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观课报告.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6363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观课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观课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观课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观课报告 我认真观看了张红云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视频录像,感受到张老师的这节课确实是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一堂高质量的优质课。这一节课的亮点比较多,说明张老师在这节课上下足了功夫。课堂设计的巧妙深深吸引住了学生,课堂上学生始终情绪高昂,参与踊跃;从最终的教学效果来看,不但知识的达成率很高,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感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升,这些都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本节课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的第一课时,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这节课中为了科学而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张老师以问题进行引导,层层深入,引发学生的观察、探究与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总体成效显著。 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举多得的情景设置。 .本课情境创设环节,承载的不仅仅是激发、引出探究课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情境中,学生认识了光具座和所用光源,并在老师的示范下,学会了寻找最清晰像,学会了在数轴上直观表示成像性质(大小、倒正、实虚),而且感受到是物距的变化引起成像性质的改变,这都为后面的实验做好铺垫;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情境中,学生不难发现是物距变化而引起成像情况不同,这就为为整节课的科学探究指引了方向,引领着本节课有序而高效进行。 2、实验器材的创新改进 实验器材的创新改进应该说,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用LED灯代替蜡烛,更便于观察像的倒正、大小、虚实,能更精准地找到成像位置。对于教师用的演示器材的设计,光具座被支起来,高过学生的头顶,而且结合学生观察的需要,可以旋转甚至倾斜,让学生去感受,效果非常好。以住的光具座零刻线在最左侧,在读取物距、像距时还要进行减法运算,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易于出错。张老师将其改造,将零刻度线设计在中间,只要把透镜放在零刻度处就能直接读取物距、像距。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使实验的顺利高效进行,提供了条件。 3、探究活动的科学设计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必做实验之一,其探究过程应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张老师把凸透镜成像的五种情况的探究分梯度进行了两个探究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探究经验,加深了学生的探究体验。 第一次在学生深刻感受到三种不同像时,让学生去分析成每种像时,物距、像距与焦距有怎样的关系。本探究突出的是设计、分析论证,为了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的设计,张老师将探究问题细化,即将一个笼统的问题细化为三个问题,又通过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成像还与焦距有关。让学生的实验设计环节有了更明确的思路。 分析论证环节,张老师让学生利用胶片,在数轴上直观成像情况,通过透明胶片的叠加,完成了实验数据的共享,便于学生寻找规律。可以说扫清了学生的认知障碍,完成规律的总结。 第二次是寻找每两种像的分界点,完成u=2f、u=f两个成像情况的探究。这个探究,张老师突出的探究要素是“猜想与假设”,让学生结合板书猜想放大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正立虚像和倒立实像的分界点在哪里,成像情况会怎样,用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推理能力。 4.科学灵活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课堂容量较大,教学压力也很大。陌生的实验器材、两大探究活动、明确成像原理、当堂检测,而张老师却引领着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课堂里顺利完成了这些教学任务这得益于张老师科学灵活的教学设计。 5、喜闻乐见的检测方式 习题是传统意义检测知识达成的方式,但往往让学生感觉乏味。在检测练习中设计“一站到底”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竞赛方式,从易到难设计了三组检测题,并通过用肢体语言回答的方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有效回忆知识,达到检测目的同时,让学生感受竞赛的乐趣。 本节设计的评测练习通过创设“一站到底”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竞赛方式,从易到难设计了 三关题。 第一关:考察学生会不会根据 成像情况判断物距。从结果来看,全班学生,正确率达到100%。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亲身经历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成像过程,并通过课件动态展示凸透镜的成像 原理图,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印象深刻,加之本题考察内容与所学知识关联较为直接,因此使得学生都能顺利过关。 第二关:考察学生会不会根据物距判断成像情况。利用动态课件,将光源拖在任一位置, 学生用肢体语言回答成像情况,并通过课件展示答案。 第三关:主要考察学生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理解。课堂上一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确答案,二通过光路图,让其明白道理,使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通过三个关口,七个习题的检测,最终大多数名学生一站到底,获得成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6、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 如用大屏幕做为光屏,利用动画展示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形象而具体;利用课件呈现光源在任一位置成像情况,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直接而清楚。这些都促进快节奏、高效率地完成。大大提高了本课的教学效率 。当然这节课还有一些处理不妥的地方,如: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虽然老师对大部分学生都进行了指导,但对坐在后面的个别小组关注不够;在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时有点仓促。这都需要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自身素养,增强自己课堂掌控能力。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了如下点滴建议: 1.在利用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原理时,如果在展示完五种静态成像情况后,拖动鼠标,让光源从远及近,逐渐靠近凸透镜,让学生感受凸透镜的动态成像的过程,会更好些。 2、教师的评价跟进尚欠缺。如一站到地的每一关不可能所有学生都顺利过关,尽管题不难,但要使学生全部通过不易,这时教师的真诚评价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致,但老师此时没有进行及时的评价。 3、在关注全体学生方面,还需注意加强。如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环节,当学生举手回答时,老师最好不让举手的同学马上回答,而应给其他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总之张红云老师的这堂课,有很多地方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观看了这堂视频录像使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要勇于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中充分展现自我体验学习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