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6313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 题等式与方程课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教 学 目 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 学 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方程的含义。教学难点:等式和方程的区别。教 学 具 准 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第 一 课 时一、创设情境 感知规律1、学习例1:1、 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吗?2、学生在本子上写。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让学生明确: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2、学习例21、学生自学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X50100 X50=100X50100 XX=100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要说出理由。2、交流。学生可能会这样分:第一种:X50100 X50=150X50100 XX=200第二种:X50100 XX=200X50100 X50=150二、算法交流 分析比较1、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2、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3、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 “等式”。那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4、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三、沟通优化 促进发展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试一试”2X=500 12+X=20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在小组里交流.2、看图列方程.X+50=100 5X=504X=16.8 X+200=4503、小结: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重点让学生说说第2题中的数量关系,要求学生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五、课堂检测。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6+X=14 36-7=2960+2370 8+X502=25 X+414Y-28=35 5Y=40板书:方 程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教后记:课 题等式的性质(一)课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练习一的46题。教 学 目 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2、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 学 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等式的性质。教学难点:等式性质的运用。教 学 具 准 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第 一 课 时一、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一)教学例31、出示图,学生根据图独立填空。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20 2010=2010 X=50 X20=5020 50a=50a 50aa=50aa X20=70 X2020=70203、提问:比较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5、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二)、教学例41、学生自学,不懂的问题和同组同学交流,能解决的就小组内交流。二、算法交流 分析比较 全班交流:例4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能由学生解决的就由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解决。一是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 二是检验: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强调书写的格式。3、 小结:求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 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弄懂。三、沟通优化 促进发展练习一的第5、6题。第4、6题做在书上,第5题写在作业本上。四、作业:练习一第5题五、课堂检测解方程 45+x=135 x-28=82 x+35=36板书: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X10=50 解: X1010=5010 X=40教后记:课 题练 习课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712题。教 学 目 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含义。2、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教 学 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方程的含义、等式的性质。教学难点: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的解方程。教 学 具 准 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创设情境 回顾整理提问所学知识。二、深化练习 巩固拓展基础练习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2017=37 12Y=4 a12=35 21b14 x=1423 16a=27b2、解方程 X125=370 520X=710 X4.9=6.4 120X=25 7.8X=2.5 X8.5=1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选3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三、巩固拓展 应用知识1、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是含有未知数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就能很快知道最后的结果。2、 第9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错在哪里,帮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改正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一些什么?3、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教师要特别关注前面解题还有错的学生,争取人人过关。集体订正,分析错误原因。4、第12题。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师都要给于肯定。四、课堂作业第6页的第10、11题。五、课堂检测解方程 X128=370 620X=710 X3.9=6.4 120X=35 7.8X=2.6 X8.5=12.5教后记:课 题等式的性质(二)课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710页,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3题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 学 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教学难点:等式性质(二)的理解。教 学 具 准 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第 一 课 时一、创设情境 回顾整理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二、算法交流 分析比较(一)教学例五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五图,并看图填空。2、集体核对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4、接下来,请大家要课练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7、板书出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8、练一练第一题指名读题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核对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二)、教学例六1、出示例六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六图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5、生独立计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对6、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六填写完整。三、回归情景 总结提升在刚才计算例六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1、试一试出示X0.2=0.8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集体核对,指名口答: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2、练一练第二题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集体订正。四、巩固练习 应用知识1、练习二第一题请每位同学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一题应该怎样解,指名口答。(第三组)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集体核对2、练习二第二题指名读题生独立填写,师巡视。你在填的时候是怎样想的?五、课堂作业练习二第三题六:课堂检测解方程:4x=128 x8=6.4 0.9x=2.43教后记:课 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课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47题教 学 目 标: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 学 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难点:等量关系的寻求。教 学 具 准 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第 一 课 时一、创设情境 自主探索(一)教学例7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明确题意。2、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3、小军的成绩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4、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生独立解决,师巡视)指名上黑板。5、集体核对,(指算式)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计算完结果后,你是怎样检验的?7、这道题目还可以怎样列式?(生小组内交流不同的算法,并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计算的)二、讨论交流 总结提升1、小 结:刚才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谁来说一说,用列方程解答时,我们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2、试一试指名读题题目的各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口答后生集体填写在书上。如有不同的可以书上补充。请同学们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生独立解决,师巡视)集体核对。3、练一练引导学生明确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明确题目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等关系,并将这个关系写在书上。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生独立解决,师巡视,帮忙有困难的学生)集体核对。三、沟通优化 促进发展1、练习二第4题生独立读题,明确题意。引导学生看图列出方程并解答。集体核对。