课堂作业第五课当堂检查(当堂检查、及时批改)1、注音(5分):童稚( )鹤唳( ),凹凸( ),为壑( ),癞虾蟆( ),土砾( )2、多音字辨析(5分):强 观3、形近字组词(6分):邈( )藐( )、怡( )贻( )怠( )殆( )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7分): 项为之强( )果如鹤唳云端( ) 以丛草为林( )兴正浓( ) 方出神( )鞭数十( )驱之别院( ) 5、同字异义(7分):项为( )之强、尽为( )所吞、以丛草为( )林物外之( )趣、驱之( )别院作青云白鹤观( )、昂首观( )之6、翻译(6分):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两虫尽为所吞。7、造句(3分):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8、童趣选自 ,作者是-朝的-,字-。全文围绕一个“ ”字,回忆了童年三件事,描绘了4幅画,请用四字概括画面。-、-、-、-。9、 收集唐诗宋词中的童趣10、 试着用简洁的语言,用比喻夸张记叙一件童年趣事片段。1、2、3、4、5、6、7、略8、观蚊如鹤、神游山林、二虫斗草、鞭驱哈蟆9、10、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