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做完后你是怎样检验的?2、练习二第5题指名读题,明确题意。小组讨论每题的数量关系,全班交流。生独立解答集体核对3、练习二第6题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小组内核对,同时交流讨论数量关系。全班交流。四、联系实际 灵活应用练习二第7题五、课堂检测:课 题练 习课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练习二812题教 学 目 标:使学生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并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 学 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运用等式的性质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难点:等量关系的寻求。教 学 具 准 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 整体回顾1、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来说一说,等式有怎样的性质?指名口答。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巩固知识。二、综合应用 整体提高练习二 第8题1、指名读题2、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订正。3、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小组内交流)4、我们在解答方程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也就是将算出的未知数的值再代入方程,看等式是否成立。练习二 第9题1、指名读题2、这道题目,已知哪些量,要求什么量?3、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有什么样的相等关系?(多请几位同学说一说)4、生独立做在课练本上。师巡视(注意辅导有困难的学生)5、集体核对。练习二 第10、11题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道题目的数量。2、生独立解决,师注意巡视,发现问题,个别辅导。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不同做法,并通过板演在全班讨论。3、集体核对三、课堂作业:练习二第12题四、课堂检测教后记:二 次 备 课课 题整理与复习(一)课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13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的14题。教 学 目 标:1、通过整理,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形成知识的体系,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和速度。3、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 学 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与速度。教 学 具 准 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第 一 课 时一、回顾与反思 1、提问: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出: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解方程:求方程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2、学生独立思考问题:(1)举例说一说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等式有哪些性质?你是怎样解方程的?(3)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3、小组内逐一交流这3个问题,有组长组织。4、全班交流。二、练习与应用1、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选3题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帮有错的学生订正。2、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这4题的方程和解题过程,没有意见的就通过。全班交流:(1)交流有困惑的地方。(2)交流有不同意见的题目。 4X=10 1.6X=5.6 X7=17 X110=250三、课堂作业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四、课堂检测:课 题整理与复习(二)课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与应用的第57题,“探索与实践”的题目。教 学 目 标: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让学生通过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 学 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寻求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 学 具 准 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第 二 课 时一、探索与实践1、出示第8题题目。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连续的3个自然数”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说说。学生独立思考这3个问题,在本子上适当记录。小组内交流,把困惑、疑点、不同意见的地方记录下来。(1)abc的和等于3b。(2)3X=99 X=33(3)5n=55 n=11 很多学生在做这道题时会感到比较困难,要让有能力的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多举例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补充:依此类推,9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你能用方程算出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吗? 解:设中间一个数n。 9n=99 n=999 n=119、第9题学生读懂题目意思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同座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全班交流:(1)从第一个天平可看出,一个梨子的质量相当于3个苹果的质量。 (2)从第二个天平可看出,三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6个桃的质量。 (3)因此,一个李子的重量相当于6个桃子的质量。二、评价与反思 组织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三、课堂作业 练习与应用的第57题。四、课堂检测:教后记:课 题确定位置课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用数对表示位置(一)教 学 目 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教 学 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难点: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 学 具 准 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第 一 课 时一、活动引入,认识数对1、明确列、行排列规则(1)课代表坐在哪里?你能用数介绍他的位置。 生可能出现:A 第3排第4个B 第4组第3个(2)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课代表的位置呢?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引导生按列报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引导生按行报数。(3)课代表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同时板书)中队长坐在哪里?(板书)2、抽象座位表,认识数对(1) 如果用下面这样的图表示同学们的座位,你能找到课代表的位置吗?第7行 第6行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8列1列第7列1列第6列1列第5列1列第4列1列第3列1列第2列1列第1列1列第1行 师:第4列第3行,还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写成(4,3),数学上把这一对数称为数对(板书)(2)中队长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吗? (3)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样表示?同桌交流。小结: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教室里每个人的位置。3、完成“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生活中有没有运用数对解决的问题呢?二、生活中应用数对。 (1)根据位置写数对第5行第5行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吗?第4行第2行第3行第1行8列7列6列5列4列3列2列1列 独立书写,全班交流。(练习三第2题)。(2)根据数对找位置(练习三第3题)。学校会议室地面铺地砖,九块花色地砖分别铺在以下位置:(7,2)、(5,3)、(9,3)、(3,4)、(7,4)、(11,4)、(5,5)、(9,5)、(7,6),请你用彩笔给花色地砖涂上色。你发现花色地砖位置的规律了吗?76543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学生操作后交流。得出:表示同一行中花砖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表示同一列中花砖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过渡:用数对可以很方便的表示一个人的座位,一块砖的位置,如果是一张平面图,数对能表示一个具体的地点吗? 三、回归情景 总结提升。四、课堂检测课 题确定位置课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用数对表示位置(二)教 学 目 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 学 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难点: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 学 具 准 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什么是列?什么是行?用数怎么来表示?二、直观感受 探究新知。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的位置1、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的点(1) 下面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 动态生成方格图,渗透坐标思想87654321087654321 北 1 2 3 4 5 6 7 8 9 10 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请生汇报,说理。 游戏:猜景点 任选你想去的一个景点,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小组内同学看数对说地名,看看说得对吗? 全班交流。 如果想去的景点是在( ,6),可能是哪里?得出:一个数能准确说出一个地点的位置吗?数对中的两个数能帮助我们很快在平面图上找到某个具体的点。 图上(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得出:数对表示位置时不仅要用两个数,还要看清两个数的顺序。 小强家的位置在(3,8),他要去的地方位置在(9,4),你能沿着方格线画出他的行走路线吗?三、实践操作 积累经验:数对能表示一个人的具体位置,平面图上一个地点,利用数对还能准确描述一张图纸上一个图形的具体位置。四、拓展应用 发展思维五、全面总结 认知内化:学习了确定位置,你有什么收获?完成练习三的第3、第4、第5第6题。六、引申应用 拓展应用:数对在国际象棋中的运用。1、课件出现国际象棋棋盘和棋子 (1)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是一个正方形,等分为六十四方格。这些方格有深浅两种颜色,交替排列。国际象棋的八条直线分别用a、b、c、d、e、f、g、h表示,八条横线分别用1、2、3、4、5、6、7、8表示。每个方格便有了自己的名字。国际象棋的棋子有黑白两色,各有一个王、一个后、两个车、两个象、两个马和八个兵。 (2)如果白王所处的位置用国际象棋专用的方法记录为g2,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棋的位置的吗? (3)课件出现三枚棋子在棋盘上的不同位置,问:其他棋各在什么位置? (4)如果有一枚棋走一步记录为C6C2,你知道是哪枚棋从什么位置走到什么位置上吗? (5)游戏:下棋课堂检测:教学后记:二 次 备 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